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羨慕三毛的生活方式和她那自由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就像是一個自由的向?qū)В蛉藗冋故局约旱娜松,自己的向往,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希望大家都可以去追尋內(nèi)心的自由。
“我是一個像空氣一樣自由的人,妨礙我心靈自由的時候,絕不妥協(xié)”這是三毛對自由的宣告,也是三毛這一生的真實寫照。
三毛原名陳懋平,可那個“懋”字三毛無論如何都不會寫,便每次都自作主張把那個字跳過,后改名為陳平。后來,她又自作主張,叫自己ECHO,說“這是符號,不是崇洋。”而三毛一名的由來一是因為非常喜歡張平樂先生的《三毛流浪記》,二則是三毛說自己寫的東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錢。三毛是隨性的,她不被所謂的世俗而牽絆,她只是享受過程,她只想盡情的去做,一切后果都是成長的經(jīng)歷。三毛是很獨立、很冷淡的,她不玩任何女孩子的游戲,也不跟別的孩子玩,她實在不是一個乖巧的女孩子,她比男孩還要“狂野”、還要不羈,兩歲時就在墳邊玩泥巴,十三歲時就做漁船遠征小琉球,十六歲時就向父母介紹她的各方男朋友。三毛的不羈是真實的,不摻雜一絲的做作,她離家、逃學、遠走西班牙、追尋撒哈拉都是率性而為,對她來說過程就是結局。
三毛是很童真的,她認為“留大胡子的人,在本性上大半是害羞的,他們認為將自己躲在胡子里面比較安然。”三毛是真誠的,與人相處最在乎的也是真和誠,她在《星石》中寫到在西班牙和一個希臘游客的相遇,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人在靈魂里多了一些他人沒有的東西,那就是真和誠。三毛無論是在北非、西班牙、還是在美國都有許多交往親密的朋友,這一點不外乎她對待別人所付出的真誠。三毛是令人心疼的,荷西去世的悲痛,多年后她平淡的講出荷西。
三毛在大三時為情所困,情難自禁之下選擇遠走。她離開之前沒有眼淚,只深深地看了家人一眼,便頭也不回地走了。她在西班牙她做了三個月的啞巴、聾子,但她不曾向他人訴說她的心酸苦難。但一年之后的三毛就不一樣了,她開始了新的天地,她和之前一樣善于交際。也就是在這時三毛結識了荷西,那個帶給她無限歡樂,卻離他而去的荷西。之后三毛去了巴黎、慕尼黑、羅馬、阿姆斯特丹……她不曾開口向家中索要旅費,只是白水、面包,她認為這樣便足以維持生存,旅途中的歡欣與食物并無太大關系,她在乎的是游歷的自由,這是三毛的所特有的自愈,也是三毛對人生樂觀的處事態(tài)度。
三毛和荷西的愛如此深厚,不為人間煙火所羈絆,與河西生活的歲月是明媚的、歡快的,這歲月孕育了《撒哈拉的故事》,其中有她的游歷、有她的感情,文章中也充滿著三毛的爽朗和幸福。即使是在撒哈拉沙漠這么惡劣的環(huán)境下三毛仍舊是那個豪放、積極的三毛。但荷西的死卻給三毛帶去了陰郁帶去了痛苦,從《夢里花落知多少》的字里行間就能感受到三毛的悲傷,那種沒有眼淚的痛苦使三毛郁郁寡歡。她在《夢里花落知多少》中寫到:“最怕的事情是,我不會回家。我常常站在街上發(fā)呆,努力的想:家在哪里,我要回家,有一次,是鄰居帶我回去的。”家里失去了荷西便失去了生命,再好也是枉然,那個失去了荷西的家是不能稱之為家的,沒有了荷西沒有了家的三毛是陰郁的。就像她說過的:“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們。”荷西走了,三毛的心也就走了。在夜深人靜之時她還是會幻想到那個人溫柔的耳語:“不要哭,我的,我的——撒哈拉之心。”這樣的三毛是令人心疼的,這樣的三毛是令人憐惜的。
三毛對張樂平先生說:“我3歲多就離開了上海,那時我剛懂事,看的第一本書就是《三毛流浪記》,那個到處流浪、永遠也長不大的男孩對我影響可大了。許多年以后,當我在異國他鄉(xiāng)寫第一本書的時候,我就取筆名用了‘三毛’這個名字。”或許是因為那個到處流浪的男孩,三毛的一生也都是在“流浪”,她“流浪”的一生是幸福的,無論是她的作品、她的游歷還是她的情感,都是在“流浪”中孕育的。她為愛兩次“流浪”到西班牙,也就是這“流浪”才有了她與荷西的相識和重逢;也是這“流浪”才有了《萬水千山走遍》。
三毛的父親陳嗣慶評價三毛:“我女兒常說,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痛快的活過。我想這個說法也就是:確實掌握住人生的意義而生活。在這一點上,我雖然心痛她的燃燒,可是同意。”這個家里的老二作風獨特,并不是講一般形式的人,她的遠走、她的“流浪”都是她的個性使然。這個個性不一般的老二經(jīng)歷過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不知她失去荷西后是怎樣鼓起了生活的勇氣,以怎么的心情游歷了中南美洲,或許是三毛本身的樂觀,豪放和對人生的理解。
她的文字讓我歡快過,感動過,悲傷過,給過我對愛情的美好幻想,給過我對一望無際的沙漠的向往,在苦悶壓抑的歲月里給過我對流浪的自由的期盼。三毛就像是一個自由的先導者,她用文字記錄自己的人生,她雖已不在,但她的文字給予我對一切事物的向往。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