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的提出及界定
(一)形象禮儀教育的提出
當代中學生除了具有青春期的發(fā)育特點和心理特征之外,還受到現(xiàn)代媒體傳播的西方個性、民主價值觀和審美文化的影響,他們尤其講究容貌修飾和穿著打扮,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學校為了方便管理,消除一切影響學生中、高考成績的審美“雜念”,避免在學校評估和參觀考察的國內外專家、各級各類領導面前因學生失當的形象和禮儀給學校丟分丟臉,學校領導、教師天天在校門口對違反學校儀容儀表規(guī)定的學生進行“圍追堵截”,但總是收效甚微。近年來甚至出現(xiàn)學生以跳樓、喝農藥等極端行為來與學校的“短發(fā)”等校規(guī)抗爭。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避免安全事故,越來越多的學校不惜重金雇用大量管理人員在非教學時段分樓層看管學生。然而,這些沒有教育資質的所謂管理人員參與到教育中來,似乎有悖教育初衷和辦學宗旨,更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形象禮儀規(guī)范問題。中學生的形象禮儀教育困境亟待破解。隨著教育部《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的印發(fā),禮儀教育研究成果逐漸增多,全國著名禮儀教育專家金正昆、全國首位禮儀特級教師貝新茞出版的融合中外禮儀規(guī)范、貼近學生生活的系列中小學禮儀教育教材,特別是熊杰關于《禮儀教育的美學本質》一文提出了將禮儀學與美學教育相結合的觀點以及近年來出版的大量個人形象設計專著,都給了我們重要啟發(fā)。借鑒這些研究成果,我們提出形象禮儀教育新主張,并認為,現(xiàn)代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或者說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從個人形象塑造指導入手,比從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禮儀規(guī)范入手更宜于被現(xiàn)代的中學生所接受,更適合現(xiàn)代中學生的禮儀教育和道德人格塑造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形象禮儀教育的界定
“形象”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人或事物給他人的總體印象與評價。形象的確立取決于人或事物的本身,取決于他人的感知、認識和評價。因此,要樹立自身的良好形象,除了注重提升自身的形象基礎以外,還必須注重影響他人評價交往禮儀的修養(yǎng)。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為維護正常交往秩序,建立和諧關系而逐漸形成的一系列的禮節(jié)、儀式和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禮儀的目的在于尊重并贏得對方好感,從而實現(xiàn)人際和諧。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yǎng)和素質的外在表現(xiàn),有助于維護自身以及所在群體的良好形象!靶蜗蟆焙汀岸Y儀”在一定意義上皆為外在表現(xiàn)!靶蜗蟆敝邪Y儀形象,“禮儀”中包含形象禮儀?梢哉f,既沒有無形象的禮儀,也沒有無禮儀的形象。不談形象的禮儀,有輕視個人禮儀之嫌;不談禮儀則無完整形象可談。“形象禮儀”合起來是指個人的外表樣子和禮節(jié)儀態(tài),這些“外在表現(xiàn)”受主觀認識能力和客觀復雜性的限制,給他人的印象和感受不一定是一個人形象禮儀素質的真實反映。
二、中學生形象禮儀及其教育現(xiàn)狀
2013年5月,“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研究”課題組對深圳市6所初、高中每個年級各一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現(xiàn)狀問卷調查;厥沼行柧740份,統(tǒng)計分析結果如下。
(一)學生形象禮儀素質整體較差
30%左右的中學生把說臟話當作口頭禪,已經養(yǎng)成習慣,且有愈演愈烈之勢。中學生追逐打鬧已經成為校內安全事故頻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猥瑣行為在中學生中儼然成為博取他人眼球的一種“時尚”。約40%學生認為自己曾被家長或老師說過“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中學生形象禮儀最突出的問題是:“亂講臟話”“待人接物缺乏禮貌”“舉止猥瑣”“衣著邋遢”“面容不整”。一些學生對形象禮儀認識有嚴重的偏差。有的認為,“外在美不美無所謂,有內在美就行!备袑W生在問卷上直接爆言:“我想怎么穿就怎么穿,關你叼事?是我穿衣服,還是你穿衣服,真是犯賤!
(二)學校形象禮儀教育嚴重缺位
學校形象禮儀教育缺位既表現(xiàn)為學校對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不重視,又表現(xiàn)為教育行為缺乏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還表現(xiàn)為學校與家庭、社會各種教育影響因素不能形成合力等,以致造成教育效果不理想。缺位的極端表現(xiàn)是缺失。表面上看是學校擔心學生重視穿著打扮影響學習,實質上是學校不重視,也沒有從學生自身形象和審美需求角度系統(tǒng)開展形象禮儀教育。學校現(xiàn)實的形象禮儀教育被窄化為儀容儀表檢查評分;教學方法老套,習慣硬性灌輸;沒有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學校的要求與時代脫節(jié),不合時宜,學生對學校的形象禮儀教育滿意率不足30%。
(三)學生形象禮儀教育需求強烈
90%學生認為中學生有必要重視自身的形象禮儀,70%左右學生“渴望”或“很渴望”提升自身形象。學生最想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儀容修飾”“穿著打扮”等方面提升自身形象。從這種排序的需求中可以看出,我們完全不用擔心開展形象禮儀教育會使學生整天只想著如何穿著打扮的問題。在調查中,很多學生直言:“同學中有較多講臟話的,應加強教育!薄耙浦巩愋酝瑢W間的不雅行為!币恍┳∷迣W生強調:“學校應給我們打扮的時間!焙芏鄬W生“希望老師能從生活細節(jié)方面多教一些禮儀知識”。
三、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缺失的因素分析
(一)應試教育嚴重制約學校教育,致使學校美育和禮儀教育理念不清和實踐混亂
第一,受考試評價制度的影響,學校美育認識不清,實踐不利。在現(xiàn)實的中學中,中、高考成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美育淪為迎來送往的表演和裝飾學校門面的獎杯獎牌。學校只關注學生考試成績,無視學生審美權利,特別是審美素養(yǎng)的提升,不準學生有絲毫愛美“雜念”而影響應試科目的學習。學校的藝術教育課大多被減半且淪為有“術”無“美”的枯燥“訓練課”,或毫無教學計劃的“休閑課”。教師審美素質亦不高,應試科目教師只關注本學科知識教學;藝術學科教師只專注于自身專業(yè)發(fā)展或學科教學,無意于美育研究,致使學校的學生儀容修飾、穿著打扮等美育實際問題未能得到教育實踐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有效關注。第二,受考試評價制度的影響,學校禮儀教育認識膚淺,實效不佳。目前,中學沒有單獨開設禮儀教育課程,相關學科的教學滲透亦多是禮儀知識性教學,少有實際操練,終難成為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或習慣養(yǎng)成。一些學校和老師專注于中、高考成績,禮儀教育既無明確的教育目的或目標、系統(tǒng)的教育內容,更無有效的教育方法,自然難以取得實際成效。形象禮儀教育實際上已被窄化為防止學生因不當的形象禮儀而在來校參觀考察的專家和領導面前丟分丟臉,完全變成了一種紀律約束和面子工作,毫無禮儀示人以尊重的本質體現(xiàn),更無視學生個性化的審美需要。因而,學生自然反感與抵抗,禮儀教育實效可想而知。
(二)家庭形象禮儀教育基礎不牢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對象,禮儀教育本應起步于家庭。然而,當下父母自身禮儀意識淡漠,禮儀知識匱乏,禮儀素質偏低,他們既無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和榜樣示范,更無有效的禮儀教育方法。由于受獨生子女和應試教育等因素的影響,一些父母要么對孩子嬌生慣養(yǎng),溺愛縱容;要么對孩子施以棍棒,粗暴打罵,家庭教育嚴重失當。更有一些父母忙于生計或生意,對孩子缺少情感溝通,缺乏家庭教育,禮儀教育更是無從談起。
(三)社會形象禮儀教育支持乏力
改革開放以后,社會進入轉型期,一些是非混淆、美丑顛倒、善惡倒置的社會現(xiàn)象不可避免地給涉世未深與判斷能力尚淺的中學生帶來極大的消極影響。特別是公眾禮儀素質低下,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喧嘩吵鬧、排隊加塞、亂闖紅燈等不文明現(xiàn)象隨處可見。社會上一些相關單位對中學生禮儀教育更是缺乏積極配合意識,甚至不惜腐蝕中小學生,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向學生兜售低俗漫畫、色情書刊。這種社會大環(huán)境對中學生形象禮儀素質的提升極為不利。(四)中學生特殊身心發(fā)展階段教育失當中學階段正值青春發(fā)育期,隨著身心的急劇變化,中學生自我意識迅速覺醒,開始關注容顏修飾和穿著打扮。這讓父母和老師擔心不已,害怕他們因此影響學習而“嘮叨”不止,其結果是加劇他們的逆反心理,錯失形象禮儀教育的有利時機。異性交往和偶像崇拜都是中學生青春期教育繞不開的話題,人生沒有哪一個時期比青春期更需要異性交往和偶像崇拜的正確指導。然而,時下的多數家長和老師對此要么諱莫如深、避而不談,要么“嘮叨”不止,妄想一禁了之。其結果則事與愿違,往往會使學生形象和行為更加“離經叛道”。
四、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的建構
要改變中學生形象禮儀及其教育現(xiàn)狀,必須破除以上中學生形象禮儀缺失的直接制約因素,建構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和適應當代中學生發(fā)展需要的形象禮儀教育新目標、新內容、新策略。
(一)形象禮儀教育目標
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提高中學生的形象禮儀素質。在文明禮儀方面遵循《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關于“做優(yōu)雅大方、豁達樂觀、明禮誠信的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標;在綜合形象方面讓學生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陽光自信、知書達禮的當代中學生。具體分為外觀形象、行為形象和綜合形象三個層面。儀容儀表、穿著打扮等外觀形象要讓學生把自己打扮成一個學生模樣,整潔大方,自然得體;言談舉止、禮儀交往等待人接物和行為姿態(tài)的行為形象,要體現(xiàn)文化教養(yǎng),舉止文明,處事得體;為人處世、學識修養(yǎng)或精神面貌、人格特征等綜合形象,要展現(xiàn)個性風采和陽光自信、積極向上的靚麗形象。
(二)形象禮儀教育內容
中學生形象禮儀教育應堅持傳統(tǒng)禮儀教育與現(xiàn)代禮儀教育、東方禮儀教育與西方禮儀教育、形象教育與禮儀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傳承中華傳統(tǒng)禮樂教化之順情合性、美善相樂之理念,借鑒西方強調個性、平等和簡單、實用的交往禮儀文化,以形象禮儀規(guī)范教育為主要內容,兼顧形象禮儀理論知識教育,從形象管理、禮儀規(guī)范、習慣養(yǎng)成等維度建構內容體系。一是形象禮儀理論知識:簡要介紹個人形象管理或塑造的意義、總體原則要求;禮儀的起源、發(fā)展、本質、特點和作用。二是儀容修飾:個人衛(wèi)生(面容、頭發(fā)、手腳),皮膚護理(皮膚類型與護理、青春痘的防治)和容顏修飾(臉形、發(fā)型、體形等協(xié)調)。三是服飾打扮:服飾與自身條件、外界環(huán)境的協(xié)調,服裝與飾品(如書包、鞋襪、發(fā)飾)的搭配,校服及其穿著要求。四是禮儀修養(yǎng):表情(眼神、笑容),姿態(tài)(站、坐、行),語言(語調語氣、禮貌用語、說與聽的藝術),交往(與父母、老師、同學,特別是異性同學、朋友的交往),就餐和旅行等。五是時尚審美:色彩知識,形式美法則和時尚趨勢(健康、環(huán)保、低碳)。六是健身塑體:身材標準(健美標準)、改善飲食(減肥與零食)和注重鍛煉。七是才藝開發(fā):雄辯的口才,漂亮的字跡和拿手的絕活(插花、琴藝、書畫等)。八是習慣養(yǎng)成:良習養(yǎng)成(專注、閱讀等)和陋習矯正(自私、懶惰等)。九是心態(tài)調適:悅納自我,寬以待人,積極處世。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