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是我們現(xiàn)在正在開發(fā)的行業(yè),也正是因為有石油資源的開放和利用,才有我們今天這么美好的生活,但是大家知道石油怎么來的嗎?那是經(jīng)過石油工人一處一處勘測、一點一點挖出來的,正是有他們,才有我們可利用的資源。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018年石油工人先進事跡材料報告:進疆四十年的回憶。
我叫***,是***基地的一名退休職工。在1979年,為響應國家和石油工業(yè)部、物探局號召,我隨219隊進入新疆,參加塔里木石油會戰(zhàn)。
1978年,柯克亞油氣田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塔里木的沉靜,國家做出石油勘探戰(zhàn)略西移的決定,向全國石油大軍發(fā)出了開發(fā)塔里木的進軍令。
大家聽說要去新疆,反應比較強烈,心里都害怕。有哭的,有鬧的,有追上領導講困難的。當時大部分人對來新疆心存恐懼,都說新疆特別荒涼,艱苦。老話說:東到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出了嘉峪關,進了鬼門關?偟膩碚f,當時職工有三怕:一怕新疆苦,二怕離家遠,三怕會戰(zhàn)后留到新疆。為此,組織上召開了動員會,并專門講到,新疆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荒涼、可怕,也有城市,有鄉(xiāng)村,就是氣候干燥點、人煙稀少些。路遠休假來回有火車,單位給報銷路費,并且還答應三年后輪換。
經(jīng)過領導做工作,我們從內(nèi)心接受了來新疆。臨行時,單位還舉辦了歡送大會,敲鑼打鼓,為我們進疆的隊伍送行。當時大家都非常激動,我們披紅戴花,滿腔熱忱趕赴新的工作地區(qū)。
三天三夜的火車,一開始大家還有說有笑,可是過了甘肅后,隨著一望無際的戈壁映入眼簾,大家的心情也慢慢沉靜下來,甚至變得心事重重。大家默默無語,看著外面荒涼的戈壁,沒有人煙、沒有綠色,內(nèi)心五味雜陳,有人在無聲中流下了淚水,久久不能平靜。
終于臨近烏魯木齊了,路邊有了花草樹木,有了人跡,大家才高興起來。下了車,我們住進了明園招待所,等待安排進入工區(qū)。
很快,指導員通知大家集合,于是,我們坐上大轎子車,又經(jīng)過7天的長途跋涉,終于到達了英吉沙縣的工區(qū)。工區(qū)環(huán)境惡劣,路上是浮土、泥坑,工地上是紅柳、砂石,車輛在沒有路的路上顛簸,走不多遠就走不動了。好多東西設備全是靠人抬肩扛到達工地。放線時,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再加上酷暑高溫、蚊蟲叮咬、草癟子猖獗等,施工進度緩慢。當時英吉沙工區(qū)是密密麻麻的戈壁石頭,鉆機打井時,發(fā)出“格楞楞”、“格楞楞”的響聲,只聽鉆機響不見鉆頭下,鉆頭一次一次的更換,從早到晚才打不了幾米,可提鉆時,鉆頭鉆桿卻被礫石死死的卡住,轉不動、上不來,最后大家只能采用鎬頭鐵鍬挖出來。井打不了,領導決定,采用人工挖炮坑的方式施工,一定要在年底前,完成工作任務。
一場人工挖炮坑的大戰(zhàn)開始了。工區(qū)礫石地表堅硬,挖坑工作量大。要說苦,挖刨坑最苦。十字鎬掄起來落下,“嘣”的一聲,火星四濺,雙臂震的發(fā)麻,虎口震得出血,干久了,汗流浹背,眼前一片漆黑。一天下來,人人都像出土的文物。當時有個順口溜:“天上飛的有衛(wèi)星,地上的我們在挖炮坑,挖炮坑、挖炮坑,挖得雙眼冒金星”。到了吃飯的時候,手都伸不值,放眼望去,滿是纏著白色繃帶的雙手,捧著碗兒在吃飯。拿筷子都很艱難。我們克服各種困難,起早貪黑,連續(xù)施工四個多月,終于按時完成了工作任務。
第二年,我們又接到了阿克蘇七團的施工任務。戀戀不舍的離開了溫暖的家,踏上趕往工區(qū)的路,坐上長途車就犯愁!當時交通不便,長途車是解放轎子,火車是綠皮車,不僅車況差,車次還少,時常趕不上當天的車,從家里到新疆,再到隊上,一走就是半個月。七團的工區(qū)條件同樣艱苦,當時一個隊也就幾臺車,后勤保障都有困難。時常在工地吃不上飯。我們出工的人,出工前都要帶上兩個饅頭,以備充饑。洗澡也困難,實在不行大家就只能用臉盆打點水擦一下。好不容易完成了七團的施工任務,隊伍還沒來得及休整,又接到了新的施工任務,219隊和2142隊要做一條沿著和田河,橫穿沙漠的大剖面。
隊長苗春峰不相信的問,這么大的工作量,明年干不行嗎?“局里交下來的任務,不僅要馬上干,而且要高標準、盡快速度地完成!”指揮部領導說。
這還有什么說的,隊長和指導員立即召集全隊人員,召開了動員會,明確了工作任務。這是塔里木盆地會戰(zhàn)以來,完成了沿盆地周邊馬蹄形勘探后,為進一步查明盆地內(nèi)構造,給盆地把脈的一條測線。只有盡快完成了這條測線,才能確定明年的工作任務。為了加快施工進度,隊上采取了小搬家的形式,人員設備一出去就是好幾天,有時干半個月大家才回主營地休整。有人在詩中寫到:天當被,地當床,懷抱測線進夢鄉(xiāng)。風吹爐火旺,雨水洗衣裳……這就是描寫小搬家的情景。白天太陽暴曬、晚上蚊蟲叮咬,遇到陰雨天氣到處是泥濘沼澤。暑去寒來的和田河冰冷刺骨,條件更差了,紅柳叢、浮土地,無風三尺土,有風滿天飛,在這種施工環(huán)境下我們一干就是幾個月,誰身上都剝掉了幾層皮。
那時我是放線班查線工,當排列發(fā)生線路故障時,儀器操作員就會用通信箱直接叫我,查通排列后才能放炮。有一次,臨晚上收工時,儀器操作員告訴我,有三道線路不通。為了不耽誤第二天放炮任務,我要連夜查好線。我和另外一名查線工急忙吃過晚飯后,背上工具,拿起手電筒,一起去查找不通的線路。夜晚的和田河沿岸,天黑林密,350米寬的河面全部封凍,冰冷的寒風吹來,入木三分,瑟瑟發(fā)響,兩束晃動的手電光線,又給現(xiàn)場增加了份神秘。我們倆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前行,一個點一個點地查找,一道線一道線地檢測,終于一個一個找到了不通的線路,查好后天都快亮了。身體雖然非常疲憊,心里卻非常高興,終于沒有耽誤第二天放炮。
我們石油工人,擰成一股繩,頂風沙冒嚴寒,風雨無阻,在艱苦的歲月里,發(fā)揚不怕吃苦迎難而上的石油人精神,一干就是幾十年,拿下了一個又一個油氣田。
雖然當年吃過很多苦,但是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回顧塔里木的發(fā)展,我為油田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也為自己是一名光榮的石油工人感到自豪。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石油勘探有了很大變化,裝備越來越好,技術越來越先進,能在沙漠、山地、沼澤等復雜條件下勘探,生產(chǎn)效率提高了,采集質量提高了。東方公司的勘探任務也走出了國門,勘探能力躋身世界前列。
我們生活的地方,也由當時的一片荒漠,變成了現(xiàn)在園林似的小區(qū)。高清攝像頭時時監(jiān)控,巡邏車不定時巡查,都給居民送去了一份安定幸福。
這些巨大的變化令人振奮,激勵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每位老職工,都會發(fā)出由衷的感嘆。我們當年是塔里木的開拓者,現(xiàn)在是公司的持續(xù)、健康、快速發(fā)展的受益者。雖然我們這些老石油人已經(jīng)退休了,但我們的思想沒有退休,內(nèi)心時刻關注著公司的發(fā)展變化。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教育好子女,保持好院區(qū)的祥和穩(wěn)定,去力所能及的支持一線生產(chǎn),發(fā)揮好自己的余熱。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