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指一個人的說話記錄,一般用于正式文體,通常為了說明一段時間內(nèi)某人的所說句子和語言特征等,F(xiàn)指能引起共鳴的、發(fā)人深省,有一定傳播力的名人之言、網(wǎng)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chǎn)生的新詞條。
孔子治國語錄1、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
2、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5、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6、朽木不可雕。
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矣。
8、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1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2、人之生直,罔之生幸而免。
13、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
14、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15、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16、政者正,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7、不遷怒,不貳過。
18、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19、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
20、德不孤,必有鄰。
2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23、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已。
2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6、不遷怒,不二過。
27、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28、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29、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3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已矣。
3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
3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35、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7、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已。
38、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39、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40、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1、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
42、生而知之者,上;學而知之者,次;困而學之,又其次;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43、夫達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44、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45、巧言令色,鮮矣仁!
46、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47、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4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49、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
50、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51、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52、朽木不可雕,糞土之墻不可圬,于予與何誅?
53、鞭撲之子,不從父之教。
54、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56、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58、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59、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6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6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62、是可忍,孰不可忍?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