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一書由法國作家司湯達所著,講述了主人公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但是憑著自己的智慧與才智過上了上層人士的生活,但是因為內(nèi)心的貪欲而釀成錯事,自毀前程。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羌t與黑讀后感1300字欣賞。
美源自于我們對生活的不斷認知,她何時成形、何以成形,我們無從得知,只知道她是潛移默化的,并在某一時刻驀然出現(xiàn)在腦海中成為一種近似神圣的標桿,頗有一種“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味。
少時我們可能憧憬著一位少女或少年,并將其放在自己內(nèi)心期待的美的框架中,然后在人群中尋找某一個閃光點,再將其放大到極致掩蓋其他形形色色的污點,最后美感帶來戀愛的芬芳留下無限回憶。
壯時我們可能期待著富有的生活、響亮的名號與美滿的家庭,在最艱苦的環(huán)境中忍耐、掩藏傷痕、走向美好的風景。
老來我們則可能享受著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寧靜淡泊的田園生活,像蘇仙一樣,放蕩自我、沉浸江海之間。
美隨著我們的成長,或是升華,也有泯滅。
由于出生低劣,于達厭惡碌碌無為的生活,他野心勃勃想做拿破侖一樣的男人。于連首先把社會和他人作為自己的標準。見到龍騎兵的威風,他就想成為軍人。見到本堂神甫的權(quán)勢,他就像成為教士。我們可以看到他對飛黃騰達的渴望,但這個愿望時刻在改變,是不堅定的。只能說于連此時對美并沒有清晰的概念。他是盲目的。
我們經(jīng)歷平凡、苦痛、麻木,等待心目中美的救贖,在一絲曙光之中,拼盡一切。
但美本身也擁有驚人的力量,她在記憶的烈火中涅槃,然后用自己的火焰燒透靈魂,只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漫長、可能短暫、可能永遠不會完成。
當于連在瑞納夫人面前把野心望穿的時候,斯丹達爾指出“從未愛過也從未被愛過的于連覺得做個真誠的人是那么甜蜜愉快”也就是說此時于連對美的感受發(fā)生了潛在的改變,在那么一段時間內(nèi),他隱隱感覺到什么是美好的。但在法國迂腐黑暗的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下,于連走入錯路。他遠征巴黎,遠離瑞納夫人,征服瑪特兒并在精神上產(chǎn)生強烈而真誠的欽佩和喜愛,進而暫時獲得了異變的美。而司湯達顯然不愿意美被黑暗泯滅,瑞納夫人的的一封信成為于達落獄的導(dǎo)火索,然而于達入獄后居然冷靜下來,并對自己行為感到悔恨和恥辱。可謂巧合,亦是奇跡。當時于連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向他所仇視的那個階級和他所抱定決心加以反抗的社會屈膝投降,乞求和接受它的恩赦。這樣他在肉體上雖然能夠得生,但在精神上卻將宣告死亡。另外,就是忠實于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的至美,把對人生的挑戰(zhàn)堅持到底,回到最初的美好。這里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司湯達對美的追逐——選擇瑞達夫人,挺身赴死。
美不是被動的,她在無形間凈化宿主,試圖把誤入歧途的游子拉回正軌。人生在美的感染下前行。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美往往是我們生命的極端,我們都已擁有美有時又何必稱為美呢?人可真是復(fù)雜又可悲的生物,在拒絕中同流合污,在錯過后空剩感慨。然而天性中我們又有美的靈氣,在自然脈動中誕生,在宇宙的星空下成長,這是幸運。因為美,迷茫之人也有走出迷霧的小徑,墮落之人也有爬出深淵的臺階,一切姍姍來遲而又恰到好處。當美達到生命的極點,死亡也只是過客。
也許我們無法言說什么是美,但我們知道何為丑陋,排斥與之交雜的一切,然后一切自然就獲得了美感。盧梭認為資本擠兌是丑惡的于是他選擇了瓦爾登湖,蘇軾以為朝堂內(nèi)斗是難堪的于是他選擇了西湖。于連的生命像蜉蝣一樣短暫,但卻像掠過夜空的流星一樣燦爛。他生命中的高潮是兩次非同尋常的悲劇性愛情。于連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物。他的內(nèi)心世界深刻而復(fù)雜,他既卑怯又勇敢,既狡猾又真誠,既老練又天真,既復(fù)雜又單純,所有這些水火不容的對立比較,其實恰恰把美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出來。人生最可悲的恰恰是多年以后成了當年自己最厭惡的人。這一點上于連是成功的。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