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維特的煩惱讀后感800字
耳鳴頭暈時看的,沒太看清維特都干了啥。和綠蒂通奸了?我怎么沒看到。頂多也就結尾時抱了一下吧。無所謂了,這都不重要(哈哈)。
重要的是,后來想想維特這個少年還是很可愛的。雖然偏執(zhí)感性,但是對情感不加掩飾的表達也能讓我們看到他“人性”的閃光點。那個年代(18世紀)本身就是個人主義萌芽的階段,太多的年輕人被固化的社會觀念壓制,得不到情感的宣泄。加上古希臘文學浪漫主義情懷的感染,卻來越多的民族本性被激發(fā)出來(日耳曼人的原始沖動)。
歌德和盧梭一樣,都不厭其煩的表達著對大自然的傾慕!渡倌昃S特》文中大段的景色描寫和維特的心情形成一種相互映照式的表達,(手頭沒書摘抄不了,大概說一下)戀愛時(單戀)環(huán)境是初春的萬物復蘇,被拋棄時(知道沒希望了)環(huán)境是狂風暴雨外加泥石流。這種象征性的文學表達在現(xiàn)在看來比較過時,但對于德國文學萌芽的18世紀,也只有大文豪能這樣寫,也只有去哪兒兜里都揣著一本荷馬詩集的人才能寫出。
其實對于這本名著的好,我也說不出太多。一個是因為看的不仔細,再一個只讀了一遍品不出味兒。但是里面關于18世紀歷史的小細節(jié)讓我很感興趣,最具代表的就是“華爾茲”這種舞蹈形式。我印象中大上海百樂門里面民國上流青年好像跳的主要就是“華爾茲”(恰恰牛仔什么的也有,公文素材庫(m.bsmz.net)但是會的好像不多),80年代各地流行的交誼舞也是“華爾茲”。但是沒想到這種時尚(相對來說)的舞蹈方式,其實起源于德國農民的即興舞蹈。而當時(18世紀)上流社會流行的是中世紀的那種“對舞”(下圖)。
上圖是伊麗莎白一世和他男朋友的對舞,這種舞蹈形式流行了數(shù)百年(甚至更長),可以數(shù)對男女同時進行,經常會交換舞伴但身體接觸較少。步伐笨拙緩慢,手勢固定有套路。一個上層女孩子要學會這種標準舞蹈要花費很長很長時間(還會被宮廷舞蹈師嚴厲呵斥甚至是體罰)。
所以當“華爾茲”這種摟著腰快速轉圈圈的舞蹈傳入宮廷時,那些老古板都嚇傻了。他們覺得太下流了,步伐一點不成體統(tǒng)。但是年輕人卻非常喜歡這種奔放的舞步,漸漸地這種新舞蹈替代“對舞”就成了上流社會的標配。尤其是我們一想到19世紀哈布斯堡的宮廷舞會,就會想到一對對盛裝旋轉的王子和公主,而不再是像照鏡子一樣的“對舞”。作者:大水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