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村里遷居鎮(zhèn)上二十多年,母親仍然是半拉子村里人,身上村殘留著土地的氣息。
母親喜歡挖野菜,每到暮春時分,母親總是呼姐拽妹,和二姨她們?nèi)ソ纪、去田間、無少有行人的山溝里,野蔥、野韭菜、灰灰菜、玉米菜、野薺菜,總是一大兜一大兜地提回家,然后細細地擇、慢慢地淘,綽水、下鍋,不大一會就做出一份豐盛的野菜宴:薺菜炒肉、野蔥炒香菇、野蔥拌豆腐、灰灰菜涼拌粉條,外加用野韭菜搨的菜饃,既有一股田野氣息,也格外引誘我們的食欲。吃一頓這樣的飯菜,不僅僅腸胃舒服、唇齒留香,人也覺得格外簡單愜意。母親這時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野菜香,布衣暖,此刻的東西受的污染太多,還是原生態(tài)的好!”
家里剛蓋好房子,沒有給母親留出種菜的地方,母親愣是一個人搬了近千塊磚頭,在房頂上壘出了三塊一平米左右的菜地,培土、澆水、施肥,整得有模有樣,如今綠油油的菠菜、芫荽和蔥長得茁壯精神。每一次看到這些,母親心里就充滿了無限歡喜之情。[由Www.iwzz.Com整理]
母親常說,人勤地不懶,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土地不會欺騙你。
母親喜歡沒事時往樓頂看看自己的菜地,和父親吵架后尤其喜歡在樓頂呆著。在母親眼里,土地就是母親,有什么委屈都能夠向土地傾訴。土地是一個大容器,能夠吸納、包容、消解一切不如意。生活中的不順、兒女離去的失意與孤單、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碎……一樁樁、一件件都能夠向菜地傾訴。
二姨常說,別讓孩子走得太遠、飛得太高,不然就抓不住了。母親總是一笑:“想飛就讓他們飛吧,莊稼熟了不能留在地里,會壞的。”
對于菜地,母親更是使了十二分的力氣,絲毫不曾懈怠。每一天不管多忙,母親曾不放松了對菜地的照顧。每到開春,母親總是騰出一兩天的時間給地里上農(nóng)家肥,應(yīng)對從門前掩鼻而過的路人,母親從不曾有絲毫的羞怯,總是坦然地和他們打招呼。我總是提醒母親,注意一下影響,母親很平常地說:“我伺候土地,澆農(nóng)家肥,怎樣丟人了?”但以后再施肥時,母親總是趁大清早,以防熏著別人。
母親很少動氣,尤其是對著父親的時候。父親有十多年的糖尿病,醫(yī)生說要持續(xù)情緒舒暢。但早已入不惑之年的父親總感覺焦躁不安,為家事所纏、為兒女焦慮、為健康憂心。有時應(yīng)對父親的無理取鬧,我也感到父親做的過分了,但母親總是寬慰我們:“你爸就是一個老小孩,哄著就是了。”可近段時間,母親對父親確實動了大氣,詢問原因,原先是讓叔叔種的地叔叔沒和家里商量就種了樹。“好端端的地荒了種成樹,這怎樣能行?”父親對這事雖有微詞,但礙于自己兄弟的面子,父親又不好說道,因而母親的糾纏讓父親很是頭痛。
我明白也是寬慰母親,說“種樹就種樹吧,都離開家這么久了,你們也沒時間回去種地。”母親急了“你們沒種過地,沒受過苦,就不明白土地的重要性,人活著,就不應(yīng)讓地荒著。”
在城市呆久了,看著那些姿態(tài)各異的花木,經(jīng)久不衰的綠色,眼睛就有一種視覺疲勞,沒有凋零、沒有收獲、沒有變化,每一天都是一成不變,這時就分外想念母親的菜地和那些春種秋收的莊稼地。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