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這本是收集了傅雷的家信,從中可以看到傅雷對子女的教育,這是今天的我們家長所需要學習的精神以及人生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這本書?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歉道准視x后感范文精選5篇,大家一起來看看。
篇一
《傅雷家書》,是八下的必讀書目。一開始聽說《傅雷家書》的時候,以為挺有意思的,就買了一本看,可是里面的內(nèi)容讓我感到枯燥乏味,只是傅雷夫婦寫給他們的孩子傅聰和傅敏的書信而已,沒有什么吸引人的。但是當我把整本書看完后,我發(fā)現(xiàn)書信中包含著傅雷先生及夫人對兩個孩子深厚的愛。
每個人都感受過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誨,可當我讀了《傅雷家書》后,感到的卻是另一種不同于大多數(shù)家庭的愛與教導;蛟S是因為傅雷兒時的生活環(huán)境,使他的性格發(fā)生了變化,讓他作為人父時也變得如此嚴厲,但在《傅雷家書》中那一封封書信中,無一不表現(xiàn)出他對兒子的愛。
《傅雷家書》不僅僅只是一本表達父母對遠在他鄉(xiāng)的兒子的思念的書,它更是一本教育之術。眾所周知傅雷是我國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和藝術評論家,但在這本《傅雷家書》中,他是一名知識淵博的教育家,或者說,他更像是一位稱職的父親。傅雷先生與其他人的教育方式不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話應是深深的烙印在傅雷心中的。傅雷在兒子傅聰幼時,便是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的虐待”。別人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傅雷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后來傅聰出國離別之時,傅雷自責自己對兒子童年時的管教太嚴。
在傅雷給傅聰?shù)男胖,表現(xiàn)出傅雷對傅聰?shù)年P心與思念,但同時也不忘對傅聰進行思想上的教育。傅雷和傅聰兩人對學問的追求是無比的執(zhí)著和熱愛,有一次傅雷和傅聰因一首曲子中的一個片段的重要性而大吵一架,后來傅聰離家出走。在書信中傅雷也對傅聰叮囑到:“在我一生任何時期,也沒有忘卻對學問的忠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可見,傅雷對學問的追求是如此熱愛,也可以知道,傅雷是一個真正教育孩子的好父親。
《傅雷家書》,是傅雷夫婦與兒子傅聰?shù)木窠佑|和思想交流,是家人之間傳遞愛的文字,同時也是親子教育的典范。
篇二
一位對兒子付盡了心血的嚴厲父親,一位可以工作長達幾十小時的翻譯名著狂人,一位能將中西知識貫穿并且深入研究且熟練運用的學者......他就是傅雷。
說起傅雷大多數(shù)人定會想到《傅雷家書》,沒錯我所了解傅雷的渠道也是通過《傅雷家書》,本書雖不及小說那般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也不及理論書那般頭頭是道神秘無比,但是它卻極其的真實,當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jīng)過思考或是情感噴涌而寫出的,雖沒有那么有趣,但是卻讓人感覺我在聆聽父母與孩子之間最真摯的談話,雙方毫無避諱,直抒胸臆且用詞極具文學素養(yǎng),有一種異于它書的新穎。
傅雷的三方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愛國,在傅聰出去后,它不斷地提醒他說黨的重要性,以及他對黨堅貞不渝的信任、支持,在對黨提意見時他心直口快,可惜在文革時竟被打成右派,傅雷是何等高傲的人,他豈能受這等侮辱,他絕不承認自己曾背叛過黨,所以他也決不會寫檢討書,這也就意味著,他會遭到無盡的批判,最后他以極端的方式——自殺,了結了這一生。
有些人可能會說,傅雷也太傻了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寫個檢討書又不要你命。哼,才人的心智之驕傲豈是你能懂得,古有岳飛,盡心盡力為國家收復土地,可是中年時的他卻死在自己國家的皇帝手中,何其可悲,他本可反抗,可惜為了忠誠為了背后的精忠報國,他放棄了逃跑,放棄了叛國,就如同傅雷一般選擇了死亡。
傅雷所吸引我的第二點——對音樂的境界理解之深,與其說之深不若說之神,他沒有一直學習音樂,可他卻能做到通過聽錄片唱片給予大師級的傅聰王者般的見解,這種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除了他年輕時練過琴外和它的文化積累,最重要的是一種給予兒子幫助的渴望,一種來自關心兒子的愛的力量。他對音樂的真正賞析使我感到崇拜無比,一種站在山頂上一覽眾山小的俯瞰,我也曾聽過許多音樂,除了只是為了好聽外偶爾會有些感慨,但像傅雷如此之深的見解,從未有過。
除此之外傅雷還有一點令我印象極深,就是他中西貫通的寫信方式以及他對中外名人了解之深之細致,這種寫信方法不僅會提升他的翻譯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傅聰?shù)挠⒄Z水平,這真是一石二鳥之舉,同時后者閱讀傅雷家書也能積累詞匯。對于中外名人的了解,傅雷信手拈來,中西都是如此,李白的浪漫,白居易的隨性,羅曼羅蘭的豪爽質(zhì)樸等等,令人受益良多。
感謝傅雷,是您的文筆讓我更加懂得了藝術。感謝傅雷的太太,是您讓我看見了文字中最真實的母愛。感謝傅聰,你是我新的目標,雖然我不走音樂之路,但是你的努力值得我學習。感謝付敏,你著了這本書,讓我有幸讀到。
感謝你們,傅雷一家。
篇三
合上深藍的硬皮書本,早已有太多的詞匯,太多的想法,太多的感悟在我腦中聚集。驚嘆傅聰?shù)奶熨Y聰慧,佩服傅雷的教子有方,用心良苦,嘆息他們在文革時的遭遇。
再經(jīng)閱讀,發(fā)現(xiàn)這些只是書中所包含的一部分,書中不僅僅包括了藝術的探討,處事的方法,生活的技巧,也有對健康與自然的建議。
“我一再提議你去森林或郊外散步……”初次看見這段文字時,我總覺得十分熟悉,仔細一想,好像也的確如此,每每當傅雷覺得傅聰過于勞累時,總會讓他多與大自然相處。而每當我們感到不得意或困頓時也會想去外面走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能使我們恬靜曠達!
傅雷也曾對傅聰說過:“在眾生萬物面前不自居為“萬物之靈”,方能法除我們的狂妄,打破紙醉金迷的俗夢,養(yǎng)成淡泊灑脫的胸懷,同時擴大我們的同情心。”人類長久以來自認為是萬物的主宰者,卻殊不知我們正是依賴著自然萬物生長起來的,我們又有何資本稱得上萬物之靈?而傅聰正是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正處在需要沉淀,需要調(diào)養(yǎng)生息的時候,作為一個藝術家,他更是需要來自自然的靈感與洗滌。自然正是藝術與文學家最好的老師。
從心理和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明媚的陽光和空氣負氧離子,可以緩解抑郁:在大自然中觀賞美景,可以增強自身對心率和血壓的控制;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可以幫助人們從高壓力中恢復過來。
回到書本中去,傅聰當時不就是處于這種狀態(tài)嗎——學業(yè)顛簸,四處輾轉(zhuǎn),父親又被劃為右派,處處被人所針對,壓迫。想必這些他一定是有所耳聞,而母親也已在來信中當面提出父親遭遇迫害。為了阻止禍不單行,只身在外的他只能謹慎而行,對外只談藝術。作為家中長子的他又怎不心焦憂慮。而傅雷,為了孩子嘔心瀝血,不顧自己的窘境與苦難,只是多多地與孩子交流生活,健康,人際交往上的事情,防止他重蹈覆轍。在特殊時刻,傅聰最需要的是放松身心,讓自己安然無恙,使家人不再擔心。
有一句話令我十分信服:‘大自然永遠是一個療養(yǎng)院’。是的,任何人都可以被自然治愈。與此同時,大自然經(jīng)得起任何一位文學家和藝術家的贊美。傅雷告訴傅聰?shù)娜允钦嬷B,讓我們一起走進《傅雷家書》,走進傅雷與傅聰?shù)氖澜纭?/p>
篇四
在一座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大園林中,靜靜地躺著一座挺拔的墓碑----傅雷之墓。今天我們通過《傅雷家書》來重現(xiàn)了傅雷悲慘而又偉大的一生。
“哇……”一聲啼哭響徹了這個山莊。父母憐愛地看著孩子,孩子哭得越來越響,于是父母決定給他取名為傅雷。
七歲的傅雷愛玩耍打鬧。一天,父親不幸被冤入獄。從此以后,傅雷的母親開始為傅雷的未來作打算,用逼迫、自殺,不擇手段讓傅雷收起兒童愛玩的天性,把時間都花在學習上,這給傅雷造成了一個有缺憾的童年,但也讓傅雷的未來生活少了許多挫折。
“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傅雷先生在兒子傅聰?shù)男胖羞@樣寫道。傅雷愛子,但更多是以他母親的方式愛孩子。嚴厲的家規(guī)讓傅聰傅敏從小就懂禮節(jié)、講禮貌。在傅聰去波蘭留學后,父親才在信中對他展現(xiàn)父親深沉的愛與期望。整整一本傅雷家書,傅雷不僅在教給兒子知識,更多是讓兒子學會做人。
文化大革命時期,知識分子開始受到紅衛(wèi)兵的批斗,傅雷先生也未幸免于難。瘋狂的“紅色積極分子”沖入傅雷的家門,搜出了所謂的“罪證”----一面小鏡子與發(fā)舊的蔣介石畫報。于是傅雷先生被監(jiān)押了三天三夜。傅雷先生只有兩個選擇:被紅衛(wèi)兵折磨或者莊嚴地用那化學藥物結束生命。他終于做出了選擇,以一個高尚的知識分子的身份優(yōu)雅地保住了自尊。
傅雷死前幾天,還在與兒子傅聰在信中交談。這份愛子之心,天地昭見。當文革結束后,兒子傅聰用盡心力還了父母一個清白。
傅雷,一代文學巨匠的故事,還在被我輕輕翻閱……
篇五
親情是什么?是山、是海,似那第一縷朝陽,似那輕拂的風,一直在我們的身邊。沒有在意卻又時時刻刻的關懷著你、伴隨著你。山那般重,水那般澄。
不信,看看它。
它——《傅雷家書》,刻畫了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在書中,他們不是中外聞名的翻譯家、精通棋藝的學者,只是平常家庭中關系親密的父子。沒錯,傅雷不再是傅雷,傅聰也不再是傅聰,只有“父”與“子”。
在書中,他們坦誠相待,字字如一幅水墨畫,自然而然,充滿溫暖。父母所關心的他們都想到了,吃喝住行,樣樣細細打點。并且特別注重兒子傅聰?shù)?ldquo;行”,言談舉止,使人們對傅雷家的家規(guī)深感佩服。連寫字都會認真觀察兒子,并且向兒子解說字的寫法,細膩到不放過標點符號,流露出深切的望子成龍之意。
談其學術問題時,倆人又由父子變成了忘年之交,向迷茫中的兒子給予耐心開導?谖且沧兂闪松塘康目谖,懂得傾聽兒子傅聰?shù)南敕,并且給予他充分的選擇權。他明白,做父親的并不是替兒子選擇,而是聽從兒子的選擇,尊重兒子的選擇。
而傅雷的價值觀“做人”是廣義的“私德、公德,主要是對集體負責,對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心中有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民族情懷也”是他常常叮囑的。
每當拿起這本書的時候,總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傳遞在這本三百多頁書中,我知道,我力量便是一個父親、一個兒子的羈絆,名曰“親情”的羈絆。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