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的灶臺圈養(yǎng)著兩口鐵鍋,古人將天圓地方的思想早早的搬進了廚房。清為天,濁為地,火焰奔騰升華水汽。在那里水與火透過鐵鍋的中轉烹飪出眾多美食,饋贈給我們。
入夏,草木豐茂。美食應季而生,高溫蒸發(fā)水分的同時,也削減了人們的食欲。而此時陜西關中地帶,婦人們會烹制一種叫面皮的食物,為家人解暑充饑。將面粉兌水揉成面團,醒一段時間后,重新加入清水反復揉搓,這個過程叫做洗面。幾十次的揉搓、捶打后,面粉中最勁道的部分會被保留下來,用來制作面筋。而洗面的湯水等沉淀下來后,會取上層較清的部分來制作面皮。
男人坐在灶臺下拉著風箱,時不時丟早春修剪下來的蘋果枝進去。透過抽拉風箱的頻率來控制火候,如同大師鍛造利器一樣專注。
等水汽上來后,婦人們會滿滿的挖一鐵勺洗面的湯水,倒進特制的容器里(面皮鑼鑼),提著兩個環(huán),快速放進沸騰的鍋里,蓋好鍋蓋,將面筋隨手丟進后面的小鍋當中。男人在加柴的同時也會加快抽拉風箱的頻率,大火快蒸確保在最短的時間面皮熟透。水汽從木制的鍋蓋縫隙中逃了出來,撕咬投射下來的光線。“咚咚咚”熟透的面皮和面皮鑼鑼容為一體,伴隨氣泡的破裂而上下震蕩。這是在告訴婦人能夠起鍋了,趁著面皮冷卻的間隙,另一個裝滿湯水的鑼鑼也被放進鍋里。婦人撕下面皮放在案板上,給面皮鑼鑼刷一層淡淡的油之后,又開始挖新的湯水進去,來來回回直到洗面的湯水用完為止。不用擔心小鍋當中的面筋,沸水會替婦人翻攪它。
隨心的將它切成條狀,撕一些面筋,將過水熟透的豆芽和黃瓜絲也放進去。淋上辣油,加調(diào)料進去。順著手勁它們會在馬勺里浸透汁水,隨后會像盤好的頭發(fā)一樣盛在盤子里供家人享用。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