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萊特》這部電影由沃什·韋斯特摩蘭執(zhí)導,講述了一個雙性戀女作家人生曲折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女性本來地位就比較低,還具有雙性戀,更是被人嘲笑。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强氯R特觀后感:用一支筆劃破牢籠,大家一起來看看。
《柯萊特》(Colette)是一部講述法國前衛(wèi)女作家Colette(全名Sidonie-Gabrielle Colette)生平的傳記電影,聚焦于她與第一任丈夫的婚姻其間發(fā)生的故事。Colette的作品多探討婚姻和性,曾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Gigi》算是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額外一提,Colette曾親自挑選當時尚未成名的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出演《Gigi》百老匯舞臺劇女主角,兩年后赫本就憑借《羅馬假期》一炮而紅,Colette真可謂慧眼識珠。
說回電影,Colette從鄉(xiāng)下少女蛻變成名媛作家的過程中,居功至偉的有兩個人——虛有其表的出版商兼作家Willy和溫柔灑脫的女同性戀貴族Missy。
Willy是十九世紀末的巴黎名人,一個才名在外的花花公子。對Colette而言,他不僅是把她從鄉(xiāng)村帶到巴黎上流文青圈子的丈夫,更是她寫作路上的啟蒙導師。有趣的是,Willy自己其實名不符實,很多時候掛在他名下大賣的作品都是他聘請潦倒的作家代筆的,但這不妨礙他有過人的文學鑒賞力,是個出色的營銷企業(yè)家。
而彼時的Colette會寫卻不會作,正是丈夫Willy點撥她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夫妻倆坐在書桌前合力創(chuàng)作修改Colette以個人經(jīng)歷改編的處女作《Claudine à l’?cole》的一幕,更是頗有點琴瑟和鳴,相知相惜的美好模樣。作品大賣后,懵懂的Colette一開始對于活在丈夫的陰影下其實并沒有太多的怨懟,更多的是被認可的興奮和竊喜,畢竟不少讀者早已洞悉真相——Willy一個沒有在鄉(xiāng)下生活過的成年男人,怎寫得出來鄉(xiāng)村生活的意境和鄉(xiāng)村少女的心境?
而名利雙收的Willy食髓知味,不僅花天酒地,出軌欠債,更不惜把妻子鎖在家中迫她寫作,又鼓勵她與已婚名媛出軌以誘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最后更拒絕妻子聯(lián)名出版的要求,擅自賣掉《Claudine》的版權,終迫得羽翼已豐的Colette與他決裂。最后Willy痛哭著挽留她,而她不屑一顧地離去的一幕教人迷惑——到底Willy愛Colette嗎?他的挽留是因為害怕失去一顆搖錢樹,還是失去一個愛人?
我認為愛是愛的,不然跟這么一個鄉(xiāng)村少女逢場作戲便是,何必娶她。只是這份愛淺薄且不成熟,明知道Colette才華橫溢,可以闖出一片天,可以活得張揚自信,卻為了一己私欲連讓她成為聯(lián)名作家都不愿意,可見他視妻子為擁有物,并沒有尊重她的個體意愿,而這份輕視對于一個獨立而有主見的女人而言最是不能接受。
整部電影里Colette其實一直都是隱忍而不馴的,一開始Willy逢人便介紹妻子為Gabrielle,后來因為《Claudine》以Willy的名義大賣,不甘心的她才開始主動在人前介紹自己為Colette,可以說故事很早的時候她就有了擺脫“Willy的妻子Gabrielle”這附屬品身份的自主意識,但并不強烈,只是小小的反叛。直到最后她的情人Missy提點,加上驟然得知心血之作版權被賣,她才憤而生出跟丈夫分道揚鑣的決心。
說到Missy這個人,有趣的是電影描述十九世紀末社會對同性戀的曖昧態(tài)度——雖然時髦卻又不被支持、不能見光,但相比跟異性出軌又算是可圈可點的灰色地帶。有一幕說到Willy帶上Colette一同赴會,席間以為妻子看上了他一個已婚男性友人,負氣帶她提早離席,于是夫妻倆發(fā)生了以下一段對話:
Colette:Your jealousy is misplaced. 你嫉妒錯對象了。
Willy:How so? 什么意思?
Colette:It was the wife I found interesting... What would you think of that? 我是對他的妻子感興趣……你怎么看?
Willy:Well, that's a different case. 那就不同說法了。
Colette:It is? 是嗎?
Willy:Perhaps. 可能吧。
也許是因為Willy當時的默許和后來的鼓勵,Colette真的開始跟第一任同性情人Georgie交往。Georgie既是代表Colette初次放縱愛欲的自由,同時也是她對丈夫不忠、名聲不顯等種種不如意的發(fā)泄出口,可以說這段關系的開端頗有些你不仁我不義的挑釁意味。但從Colette還是鄉(xiāng)下姑娘的時候跟Willy在倉庫幽會可見,她本就是個大膽熱情的女子,后來的放浪形骸也就不算突兀了。
而Colette的第二任情人Missy卻不一樣,二人關系并不是情欲和報復心理的產(chǎn)物,這個總是以男裝示人的公爵之女溫和而寬容,她自己深明女人在那個時代性向被壓抑的悲哀,勇于無視世俗目光,以身作則引導Colette發(fā)現(xiàn)自我,因此除卻床上關系,二人更是亦師亦友。電影中有一幕Missy曾隱晦地暗示她,終有一天她要決定自己是Claudine還是Colette。言下之意,對于她是風麾巴黎卻隱身角色后的Willy妻子,還是擁有名字的大熱作家,決定權其實在Colette自己手里。最后也是她開導猶豫不決的Colette離開Willy:
Colette:Willy is demanding, yes, but he also gives me a lot of freedom. Willy是諸多要求,但他也給了我很大程度的自由。
Missy:It's a long leash he keeps you on, but it's a leash nevertheless. 他是把栓著你的繩子放很長,但你終究是被拴住的。
Missy這句話道破了一個真理:鳥籠再寬敞也是鳥籠,真正的自由不應該由某人恩賜。
對于Missy這個身份選擇的問題,Colette也在最后與Willy決裂時回答得干凈俐落:
Claudine is dead now. She's gone. You betrayed her.
And I... I have outgrown her.
Claudine已經(jīng)死了,是你背叛了她。
而我??我已經(jīng)超越了她。
而她最后確實用一枝筆和半生精彩寫下了不容置疑的答案——她是Colette,自由而肆意的傳奇女作家。
其實作為一部文藝片,《柯萊特》敍事算不上精彩跌宕,人物心理變化也離不開套路,屬于看三十分鐘就大概知道結局的電影,但無可否認拍得很有韻味,演得扣人心弦。
有人或會將Colette與男男女女的關系解讀為十九世界末二十世紀的女權意識抬頭,但我并不覺得這是電影想帶出的主要信息,因為從Colette只能替Willy代筆到最后以自己的名字成功都與性別無關,她在不忿的時候想到的不是“憑什么女人不能出人頭地”,而是“憑什么我不能出人頭地”,所以我體會到的故事思想其實更加簡單直白——一個女人在時代背景的約束下對自我的認可和追求,從“某某的小妻子”蛻變成“我”的成長過程,刻畫的不是“改變”,而是“發(fā)現(xiàn)”,也正是這種忠于自我,從一而終的發(fā)現(xiàn)最終解放了Colette的靈魂,賦予她以一支筆劃破牢籠的自信。
我特別欣賞的是,電影沒有刻意標榜Colette是雙性同性還是異性戀,我看到的只是一個年輕女人坦率探索性向的美好,以及無視道德出軌的丑陋(現(xiàn)實中的Colette甚至與繼子有染),而這種不加美化的真實反而令本就是雙面刃的自由更加擲地有聲,發(fā)人深省。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