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主昨天有幸聽了余秀華的講座。她是一位詩人,一位殘障人士。她樂觀、深邃,有思考。她思考時代、文化、學習、個性,當然還有詩歌。吧主認為她完美地呈現(xiàn)了知識分子應該有的姿態(tài)。
其中,她提到學習應該是系統(tǒng)性的學習。那什么是系統(tǒng)學習呢?她說從碎片化的信息里捕捉到一個點,你詳細研究開去就是了。
比如,你在新媒體上看到余光中先生去世的消息,你不是盲目地轉發(fā),而是去找到余光中先生的作品讀一讀,找到余光中先生的生平看一看。我們這篇的分享者Janie就是這么一位系統(tǒng)學習的人。
文末可以給作者Janie點贊和留言,想要《南京大屠殺》電子書的,可以在公眾號對話窗回復“索書”二字,即可得到電子書的獲取方式。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祭。作為一名90后,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僅限于讀書時歷史課本上近代史的那一個單元。“30萬”和“日本軍官的百人斬比賽”成了我結束義務教育生涯后對那段歷史留下的唯一印象。
在沒看張純如這本著作之前,對日本士兵那些駭人聽聞暴行的感知也只源于多年前讀《京華煙云》里對日本士兵玷污老婦幼童的描寫。那些對日軍侵華的描寫段落曾經(jīng)給年少的我?guī)砗懿缓玫拈喿x體驗(即使這樣那也是我當時很喜歡的一本書)。
人類總是向往美好的東西,對任何邪惡陰暗的事物都有著本能的排斥。也許這也是一部分人不愿意觸碰這么沉重歷史的原因。在上網(wǎng)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時候,看到南京游玩攻略中這樣的一個帖子,“紀念館太沉重了不想去,請問南京還有什么地方好玩的”。
一位歷史學家曾經(jīng)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殺的罹難者手牽手站在一起,這一隊伍可以從南京綿延到杭州,長達300多公里。他們身上的血液重量可達1200噸,他們的尸體則可以裝滿2500節(jié)火車車廂。
比起以上只占幾格字符的數(shù)據(jù),書末的照片給讀者帶來了更加直白的感官刺激。在寒冬窗外凌冽的風聲中,我就這么一字一句看著日軍禽獸般的惡行。
想起今年一個人去電影院看《二十二》,五十人的放映廳里,坐滿了拿著爆米花和水果茶的年輕人。深圳的排片場次很少,那是晚上七點多,很多人都還沒吃飯。公文素材庫(m.bsmz.net)然而當燈光暗下來,在這部除了風聲、雨聲外很少有背景音的紀錄片渲染出來的壓抑氣氛下,放映廳里沒有一個人吃東西。偶爾有情侶交頭耳語,也能在旁人善意的噓聲提示下安靜下來。貫穿整場的唯一噪音,是黑暗中的那些抽泣和吸氣聲。
勿忘國恥,以史為鑒,不該只是一句口號。那些在戰(zhàn)爭中努力掙扎存活下來的人們,在其后的一生中受盡著身體上與精神上的折磨。然而終其一生,也未能得到日本政府的賠償,乃至一句道歉。身處和平年代的我們,又何曾為他們做過什么呢。
201*年12月13日,南京城內有點堵吧,畢竟有30萬人要回家。作者:Janie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