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愛一直在我們的心中,我們難以忘記她對于我們所做的一切,著濃濃的愛意 ,即使回憶可能感受到其中的溫暖,懷念母親,懷念那些回不去的曾經(jīng)。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guān)于懷念母親的抒情散文,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吧。
曾記得有篇文章這樣寫過:“有學(xué)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xué)歷的人,也不一定沒文化。”我的母親便是后者。
上世紀(jì)的七十年代,父親從部隊退伍回來后被村里人推選為村長,他認(rèn)為既然鄉(xiāng)親們信任他,就不能辜負(fù)大家的一片期望,要竭力為村民服務(wù),一心為公、本分善良。無奈當(dāng)時家景不濟(jì),全家人的溫飽都成了問題。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為了不讓家人餓肚子,母親就拉著架子車帶著我到村子的其他隊上借糧食吃,鄭家十斤、張家八斤、李家七斤,每借一次糧食,母親都會用鉛筆認(rèn)認(rèn)真真的在紙上把賒糧日期和數(shù)量記在小本子上。到了來年,打下了糧食,又會在第一時間一家一家的把欠的糧食還上,再給他們多補上一二斤,母親總說在危難的時候別人幫了咱一把,咱們要懂得報恩。
八十年代末,父親因生計所迫終于還是辭了村長職務(wù),東奔西走的做點小生意維持一家人的開銷。記得那時候,對我來說最開心的就是過年,每到年底父親都會帶幾只豬蹄、豬尾巴和一塊豬板油回來,我和哥哥高興地歡呼爸爸的偉大。母親也會小心地拿了鑷子把豬蹄上的細(xì)毛一根根拔掉,收拾干凈,說到年三十兒給我們紅燒著吃。
我和哥哥盼望著盼望著,終于到了年三十的下午,隊里的老先生開始給各家各戶寫春聯(lián),我跑去湊熱鬧,給先生幫忙扶春聯(lián),再取上一副吉祥如意的春聯(lián)跑回家和哥哥一塊兒貼到堂屋門上。天剛一擦黑,我倆就迫不及待地跑到灶房,只見母親不停地抓起稻草塞進(jìn)鍋灶內(nèi),一會兒用嘴吹氣,一會兒用燒火棍捅草灰,我們站在鍋臺邊,瞪大眼睛,饞涎欲滴,催促著要母親大火燒快點,早點煮熟好解饞,隨著灶火的不斷旺盛,肉味隨蒸汽升騰起來,聞著那個真叫香。
母親看著我倆的猴急樣,拭著額前的汗珠,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好孩子,你們要好好讀書,多讀書考學(xué)才能有出路,做個有用的人。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年輕時候不努力付出不好好學(xué)習(xí),老了只有悲傷嘆息,世上沒有后悔藥;咱們農(nóng)民的日子不好過,面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一整年,到頭來還是還吃不飽,莊稼好壞全靠老天爺……我和哥哥雖是聽著,只管點頭應(yīng)聲,但肚子咕咕作響,美味終于出鍋了,母親卻沒有舍得吃,看著我和哥哥吃得很香,母親的臉上露出了滿足而欣慰的笑。也就在這一晚,我立志要聽母親的話,努力學(xué)習(xí),跳出農(nóng)門,做個有用的人。
2000年左右,我終于脫離了“苦海”,離開家鄉(xiāng)上了大學(xué)。見不到母親,就偶爾寫信寄回家。母親還是識得一些字的,不忙了就取出信件念一念,好像給小孩兒說話一般,然后再整整齊齊疊好壓在褥子下面。
隨后的十多年歲月,母親得過幾次大病,手腳不太利索,走路需要拄著拐棍,走不長就要坐下休息,坐的時間長了再站起來又會有點困難。為此,我和妻子專門把母親接來家里住,一段時間后母親卻說樓房太高,沒有院子,待在屋里心悶,拄著拐棍走動打擾了樓下鄰居。怕母親發(fā)悶,我和妻子一下班就扶著她在樓下散步,順便帶個軟皮凳子方便母親做著休息,時間不長,母親怕給我們添麻煩,怕影響我們的工作,執(zhí)意要求回老家獨自生活,說住了一輩子還是老家住的習(xí)慣,有院子、菜地、花木和水井,看著心情舒暢,更接地氣。
在母親的一再堅持下,最終還是回到了老家。我對母親說找個有心的保姆做個飯、洗個衣,母親怕花錢,堅決不讓。有天晚上,母親忘記吃藥,夜里突發(fā)重病,經(jīng)及時搶救,一周后慢慢蘇醒過來,卻從此癱在床上了。我后悔至極,給母親找來保姆日夜照顧,只要單位放假,我和媳婦也會趕回老家看望母親,給她做飯菜,擦身子,洗梳頭,泡洗腳,剪指甲。母親呆滯看著我們,抿嘴流淚而無法說話,但是我心里明白母親想要說的話……
時至今日,母親的話對我影響巨大,時時激勵著我。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沒有受到過很高的文化教育,卻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不斷影響并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教我誠實守信、教我懂得感恩、教我心懷善良……就像一個人字,雖然只有一撇一捺,卻也要寫的頂天立地。每當(dāng)我想起母親,她的音容時?M繞在我的腦海中,伴我走過年年歲歲。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