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記者,我們的心中會浮現一個什么樣子的形象呢?很多人都會想到敢為天下先的道義,他們不矯言偽行,一直心懷初心,記者需要不斷的學習,挖掘真相。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記者節(jié)征文稿范文:百轉千回得真知,快來看一看吧。
一談及“記者”二字,這段旋律便在我腦中回旋,它并不是真正意義上寫給記者的詞,但它卻是我心中對“記者”的理解。記者是什么?是放眼世界過后,一顆返璞歸真的心;是心懷天下之后,一份鐵肩擔道義的柔情;是無人問津之處,一支孤軍奮戰(zhàn)的身影;是緘口不言之地,一種敢為天下先的道義。這就是記者,不浮夸、不飄渺、不妄自菲薄、不矯言偽行的一群人,他們有飽經風霜后的滄桑姿態(tài),卻也擁有久經沙場后的初心不改。
曾幾何時的天真,鑄就了我對記者的獨特情懷。在未學習新媒體之前,我以為從電視里面,我看到了整個世界,電視上每天都會播新聞,有政治類的、經濟類的、教育類的、社會類的和戰(zhàn)爭類的等等,我每天傾心于鉆研眼前的電視屏幕,也并未真正意識到這是我的信息來源,這平凡的經歷,成為了我看新聞看世界的第一步。在學習新媒體之后,我發(fā)現我之前看到的并不上全部的世界,它們只是世界的千萬分之一,我開始逐漸走入到電視中,走入到那些真實的“電視生活”中,這時,我才真正的明白,原來我一直以來坐享其成的信息,它們背后卻站著一群不為人知卻默默奔赴一線的人,他們便是我眼中“記者”。
隨著學習實踐的展開,很光鮮的職業(yè)越來越平民化,我們跟著老師的步伐,上至名人采訪,下至百姓生活,都不曾缺席。寒冬臘月,小組全副武裝,提著三腳架、相機、話筒,為了了解百姓生活,數千米步行到村落進行街采;數九寒天,兩人相依相偎,提著三腳架、相機、話筒,為了體味記者生活,不遠萬里前往另一座城市學習采訪;夜上三更,微亮的電腦、滑動的鼠標,嘀嗒的鐘表,告訴你片子還沒剪完;落三竿,孤獨的辦公室,嬌小的身影和數次修改的文稿。有時候,我們會不懂老師對我們的嚴厲與苛刻,我們抱怨、發(fā)牢騷,可最后的真相卻是,當你拿起手中的證書獎杯,他或她才是你腦海中為數不多的恩人!正是他們的細致入微,才使你的新聞看起來完美無瑕,無懈可擊。
“一個記者首先不是一個記者,而是一個人,只有你的內心先對別人袒露,才會得到別人的心靈,我希望自己永遠都可以這樣。”這句話是我未來記者路的方向,克服了層層的外界因素后,回歸內心的交流,才是當好記者之本。記者嘛,就是在不斷放下自我中成長,相較于私人的“小我”,“大我”的情懷和交心的相處,這才是記者拉進與被采訪者距離的方式。
新聞紀實攝影師趙鐵林老師曾說過,“你想采訪弱者,就得讓弱者同情你。誰都不想讓你去談及他的生活,除非你比他更可憐”。這才是記者的真實寫照。
當記者就是在不斷學習,不斷挖掘真相,學著挖著你就發(fā)現真相越來越近,而你也越來越平和,有了人情味。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