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之道》一書由芭芭拉·奧克利所著,是一本學習神書,教我們如何去學習,改變我們低質量的學習,讓我們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一本適合所有人的書,每個人都需要學習。下面給大家?guī)淼氖菍W習之道讀后感2000字。
時隔一年,通過參加了一年的Wendy的青春期養(yǎng)育計劃,在自己和孩子的身上運用書中的基礎的學習之道后,再次拜讀喬希維茨金的《學習之道》,和一年前對此書的所講的學習之道的“道”的理解和認識都有很多的不同和偏差。
這一次對此書進行了思維導圖的梳理,歸納,總結,對此書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不同于之前的隨心而看有感。
本書概況一下就講了三個事,一個是作者的回憶錄,二是兩個冠軍,三是三個部分(本書分三個部分進行,基礎、進階、卓越)。
此書對于不懂國際象棋和太極的讀者而言,略有吃力,需要提前了解一下常識,有助于理解作者用這兩個領域的親身經歷講述學習之道。本書共分20個章節(jié),仔細看每個章節(jié)的標題,其實就是作者所要闡述的學習之道。本人感覺此時除第1、2、20章可以泛讀一下,其他章節(jié)都是精華,此書作為學習方面的工具書,沒有雞湯,需要讀者細細的領悟。本書另一個點就是講跨界,如何應用學習之道,在不同的領域讓道與道互通,精進,直至達到巔峰。
通讀本書,歸納總結感悟如下:
任何領域的學習要專注于內心的修煉,不斷向內去深挖,尋找改變,進步,直到通透,而不是要一味的關注外圍的東西。
本書除了介紹基礎,熟練的方法外,還很多的詮釋了高手是如何養(yǎng)成的。
學習過程中細節(jié)觀察的重要性,能否練就敏銳的細微觀察,提前反應,分析,判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
任何學習不是一直進步,一直好,是要學會有失敗,有退步,再進步的過程的。
學習需要每天的堅持,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刻意練習,不斷調整。
作為父母能否找到孩子的純粹的熱愛,發(fā)揮優(yōu)勢教育。
面對失敗和挫折,父母能否很好的幫助孩子迅速走出失敗,在失敗中反思,找到問題,解決問題值得每個家長反思。
及時反思的重要性,面對問題和失敗,如何做到及時的反思,調整和改變。
任何學習沒有捷徑,必須從入門,基礎,熟練到應用自如的過程。
清楚的認識到學習的根本是內因,主動學習,完成內化,被動學習永遠成不了高手。
本書從三個部分介紹學習之道的的理論和方法,第一部分是全書的基礎核心,是第二部分精進和第三部分的卓越的基石。作為一個剛剛悟道的我,自感第一部分能夠應用自如也要兩三年時間,而且要不斷的參悟,訓練,再調整,再訓練,以下我對于一些重要章節(jié)的理解和分享。
整體理論和漸進理論
這是此書的重中之重,讀者必須要清楚掌握和了解,整體理論和漸進理論是一種思維方式,而不是方法論,整體理論是是固化僵化的思維,形式固定,終點固定,結果不變。而漸進理論是成長式思維,他不以結果為驅動,強調過程的重要性。只有培養(yǎng)自己具有漸進理論的思維方式,方可學習后面各章介紹的方法。否則后面的方法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無法應用。
愛上學習
愛上學習的關鍵是能否找到純粹的熱愛和快樂,秉承著學習過程第一,過程中專注努力,享受結果的學習模式,不停留在舒適區(qū)里,才有不斷的成長和收獲。
軟區(qū)域
當我們面對一些事情不可避免的干擾,情緒會受到影響,心里煩躁,緊張,著急,焦慮,不能集中注意力,直至將事情弄得更糟或失敗,就變成書中所說的硬區(qū)域。而相反的的軟區(qū)域就是要學會心平氣和的對待一切已經發(fā)生的事情,學著將這些事情為我所用,找到自己的最佳狀態(tài),最后做到自己創(chuàng)造突破。做到這一點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參考后面的《如何激發(fā)最佳狀態(tài)》一章的方法論來訓練自己隨意走進這一區(qū)域的能力的具體方法。
旋渦效應
是我們這些初悟學習之道,學習的一個重要技巧,懂得當事情糟糕到不可控的情況下立刻叫停,阻止惡性循環(huán),但停下來只是讓情況不惡化,但要解決還需要立刻反思,找到問題的原因,進行改變。我們在生活和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問題都需要我們繼續(xù)停止旋渦效應,才能讓我們重新審視事情更合理的處理和解決方案。
第二部分是作者從幼年學到的國際象棋的道來學習另一個領域太極,并在練習太極的過程中悟出國際象棋的不解的問題,直至在太極的領域的開悟。
初學者
本部分講述的是對于新領域的初學者必須要有漸進理論的思維,不著急,慢慢來,一個細節(jié)一個細節(jié)的練習,直到通透,再進行下一個。
以退為進
太極的的原理以退為進就是學會先接納,化解再進攻的過程。生活中我們能否做到放下自尊,面子,不是一味的追求成功,進步,不愿意接受犯錯。尤其是當自己取得一定的成績和進步,不再是一個初學者,能否接納和認清自己和孩子的當下的情況,放下所有獲得的一切,重新來過,通過努力再獲得呢。
劃小圈
所謂劃小圈就是把一個大的東西分解成各個細節(jié)的東西,將每個細節(jié)練習到通透,注重于基礎和原理訓練,劃小圈的實質就是刻意練習,不斷精進。相反與現在的學習上的急功近利,學的多,但學的不深,只停留于表面,沒有掌握穩(wěn)固的基礎和原理。
第三部分是作者介紹學習上一個高手是如果練就的。首先是所有基礎的能力要練成本能和條件反射和習性,進而達到自在從容。作為一個卓越的人面對壓力,找到間歇的休息和放松的方式,訓練到生活的方法面面,讓自己保存平和,放松,在關鍵的重要時刻激發(fā)最佳狀態(tài)。面對外界的干擾,不去否定和壓抑自己的情緒,而且找到自己的軟區(qū)域,做到無情緒,無脾氣,滿滿正能量。這部分是我學習的目標,但只有知道了高手的“道”才有向他不斷靠近的可能。
此書的干貨多多,需要我們終身學習,要成為學習的贏家,學習的關鍵不是知識多少,更多取決于心理素質,抗壓能力,情緒的恢復能力,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持續(xù)不斷的吸收心得,保存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和熟練的技能,做最好的自己。希望明年再讀此書時,領悟的會更多,更深入。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