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我們受到生活中太多情況的壓迫,有著太多不幸福的理由,那么有什么用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幸福一點呢?或許《生活需要幸福感》這一本可以幫助到你。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生活需要幸福感讀后感1400字書評。
大清早,在“悟空問答”上看到一個問題“隨著物質(zhì)條件越來越好,你感到更幸福了嗎?”隨便看了下面的回答,竟是不幸福的人居多,房貸,車貸、加班、失業(yè)、失戀、離婚、焦慮,抑郁等種種都是不幸福的理由。
我們不愁吃不愁穿,精神卻陷入了困頓迷茫。原本應該是帶來幸福的努力奮斗,什么時候也成了不幸福的源頭。
幸福都去哪兒了?如果拋棄了幸福,那么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又有什么意義?
生而為人,如果從來沒有擁有并品嘗過幸福,不是枉活一世嗎?
但是,該怎么辦?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幸福一點?
還真有,《生活需要幸福感》可以幫助你。
首先不要嗤之以鼻,看名字簡單,不要先入為主認為這是一本無病呻吟的雞湯書。它更像是一本干貨,把幸福的具體模樣給你看,把幸福的思維和方法告訴你,助你成為幸福生活的“締造者”。
《生活需要幸福感》是臺灣女作家林昭儀根據(jù)自己在荷蘭多年的旅居生活,從不同角度解讀中荷文化差異,從宏觀和微觀各個層面分析荷蘭民眾幸福的秘訣,引導我們重新反思審視生活,培植心態(tài),改變現(xiàn)狀,獲得幸福的實用散文集。
在書中,作者給我們介紹了荷蘭這個全球最具幸福感的國家,荷蘭人的生活方式,心態(tài),待人處事的思維,職場文化,溝通方式以及我們能從中受到的啟發(fā)等內(nèi)容。全書共分6部分,每部分采用多個小篇幅從由淺及深,詳細闡述。
荷蘭面積41864平方公里,人口僅近1700萬,在教育、健康、經(jīng)濟綜合表現(xiàn)的人類發(fā)展指數(shù)(HDI)排行高居全球第四,是“均富的社會”,荷蘭人民遇到失業(yè)、生病、受傷、殘障、新生兒出生,退休等情況時,個人甚至整個家庭完全無需擔憂會因經(jīng)濟問題而陷入愁云慘霧,因為規(guī)劃完整的社會架構是最強而有力的后盾。根據(jù)聯(lián)合國的評估報告,荷蘭兒童幸福指數(shù)為29個富裕國家榜首;荷蘭女人是世界上真正達成工作生活平衡的人;荷蘭男同志對生活滿意度在127個被調(diào)查國家中高居前三;96%的大學生滿意所獲得的教育資源,90%荷蘭人滿足目前房宅與居住環(huán)境;83%滿意社交生活。不管從哪個方面評估,荷蘭都是當之無愧的“幸福之國”。
為什么會有如此良好的“幸福氛圍”,作者從荷蘭民眾的思維談起。荷蘭思維是一種高度包容的自由式思維,他們尊重,自由,務實,自強自立,善于積極爭辨與妥協(xié),心態(tài)樂觀幽默,善于組織,普遍認知“家人”比“工作”重要。買房沒壓力,讓孩子們自強自立,不刻意存錢留資產(chǎn)給孩子,物欲降低,不崇尚名牌。
荷蘭的職場文化輕松而愉悅,工作場域與私人生活界限明顯,注重團隊合作,上班時間彈性,工作效率極佳,工作環(huán)境安全,待遇人性化。令我感到驚奇的是,女員工生產(chǎn)孩子后,連續(xù)幾天會有保險公司支付安排的護理師上門服務,包辦家中事務,教新手爸媽如何照顧新生兒,準備餐點,打掃衛(wèi)生,甚至幫忙遛狗。
荷蘭人善于爭辯也善于聆聽他人寶貴意見,商業(yè)思路獨特,行動積極。精準管理,習慣用數(shù)字約定時間及合同。重視自發(fā)性進修,鼓勵孩子多嘗試、少限制、重視其選擇自由。
最關鍵的是荷蘭人重視私人生活,重視工作之外的排序。由于他們“務實”的特質(zhì),能看透事物實際最終目的,多數(shù)荷蘭人把生活目標設定為“快樂”。
通過對比,作者提出“若把金錢設為目標,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積累財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犧牲健康,家庭及自我實現(xiàn)。
所以,改變“不幸福”現(xiàn)狀,最重要的秘訣就是:“重新排列人生各項價值的優(yōu)先級”。
如果你把“快樂和美好生活”設為首位,你就會更加重視家人,重視生活格調(diào),重視個人的興趣愛好。在陪伴親人,享受假期,個人成長中,你會樂在其中,不斷發(fā)現(xiàn)人生“小確幸”,從而讓幸福成為習慣。
讀《生活需要幸福感》要有閱讀的智慧,它不是一本“外國月亮比中國圓”的生活介紹,而是我們要從荷蘭人的幸福中總結思考,不斷領悟“工作與生活雙面性”,努力兩者兼顧平衡,找到讓自己更幸福的鑰匙,從此開啟人生新篇章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