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雖然和我們息息相關,但是要教好數學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數學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要慢慢的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是小編帶來的2018數的認識研修心得體會。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jié)來了,但今年的教師節(jié),對我來說,有意義又充滿幸福,因為我心中的女神全國教育名家吳正憲老師蒞臨許昌。這一天,我早早地來到了許昌實驗小學禮堂,靜靜等待女神的出現。激動的時刻來到了,吳老師一走進會場,許昌市實驗小學學生代表就向吳老師送上了鮮花,表達對吳老師的節(jié)日的祝福和由衷的敬意!
這次活動以“數的認識”為專題,上午馬燕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樊沛鋒老師《大數的認識》、吳老師《小數的初步認識》,三節(jié)課從整數、分數、小數三大方面讓我對小學階段的“數”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下午吳老師的專題講座更讓我們茅塞頓開,“數的認識”領域知識間竟有著這樣的聯系,位值制、十進制、計數法、計數單位這些都非常重要,就像吳老師說的:“重視10的概念的建立,滿十進一,是第一次體驗,不可怠慢,要好好對待它。”世界上10個數字,0到9,但有無數個數。10個小小的數字演繹出了無窮無盡的數。
馬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建立在學生掌握了一些整數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在這之前,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還沒有接觸過分數,從整數到現在的分數,對學生來說不僅是知識面的擴展,更是數概念的一次拓展,無論在意義上、讀寫方法上,分數和整數都有很大的差異。同時,它有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要為今后進一步學習分數知識打下初步的基礎,也為今后學習小數提供必要的條件。
第二節(jié)是樊沛峰老師執(zhí)教的《大數的認識》一課。課堂一開始,出示的升旗廣場學生圖片“估一估大概有多少人”就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眼球,“你知道河南的學生總人數嗎?”順利引出課題《大數的認識》。提煉出本節(jié)課的大問題:大數的計數單位有哪些?數位有哪些?大數怎么讀寫?不同以往的是,樊老師以“我們學過哪些計數單位?”“你印象中最大的計數單位是什么?”“你能把他們排排序嗎?”這些問題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梳理出計數單位的順序,充分做到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
吳老師執(zhí)教的《小數點認識》一課,在課堂上可以看出,吳老師對教材的融會貫通,課堂中對學生的關注,造就了一次次精彩的課堂瞬間。課堂上想教材越少,關注學生越多,課堂生成就越精彩!她的教案是因學生而生成,例如當她發(fā)現一個女孩并沒有理解0.66時,吳老師巧妙的借助條和格幫助學生理解。“錯著錯著就對了、聊著聊著就會了”,在吳老師的課堂上,學生的錯誤就成了一切教學的資源,成了一節(jié)課最亮眼的環(huán)節(jié)。
讓我們像吳老師那樣,永遠把兒童放在心上,從兒童的視角、站在兒童的立場思考問題,傾聽兒童的聲音,喚起兒童的興趣和自信,幫助兒童學會交流與表達,培養(yǎng)兒童學會“數學”地思考。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