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免费无码视频在线,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二区,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韩国特黄毛片一级毛片免费,精品国产欧美,成人午夜精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五月情天丁香宗合成人网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報告體會 > 心得體會 > 2018年黨員學習梁家河精神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6篇

2018年黨員學習梁家河精神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6篇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14 11:46:14 | 移動端:2018年黨員學習梁家河精神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6篇

學習梁家河精神,做好黨員該做的事。這里小編給大家?guī)淼氖?018年黨員學習梁家河精神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6篇,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進來看看,參考參考!

篇一

讀完《梁家河》這本紀實文學,合上書籍,我腦子里便出現(xiàn)了《管子?牧民》 里的一句“以家為家,以鄉(xiāng)為鄉(xiāng),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這句話。只有心懷大志,有大的格局才不會被眼前艱難困苦或者挫折所擊敗,也只有明白初心,方能繼續(xù)前行。

求根溯源梁家河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自我批評”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而這三點在習近平在梁家河的生活經(jīng)歷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也是我在《梁家河》這本書籍中看到他身上煜煜生輝的幾點品質(zhì)。

自我批評求進取,不忘初心得始終。因當時身處環(huán)境和響應國家號召,習近平選擇去陜北—他父親曾為革命奮斗的地方去下鄉(xiāng)—梁家河。當年的生存條件有多艱苦我們已無法想象,但當時的人民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確是不爭的事實。吃不飽就得去討飯、一人一年就一身衣服……在這樣的鄉(xiāng)野偏隅求生存,挑戰(zhàn)可想而知?伤麉s以驚人的毅力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這五關(guān),迅速從一名五谷不識的首都少年成長為合格的農(nóng)民,成了村里人口中的不“撒奸兒”的“好后生”。

融入群眾講團結(jié),聯(lián)系實際求發(fā)展。克服了適應生活環(huán)境的障礙后,習近平打心底開始接納和融入梁家河群眾的隊伍中。他對有智力缺陷的人很是包容、寬厚,對家庭有困難的人慷慨相助,為村里人無償提供理發(fā)等各種服務……他的行為是鄉(xiāng)親們從內(nèi)心深處接納了這個北京娃,一致夸獎他是仁義的“后生”。從一個北京娃變成村里娃,愛讀書的習近平開始利用所學幫助周圍的鄉(xiāng)民。結(jié)合當?shù)貙嶋H,他為村里修甜水井,帶領(lǐng)鄉(xiāng)親打壩修梯田,搞起代銷社、鐵業(yè)社、縫紉社、磨坊等為民謀福祉、為村民解決困難的實實在在的事情。

時代奮進正當時

在當時生存條件十分艱苦的時代,習近平克服重重困難,以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lǐng)群眾發(fā)起對貧困一輪又一輪的挑戰(zhàn),不計個人得失,并從苦難中學到了寶貴的人生財富。

習近平曾說“做為一名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他的這句話就像一把亮劍,閃耀著萬丈光芒,將“信念”兩個字刻進每個共產(chǎn)黨人的心間。

時光荏苒,過去的毛頭小伙子早已成長為一國領(lǐng)袖,在他的帶領(lǐng)下中國近幾年科技、文化、生態(tài)等高速發(fā)展,一躍成為世界強國之列。如今人們?yōu)榉锤煽兌泻茫瑸榭萍歼M步而擊掌,為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歡呼,這一切都是像習近平主席這樣無數(shù)個舍己忘私的共產(chǎn)黨人的努力下實現(xiàn)的。

那么新時代下的我們又該去如何踐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中國在前進,社會在進步,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國家的政策一日比一日好,從和農(nóng)村合作醫(yī)療、興建養(yǎng)老院、攻堅扶貧等政策中我們看到國家在努力提高人民社會保障,那么身為國家建設的一份子,我們要有主人翁精神,更要有黨員先鋒帶頭作用的鞭策,把自己融入到祖國建設的大潮流中去,從自我崗位出發(fā),開動腦筋、創(chuàng)新思維,干好、弄通本職工作,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因為只有祖國的富強,才有普通民眾的安居樂業(yè)。就讓我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擼起袖子加油干。

篇二

近期,單位發(fā)放了由陜西人民出版社發(fā)行的紀實文學《梁家河》一書,趁周末空閑時間,我一口氣讀完,感慨頗深,受益匪淺。讀《梁家河》,讓我看到了一個身處逆境但志存高遠,身在山溝卻胸懷世界,親民愛民的有志有為的青年形象,也更加深了對習近平總書記的崇敬之情。

5月23日-25日,我有幸參加了黨委組織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學紅色文化 做時代先鋒 見證初心之旅”專題教育培訓活動,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延安。在延川縣梁家河村,我們認真參觀了習總書記當年插隊時住過的窯洞、土炕和修建的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知青淤地壩、村黨支部及村史館等,并通過一堂生動的黨課,了解了習總書記艱辛的七年知青生活,真切感受了習總書記扎根農(nóng)村、帶領(lǐng)群眾擺脫貧困、自強不息的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愛國愛黨情懷。

這次看《梁家河》一書,更加深入了解了習總書記在梁家河時的工作、生活經(jīng)歷和梁家河幾十年的時代變遷,書中蘊含的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復興民族的夢想,并且堅持把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工作責任,始終保持敢打硬仗、敢啃硬骨頭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對黨員干部錘煉黨性、提升素質(zhì),為當代青年堅定理想、立志成才都有著重要意義。

習總書記在梁家河歲月里一言一行,真切地詮釋了什么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進取精神、“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奮斗意志、“要為人民做實事”的不變初心。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頑強意志,立足本職崗位,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yǎng),強化學習本領(lǐng),把學習成果轉(zhuǎn)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首先要學習習總書記勤奮好學的信念?倳浽“上山下鄉(xiāng)”那個年代,整個社會文化生活匱乏,黃土高原閉塞而荒涼,青年習近平卻“癡迷”于讀書而廢寢忘食。無論條件多么艱苦,時間多么緊迫,“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tài),并且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而作為新時代的基層黨員,我們要時刻保持學習的動力,作為提升個人素質(zhì)的重要途徑,不僅要有計劃的學習、還要高效能學習,最重要的是學以致用,學在前,用在前,做好帶頭人。

其次學習習總書記實干擔當?shù)钠犯。面對群眾貧窮的生活,習總書記敢于擔當,帶領(lǐng)村民辦合作社、建沼氣、打水井,村里的面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決心、有毅力,輕易不說出口,只要說出口的話,只要認定了的事,他就堅持到底。”遇到困難,習總書記從不退卻,想盡辦法解決一切難題,方便了村民采購、用上了沼氣。作為黨員,我們要有擔當,不怕吃苦、不怕失敗,為群眾做出實實在在的實事,帶來真真切切的收益。

第三學習習總書記勇于創(chuàng)新的銳氣。不管工作多復雜,勇于創(chuàng)新的步伐不能停。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修筑淤地壩、辦代銷點等,離不開那種敢闖敢干、改造自然、發(fā)展經(jīng)濟的創(chuàng)新精神。正是習近平以鐵一般的擔當精神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勇氣,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掩卷深思,梁家河真不簡單,不能小看,這的確是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梁家河》這本書非常值得我們認真讀、反復學、細細品、深刻悟,更重要的是要真真正正地做好“學以致用”,從中汲取力量,錘煉黨性,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奮發(fā)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在實現(xiàn)追趕超越發(fā)展努力奮斗中砥礪前行!

篇三

著名作家王蒙說“時代有些浮躁,閱讀讓人沉潛”,翻看紀實文學《梁家河》一書,感悟梁家河人的勤勞樸實,追尋習主席的青春歷程,細細咀嚼,久久回味,感觸頗深。

一、樹高千尺忘不了根------堅定信念

“陜北高原給了我一個信念,也可以說是注定了我人生過后的軌跡。經(jīng)過了陜北這人生一堂課,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梁家河的7年磨煉,習主席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轉(zhuǎn)變,實現(xiàn)了他偉大人格在精神上的升華。

正如他后來回憶:“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jīng)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名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2013年5月4日,習主席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座談時說:“無數(shù)人生成功的事實表明,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青年時期多經(jīng)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這不僅僅是他自身的真實寫照,也是所有成功者的心路歷程。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在人生的“梁家河”里,就是要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在實踐中磨礪意志、增長才干、打牢成長的根基;作為一名交通人,就是要發(fā)揚“大苦為榮”的優(yōu)良作風,為陜西建設交通強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窯洞里長滿了故事------一心為民

“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無論我走到哪里,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從來不‘撒尖兒’。” 在習近平的帶領(lǐng)下,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第一個鐵業(yè)社、縫衣社和第一座磨坊、淤地壩,建成了陜西省第一個沼氣池。習近平從群眾最需要、最迫切的一樁樁實事做起,為當?shù)匕傩罩\幸福、謀發(fā)展,身體力行地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習主席在梁家河與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時刻不忘植根群眾的為民情懷,贏得是群眾的信賴和擁護。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就是要堅持講大局、重實際、求實效,發(fā)揮辦公室承上啟下、溝通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左右的職能作用,積極為領(lǐng)導建言獻策,當好參謀助手。凡是經(jīng)手的每一項工作,都堅持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三、一聲聲喊我小名------實干擔當

“做行動上的巨人”“要想辦法巧干,避免苦干”,面對惡劣條件、重重困難,習近平帶領(lǐng)梁家河村民治溝治水、抗擊災害、發(fā)展生產(chǎn),在艱難困苦中磨礪意志,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動人之歌。

新時代,黨員干部必須有新?lián)。擔當,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責任表現(xiàn),是一名黨員干部必備的履職能力,更一種過硬的工作作風,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干多大的事業(yè),進多大的責任才會有多大的成就。俗話說“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首先要立足崗位,不斷增強政治素養(yǎng),提高綜合素質(zhì)和業(yè)務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踐,增強自身為人民服務的本領(lǐng)。其次是立足崗位,踏實肯干,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精神。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四、我們走在陽光的路上------民族復興

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學習《梁家河》,就是要以青年習近平為學習典范,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把個人的理想志愿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從梁家河的大學問中汲取前進的力量。“青年習近平的遠大理想,不是當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為老百姓辦實事’”。

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正確處理名與利、苦與樂、得與失、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guān)系,始終做到用心、用力、用情工作,積極投身于陜西交通追趕超越新篇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篇四

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我認真仔細地閱讀了當代紀實文學——《梁家河》,深刻體會習總書記當年插隊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歲月,深刻感悟習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領(lǐng)導情懷。

讀完《梁家河》后,不禁引人深思,我們?nèi)绾芜x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呢?習近平用他的人生實踐給了我們響亮的答案——讀書修身,在實踐中錘煉,在艱苦奮斗中磨礪意志;仡櫱嗄陼r期習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歲月,對比梁家河的今昔變化,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人們時時感受到,梁家河這個坐落在陜北山區(qū)的小村莊,深深包含著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成為每個懷揣夢想、甘于奉獻的共產(chǎn)黨人的向往之地,更是無數(shù)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高地。

當年,習近平響應黨中央號召上山下鄉(xiāng),來到延川縣梁家河村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帶領(lǐng)村民打壩修地、修筑梯田、植樹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縫鋪、鐵業(yè)社、代銷店等,改善了村民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梁家河村歷屆村“兩委”會貫徹黨的富民政策,帶領(lǐng)村民艱苦創(chuàng)業(yè),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艱難歷程和巨大變化。習總書記在2015年2月13日重回梁家河村看望鄉(xiāng)親們的感人細節(jié)更使大家深受感動。

梁家河這個小村莊的變化,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深讀細學《梁家河》一書,啟示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要立足本職,發(fā)揚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tǒng)。

身為黨員干部,一定要為群眾多辦事、辦好事。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種的田地較少,而在當年那種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條件下,群眾的最大生活來源就是農(nóng)田,農(nóng)田稀少就意味著農(nóng)民吃不飽肚子,養(yǎng)活不了妻兒老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時任黨支部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帶領(lǐng)其他知青與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壩,修筑梯田,打壩大部分都在冬季農(nóng)閑時節(jié),鄉(xiāng)親們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帶頭赤腳站在冰中鑿冰清理壩基,在他的帶領(lǐng)下梁家河村建成了14座淤地壩,這么多年一直是梁家河村旱澇保收的聚寶盆。同時,為了解決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鐵、穿衣等生產(chǎn)生活問題,習近平同志還帶領(lǐng)知青和村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縫鋪、鐵業(yè)社、代銷店等,不斷改善村民的生產(chǎn)生活條件。習總書記是一個心向群眾、為民著想,為民辦事的人,他在短暫的7年當中用心與群眾交往,用生命在勞動,努力改變山村的面貌。

做人、當干部一定要善于貼近群眾,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待了7年,這7年他與當?shù)厝罕娨黄鸪杂衩讏F子,住窯洞,睡土炕,打壩挑糞,建沼氣池,相互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也許是艱難的生活使他們的心貼的更緊。“1975年10月7日,我要上清華大學,走的前一天晚上,村上殺了一頭羊,家家戶戶來代表和我話別,并送我臨別紀念——筆記本,第二天早上,我睡起來推開門,外邊站滿了鄉(xiāng)親們,那一刻我哭了。”當看到這一段時我禁不住流下眼淚,我感受到了鄉(xiāng)親們對習總書記的依依惜別之情,感受到了他們的厚重的情誼,這也讓我們大家更加的敬佩和喜歡這個人——習總書記。習總書記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1993年、2009年習總書記曾多次回到延川看望梁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戶看望鄉(xiāng)親,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還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呂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錢為其看病,他支持建設了梁家河小學、學校過水橋和延川中學教學樓,還給經(jīng)濟困難的群眾寄來了錢,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問題。2013年延川遭受了持續(xù)降雨災害,習總書記寫信給村干部,說“你們在災害中積極搶險自救,我很欣慰,讓村里的鄉(xiāng)親們過生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希望你們真抓實干,努力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習總書記的話句句體現(xiàn)出他的群眾意識,飽含大愛深情。

從你我做起,自覺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于沒有一顆善于感知幸福的心靈。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都曾遇到過很多好人,在困境中幫助我們,讓我們心存感激,但是捫心自問又有幾個做到了回報和答謝呢,說到這里也許我們都會感到很慚愧。所以,從今天做起,我們都要向習總書記學習,努力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充滿愛心地與人相處,收獲更溫暖的情感回報。

深讀《梁家河》一書,對比梁家河的今昔變化,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時時感受到,梁家河這個坐落在陜北山區(qū)的小村莊,深深包含著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的意志,是無數(shù)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高地。

篇五

七年,對于人類歷史來說不過是短暫的一瞥;但對于生命有限的個人、尤其是正處于艱難歲月而風華正茂的青年人說來,很難說并不漫長。

梁家河,是陜北黃土高原腹地一個極為普通的小山村,是習近平同志下鄉(xiāng)插隊七年的地方。在這里艱苦鍛煉的七年,是習近平世界觀形成的七年,是他認識中國社會的七年,也是他樹雄心、立壯志的七年。這塊黃土地培養(yǎng)了他不變的信念:為人民做實事。他心系百姓,積極進取,不斷學習、實踐創(chuàng)新,努力辦更多的事,讓農(nóng)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如今的梁家河成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之一。

陜西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梁家河》,用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生動的情節(jié),追述了當年“黑幫子弟”習近平“逃離”首都來到原始的梁家河的簡要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他踏實勞動、干活從不“撒奸兒”,贏得鄉(xiāng)親們接納、信任和尊重的經(jīng)過,讓我們看到身為大隊黨支部書記的他帶領(lǐng)鄉(xiāng)親發(fā)展鐵業(yè)社、縫紉社,打淤地壩,建好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所體現(xiàn)的不尚空談、不鶩虛聲的實干精神,也讓我們看到他與同伴與鄉(xiāng)親同甘共苦的友誼和扎根群眾服務群眾的敦厚情感,對一個才二十歲的年輕人來說確實令人敬佩。我相信凡是讀過這本書的人,無不受到強烈的震撼和鞭策。

按照分公司黨委的安排,我認真學習了《梁家河》一書,感觸頗多,體會較深。

堅定信念,克難奮進

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堅定信念。習近平同志說,梁家河“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他正是懷著對黨的崇高信仰和“為人民做實事”的執(zhí)著追求,帶領(lǐng)梁家河人搏擊貧困、艱苦創(chuàng)業(yè),在這里譜寫了浸透忠誠與實干的青春頌歌。

心系百姓、服務群眾

習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與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擁護;他視群眾如親人、飽含真情,與他們打成一片,把他們的期待作為奮斗目標,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即使離開了梁家河,但仍“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對有困難或需要治病的鄉(xiāng)親總是慷概解囊。例如得到他幫助的呂侯生激動的說:“真不好意思呀,這一趟就花了你幾萬塊(錢)!”但習近平同志卻很平淡的說:“誰讓我們是朋友哩!”

艱苦奮斗、實干興邦

習近平同志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面對黃土高原的惡劣條件,年青的習近平同志帶領(lǐng)梁家河村民克服重重困難、治溝治水,抗擊災害、發(fā)展生產(chǎn),在艱難困苦中磨礪意志,譜寫了一曲曲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動人之歌。今天,在推進精準扶貧、,促進扶貧攻堅中,我們?nèi)匀恍枰l(fā)揚這種精神。

敢于擔當、敢為人先

習近平同志從梁家河村的實際出發(fā),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井抗旱、打壩淤地、修建公路,以實干作風和擔當精神推動梁家河發(fā)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習近平同志敢為人先,帶領(lǐng)梁家河的干部群眾建起了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全省第一個沼氣村和第一家代銷店,把群眾從來沒有想過、也不敢去想的事情辦成了。讀了《梁家河》,我們就要“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zhàn)的勇氣”,開拓創(chuàng)新、奮發(fā)有為。

篇六

《梁家河》這本紅色讀物讓我情不自禁的讀了又讀,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讓我深受啟示,讓我知道理想是多么偉大的存在,擁有信仰是多么重要,讓我深刻的明白了平凡的我需要有一顆向上的心,需要追求上進,需要進步,需要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接受黨組織的考驗和肯定。

《梁家河》這本書里習近平總書記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重要性,2015年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回到梁家河,他和 ‘小伙伴’們拉著家常:收入靠什么?平時吃些什么?老人好嗎?孩子們都在做什么?日子過得怎樣?能吃上大米嗎?常有肉吃嗎?……習近平問得非常親切、細致。樹高千尺忘不了根,對待人民群眾,總書記細致入微,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他關(guān)心的頭等大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給人方便,自己方便”,習近平相信,黃土地養(yǎng)育了他的父輩,也一定會以寬大的胸襟接納他,他團結(jié)人民群眾,將自己融入群眾、融入鄉(xiāng)村,“能團結(jié)人”成為他鮮明的領(lǐng)導風格之一。在梁家河一隊插隊的北京知青王翠玉這樣評價習近平:“在習近平眼里,沒有高高低低,沒有看得起誰,看不起誰。他待人講話,總是面帶笑容,總是很和氣。這是很不容易的!”

在人們看來,能吃苦意味著能過好光景,不“撒奸兒”意味著靠得住。在梁家河,習近平干得最多的就是打壩,那時候談不上什么勞動保護措施,沒有手套,習近平直接用手抓住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來手上全是泡。第二天再干,泡磨破了,開始流血。但不管多累多苦,“近平一直拼命干,從不‘撒奸兒’”,鄉(xiāng)親們這樣評價。農(nóng)歷二三月,陜北冰雪剛?cè)诨,寨子溝打水墜壩,習近平卷起褲管,光著腳,站在刺骨的水里干活……那些年,習近平在梁家河接受了艱苦生活的磨煉,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

習近平總書記用他的實踐行動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什么位置,做人是最重要的,群眾的眼睛永遠都是雪亮的,吃苦耐勞,平易近人,深入群眾,做好表率是習近平一貫的作風。

《梁家河》這本書里習近平總書記讓我明白了做事的重要性,習近平剛剛當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他一直琢磨著能為改變梁家河的面貌做些什么,琢磨著推動梁家河發(fā)展的切入點。習近平一直是一個行動派!此前,在趙家河進行社教時,看到一座廁所年久失修,他便自己動手,把它改造成趙家河第一座男女分開的廁所,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廁所革命”。能否在梁家河辦沼氣,他親自去四川尋找了答案,考察的過程也變成了堅定信心的過程,從四川回來后難題一個接著一個,困難遠比想象的多,他揣著一定要把沼氣辦成的信念,像高速運轉(zhuǎn)的陀螺一樣忙碌著,最后讓“沼氣不過秦嶺”的謬言不攻自破了。一塊辦沼氣的伙伴感嘆道:近平是一個愛學習、愛思考、強調(diào)知行合一的人!如今,梁家河早已通了電,但作為一種象征、一段歷史,人們留下了習近平帶領(lǐng)大家修建的第一口沼氣池,旁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陜西省第一口沼氣池”。墻上有一幅以習近平帶領(lǐng)村民建沼氣為原型繪制的宣傳畫,兩邊寫著“自力更生 艱苦奮斗”八個大字。當年修建沼氣池時拓寬的道路,至今還在造福著鄉(xiāng)親們。為人民做實事,為人民做好事一直是習近平的堅定信念,在他看來,梁家河是他一生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因此他說:“腳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眾中,會使人感到非常踏實,很有力量。”艱苦奮斗的人生如此有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用實踐行動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要力爭做行動上的巨人,光說不練紙上談兵是沒有什么用的,要做一個敢于行動,主動挑戰(zhàn)困難的行動派,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為人民謀福利,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

《梁家河》這本書里習近平總書記讓我明白了學習的重要性,習近平說,“我那時愛看書,晚上點著煤油燈,一看就是半宿。第二天早起,吐出來的痰都是黑的。”在鄉(xiāng)親們眼中,身為總書記的習近平還是當年那個“能吃苦、干實事、好讀書的好后生”。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在座談時說:“我到農(nóng)村插隊后,給自己定了一個座右銘,先從修身開始。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七年的農(nóng)村生活時光習近平?jīng)]有荒廢,他用親身經(jīng)歷激勵我們要把學習、把自身的本領(lǐng)搞好。年輕的他在當年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每天思考的是“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后他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習近平去陜北插隊的時候帶了兩個箱子里面裝滿了書,他一面進行著他的農(nóng)民化實踐,一面在書中汲取著精神、思想上的營養(yǎng),他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這代人自小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上山下鄉(xiāng)的時候,我15歲。我當時想,齊家、治國、平天下還輪不到我們?nèi)プ,我們現(xiàn)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讀書、修身。”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習近平常看磚頭一樣厚的書,吃飯時在看,上山放羊時,手中還不忘拿書閱讀。那“磚頭一樣的書”,有古代的、現(xiàn)代的、有中國的、外國的、有文學的、哲學的、自然科學的……

習近平說:“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在習近平看來,好的文藝作品不僅能給人啟迪,也是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相互了解、溝通的方式。讀書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個不斷成長、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過程。我們要把“一物不知,深以為恥”的精神發(fā)揚在日常工作和學習的方方面面,以總書記為榜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梁家河》這本書里習近平總書記讓我明白了信仰和意志力的重要性,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怎么辦?》是習近平在梁家河窯洞里讀的,書的主人公赫美托夫,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為了磨煉意志,甚至睡在釘板床上,扎得渾身是血。習近平覺得鍛煉毅力就得這么練,干脆也把褥子撤了,就睡在光板炕上。一到下雨下雪天,習近平和小伙伴們出去摸爬滾打,下雨的時候去淋雨,下雪的時候去搓雪,在井臺邊洗冷水澡。

總書記用他的努力告訴我們,不管身在何處,不要輕言放棄理想,要用堅定不移的信念,要用鋼鐵般的意志力,面對困難和挫折要付諸百分之百的努力,主動克服它戰(zhàn)勝它。

今后,我會認真學習“梁家河”精神“不忘初心”,努力向身邊的優(yōu)秀黨員學習,學習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時刻以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作為普通人民群眾,我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好“修身 齊家”,每天努力一點,做更好的自己,努力去做 “行動上的巨人”,爭取早日加入共產(chǎn)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篇七

溝溝壑壑是歲月沉淀的痕跡,小小的窯洞旁有一條梁家河。河邊貧瘠的小村莊,讓一個15歲的青年扎根生長。開出繁茂的花兒,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吃糙糧,睡土炕,煤油燈熏的臉孔,黑亮亮。起早貪黑的勞動讓人忙。過年節(jié)才能吃到的肉最香。城市與農(nóng)村實在不一樣。對于一心只讀圣賢書,一個青澀的少年來說,真是難以接受,可正如懸崖峭壁才能開出最美的花。當一個人下決心背水一站,不留退路,等待他的就是進步了。

梁家河是延安的一個小村莊,卻也是習總書記心中那段難忘的青春記憶。當年他執(zhí)意跳上火車向北走,如今鐫刻在時光中的那段黨旗下的青春,指引著我們,向北望,那里有條梁家河。

梁家河流淌著知青和群眾治理水土流失故事。

知青壩是當時知青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一個見證。橫沖直撞的洪水被攔筑好的堤壩續(xù)了起來。好后生習近平卷起褲腿光腳站在刺骨冰水里,修壩筑蘭的模樣,村民都不會忘記。

梁家河流淌著淳樸老區(qū)人民尊重知識分子的故事。

村里來了個北京娃講大山外的世界,講古今中外的事,村民更深深地愛上了他,玉米團子成了深刻的記憶,毛頭小子融入到艱苦的山區(qū)生活,帶領(lǐng)村民打壩淤地,造就良田,如今人是村里的好耕地。八份入團申請十份入黨申請,     他孜孜不倦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所表現(xiàn)的才華和智慧。最終獲得了群眾的認可,組織的支持。那是一個時代的不幸,也是一個奮發(fā)者的幸運。

梁家河是黨和人民心連心,魚水情的見證。

習近平回憶梁家河的那段日子時,感嘆道。我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就來到了梁家河。在這里一來就是七年。當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里。即將離開時,早上一推門,鄉(xiāng)親們都站在外面,因為我在睡覺,他們靜靜地等。     習近平和鄉(xiāng)親們都哭了。為離別,為心中的一份情意。

梁家河是共產(chǎn)黨人扎根群眾,一心為民的豐碑。

15歲來到黃土高原時的迷茫彷徨,22歲離開黃土高原時的自信目標。培養(yǎng)出了他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七年的知青生活是改變他人生的重要階段。一個人只要有一股氣,有遇事勇于挑戰(zhàn)的志氣,克服艱辛的決心,就能處變不驚,迎難而上。村里那口至今仍能使用的沼氣池,第一次成功點火使用后,他把縣里獎勵的摩托車變成了農(nóng)用工具和拖拉機。這樣的胸襟,怎能不被愛待和擁護呢?

梁家合一泓碧水,見證了知青的蛻變。留住了知青和村民的深厚情誼,也為新時期共產(chǎn)黨員指引了方向。我們的出發(fā)原點在哪里?我們的初心是什么?我們的未來去何方?向北望,梁家河都會告訴你。

篇八

最近讀完紀實文學《梁家河》,近距離、深層次的感受梁家河,真正悟到了“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擼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奮斗出來的”這些金句的深刻內(nèi)涵。艱難困苦可以成就一個人,鍛造你的心智和心志,也可以毀害一個人,成為摧毀你的借口,這關(guān)鍵看一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毀滅。

習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之所以如此,關(guān)鍵在于他有追求,志存高遠。在梁家河7年,習近平立志辦大事,要給群眾做實實在在的事情。他帶領(lǐng)干部、群眾打壩、挖井、辦縫紉社、代銷點、鐵業(yè)社、磨坊、辦沼氣。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只要是他能想到的,他都去辦。這種毅力和決心,是一般人少有的。他在困境中完成了一次蛻變,實現(xiàn)了精神上的升華,這就是養(yǎng)成了他胸懷為民謀福利的信念和抱負,這就決定了他所走人生道路的不同。今天,習近平總書記的“有追求”,主要體現(xiàn)在“為民族擔當”“為人民擔當”“為黨擔當”。

學習是人生進步的階梯,學習能改變命運。總書記在“上山下鄉(xiāng)”那個年代,整個社會文化生活匱乏,黃土高原閉塞而荒涼,青年習近平卻“癡迷”于讀書而廢寢忘食。“白天勞動、晚上看書”成為總書記知青歲月的生活常態(tài),留下了“30里借書、30里討書”的生動故事。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貫穿習近平總書記的人生。

青年有理想,國家才能有希望,青年有信念,民族理想才能實現(xiàn)。梁家河的知青歲月將青年習近平于黃土高原和基層百姓深深融合到了一起,其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愛國為民的家國情懷促使他在大學畢業(yè)后果斷走向窮困人民、走進基層百姓,選擇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習近平從破舊的農(nóng)村通過苦干實干走進繁華的大都市,大學畢業(yè)后又從繁華的大都市主動回到農(nóng)村,其青春再次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楷模和榜樣。這是有大抱負、有大氣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氣、有大責任感和大使命感的人,才能做出的選擇。

習總書記梁家河的知青歲月告訴我們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擔當這個時代賦予的歷史責任,不忘初心,勵志勤學、刻苦磨煉,為國家的蓬勃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九

在深刻閱讀紀實文學《梁家河》后,我感受頗深。全書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生動的情節(jié),濃厚的陜北鄉(xiāng)土氣息,深深的將我吸引至三百多公里以外的陜北延川縣梁家河村,那個習總書記七年知青生活、勞動、學習的地方,那個培養(yǎng)他、教會他為人民做事的地方,那個他人生的啟程點,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

6月20日上午,終于踏上通往圣地延安的路,一路久久不能平靜,心中的激動不言而喻。盡管車歡聲笑語、妙語連珠,但是我的心已經(jīng)飛到了陜北,飛到了梁家河。

從延安出發(fā),沿高速行駛大約75公里路程,我們到達延川縣的文安驛鎮(zhèn)。大巴車沿著一條嶄新的柏油馬路大約新進了5公里,到達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梁家河村

梁家河村,典型的陜北黃土高原地貌,目所能及,皆是黃土塬、土梁、土峁、土溝,遍地是很厚的黃土層和流水切割、土壤侵蝕而形成的溝壑。黃土高原干旱少雨,梁家河村也是,僅有的一條溝渠,也是因為攔壩才留住一灘淺淺的水。梁家河村位于兩側(cè)土塬中間的溝壑,依山挖出的一孔孔窯洞便是當年村民的家,雖然現(xiàn)在有蓋磚瓦房的,但是窯洞以其冬暖夏涼優(yōu)勢,依然被老人們所喜愛。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1969年1月,為響應毛主席“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這山溝溝迎來了15位北京知青。黃土高原磨礪著他們,他們也在影響著黃土地上的老鄉(xiāng)們。

在此之前,從未到過陜北,但是走進村里的那一刻,我卻并不感到陌生。不是夢里幾度回,而是讀過《梁家河》紀實文學。路過知青井、走過知青舊居······一切那么熟悉而又那么陌生。下陡坡穿過一片槐樹林,大家被召集在山溝一片平坦的田地旁。六月的陜北,天氣還是很炎熱,田地旁邊的一顆高大的楊樹很是醒目,而他下面的陰涼,也成為大家的福地。

大家將帶過來的馬扎整齊的擺放在樹蔭下,面朝大樹坐下,培訓老師開始介紹習總書記7年的梁家河知青生活。這堂梁家河特殊的黨課,選在梁家河村,選在田地旁,選在這顆大楊樹下,這在形式上已經(jīng)對我們這群前來學習的黨員一種教育和引導。

老師介紹,上歲數(shù)的村民回憶起當年插隊的知青們,都說近平后生“什么活都能干,什么活都肯干,能吃苦,能挑一二百斤的麥子走10公里路不換肩,他不撒奸兒,干活不惜力氣”等等。最具代表性的是當年他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打壩的情景:零下十幾度,河溝里冰塊很厚,先要用手搬冰塊,再鏟掉凍土,掏土、推車子、夯土······連當?shù)厝硕寂赂傻幕顑,可第一個跳下去的竟然是年輕后生——習近平。他卷起褲腿,光著腳,站在刺骨的冰水里開始干活,手都磨出了血泡來······看到一個從大城市來的年輕后生都這么吃苦、賣力,大家都怎么好意思不干!就這樣,在習近平的帶動下,打壩的事干成了。之后建沼氣池、當村支書,從15歲到22歲,習近平已經(jīng)完全融入到人民中間,勞動在人民中間,不分彼此,坦誠相待,而這正是一個人人生價值觀形成的最近關(guān)鍵時期。他對人民的深情和對這邊黃土地的熱愛也逐漸轉(zhuǎn)變?yōu)樗麨槿嗣竦臒崆榉⻊談恿Α?/p>

放眼這邊黃土地,時光留影,仿佛看到一位瘦而偏高的年輕后生,樸實的衣著,堅毅的目光,如火的熱情,無私的勞作在這片土地上。我不停的追問自己,到底是這邊土地改變了這個年輕人,還是這個年輕人改變了這邊土地?我抬頭看著這棵高大的楊樹,在它的年輪里是否存儲著當年的記憶。

在隨后的參觀中,我看到當年村民和知青的照片,雖然是黑白照片,但是絲毫掩飾不住流露在他們臉上的神采。如今的梁家河已經(jīng)脫去了當年的貧困面貌。當年黃土地以她博大的胸襟接納了這群年輕人,而這群年輕人也用自己的真誠和實干回報了熾熱的土地。

梁家河之行,讓我明白了,一個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必然由人民群眾中來,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回到人民中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而是要落實到行動上。作為一名公路養(yǎng)護人,我更加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不斷鉆研業(yè)務知識,提高服務本領(lǐng),為人民群眾便捷、高效出行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十

早就聽說延安有個梁家河,小小的村莊里藏著許多習大大的故事!2018年6月的延安之行,是我作為黨務工作者第一次真正的圓夢,三天的初心之旅,培訓學院通過專題教學、現(xiàn)場教學、實景感受,讓我親身體會到延安精神、梁家河精神的內(nèi)涵,接受了一場紅色的心靈洗禮,收獲滿滿。

我們在延安參觀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棗園、楊家?guī)X等革命舊址,還實地參觀了習總書記青年時期在梁家河生活的住址。通過現(xiàn)場教學講解,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們的崢嶸歲月仿佛歷歷在目。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中,通過豐富的人物模型、歷史圖片、詳實的文字介紹,我深刻了解了延安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贏得抗日戰(zhàn)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zhàn)爭的出發(fā)點。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從1935年到1948年在這里生活和戰(zhàn)斗,他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領(lǐng)導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固基石,培育了延安精神?梢哉f延安的十三年是艱苦奮斗的十三年,當年是延安精神指引著老一輩革命家打下江山,今天的我們更需要將它傳承弘揚。

梁家河山高溝深,地域狹小,從城市到山溝農(nóng)村,各方面條件反差都很大,當年才15歲的習近平在這里過了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并且一住就是7年,當時和他一起來的知青,堅持到最后的就他一人。這需要多大的耐心、勇氣和毅力,單憑這一點,就讓我對他肅然起敬!走進梁家河,沿著習總書記當年的足跡探尋,我看到了總書記當年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修建的淤地壩、沼氣池、打的水井、創(chuàng)辦的鐵業(yè)社、縫紉社、磨坊。通過現(xiàn)場講解,我了解到總書記當年是實實在在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yōu)楦纳粕疃k實事,而且所辦的這些實事都是當時村民生活所急需的。有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且為著信念矢志不渝,不為任何困難所阻,這恰恰是我們班這一代年輕人所缺乏的東西。

結(jié)合自己工作實際,不僅要保留對黨對事業(yè)的初心,更需要時刻砥礪奮進,追趕超越。一是要加強學習,提高能力。要把這次學習作為新起點,真正做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不斷提升執(zhí)行力。二是要立足崗位實際,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加強特色支部建設,時刻努力做好基層支部黨建工作,真正使支部工作細致化、針對性強,堡壘作用發(fā)揮明顯。在大環(huán)境中走前頭、做表率,堅持和發(fā)揚時代需要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踐之于行。三是要擺正位置,努力在實踐中體現(xiàn)黨的宗旨。主動開展一線面對面活動,積極起到上通下達、承上啟下的作用,使領(lǐng)導的工作決策接地氣、順民意;使重點更聚集、舉措更實在、精力更投入、落實更到位,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發(fā)展。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細想過來,每個人的生活也同樣是一個世界。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zhàn)斗。”愿每一名黨員心中都葆有“梁家河”式的初心,不忘本色、本源、本根,一直為心中的夢想而奮斗。作為一名黨務工作者,我有足夠的信心堅定理想信念,一定要把延安精神帶到今后的工作中,傳遞給支部的每一名黨員,真正樹立黨員模范先鋒形象,為組織建設添磚加瓦,為紅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篇十一

初夏的梁家河,山山峁峁披上綠裝,坡洼上郁郁蔥蔥,淡淡的草香在空氣中彌漫,山澗鳥唱蟬鳴,在響應黨和政府退耕還林以來,這里儼然成為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整潔的農(nóng)家小院,新修的石窯,灰瓦蓋頂?shù)钠椒,柏油鋪成的村道,悠揚頓挫的陜北說書徐徐飄來:

彈起三弦口表音

我給大家報喜訊

羊年到來賀新春

梁家河的鄉(xiāng)親迎親人

......    

他飲水思源不忘本

拳拳赤子來報恩

春節(jié)前夕抽空空

篇十二

延安福地謀革命,梁家河村育知青。

大壩淤地苦中建,沼氣代銷敢為先。

扛鋤打井陌上牽,魂繞夢縈幾回田。

奉獻青春全為民,換了新天不忘根。

—— 題記

手中握著一冊紅色《梁家河》,感受著紅色圣地偉人的點滴故事。伴隨著書中情節(jié)一路走來,仿佛自己也經(jīng)歷了那七年的知青生活,細膩的畫面一幅幅在腦海中浮現(xiàn),讓我對這個村子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我們的領(lǐng)導人習總書記肅然起敬。

梁家河一個小小的村落,如何成為了舉世矚目的地方?習近平從當年的一名下鄉(xiāng)知青,如何成為了新時代的領(lǐng)導人?正是這七年的緣分,讓梁家河因為習總書記的掛念而被世人熟知,迎來了發(fā)展的新春天,也是因為那七年,讓習總書記在梁家河這塊注定不平凡的土地上不斷磨礪提高自己,成為國家領(lǐng)導人。

梁家河是一個村莊。它位于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zhèn),地處紅色革命根據(jù)地,保持著陜北高原上特有的地貌。一九六九年習近平作為知青初次到梁家河,七年的時光里他帶領(lǐng)村民謀發(fā)展共建設,鍛煉了自己,也讓村民擺脫貧窮,享受到了發(fā)展的成果。二零一五年習總書記的再次到來,讓梁家河一鳴驚人,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父老鄉(xiāng)親們正以他們樸實、勤勞的雙手改變著家鄉(xiāng)的面貌。“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這是習總書記的原話,也賦予了梁家河不一樣的定義。

梁家河是一種精神。七年的知青工作生活中,習總書記用親身經(jīng)歷凝練出最質(zhì)樸的精神。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品質(zhì)。從北京到鄉(xiāng)村,環(huán)境的變化對于一般人是不可能接受的,但習總書記留了下來,高強度的勞動、簡單的食物、居住條件簡陋這些考驗都沒能打倒他,反而帶頭實干,為群眾謀福祉。矢志不渝的信念。在農(nóng)村生活條件極差的環(huán)境中,他始終沒有放棄學習,學習應對生活的必備技能,白天利用空閑時間看書,晚上依舊看書到深夜,對知識充滿了渴望,為自己奉獻國家始終保持著初始的信念。

梁家河是一條路線。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方針。習總書記從梁家河實際出發(fā),帶領(lǐng)群眾打壩淤地增加耕地面積,減少水土流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就對你有多親。他想群眾所想,為了解決吃水、燃料短缺等當務之急,帶領(lǐng)群眾打井、建立沼氣池;為了減少村民去鎮(zhèn)里買日用品花費的精力,他在村子里開辦代銷店,真正做到了為民情懷。而當他離開時,村民都自發(fā)前來送行,感激他為村子做出的貢獻。

梁家河是一面鏡子。習總書記的成長歷程折射出良好的品質(zhì),成為當代青年的引路明燈。堅定理想,提升素質(zhì)。很多人在較為艱苦的工作中容易迷失自我,失去了方向,這主要出于沒有能夠堅守自己的夢想,沒有鍛造出自己從基層小事做起,真正將自己與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使命感。以習總書記的經(jīng)歷為坐標,才能時刻督促自己、修身自強。

《梁家河》給我們的啟示不僅僅止步于此,它是一份時代的“厚禮”。作為新一代的知識青年,我們更應該學習梁家河的故事,實踐習總書記的模范。堅定理想,不斷提升自己,無私奉獻,綻放青春。選擇成為一名高速收費員,需要在工作崗位中,克服一切困難,時刻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服務司乘,為實現(xiàn)交通強國奉獻己身。

篇十三

梁家河,是青年習近平曾經(jīng)戰(zhàn)斗和生活過的地方;梁家河,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發(fā)展進步的一個縮影;梁家河,是無數(sh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高地。

“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蛟S,在梁家河,那個曾經(jīng)貧瘠的土地上所經(jīng)歷的點點滴滴,為日后習近平的從政生涯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那個被撕裂的年代,父親被批判關(guān)押,母親被下放,姐姐流放內(nèi)蒙古,自己也被當作“倒流”人口,進了派出所,面對如此的人生困境,青年習近平?jīng)]有選擇毀滅,而是選擇了生存。從此之后的習近平再也沒有“逃離”,而是選擇了扎根農(nóng)村。和當?shù)氐霓r(nóng)民群眾一起勞作,一起生活。從一個“北京娃”、“黑五類”、“黑幫子弟”,迅速轉(zhuǎn)變?yōu)榱艘粋干活從不“撒奸兒”的村里娃,一個知識豐富,帶領(lǐng)梁家河脫貧致富的好后生,一個帶領(lǐng)梁家河人擺脫貧困,解決溫飽問題的好支書。

在大壩造田,修建沼氣池,遇到當?shù)乩弦惠叺娜说淖钃,一遍又一遍地做著老人的思想工作。遇到實際的技術(shù)問題時,他不叫苦,不怕累,帶領(lǐng)梁家河的相親們摸索著,不斷學習著,最終取得了成功,糧食增產(chǎn),人們做飯,照明條件得到了改善。不怕困苦,創(chuàng)建鐵業(yè)社、縫紉社,人們的經(jīng)濟收入得到了增長,生活水平在悄悄發(fā)生著變化。正因為他敢于挑戰(zhàn)挫折的堅定欣念,才為梁家河的父老鄉(xiāng)親謀得了福祉。

古語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不論是青年時代的習近平,還是那個《感謝貧窮》的高考考生王心儀,亦或是帶領(lǐng)我們不斷前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中國共產(chǎn)黨,他們無論身處多么糟糕的逆境,但是從來沒有對未來失去信念,對未來丟失希望,所以他們最終戰(zhàn)勝了困難。

漫漫人生路,沒有誰的生活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在遭遇人生的低谷和挫折,我們擁有不放棄的堅定信念,困難與挫折,終究會成為我們成長路上的鋪路石,成為我們通向成功之路的一把利刃。苦難,只會讓我們不斷得到人生的歷練與成長,逐漸讓我們變得足夠強大,堅韌。古往今來,凡是成大事者,未必都是什么絕世之才,但肯定都是擁有一種堅韌之志。

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自身做起,做一個勇于挑戰(zhàn)挫折與逆境,不向困難低頭的強者,亦或我們會擁有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我始終堅信,風雨之后,必有彩虹!讓我們一起奮斗吧!

篇十四

一個多月前的一天我閑來無事,躲在彬縣新華書店的角落里看余秋雨的《慢讀秋雨》,正準備離開時,卻被書架前一位佩戴黨徽的耄耋老者所吸引,他一副地里干活剛回來的裝束,粗糙且布滿年輪的手捧著一本《梁家河》在看,臉上一副深思,當時我就特別好奇,是什么書可以讓一位老者如此深情且投入地駐足而閱。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我匆忙買了一本《梁家河》而歸。

等到回家拿出此書時,就立即被封面上習總書記和周圍村民親近、溫暖的笑容所打動,再看總書記的題詞,就特別好奇為什么梁家河是一個有大學問的地方?這個地方會有什么樣的魔力?帶著疑問,我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等抬頭看時間時,已經(jīng)凌晨一點多了,但此刻的我卻毫無睡意,梁家河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

后來單位為每位黨團員配發(fā)了《梁家河》,我又反復閱讀了好幾遍。《梁家河》10余萬字,40幅圖片,4個部分,圖文并茂,通過質(zhì)樸的語言、生動的情節(jié)和真摯的情感敘述了習總書記與梁家河這個山溝溝之間的緣分情誼,讀后體會頗深:梁家河,是青年習近平吃苦流汗,歷經(jīng)磨礪,重塑筋骨和靈魂的地方;梁家河,七年的上山下鄉(xiāng)是讓他刻骨銘心,深入扎根群眾中,與群眾同心同行的見證;梁家河,是他讀懂人生,讀懂中國的起承點。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和《梁家河》所傳遞給我的,就是青春是用來奮斗的。陜北,千溝萬壑,山山卯卯,干旱貧瘠,而一個青年卻將自己七年的青春歲月全部付諸于此。對一個從城里來充滿青春激情的后生,身處當時的政治時局和貧瘠荒涼的黃土高原,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激烈碰撞,可想而知,他的內(nèi)心該有多么的絕望、孤獨和落寞。但青年習近平卻不是這樣的,他牢記父親的教誨,不怕苦不怕累,讀書修身,攻堅克難,一心為民,與群眾打成一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時間總是奮斗者最好的見證。七年的知青歲月使習近平不斷成長,他在艱苦環(huán)境下的這種強大的拼搏奮進力量值得我們每個人汲取學習。作為一名基層交通人,以人民群眾為中心,以保障道路平安暢通為目標,盡心做好本職工作,為司乘提供便捷優(yōu)質(zhì)的服務,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zhí)法公正、紀律嚴明”十六個字總要求,做好自己所能做且一定能做好的事情,這樣才能不負青春,不負韶華。

讀書、修身

“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再教育,很有必要”一聲號召,青年習近平開始了自己刻骨銘心、脫胎換骨的人生歷程。他帶著裝滿書籍的大箱子來到梁家河插隊,給村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個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再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習近平是個書癡,讀書不僅是他的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他不斷成長,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過程。在梁家河的七年中,他從來書不離手,每次干完農(nóng)活和高強度勞動后都會一個人安靜地讀書。他始終以“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作為座右銘,督促自己廣泛涉獵古今中外,先賢著作。他從不放松自己的學習,求知若渴,博聞強識,最終將一箱箱的書卷化為胸中無盡的知識財富。他喜歡與當?shù)氐奈膶W青年交流學術(shù)問題,談論文學,談論民生,談論理想,談論國家。將書中所學與實踐充分結(jié)合,有思考、有借鑒、有批判,最終形成自己的觀念。

習近平同志都能做到在一天繁重的體力勞動中仍能堅持不斷的學習、讀書來提升自我,升華自我,我們現(xiàn)在生活條件優(yōu)渥,讀書的條件和學習資源也遠遠好于當時,卻把大把的時間沉迷于網(wǎng)絡、沉迷于游戲,這樣面對信息化大數(shù)據(jù)的到來、面對交通系統(tǒng)改革這些巨變,怎能找到自己人生的出路?習主席倡導年輕人應該多讀書,少熬夜,追求人生大理想。在此環(huán)境中,我們年輕人更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刻保持學習的動力,不斷塑造自己的知識品格,更重要的是要學以致用,善于思考、善于總結(jié),用個人所學指導工作開展。

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辦實事

習總書記說“我們作為共產(chǎn)黨人,我們一定要把他們放在心上,真正地為他們辦實事”。為什么梁家河的老百姓會對一個城里來的小伙子如此親近,那是因為他為群眾辦實事。

他建沼氣池、建淤地壩、修男女廁所、成立鐵業(yè)社,開代銷店、辦縫紉社、磨房……切切實實地為老百姓謀幸福,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過了“五關(guān)”(跳蚤關(guān)、飲食關(guān)、生活關(guān)、勞動關(guān)、思想關(guān)),真真切切拉近了與人民群眾的距離。他為老百姓,老百姓也為他。當他面對數(shù)次申請入黨屢屢受挫的精神痛苦,是普通百姓幫助他卸下了思想包袱。當他上大學離開梁家河時,是老百姓一直站在他的窯洞外靜靜地守候。梁家河的百姓這些真誠的心靈饋贈,讓習總書記的心與老百姓緊緊連在了一起,人民情懷與日俱增,日益深厚。他和他的父親一樣,都是將根深深扎進人民群眾中,心里時刻裝著人民、用一言一行生動詮釋“以百姓心為心”、“權(quán)為民所賦”的真諦。

梁家河的七年是意義非凡的七年,是習近平觸摸鄉(xiāng)土農(nóng)村的七年;是他讀書修身、志存高遠的七年;是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的七年;是他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辦實事,打牢群眾基礎(chǔ)的七年。在此基礎(chǔ)上形成的梁家河精神是鮮活靈動、感人肺腑、激勵無數(shù)牢記使命、砥礪奮進的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食糧。而梁家河,也確確實實是一個有著大學問的地方。 

篇十五

前不久有幸看到《梁家河》這本書,首先,我被封面大大的習總書記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溫情談笑的畫面所吸引,其次,下邊的那段話“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立刻讓我對梁家河產(chǎn)生了無限的好奇。決定走進這個神奇的村莊看看。

“不管走多遠,也不論分別多久,有一種牽掛總能穿越千山萬水。”這是習總書記對梁家河深深的眷戀。是的,這種感受是我從高中畢業(yè)離開陜北佳縣那個小山村后不老的情愫。大山養(yǎng)育了我,但是對于和我一樣的普通人來說只是養(yǎng)大,而對我們的習總書記卻是鍛造,是真正的養(yǎng)育。厚實的黃土地并沒有偏袒誰,甚至在習總書記父輩那個年代這片黃土高原更加貧瘠,生活更加窮苦。年少的習近平同志思想上承受著來自家庭,大環(huán)境別人無法體會和想象壓力的同時,他一次又一次突破:從北京城優(yōu)越生活到貧窮落后山區(qū)的環(huán)境適應;從白米細面到吃糠咽菜的適應;從白面書生到雙肩和手腳干活磨出血泡成為干活的好把式的突破,從一個北京城小子到成為時刻為梁家河村民著想的帶頭人……真正融入梁家河。 

在這里我看到的是一位青年在面對精神壓力、擺在面前的重重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修身。以不知為恥,不斷求知的同時努力彌合著與別人的差距。吃苦、干實事,好讀書的精神值得所有人欽佩。農(nóng)村人認為吃苦就是實在,不光能腳踏實地干好許多事情,更親民接地氣,同時還鍛煉著他的意志;在這里這位白面書生搶著干最累、最苦、最危險的活,省吃儉用,幫助周圍群眾。挨餓是常有的事。再艱苦也要抽時間看書,雜志報紙,能找到的資源全部看完了。這是他的精神食糧?吹接欣诖迕竦狞c子就會想辦法去實現(xiàn)。就像他朋友所說,“一樣的書我看了就是大概讀過了,增長見聞,豐富知識。但是對于習近平就會去思考,有借鑒,有批判。真正為己所用,為民所用”。

青年習近平一心想著為百姓干實事,從辦沼氣開始,然后又把獎勵給自己的三輪摩托車換成磨面機、打井、興修壩田、成立鐵業(yè)社、縫紉社、辦掃盲班……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并合理利用,推廣知識帶動全民。在這個過程中自己頂著質(zhì)疑、嘲笑、不斷學習,堅定地帶動大家解決問題。一次次去說服村民配合,不管別人能不能理解,他堅持一股勁,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戰(zhàn)的勇氣。事實是最好的辯手,最終把大家的生活質(zhì)量提了上去。于是到最后大家都說“聽近平的準沒錯”!

他的團結(jié)觀,他認為做每件事不要只考慮自己愿不愿意,還要考慮別人愿不愿意。從小做講團結(jié)和善于團結(jié)的人,給人方便自己方便。“能團結(jié)人”成為他鮮明的領(lǐng)導風格之一。這些人生哲理我們也時常能用到卻總用不好,之所以簡單的體現(xiàn)在習總書記身上。首先是因為他有一顆寬廣的胸懷和時刻為民奉獻的精神。他好學,有豐富的知識,有不斷求索的欲望。為了能改善鄉(xiāng)親們的基本生活,想辦法巧干,避免讓大家苦干,根據(jù)所學,所想立刻變理論為實際,成為行動上的巨人。在習近平同志眼里沒有高高低低,看不起誰,甚至去幫差,帶動大家的積極性。在離開后幾次回去看望父老鄉(xiāng)親,這種情真意切的濃厚感情,帶給大家真正的影響力,都是因為習總書記真正為民所想,為民所為的結(jié)果。

在讀這本書后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休假之余,我和朋友親自來到延川梁家河,這個地處山里的深山。因為青年習近平不屈不撓的韌性、淵博的知識、寬廣的胸懷、吃苦耐勞、一心為民的精神理念,加上超強的行動力。硬是把這里打造成半個城中村,新式廁所、鐵業(yè)社、代銷社、新華書店,平坦的壩田讓糧食產(chǎn)量翻一番、利用沼氣池使用上了燃氣灶、用上電……以前的現(xiàn)代化樣樣呈現(xiàn)在眼前。如今,這個村莊更是成為享譽國內(nèi)外的名村。什么是正能量,誰又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梁家河,我看到了村民的善良、質(zhì)樸。我看到習總書記的遠見和胸襟,堅持、努力、感恩、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對待朋友念念不忘的忠義。他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親身經(jīng)歷,激勵青年練就過硬本領(lǐng)。在這里,習總書記不光影響帶動著他年少時的小伙伴,《梁家河》同樣是我們學習的典范,作為一名交通人,立足崗位、甘于奉獻,熱情微笑服務南來北往的司乘,讓我們上下一心,共謀發(fā)展,和諧溫馨,陽光灑滿西長路,一路溫馨,一路情。

篇十六

在陜北延川縣有這樣一個小村莊,名叫梁家河。提起梁家河,人們不由得就想起了習近平同志在這里插隊的七年歲月。記得早年間,陪著父母去過一趟梁家河,接受紅色革命教育。在梁家河村,我看到了總書記曾經(jīng)住過的窯洞,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建的沼氣池,還有那副宣傳畫,經(jīng)歷時間的洗禮之后依舊具有時代的氣息。

父親節(jié)那天,父親卻送了我一件禮物,一本“沉甸甸”的《梁家河》。這樣一份禮物,是父親對女兒的期盼,更是父親對女兒在成長道路上的指引,用父親的話說“這里面是有大智慧的。”拿到這本書,一下子就被書里的文字、插圖所吸引,父親翻到了一頁,上面有這樣一段話“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著書,把羊圈在山坡上,就開始看書。鋤地到田間,開始休息一會兒時,我就拿出《新華字典》記一個字的多種含義,一點一滴積累……現(xiàn)在條件這么好,大家更要把學習、把自身的本領(lǐng)搞好。”這段話是總書記用親身經(jīng)歷,激勵我們這一代的青年人,要重視學習,加緊學習,通過學習練就過硬本領(lǐng)。父親教育我要向總書記學習,在工作之余要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自身本領(lǐng),提升自己在工作崗位上的業(yè)務水平。接下來的幾天,我認認真真的閱讀著《梁家河》,感悟著總書記在梁家河七年時光里的點點滴滴,體會著總書記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和指導下的蛻變與成長!读杭液印酚涗浟肆暯娇倳泴α杭液余l(xiāng)親們的深情牽掛、講述了他當年帶領(lǐng)村民發(fā)展生產(chǎn)的為民情懷以及與他交往過的小伙伴回憶那段時光帶給他們的影響。而正是這樣一本“沉甸甸”的書,讓我感慨萬千,感觸頗深。

自己參加工作已經(jīng)五年有余,但偶爾還是會有情緒上的波動,滿腹牢騷,抱怨太累太辛苦。讀了《梁家河》,讓我切身感受到了總書記扎根基層的決心,服務群眾聯(lián)系群眾的用心,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總書記在梁家河這個小村莊一呆就是七年,也正是這七年歲月,塑造了他吃苦耐勞的工作作風和一心為民的家國情懷;叵胫约哼@五年的工作時間,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這五年間,從彬縣收費站到機場西收費站,工作環(huán)境的變化;從一名群眾到一名共產(chǎn)黨員,自身身份的轉(zhuǎn)變,都讓我壓力倍增,感受到了肩上的使命和責任更大了。雖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收費員,但我要在這樣一個平凡的崗位上,要用自己的知識和服務贏得來往司乘的肯定,領(lǐng)導和同事的認可。我要用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刻苦努力,微笑服務,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實踐觀、發(fā)展觀,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yǎng),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機場西站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2018年黨員學習梁家河精神心得體會1500字精選16篇》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7334dd.com/gongwen/19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