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參加早期干預研討會學習心得體會,幼兒園寶寶和小學生都是在一個剛剛接觸社會的階段,老師的正確引導對他們來說很重要,我們要做好教學工作。
2018年11月1日至3日,很榮幸我與冉校長一起參加在**小村舉辦的全國“早期干預研討會”。本次會議由臺塑企業(yè)暨王**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勤勞社會福利慈善事業(yè)基金會、**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主辦,**小村合辦,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公益支持。
在“早期干預研討會”上,臺塑企業(yè)管理中心常務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等出席了開幕式并講話。本次會議有來自124個機構的200多人參加。
本次會議有來自臺中教育大學的***教授、來自北京師范大學特教系的**教授、來自**師范大學特教系的***副教授等8名老師為我們講授了關于康度機構課程訓練設計與幼兒園接軌、家長參與兒童康復訓練、居家療育、發(fā)展遲緩兒童初篩工具等8大方面。在收獲了滿滿的知識,老師們還利用他們晚上的休息時間給我們分兩個區(qū)城進行了“康復機構”和“居家療育”的議題座談。
通過本次研討會,我學到了很多。首先了解了中國融合教育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以及在我們的康復機構里應該怎樣設計與幼兒園接軌的訓練課程;其次,我們還了解了家長參與孩子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及如何幫助家長參與孩子的康復訓練;接著我們學習到了如何將康復機構的訓練課程延伸到居家療育及相關策略;最后我們還學習到了發(fā)展遲緩兒童的初篩工具及活動延伸策略以及慢飛天使健康體適能教師手冊及教學DVD應用。
通過參加此次研討會,我感受頗多,首先在專業(yè)知識面前,我們學校的部分專業(yè)已經跟上了前沿的步伐在開始實施,我們的融合教育及早期干預也已經在順利實施,作為學校的一份子,我為我們現(xiàn)在所實施的一些訓練方法和分配策略而感到驕傲。但同時我也認識到了目前工作中的一些不足之處,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加細致地來設計我們的教學課程,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情況找到更加準確的適合孩子的教育教學目標,把學校的康復訓練與家庭療育相合,使孩子的潛能最大化發(fā)揮出來。在融合教育方面,我們需要加強對現(xiàn)在的幼兒園和小學的一些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了解,多與幼兒園和小學加強聯(lián)系或者做一些與他們一起的聯(lián)誼活動,促進了解的同時增加孩子們融合的機會;在居家療育方面,我們要多與家長溝通,首先要讓家長意識到他們在家庭療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幫助家長學習在家庭生活中應該怎樣有效的陪伴孩子,讓孩子在機構里學到的內容在家庭生活中得以充分而自然的運用;在面對發(fā)展遲緩的孩子我們首先要呼吁大家注意觀察自己的孩子,發(fā)現(xiàn)問題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進入機構對孩子進行評估后才能有針對性的訓練。
最后我想說:天下沒有容易做的事,也沒有不可能的事,雖然我們的康復之路走的很艱難,但我們要一起加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讓我們一起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合理期待,一起陪伴孩子愉快的走過這段學習旅程。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