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有很多的規(guī)章制度,沒有針對一個人,也不是為了一個人而定,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你而去改變什么,更多的是我們在為了適應這個世界而去努力,一起來看這篇文章吧。
1.生活總是給我們以成功的喜悅,然后又給我們沉重的打擊,如此循環(huán)。強大的人,能在每一次的打擊后,再次崛起,再次接受更大的打擊,好讓自己更加強大。渺小的人,經不起兩三次的打擊后,就意志消沉,自甘墮落。所有有成就的人,都不是平步青云,都是內心經歷了一次次的摧殘,在死亡邊緣數次掙扎后,涅槃重生的人。
2.人從忙碌的生活中抽離出來,會很容易陷入一種迷茫。這種通俗的迷茫,很自然的引發(fā)人去反思生活的意義、人生的目標。但是一旦進入了忙碌的狀態(tài)后,人們又很容易把之前的想法拋之腦后。所以,大部分的人直到進入老年的時候,才感嘆歲月的流失之快,才喟嘆自己沒有為之努力。我也是一樣,囿于生活的困頓,總是會在不經意間滯留在理想的邊緣。但心里的勇氣一直鼓勵著我,使我沒有放棄。我也很清楚我這一生的方向,就是“思考”,然后通過藝術、文字等方式表達出來,進而影響每個人。當我寫下這段的文字的時候,我還徘徊在寫與不寫之間,但最終心里的指令,下達了我無法抗拒的執(zhí)行。我希望每個為生活奔波的人也是一樣,沒有人天生就具備實現自己夢想的能力,如果有的話,輕而易舉實現的夢想,便不是夢想。而是一邊禁錮在世俗當中,一邊不放棄自己的目標,誰不是夾著汗和血,抵達終點的。
3.放棄只需一時,但努力卻要一輩子。放棄與堅持,真的很不公平。你堅持了很久的事情,一旦放棄,就前功盡棄,所有的汗水都付諸東流。但堅持卻又是一輩子的事,因為即使得到了一點成就便停止的話,那么,成就很快就成了過眼云煙。更可怕的是,人的惰性會見縫插針的進入你生活的縫隙,并成為蟲子,蛀蝕著你。其實我每天都有至少三到五次放棄熱愛的事情的念頭,因為堅持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耗費的個人精力極其多。但就是因為“不甘心”,讓我一次次的堅持了下來。我不知道這么堅持未來是否會有更好的回報,但不堅持一定沒有。
4.有一天,看到一個老年人為了趕公交,追著車跑了一小段,最終公交車還是沒有等待他,離他而去去。老人以為沒有希望了,失落的目光聚焦在遠去的公交車尾,但是公交車開了幾米之后,因為遇到紅燈并停了下來。老人想要再努力一次或者以為公交車司機在等待他,于是又小跑到了車門口,猛勁敲了幾下車門,連續(xù)的抨擊聲,催趕著司機打開車門。但寧人失望的是司機并沒有開門,于是老人失望的離開了?吹竭@一幕的時候,我揣測老人的心里一定很沮喪,并對司機充滿了怨憤。我看到乘客看見這一幕后臉上暴露表情,也能夠確定他們對老人抱著深深的同情。如果有人把老人追趕公交的這一幕拍成了視頻,放在各大媒體上,并把矛頭指向司機的無情,那么,司機這次一定成為了眾矢之的的罪人。但是站在司機的角度上,他們有著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制止著他不能按照自己的行為意志執(zhí)行。所謂制度就是離站臺幾站可以?,離開多久后不能停靠。但是把事情架設在一個弱勢的群體上,不免就有人為了維護弱勢群體,能夠把人瞬間用口水淹沒,并且可以冠上各種道德倫理的罪名。而我并不贊成哪一方的說法,只是對于中國這種人情社會,在情與理之間,我們總是模糊兩可。似乎有時站在哪一邊,都是錯的。我們罵貪官濫用職權,但是如果你父母是某高官,又有機會把你通過關系弄進某個單位,你會因此舉報你父母的腐敗行徑嗎。而為什么事情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我們就無法容忍。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是自私的,在評判每件事的時候,所選擇的價值觀都是對自己有利的,而不是選擇最公平的,這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而對公平的裁定,有時又是源于大眾的情緒,所以,公平和正義很多時候顯得很無辜,它們既不能為自己辯護,又不能發(fā)聲。所以,我現在一聽到別人議論他人的時候,不敢妄下結論。很多事情只是聽聽而已,盡量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畢竟我們都有著自己的局限性,很難真正的看到事情的全貌。即使看到了事情的全貌,但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認知,誰也無法保證角色對調的話,能夠不做出跟他一樣的決定。
5.前不久,偶然進入了一個本地人的群,赫然發(fā)現里面的人幾乎都一致的排外,認為外地人搶奪了他們的資源,留下不好的印象等等。這跟當時香港一直都排斥大陸人有些類似,包括在國外也經常出現一些地域偏見,認為華人搶奪了他們的飯碗。其實作為廈門本地人而言,我對80年代的廈門充滿了回憶和情懷,但是我并不認為這種排斥的作法能夠幫助廈門走向更好的未來。每個城市和國家的強大,就必須要開放競爭,競爭的目的就是把一些低劣的人才、不良企業(yè)排除到社會的邊緣,讓真正的人才成為社會的主流。所以,很多被排擠到城市邊緣的人,才會發(fā)出抱怨的聲音。因為在這之前,每個人的貧富差距基本為零。但是現在,因為開放了競爭,少部分人站上了金字塔的頂端,仇恨的情緒便由此隨著貧富差距的拉大逐漸上升。相對廈門人而言,外地人也經常排斥本地人,認為本地人占有了土地的先天優(yōu)勢,贏在了人生的起跑線上,暗示了自己對于體制的不公平。其實,不管本地還是外來者,憤怒的原因皆是源于看到了貧富差距,而自己又不屬于富的那一方,由此產生了憤怒。所以,與其說是地域偏見,其實是人性的陰暗。我們無法去批判每個人出生的公平與否,因為這并不是按照他個人的意愿,而是上帝決定。我們也無需去抵制城市的外來者,沒有他們的競爭,個人水平就無法提升,城市經濟就無法上升。未來,人才和資源的競爭力度一定會達到空前的頂峰,貧富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這個時候,優(yōu)秀的人才將會更加凸顯,得到更多的回報,而低質的人才只能隨波逐流,徘徊在貧窮的邊緣。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外來者,要么適應這個世界,用實力證明自己;要么當個鍵盤俠,用口水安慰自己。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