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yīng)用文體,也是應(yīng)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在歐·亨利的《最后一片葉子》中,患了肺炎的瓊西姑娘把自己比作常春藤上最后的葉子,代表自己的死亡。
瓊西認(rèn)為自己將會隨著葉子的落光而逝去,所以每天都在數(shù)著剩下的葉子,但隨著最后一片凋落的不是瓊西而是患有肺炎的老畫家貝爾曼先生。原來,最后一片葉子是落下了,但老畫家爬上樹畫了一片葉子,隔天貝爾曼先生就去逝了。
我想,這片葉子是貝爾曼先生生前最偉大的作品。葉子是瓊西生命的寄托,是貝爾曼對瓊西生命的挽留。瓊西實在太脆弱了,可笑到竟然把生命放在一片葉子上,最終卻仍是葉子救了她的命。
生活美好的背后是荊棘。它會割傷你,刺破你。這些其實都不重要,只要心存希望,就能創(chuàng)生的奇跡。
貝爾曼,這個大半窮困潦倒,在瓊西失去希望的時候,他為她建造了希望。與把自己的生命寄于一片飄搖的瓊西相比,貝爾曼更像一個失敗的英雄。面對他,面對那片“希望之葉”我們無不肅然起敬。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瓊西,可輔助她成長的卻是貝爾曼,從他身上,我們讀到了愛與奉獻(xiàn)。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希望。
世界上,可能還有無數(shù)像瓊西一樣的女子,她們或許脆弱,在身邊可能也有如貝爾曼一樣的人。但,失去一切,切不可失去希望。希望如同曙光,它能給你重獲新生的力量。
最后一片樹葉,永不落下。
【篇二:《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最后一片葉子》這篇文章是我在《兒童文學(xué)》上看到的。當(dāng)我讀完了這篇文章時,我深深的敬佩那位老畫家的才智和那種舍己為人的精神。
事情是這樣的:蘇的好朋友瓊斯不幸染上了肺炎,在他們住所的窗外有一叢常春藤,經(jīng)過風(fēng)雨的洗禮,它的葉子已經(jīng)所剩無幾了。瓊斯認(rèn)為當(dāng)常春藤的最后一片葉子落光后,她的生命也即將結(jié)束。蘇為此絞盡腦汁也不能打消她的想法,只得向樓下的貝爾曼先生求助。貝爾曼是一個畫家,他知道后,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在常春藤的葉子落光的時候,當(dāng)女孩認(rèn)為自己必死無疑的時候,這個老畫家為了讓女孩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他冒著風(fēng)雨把葉子畫在了墻上,為此他染上了肺炎去世了。
讀了它,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想到了這個老畫家多么偉大。他,一個普通的畫家,為了救一個本身已經(jīng)放棄了希望的女孩,付出了生命。我從心底佩服貝爾曼先生。
人在什么時候都不可以放棄希望。像我們班的一個女同學(xué),她對自己很不自信。在一次跳山羊中,她靠著老師和同學(xué)們的不斷鼓勵下,她最終跳了過去。所以說,在我們身邊,也同樣需要像貝爾曼先生那樣的人來隨時為我們點燃希望之火。從每一件小事,從每一句話語,從每一個眼神中,我們正在一點一點地建立我們的自信。所以,我們要小心地做事、說話、不要為此打消了別人的信心。一個人都沒有了自信,什么事也做不好。
在讀這篇文章時,文章的最后一段話觸動了我的心。這句話是蘇對朋友說的,她說:“有些事我得告訴你,小白鼠(瓊斯)貝兒曼先生今天在醫(yī)院里死于肺炎。他只病了兩天。第一天早晨,看門的人發(fā)現(xiàn)他在屋子里病得很厲害。他的鞋和衣服都濕透了,冰涼透骨不知道他在那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里干什么去了,只發(fā)現(xiàn)了一盞燈籠,還亮著;還有一架梯子顯然是剛用過;還有幾把丟在一邊的刷子;一個粘滿黃、綠兩種混合顏色的調(diào)色板,親愛的,你看一看窗外吧,墻上那最后一片常春藤葉!你難道沒想到么?為什么風(fēng)吹雨打它都一動不動呢?親愛的這就是貝爾曼先生的驚世之作?那天晚上最后一片葉子落下去時,他又把它畫在墻上!
我想如果像老畫家貝爾曼先生這樣的人再多些,我們的生活就會有更多的“驚世之作”。
【篇三: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讀完歐·亨利的《最后一片葉子》,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禁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這篇小說的大概內(nèi)容是這樣的:患了肺炎的瓊西姑娘把窗外墻上的常春藤葉子當(dāng)作自己生命的守托。看著葉子一片片飄落,她絕望地想,那最后一片掉下來,我也要去了。同樣患肺炎的老畫家,善良的貝爾門在那片僅剩的葉子落下去的晚上,頂風(fēng)冒雨在墻上為瓊西畫上了珍貴的最后一片葉子……
貝爾門老人最終與世長辭了,只留下了他這“最后的杰作”——一片常春藤葉子。它原本就不是一片葉子,也算不上一幅畫,可它卻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葉子和畫的含意:它像一位神醫(yī),治愈了瓊西的肺炎,給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它又像一面鏡子,映照出貝爾門老人善良的心靈,反射出偉大的舍己為人的精神光芒。
在整篇小說中,作者對貝爾門的描寫并不多,大都采用側(cè)面烘托,甚至連最感人的貝爾門畫葉子的鏡頭都沒寫,但我仍然可以強烈地感受到貝爾門火一樣的熱情的舍己為人的精神。我可以想象到,在那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樣拖著調(diào)和黃色和綠色,在墻上施展他從未能施展的藝術(shù)才能,同時毫無把保留地奉獻(xiàn)了他的生命……
不過,瓊西的康復(fù)僅有貝爾門畫的那片葉子是不夠的,還需要靠她自己的力量來戰(zhàn)勝病魔。在瓊西患肺炎的時刻,醫(yī)生為什么既不判她“死刑”,又不肯定她可以治愈,而說要看她自己呢?就是因為在這生與死的抗?fàn)幹,只有自己樹立信心,作出努力,才能獲聲勝。后來,瓊西果然完完全全康復(fù)了。由此我想到: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關(guān)鍵是看自己有沒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對它,克服它。瓊西也曾陷入失望的低谷,但在貝爾門用生命換來的最后一片葉子的鼓舞下,她重新振作起來,直至康復(fù)。她是一位戰(zhàn)勝了困難的勝利者!
《最后一片葉子》寫的只是一個小故事,既沒有驚天動地的情節(jié),也沒有更多華麗詞藻,但它卻以深奧的思想內(nèi)涵震撼,教育了人們。這就是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卻總覺得意猶未盡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zhǔn)備的最后一片葉子讀后感,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再難的事情也會有成功的可能。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