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影評精選(一):
人之初,性本惡——《熔爐》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講:“人之初,性本惡。”關于人性善惡的這一問題,從戰(zhàn)國時期一向爭論到了現(xiàn)今,那究竟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其實至今也并無一個明確地劃分;蛟S在我看來,善惡自在人心中,善惡在于你我做人的良心。
開門見山。電影《熔爐》,給觀影者留下的是一種較為壓抑的感受,但這種壓抑也并非是枯燥乏味,而是一種發(fā)人深省。或許,正是由于影片太過于貼切現(xiàn)實,過于的真實,所以讓人覺得這樣的作品像是在向人們說些什么,像是在做著一種無奈地吶喊。說真的,在觀看的過程中,本無意書寫這篇影評,但當影片進展到了1小時52分鐘時,那一片斷深深地震撼到了我,這是一種無形地打擊,正中我的胸口,讓我根本無法招架起來。
簡寫一下影片的故事資料。電影《熔爐》主要講述的是自2000年起的5年間,韓國某聽覺障礙學校的校長、教師一向都在對這些殘障學生們實施了程度不一的性暴力,以及各種虐待。新來不久的美術教師至此后,發(fā)現(xiàn)學校里彌漫著難言的壓抑氣息,并頻頻能夠聽到從洗手間內傳出女子的尖叫聲。學校的黑幕漸漸露出冰山一角,美術教師和人權主義者力圖揭開這些隱藏在象牙塔內的暴力事件,終止校園杯具的進一步蔓延…僅單從劇情資料上看,也許你會認為這又是一部獨具英雄主義色彩的題材作品,但是,這所謂的英雄主義,在強大又黑暗的社會權利面前,顯得卻很微不足道。
在導演宮崎駿(HayaoMiyazaki)的作品中,我們或多或少能夠察覺到宮崎駿(HayaoMiyazaki)導演始終都在守候著那種超脫于世俗的童真。他所展現(xiàn)給觀影者的是,那種人與自然“活下去”的平衡,人類不能為了生存而毫無原則的肆虐著他人的生存權利。雖說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但真的沒有必要讓這個嘈雜萬惡的社會變得更毫無人性。深省。
記得曾看過一期訪談節(jié)目,訪談對象是陳丹青。節(jié)目中主持人問到陳丹青老師“中國人有沒有像西方國家那樣強大的信仰?”他答曰:“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媽的,活下去最要緊。’”的確,不論是你中國人還是韓國人,甚者是哪個小“鄉(xiāng)村”的人民,哪怕就是索馬里的海盜,他們?yōu)榈囊彩悄軌蚧钕氯。但是,這所謂的“活下去”,并不代表著你沒有任何的做人原則,那樣,猶如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影片進展到最后,因上訴未果,未能將這些人渣繩之以法,遂民眾采取了游行示威以表不滿。但這種不明智的行為,在此看來,毫無好處,完全就是以卵擊石,不但沒有折損對方一兵一將,反而還深深地損傷了自己。最終,剩下的只有無奈地妥協(xié)。
現(xiàn)如今的電影領域,真的的確很緊缺像《熔爐》這樣的作品,無謂隨大溜兒的商業(yè)電影早已讓觀影者產生了一種積壓很久了的視覺疲勞,審美疲倦。不能說這種類型的作品屬于小清新的范疇,但是就其整體給觀影者帶來的影響力還是很為震撼的。在他們大韓民族,他們的體制允許他們的導演去揭露社會現(xiàn)實,社會黑暗,并給予了他們這樣一個相對于公開的平臺。當然,我并不是在呼吁什么,或者說是在抵制什么,我只是想說,不論是你韓國也好,日本也罷,就電影而言,這個世界還是很需要這股新生且又敢言的力量。
回到此部電影的名字上——《熔爐》,我在想,導演為什么給這部作品起了這樣一個與劇情資料不相匹配的名字?或許,導演黃東赫(Dong-hyukHwang)是想告訴我們,這個社會就好像熔爐一樣吧,我們拒絕著被它同化,卻也在汲取著它的溫暖。就像結尾的那兩段話證明的兩個意思一樣。
寫在最后,即將收筆,再拋出開篇的那段話,人性的善惡究竟到底是善還是惡呢?而我呢,想留下這么一個論斷,人之初,性本惡,但,心已向善。
熔爐影評精選(二):
雖然早已對《熔爐》這部電影的劇情有了大致的了解,也從各位朋友的口中知曉一些評價,更看過一兩篇影評。然而,真實的用自己的眼睛、心靈去看這部電影之后,目前的狀態(tài)和聾啞人別無二致——所有的吶喊都匯聚在胸口、張大嘴巴卻永遠無法呼喊出心中的聲音。此時的心境沒有郁悶,沒有哀傷,沒有憤恨,而是極度的無力。所以,只好熄掉自己的聲音,僅僅用這無聲來對抗四周的死寂——那能夠吞噬掉一切聲音的黑暗。
對于這部電影,令大家深刻的就應是那樣一句臺詞“我們努力奮斗,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讓世界不要改變我們。”這句話出自年輕的人權組織成員之口,表面看上去十分勵志,也值得稱頌。然而,她終究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應對現(xiàn)實的一面,她有更多的抉擇。相對而言,本片的主角一人肩負家庭職責的男教師卻更讓我關注。在他的世界中,現(xiàn)實的拉力和誘惑是更大的,他能夠體會到更多的關于不被這個世界改變所要付出的艱辛。影片似乎也是出于這種思考,所以讓這句話并沒有從他的口中說出來。相反,他一向以一個類似沉默者的形象出此刻電影中。他的默默和堅強是無聲的,也是沉重的。因為他的肩膀上左邊是正義良知,右邊是世事艱辛。這兩者在他身上加諸的力道是如此之大,因此他的抉擇才會如此有張力。
雖然我也是個已然涉世的青年,但是目前的日子還好,算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就猶如人權組織成員一樣,能夠因為微薄的薪水為自己的理想為自己所喜歡的事業(yè)義無反顧。然而,人到中年卻陷入事業(yè)和家庭雙重職責的男教師的生活又是怎樣的?我想更多的人是能夠理解他的:深處困境,這份工作對他來說能夠說是彌足珍貴的。加之女兒與母親的職責,他對于事業(yè)和金錢的依靠性會更大。故而,他所面臨的世界是更為困難和黑暗的。當他應對這個事件的時候,也曾猶豫,也曾隱忍,更曾自私的思考過自己和家庭的最大利益。他的搖擺不定時十分人性化也是十分具有合理性的。在生活的重擔面前,他的選取太少。縱然如此,他卻無法容忍自己對此不聞不問,更無法寬宥自己的私心。所以,他選取了另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
同樣的一件事,關系到他的兩種“職責”——一種是作為一名老師,或者說一個人應有的正義感的職責,即道德層面理想追求;一種是作為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養(yǎng)家的職責,即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無論他如何去做,都會辜負其中一項職責。電影幾次在他選取的時候都加大了這兩種職責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而他也在一次次壓力的夾縫中艱難前行。我能夠想象他抉擇的時候是多么的困難,卻永遠無法身臨其境的去體會他當時的情緒;蛟S,一般是快意恩仇的如釋重負,但另一半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中。
影片中以弱勢群體對抗強勢群體,以“個人”對抗“群眾”,以不健全對抗健全……這些統(tǒng)統(tǒng)是外在的“殼”,撥開來,里面的“肉”但是是利益最大化的制度本身。利,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不變的主題。它深深藏在每個人的DNA中,隨著我們一代代傳承下來,而人類的發(fā)展也是因為利益最大化的趨勢在不停地前進著。在本片中,之所以無法撼動這樣一個大家明知是錯的群體,原因在于他們構成了利益共同體。小到學校保安,中到警察,大到檢察官、法官……甚至是更高層的領導群體。談官官相衛(wèi)的話似乎僅僅是權利使然,但是利并不僅僅僅是官場的問題,幾乎每一個個人都能夠從一個事件中獲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當一件事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時,只要是在這個利益團體中的人就能夠成為幫兇,猶如那些簽署了妥協(xié)協(xié)議的家長們。即使不是助紂為虐也能夠成為鐵板上的一顆螺絲。當一個社會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能夠透過這樣的利益集團獲得好處,那么剩下的人便只能成為他們砧板上的魚肉。在他們看來,這些人居然要沖破這樣的防線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是多麼的滑稽與可笑。在掌握著話語權、審判權、執(zhí)法權的群體面前,那些為了正義、公道而奮戰(zhàn)的人看上去的確不自量力。他們的力量便是這不斷加溫的熔爐,他們在不停地軟化其他人,盡力拉攏他
人成為融化他人的一份子,如此,這爐子才會越燒越旺。
這部根據(jù)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結尾并沒有一個光明的結局,讓我感到殘缺的欣慰。欣慰是因為這才是現(xiàn)實,如果全面勝訴、壞人得到“應有”的懲罰,那么我是不會相信的。作為一個有著必須社會閱歷和認知的人來說,我不相信這樣的理想局面會出此刻此刻。而殘缺,是作為理想化的我來說,從心理上是期望這樣一群人得到他們應有的懲罰。但是,現(xiàn)實終究是現(xiàn)實,而今,這部電影能夠拍攝、能夠上映、能夠走進千家萬戶引起大眾的關注和共鳴,已然是不錯的成績。
在這個大大的熔爐之中,或許你、我以及你我身邊更多的人并不甘愿被高溫所融化,并不單單向著自我利益最大化而泯滅了良知。那么,如果你要做熔爐中的這樣一塊時刻持續(xù)自我的一塊鋼材,你不僅僅時時刻刻銘記自己的初心,更要持續(xù)心中永遠擁有一塊凈土。我不敢保證自己在何時何地可能就被這個大大的熔爐融掉了,但我期望自己的堅持與努力能夠繼續(xù)下去,直到無能為力為止。
因為我明白,在世界面前,一個人要做到多努力才會不被改變。又或許,我根本不明白一個人要多努力,才能夠不被世界改變。
熔爐影評精選(三):
《熔爐》——薪火柴薪,既可燃爐,也可滅爐
電影接近尾聲時,老師懷抱著死去男孩的遺照被從天而降的高壓水槍沖的踉踉蹌蹌,身邊是打成一團的示威者與武警,然而更多的,是站在街邊、道口圍觀的人群。這些人或許聽到了男老師的控訴,或許看過了令人義憤填膺的新聞,或許早就明白事情真相,或許就有直接間接利益參與者,這些人或許什么都不明白。如果不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漏洞是造成杯具的火熱熔爐,那么這些人就是助其氣焰的薪火柴棒。
類似本片中的性侵事件絕不是韓國的獨家新聞,世界每一天被各種杯具環(huán)繞,地球氣溫不斷升高,興許也是拜“熔爐”所賜。我的生活圈子這么小,小到這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重大事件只發(fā)生在別的城市,偶爾哪個親人說誰家發(fā)生兇殺案了、哪個朋友八卦些不可理喻的家庭糾紛了,不知是眼睛還是大腦選取性過濾了其它還是生活本就如此的平靜無波。于是問題就出現(xiàn)了,廣州那18個路人以及之后的許多見死不救者遭到人們的謾罵圍攻,網(wǎng)上各種指責幾乎讓人愿意相信人心亦古,異類僅僅是粥里的少數(shù)老鼠屎而已,談到自己的時候各個英雄化身前行無阻。但如果真的發(fā)生在自己身上了,會有多少人是挺身而出的維權者,又會有多少人是冷眼旁觀的薪火柴棒呢。
可喜可賀的是,本片的影響力使得七年后以前因證據(jù)不足而未被判決的犯人得以“重判”,且完善了兒童性暴力、殘疾人性暴力、社會福祉等多項政策,加重犯罪教師處罰力度。這就是薪火柴棒給熔爐起到的用心作用,減少冷漠、增強權益意識,才能迫使政府更重視人權、進一步減少法律漏洞,否則“精神禮貌城市”就會僅僅是辦公墻上落滿灰的一張獎狀。
片名熔爐能夠有三個含義:其一是指人權主義者的熱情能夠熔化世間的冷漠、麻木、欺辱,將平等的含義貫徹到每個人的心中;其二則是指社會這個大染缸,通常好處上都是貶義,一如片中極為有名的臺詞,“我們一路奮戰(zhàn),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政治存在的種種弊端讓社會大部分權力集中在少數(shù)人手中,多數(shù)人被迫理解潛規(guī)則有怨氣也不敢發(fā),以致社會負能量上升,而人權主義者就是里面的“孫悟空”,不僅僅沒被同流合污反而練出了火眼金睛看透了真相;其三則是暗指熔爐之所以存在的推波助瀾助其火焰者,在熔爐中受苦者每一分的苦難,都源于薪火柴棒的燃燒;他們的冤屈得以伸張,也是需要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熱切支持。
當年事件中的人權主義者們奔波控訴四處碰壁甚至抑郁自殺,而本片依靠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和張弛有力的劇情強烈激起了觀眾心中的正義感,這就是影像的魅力。鳥大了什么樣的林子都有,一百天不死都有新鮮事。世界上不缺震撼人心的劇本,只缺有勇氣將之公布天下的電影團隊和背后承認漏洞渴望進步的政府部門。如果《熔爐》像《印度的女兒》那樣在本國被列為禁片,對于罪惡處理以承認卻遮掩態(tài)度,可想而知當年的犯人甭說七年后、恐怕七十年后都得不到所謂的“重刑”處罰了。
平民窟與高樓的強烈比較讓人無法不痛斥資本家的無利不往和政府的唯利是圖
影片根據(jù)小說改編,小說又根據(jù)當年的真實案件改編,片中多少細節(jié)真假無法推敲,但本片涉及的韓國社會問題之廣絕非空穴來風,也是引人深思的重要部分:未成年人性侵、殘疾人性侵、、教師體罰現(xiàn)象、公務人員冷漠推諉、司法機關腐敗成性、警界人員徇私枉法、教育界受賄之風盛行、官官相護以權謀私壓迫下級、宗教團體荒淫虛偽、“潛規(guī)則”變通行“政策”,法律漏洞頗多等等與普通民眾身心利益切實相關的問題被擺到桌面上。當它僅僅是新聞時,很容易淹沒在網(wǎng)站、報紙等等各種媒介中,在眾多新聞之中這樣一條杯具僅僅靠媒體的三言兩語很少能夠激起公眾長時間的關注,而電影則以直觀的視覺沖擊著人們的大腦,在兩個小時的氣氛渲染下電影配樂和恰到好處的剪輯很容易調起觀眾的情緒,真心期望更多泯滅人權的事件能夠以優(yōu)秀電影的形式下被更多大眾熟知并引起關注。
接近尾聲時的男孩與老師同歸于盡以及武警暴力鎮(zhèn)壓靜坐抗議將全片的氣氛烘托至頂點,正是因為正義被嘲諷、鎮(zhèn)壓的恐怖行徑使得人們對司法機關執(zhí)法不力的懷疑、憤怒到達了高潮,以暴制暴的心酸和無奈幾乎將禮貌狠狠倒退了個跟頭。
“歡迎來到霧津,白色濃霧之都”,男主角站在這樣一幅宣傳畫前結束全片,這個虛構城市的濃霧構成了政界、司法界、宗教界以致各行各業(yè)所有的灰暗面,有時候群眾陷入失覺癥中默認各種“潛規(guī)則”,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得到滿足或者不被觸碰。“他們聽不見,他們不能說話”,這句話說得不僅僅僅是殘疾人,其實更是對著全社會渾渾噩噩中生活的薪火柴棒說的,殘疾人是被迫于身體上的殘疾,而正常人是被迫于生存環(huán)境的壓力。這片濃霧不僅僅僅是籠罩于全社會的不良風氣,更是人心中逐漸屈服于強權的懦弱與冷漠,帶著一點小市民“從眾心理”的竊喜,默認這片濃霧擋住了良知與正義感。
這是無聲的吶喊,以此證明我們真的在活著,而不是人形自動式造糞機。
熔爐影評精選(四):
《熔爐》:一部改變現(xiàn)實的電影
很久沒有寫較為長篇的影評,盡管此刻電影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獲取電影資源的途徑和成本越來越低,但真正有深刻內涵和好處的并不多。以前看的最多的是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電影,但是隨著觀影閱歷和思想成熟的加深,這些吹捧美國科技和個人英雄的爆米花電影,再也無法滿足我對于電影的追求,于是我把目光瞄向了長久以來被忽略的韓國電影日本電影俄羅斯電影,長期以來我們都忽視了韓國電影的發(fā)展和成就,但是越是看韓國電影,就會越發(fā)感慨于他們的影視行業(yè)的進步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推動作用,真正敢于應對問題的民族是偉大的民族,而該不是掩蓋這些現(xiàn)實表面光鮮的太平盛世。
據(jù)報道:在2013年的韓國影壇,票房再創(chuàng)新高,總觀影人次突破2億,作為一個人口不足五千萬的國家,這個觀影數(shù)字令人咂舌。在票房排行前十位的電影里面,僅有一部《鋼鐵俠3》來自好萊塢,其余九部作品皆為韓國本土電影,韓國電影的類型愈發(fā)多元化,戰(zhàn)爭片、喜劇片、諜戰(zhàn)片、家庭倫理片、古裝片、驚悚片、警匪片等等,幾乎每一種類型片都有相對應的高票房之作,韓影的發(fā)展勢頭之猛有目共睹。我看過的部分優(yōu)秀韓國電影包括:《高地戰(zhàn)》《追擊者》《黃!贰秶H市場》《素媛》《陽光姐妹淘》《太極旗飄揚》《歡迎來到東莫村》《七號房的禮物》《恐怖直播》《新世界》《老男孩》《隱秘而偉大》《共同警備區(qū)》《實尾島》《辯護人》《奇怪的她》,每部電影都有不同的主題,或者是細膩溫情的友情親情,或者是在特殊歷史戰(zhàn)爭中關于人性的思考,或者是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和抗爭,或者是讓人戰(zhàn)栗的犯罪下的反思,每部電影都給我留下深深的震撼和敬意,什么時候我們也能拍出這樣的好電影。不要是國內投巨資鋪排場面無內涵的場面片,也不要是美國好萊塢式的膚淺的文化推廣式的電影,而是能夠真切觸動內息改變現(xiàn)實的好電影。
昨晚看過的《熔爐》就是韓國電影的一個代表作品,這部電影是真實改編于2005年發(fā)生于韓國光州的真實案件。電影的開始就是濃濃霧氣中的山區(qū),烘托了電影的基調和后面即將發(fā)生的悲慘故事。姜仁浩是不得志的美術老師,妻子剛剛離開人世,目前照顧自己患有哮喘的八歲女兒,經過自己的教授介紹來到霧津慈愛學堂當聾啞智障兒童的美術老師。電影開始就在渲染不幸的基調,兩個時間交錯的鏡頭不斷回閃,任浩為了躲避開遠光燈的火車撞死了兔子,而一個男孩則在鐵軌上迎著燈光走向呼嘯而來的火車,在下車后看到了歡迎你來霧津的交通警示牌,霧氣籠罩的晦暗不明的城市,清晨大霧彌漫的天氣,撞死動物后的心驚肉跳,在修理站被喝酒歸來的人權維護中心的柔珍刮碰到車子,電影從一個糟心的讓人不安的慌亂的劇情開始。
我原本以為仁浩發(fā)現(xiàn)性侵兒童的罪惡,需要一個比較曲折或離奇的過程,不少電影也會采用這樣的手法。但電影的節(jié)奏進展的明顯比我預期要快得多。很快仁浩受到了明確的索要賄賂的要求,在校長室撞到了理解賄賂的警察,看到了樸老師毒打民秀的場景,聽到了廁所了傳出來驚恐絕望的叫聲,在洗衣房里虐待研斗的校長妹妹,把研斗送到醫(yī)院后仁浩叫來了柔珍,揭開了學校里多人性侵害聾啞智障兒童的黑暗罪惡。他們都曾以為證人證詞明確的狀況下,案件會很快得到相關部門的處理。但是很快電影就向我們傳遞了這樣的信號:這件事沒那么容易得到公正的處理。柔珍接連去市政廳、教育廳、警察局反應狀況,期望得到及時盡快的處理。當她義憤填膺地質問的時候,躲在桌子后面的女辦事員卻慢條斯理地推諉職責,如果沒有意外他們將在這樣的不作為冷漠中耗盡熱情和能量,最終也無法得到公正的處理。在電影中這時候恰好有首爾電視臺記者來采訪,透過輿論引起社會的轟動和高度關注,警察很快就把校長教導主任老師逮捕,或許我們會以為太好了,案件這么明確就應很快能夠得到公正的處理。但是當警車上張刑警提醒他們要找有高官待遇的律師(從政府司法部門退休當律師的人,第一次打官司通常都會照顧打贏),觀眾就會意識到事情就應還
沒這么簡單就能結束。
校長是當?shù)鼗浇虝L老,其家族在當?shù)厣踔另n國都有十分廣泛的人脈。開庭當天還有教會的教徒來抗議,控訴任浩他們是居心叵測地無賴,包括校長老婆吐口水在任浩臉上抓住柔珍頭發(fā)廝打,最初開庭甚至都沒有為聾啞兒童和家長安排手語翻譯。但隨著對于證人的審理,案情似乎朝著對原告有利的方向發(fā)展,校園警衛(wèi)被證明此前有偷盜行為,而且自己已經繳納了賄賂款,如果學校敗訴自己將失去工作,所以跟校方達成默契掩蓋真相,醫(yī)院給孩子做性侵害鑒定的醫(yī)生,是校長老婆所在高中校友會的干事,篡改的醫(yī)學認定書,質疑另外的女孩宥利對于性侵害太淡定,而且癥狀是長時間性侵害,不可能在那么小的年紀被侵害,結果都被控方律師義正言辭地批駁,尤其是研斗在法庭上透過手語的方式,聰明地指認了校長,并且怎樣自己確實能夠聽到音樂聲,似乎案件已經完全倒向了任浩原告方。
但電影情節(jié)很快轉變,從柔珍同事口中說出,校方已經找到民秀和宥利的父母和監(jiān)護人,能夠透過廳外和解的方式撤訴,等到柔珍前往民秀奶奶家期望說服他們時,校長妹妹已經提前透過賠償金錢拿到了協(xié)議書,民秀和宥利都無法作證。仁浩也受到了自己教授的電話,在高檔餐廳里見到了教授和對方律師,對方帶給了金錢和工作崗位的誘惑,也隱隱告知他要顧及自己的工作和女兒的未來。我相信在這樣的狀況下任何人都會有動搖有猶豫有痛苦,就像仁浩從餐廳出來不停砸車窗玻璃一樣,人性都是復雜的都有自己懦弱自私恐懼的弱點,如果電影把仁浩和柔珍表現(xiàn)的太完美,反倒是十分奇怪和虛假的,這樣真實體現(xiàn)弱勢群體尋求正義,是多么的不容易和艱難。在案件進展無比艱難的狀況下,研斗告知仁浩校長辦公室里似乎有錄像,兩個人帶著期望前往學校,居然真的發(fā)現(xiàn)了記錄了校長獸行的監(jiān)控錄像,當他們把這個遞交給負責指控的檢察官,并且對方承諾會提交給法庭的時候,他們似乎都松了口氣,覺得在這樣明確的證據(jù)下,罪犯們會得到公平的判決,自己對孩子的承諾作為人的尊嚴和對正義的堅信,也能夠在終審中得到了結。
但電影展示的結局卻是出人意料的,韓國電影在這些方面十分優(yōu)秀,不是僅僅用杯具去賺取眼淚和票房,而是讓電影十分有張力有可觀賞性。法庭的審判完全出乎意料,校長教導主任班主任只是得到了十分輕的處罰,而且是緩期執(zhí)行繼續(xù)在學校任職。在飛來的鞋子各種咒罵歡呼混雜中,檢察官猥瑣慚愧地收拾東西溜走,在事后被告和律師在KTV飲酒慶祝的時候,被告律師最后透露了背后的黑暗。負責審案的法官是律師的同學,檢察官則因為沒有發(fā)展前途被他以律師工作職位收買,多么悲慘的黑暗現(xiàn)實多么讓人壓抑痛苦的結果。但是電影到那里還要把這種憤怒情緒推向高潮,民秀在自己的侵害得不到正義審判后,帶著刀子找到侵害他的班主任,在鐵軌上刺傷對方并且抱住對方被火車壓死,仁浩和柔珍和學生家長到法庭抗議,抱著民秀遺像的仁浩被高壓水槍沖倒在地,柔珍和家人們被警察拘捕,宥利和研斗在混亂中痛哭。一年后,仁浩在首爾謀生,受到柔珍的信件,里面寫了孩子們得到更多關注,離開學校住在人權中心。仁浩恰好應對著霧津的宣傳海報,歡迎來霧津,白霧的城市。這個霧就是掩蓋住事實真相的迷霧,在金錢權利關系卑鄙中扼殺完美掩蓋罪惡的迷霧。
我以前以為電影會在最后,至少會用字幕注明這些有罪的人得到了公正的處理,結果卻完全沒有,這在中美電影里都是不可思議的結局,但這就是真實案件的結局。電影不是為了給大家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完滿結局,電影是用來控訴和改變的,現(xiàn)實中的光州案件,罪惡同樣被金錢權利冷漠骯臟和法律漏洞掩蓋,弱勢群體根本無法得到就應有的正義審判和保護,電影不是為了給我們帶給滿意的娛樂品和安慰品,而是真正地控訴這件發(fā)生在現(xiàn)實中,對于聾啞智障兒童弱智群體的侵害,對于罪犯沒有得到正義處罰的控訴。
如果事情僅僅進行到那里,我只能說這是一部好電影,但還遠遠談不上偉大和讓人深思。更重要的是電影和小說,在韓國現(xiàn)實社會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引起韓國輿論和民眾的強烈關注,光州警方重新調查案件并且重新審判,國會為了避免法律漏洞快速透過修正案,解決了案件中暴露的法律漏洞,律師和司法部門快速行動,在全國范圍內致力于避免青少年(尤其是殘障兒童)受到侵害,在韓國這是著名的熔爐事件,法案叫做“熔爐”法。我們一路努力奮斗,不是為了改變這個世界,而是為了不被這個世界改變。這是電影里柔珍對仁浩說的著名臺詞,在現(xiàn)實中這部電影改變了案件的結局,而且不僅僅僅局限在這件案件本身,而是從制度司法法律各個方面去反思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案件,為什么這樣的案件最初沒有得到合理公正的審判,如何才能繼續(xù)避免這樣的事件再發(fā)生,看到那里你能說韓國電影不夠優(yōu)秀么?真正的優(yōu)秀和偉大,不僅僅僅在于票房收入和觀影感受,而在于電影蘊含的用心正面的能量和好處,而且電影最終改變了國家改變了世界,而不是被改變。我覺得這才是電影的最高級的價值和好處。
熔爐影評精選(五):
熔爐——人間自有真情在
總算有時間看部電影了,師兄師姐推薦了我們這部電影,當時就覺得這部電影感覺好像很壓抑,因為當時就聽到什么民事行為潛力,13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論是否同意,性侵一方都要負法律職責。
《熔爐》以真實發(fā)生在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描述了一齊性暴力引發(fā)的杯具,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齊力圖揭開背后黑幕的故事,引起了社會上對弱勢團體保護的討論。當然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做了相應的藝術加工,真實狀況要殘酷的多。
真實事件的兩個救助孩子的主人公均為男人(至于小說和電影都改成一男一女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其一位職業(yè)為律師,另一位職業(yè)為醫(yī)生。
當然牽扯到這件事中的人不止于此,其中律師是透過一個在該聾啞學校作教師的朋友了解這件事的,但就在二人準備開始為孩子們維權起初,教師朋友便因對方勢力過大而遭到暗殺,另外和此事牽連的一些法律工作者也因相同原因失去生命。律師本來青年才俊,在事業(yè)上一片光明。但因為執(zhí)著于這件案子而被迫離開律師事務所,他拖著三個孩子(性侵的受害者),之后又身患癌癥,卻在這條艱難的訴訟路上走了七年。之后律師遇到了醫(yī)生,有了醫(yī)生的支持,律師拖著病體,兩個人一齊共同抗爭,他們不畏艱險,受到一次一次的挫折卻迎難直上,歷盡千辛萬苦最后找到了直接證據(jù),但最終罪者卻因為種種潛規(guī)則而沒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他們收養(yǎng)三個孩子中的小男孩因為無法理解這個結果而拖著犯罪者之一臥軌自殺,另兩個孩子也強行被孤兒院從律師和醫(yī)生身邊帶走。律師受到極大的打擊,已經病入膏肓,卻仍沒有放下抗訴,最后因抗訴而被高壓水槍射擊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沒有起來。醫(yī)生繼續(xù)著抗訴的道路卻走投無路,無計可施,最后只得以自殺的方式來換取公眾的關注,并在自殺前留下幾萬字的遺書,把該事情詳細的敘述了一遍,在網(wǎng)上傳播,這才引起了社會的注意,相繼有了小說、電影,最后引起了當局的重視。該事件也拉上了帷幕
,但是斗士已經死去,明白真相的人卻并不多,筆者也是透過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這個事件,僅盡微薄之力來讓更多的人明白個中原委。不管怎樣說,原事件是一個驚心動魄而殘酷的多的故事。以上援引百度百科
看到聾啞人不能表達自己,權利被侵害的時候,他們嘶吼的再大聲,他們也永遠也聽不到自己的聲音,只是期望有人,哪怕只有一個人,能幫忙他們。
看完這部電影電影,我想到我和我媽的爭執(zhí),我媽想讓我從醫(yī),但是我不想,我一意孤行說我不想看到每個病人痛苦地看著我,央求我,所以我覺得法律會更好,但是我覺得而我錯了,那宗案件不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也許我都只是看到港劇里壞人被制服的皆大歡喜的正面,卻沒看到那些維護人權,而被黑暗勢力打壓的人們。也讓我想到法理學導論說的,什么是法,我們?yōu)槭裁匆胤,你學法有什么用。也許當時只是看到法官剛正不阿的品質,律師伶牙俐齒,颯爽的風姿,雖然也明白有勾心斗角的官場,但是我覺得這社會是完美的。但是聽到同學的媽媽問她,如果有一宗案件不得不接,但是這攸關你父母的生命,在正義面前你選取什么?當時她愣住了,我也愣住了,我們都不明白該怎樣回答。但是,這一切的一切,也不明白是什么,讓我們鼓起勇氣在志愿當中填了法學專業(yè),當然我們也明白,我們不必須從法,但從法的人還是居多。我們人生當中有三種人,一種像蘿卜,一種像雞蛋,一種像咖啡,蘿卜放在水里會軟,雞蛋放在水里會變硬,咖啡會溶在水里,但卻怎樣也無非改變水的性質。雖然我們像咖啡一樣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但是我們也要努力做一個像雞蛋的人,也絕不做那蘿卜的人。也許一路上,風風雨雨,跌跌撞撞,冬天的寒風讓你感到孤
獨,但是冬天的寒冷是為了讓你們明白周圍的人的溫暖,人間自有真情在。
熔爐影評精選(六):
當看到民秀因審判結果得不到公平的宣判,年紀幼小、沒有潛力的他只能選取與那個性侵他的老師同歸于盡,而被校長兩兄弟性侵的蓮豆和琉璃,剩下的她們又將怎樣應對這個世界呢?看到老師舉著民秀的畫像為正義而戰(zhàn)斗的時候,老師卻被高壓水所沖擊,被所謂維護社會秩序的警察制服,站在一旁的她們只能大哭。幸好,社會還是充滿善良和愛心的,琉璃經過心理治療心理變得健康了許多,慈愛學院的孩子也離開了那里,有社會上有愛心的人去關心和愛護他們,就如電影所說,“冬天之所以這么冷,是為了告訴大家,身邊的人的溫暖有多重要。”
看完才明白,社會有著許多黑暗面我們都不曾看到,同時也在被這個權與權、錢與錢的社會所掌控,即使你有正義感和職責感,你想為把這個社會變得完美,最后,還是會被打敗,因為權錢橫行的時代,務必要有無所畏懼的精神。因為那法律背后的強大關系網(wǎng)之間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權錢交易,即使是那么大的罪行的結果又是怎樣,那些可惡、令人憎恨的所謂老師還是回到了學校,法律在他們面前就是能夠玩弄的游戲,在他們面前一毛不拔。雖然,電影的結尾沒有美滿的結局,但是幸好,它告訴我們他們還在為公平、正義、自由而戰(zhàn)斗,因為他們要做一個無比重要的“人”;他們還在戰(zhàn)斗,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把我們改變。
韓國能把這樣的社會現(xiàn)實給揭露,此刻的中國雖然新聞也有在報道未成年人的性侵案的新聞,但是中國敢拍這樣的電影嗎?拍出來敢放在各大影院播放嗎?敢讓廣大的觀眾去看嗎?一個未知號,或許未來的中國也能做到吧!
看完這部電影后,更懂得了社會真的就是一個熔爐,很多社會黑暗的現(xiàn)實我們都不曾看到,有許許多多人在里面煎熬著,無聲,無話語權,無權利去為自己的侵權去爭取自己的權利,只得默默的承受很多很多,我們都沒法想象得到的,而社會上卻真實的存在著這樣的事實,越來越明白了新聞的真實性是多么的重要,而且新聞背后的新聞又是多么的令人你大為驚奇。感謝那些能夠明白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下的人!
熔爐影評精選(七):
這是一件觸目驚心的真實事件,事情的結局比事件本身更加讓人震撼。就像片中虛構的小鎮(zhèn)霧津一樣,整件事情從發(fā)生到發(fā)現(xiàn)到最終的結束,都籠罩在層層迷霧之中,雖然偶爾依稀能夠見到陽光,但最終濃霧也未能散去。人們的霧中生活依然繼續(xù),整個韓國政府從體制到人員就是這場迷霧的制造者,也正是他們才會發(fā)生這樣的慘劇,人們無力改變現(xiàn)狀,但為了自己,他們就應反抗,也能夠反抗!
《熔爐》的故事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影片改編自同名小說《熔爐》,小說卻是以發(fā)生在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性暴力事件為藍本創(chuàng)造。一名新老師的入職,揭開了發(fā)生在殘疾聾啞兒童福利學校的性暴力事件,而犯人正是這所學校的教職員工,上到校長,下到保安都參與其中,使這所本應當充滿愛心的學校,變成了殘障兒童的地獄。雖然實情被披露,雖然犯人走上了審判臺,但最終因為“制度”和“人”,就應得到懲罰的人卻逍遙法外。影片本身采取的是順序的敘述方式,略帶回憶,故事發(fā)展的也比較快,真相很快被揭開,但這些已經不是這部影片值得大家去關注的地方,影片的所有重點均直指真相本身和事件結果,這兩點也是影片最讓人無法忘卻的地方,配合出色的燈光、剪輯和配樂,營造了一種壓抑的氣氛,讓整個事件更加凝重。尤其是最終結果,所有人都期盼審判能有個光明結局,但隨著故事的發(fā)展,所有人又都明白這些期盼變得十分渺茫,可當結果產生之時,你還是會目瞪口呆,心靈必然受到震驚。
除了事件本身,本片能夠成功的另一因素就是演員的出色表演,男主角孔侑在整個過程中情緒的多重變遷,透過各種表情的變化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另外三個小演員的表現(xiàn)更是贊,這種事情本身不就應讓孩子過多的接觸,以免讓他們在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但三個小演員都克服了事件本身對自己的影響,真正的表現(xiàn)出了在那樣的一種狀況下,一名聾啞兒童能夠表現(xiàn)出的一切,值得稱贊。
事件的結局的確讓人無法理解,但從過程中我們其實能夠依稀看到光明,畢竟他們抗爭了,他們?yōu)樽约籂幦×,他們也得到了支持,他們讓事情公之于眾,雖然結果并不理想,但相信所有人都明白事情的真相,也許這已經足夠了。有時候反抗也許并不能得到一個理想的結果,但我們務必去做,為了自己。
熔爐影評精選(八):
看完之后,內心的憤恨久久不能平息,2011年韓國黃東赫導演的電影《熔爐》確實給觀眾以新的震撼:性,兒童,金錢,偽善這些名詞成為最吸引觀眾的噱頭。
在中國,人們總是談性色變,就算是2012年的這天,也難以確切地說中國已經完美地西化,徹底地解放了自己的最原始的欲望,能夠面帶笑容坦然無謂地談起情色,中國主要的媒體——電視,所呈現(xiàn)的節(jié)目總是用心的向上的,滿懷對生活期望的態(tài)度。
小的時候不明白,為什么電視劇情總是離不開“感情”這樣的題材,仿佛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只有感情,主角們能夠為了感情拋棄一切除感情以外的任何情感,感情是神圣的。長大以后,才發(fā)現(xiàn)藝術總歸是藝術,情愛再偉大,也難以逃離殘酷現(xiàn)實的束縛,現(xiàn)實生活中的感情更傾向于一種義務和功利,男男女女為了一時的快樂和沖動而把自己的私欲冠冕堂皇地稱為感情,摒棄了原本屬于自己的友情,甚至親情。他們擁抱的是自己的貪婪和自私,把自己的欲望劃分為神圣的境地,任何人不得隨意進入。時間是最殘忍也是最明智的審判者,它讓男人和女人看到了自己更巨大的欲望,不滿足于現(xiàn)狀,繼續(xù)奮斗。所以,我們能夠看到情侶們很快地結合在一齊,又很飛速地分離兩地。金錢和地位是每個成年人都在追求的目標,于此同時大家都明白現(xiàn)實是不容許人們輕而易舉地就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夢想的實現(xiàn)總是需要流血流汗的!度蹱t》讓回避了現(xiàn)實的我們又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前路的灰暗,人心的虛偽與狡詐。
對于兒童,我們能想到的詞是弱者,2012年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幸福的,至少他們趕上了中國的好時代,然而我們還是聽到了少部分孩子們無奈的哭泣聲!度蹱t》反映的是韓國的殘疾兒童被慈善學院的校長以及主任、老師聯(lián)合性侵害,在新來的老師們的幫忙下進行自我法律維護,討還公道的故事。韓國是發(fā)達國家,把這樣的題材以電影的形式反映出來,確實令人震撼:性侵犯是敏感的話題,兒童性侵犯更是敏感而又丑陋的話題。中國同樣也存在這樣的丑惡一面,然而卻沒有得到社會人士和政府的更有力地關注,媒體鮮有報道這樣關于人性丑陋的新聞,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咱們中國確實是個中庸的儒士的國度,在那里我想到了魯迅先生筆下的《肥皂》里面的偽君子,人性的陰暗和可怕。中國人是不容易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赤裸的肉體的,就算病得很嚴重也要自己扛著,偽裝著,直到腐肉慢慢散發(fā)出了惡臭,直到這個人的死亡。
電影塑造的丑陋形象是很深刻地,觀眾銘記了他們邪惡的不受人寬恕的嘴臉,只少我看完電影以后,充滿強烈地憤恨,而這樣的憤恨又無從得以發(fā)泄,憤恨世道的不公,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弱者與正常人之間的地位反差,美麗的人的外表下隱藏的是絕對的丑惡,弱者的無奈在于他們執(zhí)著身體的和心理的缺陷,默默地不敢反抗。于是我們看不見弱者的眼淚和傷口,看到的只是社會的美麗的外衣展現(xiàn)的和平與陽光。其實,直到此刻,我也不敢大聲地對自己說,我們的生活是光明的。我明白,暴風雨總是會在不經意間來到人們的周圍,讓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原先陽光并不是一向都在他們身邊,在身邊更多的是黑暗的寒冷。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秘密,我不敢想象當那些秘密被公開后,大家會有怎樣邪惡的舉動。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人是能夠出賣任何一個非己者的。我們需要掌握一個度,很多時候我們明白自己出賣的無非是自己的感情,并沒有給受害者帶來肉體上的傷害,所以我們便心安理得地踐踏他人的感情。宣揚著自己的權益至上。
《熔爐》里面的孩子是可憐的,他們沒有得到健全的父母的保護,慈善機構在這一刻讓我覺得好惡心,他們沒有得到社會更多更好地保護,在父母拋棄他們的同時,社會也就拋棄了他們。說實在的,我真的不覺得社會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從社會那里我們收到更多的是傷痛和眼淚。然而,這個社會,就是人的集合體,只是這個社會是除了父母以外的其他人構成的,他們對于與自己“無關”的人總是很冷漠,很冷漠。“沒有任何人有義務對你好”這是此刻很流行的一句話,用于安慰那些剛剛失戀的男女們。當我們不談感情,只談義務時,我好想隱隱約約看到了社會將毀滅之時的昏暗,嗅到了世紀末的無氧氣狀態(tài)的惡臭,快要窒息。然而,現(xiàn)實呢?我們每個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壓榨物,我們相互排斥,相互仇恨,相互斗爭,目的只有一個——保護好自己。空虛的自己,一個沒有感情的自己,一個靈魂丑惡的自己。任何國度都有自己的悲傷的故事,每一天都在上演,美麗的另一端是黑暗的逍遙。我們在這樣的世界里舉步維艱,“努力不讓自己被世界改變”
影片的故事地點是霧城,這個“霧氣”也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本片的內涵,霧氣是給人誤導的,讓人們看不見出路,只能在里面徘徊,雖然霧城的宣傳畫拍得很美,最后一幕,男主角提著看完孩子的包裹站在了宣傳畫面前,電影結束。故事卻沒有結束,留給人們的更多的反思仍在腦中放映。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