一、 大班第二學期幼兒主要面臨的問題:即幼兒入學社會適應性
(一)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差異
1、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活動室變?yōu)榻淌?/p>
2、生活方式的變化:作息時間、作息制度、作息內容的變化
3、主導活動的變化:
(1) 幼兒園以口頭語言為主,小學則以書面語言為主,面臨著識字與閱讀的雙重任務。
(2) 幼兒在園學習的內容比較形象簡單,小學的學習內容概括系統(tǒng)
(3) 入小學學習是一種社會義務,并承受學習的成功和失敗的評定。
(4) 幼兒在園自由選擇的機會較多,入學后更多的精力被固定的課程占用。
4、人際交往與人際關系的變化:
(1) 交往人數(shù)增多
(2) 與教師的關系發(fā)生變化
(3) 兒童的地位、體驗有新的變化(在園是最大的,在學校是最小的)
(二)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實質
1、社會適應性問題是主體適應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它與幼兒的學習水平成正相關。兒童初入小學后主要表現(xiàn)行為和學習不適應問題,學習問題主要是知識準備和能力準備不足,而能力準備不足尤為突出。
2、兒童社會適應性是適應小學活動的關鍵
(1)任務意識及完成任務的能力(能把完成任務與玩分開)
(2)規(guī)則意識及執(zhí)行規(guī)則的能力
(3)獨立性與生活自理的能力
(4)人際關系
3、大班幼兒社會適應性的狀況
(1)執(zhí)行規(guī)則的意識、能力較差(自控能力)
(2)缺乏明確的任務意識和必要的完成任務的能力
(3)獨立意識淡薄,自理能力差
二、大班第二學期主要教學任務:
學期目標根據(jù)五大領域制定,作息時間按照小學的規(guī)律性來制定,學習注重游戲性、愉悅性,體現(xiàn)幼兒年齡特點。(不是小學化的課堂模式)
1、盡快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萌發(fā)幼兒對上小學、對學習的向往與渴望。初步了解小學和幼兒園的不同,包括環(huán)境、生活兩方面。只有了解了不同,才能引發(fā)幼兒自我調整的主動性,從而幫助孩子改掉一些不良習慣(上課隨便講話、走動,不注意傾聽、插話)
2、注重幼兒入小學能力的準備與培養(yǎng)
加強獨立性培養(yǎng),將幼兒在園一日的活動列出課程時間表,時間由30’/節(jié)~40’/節(jié)??過渡,強化課間10分鐘幼兒的安排。重在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舉手回答、傾聽、任務(留簡單的作業(yè))
3、進行必要的知識、技能的準備,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1) 學前知識方面:
①認讀、書寫拼音字母,學習拼讀,閱讀活動
、凇叭齻一”活動:每日一字、每周一首詩、每月一個故事
、蹪h字書寫活動:注重筆順、握筆姿勢、書寫姿勢
、苡嬎慊顒樱10以內數(shù)分解組成、20以內加減運算、口編應用題、認識時間、認識圖形、數(shù)數(shù)
(2) 學前能力培養(yǎng)方面:
①自我服務能力:整理書包、書箱,喝水、入廁、增減衣服
、诳谡Z表達、理解能力:新聞快車、寶寶日記、看圖說話、表演故事、小記者活動
③交往合作能力:主題活動(我的新朋友、我們的班級報)、活動區(qū)活動
④自控能力:模擬課堂、模擬課堂小標兵
、菟季S(判斷、分析)能力:“快樂家園”教材、“入學準備”教材、智力競賽、科學探索活動、棋類活動等
、抻⒄Z:強化日常環(huán)節(jié)口語,重在理解與運用
三、家長工作
1、做好心理準備,從作息時間保證(按時入園、按時睡覺),有時間觀念
2、為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舒適的書寫小桌椅、隨時閱讀的圖書)
3、多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不要剝奪孩子學習、練習的機會,避免包辦代替,加強獨立性的培養(yǎng)。
4、及時與老師溝通,保證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