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一種難得的機遇,無論是生老病死還是其他的,都可以從書中找到,讀書的同時也免不了做一起筆記,將剎那的火花記下。下面是小編帶來的一生能讀幾多書讀后感1000字,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吧。
林清玄說:清歡是生命的減法,在我們舍棄了世俗的追逐和欲望的捆綁,回到最簡單的歡喜,是生命里最有滋味的情境。什么是清?什么是歡?私以為,清是清靜的清,歡是歡樂的歡。清歡,是清靜的歡樂。
近日讀了一本書,叫做《一生能讀幾多書》,作者叫做范福潮,是父母一輩的長者,并非專職作家,但文采極好,通俗易懂無廢話,出生時物資匱乏,少年、青年時遇到特殊年代,讀書的環(huán)境、條件并不好。在這樣一個成長環(huán)境下,作者的父親引導作者讀書,并親自編制了課本,使作者系統(tǒng)學習了文化知識以及名著名作。初看標題,只覺得這是一本教人讀書、選書的讀物,細看下去才發(fā)現(xiàn),這是作者講成長過程中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的回憶錄,一個個小故事娓娓道來,讓讀者讀得酣暢淋漓。
私人閱讀史,不同于名人家教,沒有大道理,沒有什么脫離實際的空泛論調(diào)。講的是居家的生活,是父子、朋友間讀書的日常,因而來的更加平易近人,這也是本書的光彩所在。雖然年代不同,但能夠讓讀者在書中找到一種久違的親切感。
書非借不能讀
什么親切?可能是由書建立起來的情誼。范作家說,父親與父親的朋友間有著很深厚的借書的情誼,互相寫上欠條,然后交由孩子傳遞,并互相引以為知己。到了作者這輩,父兄可以指導讀書,師友也互相幫助,買過舊書,也到造紙廠去淘換。原先是因為物質(zhì)匱乏,互相借閱可以節(jié)省成本。但與同好的交流中能夠獲得的,并非書本身的價值。父一輩、子一輩,傳承下來的,成了家訓,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
書的珍貴自在人心
愛書之人,以書為上乘,不愛書之人,以書為糞土,范作家的老師經(jīng)常沒收他在課堂上看的雜書,收的時候也不批評他,過一段時間就還了。直到有一天告訴他,自己曾經(jīng)也擁有這些書,但是都被抄了,把這些書在自己處放上一放,仿佛書又回來了。我的母上大人少年時曾經(jīng)歷特殊時期,同學跑到家里打砸搶,以為能翻到什么值錢或者有其他價值的東西,當他們打開櫥柜,看到一摞摞用報紙包好的“物品”,以為這就是他們要找的物件,哪成想打開之后只是一本本書,為防蟲蛀水浸而用紙包裹起來,惱羞成怒的小將們將書砸爛,雖然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然后了,但是母上大人一直拒絕參加同學聚會,不愿再見這些人。若是我,定然也會這樣做。正所謂: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話不投機半句多。
沒有環(huán)境,極難讀
這本書越看,我越覺得讀書是需要環(huán)境的,并非單指物質(zhì)條件,比如有沒有錢買,或者有沒有渠道買。其實讀書成癡者,是需要有人去支持的。范作家的母親是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他的父親飽讀詩書,并沒有由此而發(fā)跡,倒是一生醉心于給孩子傳道受業(yè)解惑,甚至在特殊時期給孩子請了病假,避開學校的活動來讀書識字,但作者作為一個少年,難免喜愛玩樂,而作者的母親此時采取的是一種理解的態(tài)度,對父親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支持。比較而言,他父親的其他一些朋友,以及書中所提及的一些文人雅士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甚至說出了“讀書誤事”,真的誤事了嗎?其實是家人的不理解居多,古人常說書中有黃金屋、顏如玉、千鐘粟,仿佛知識可以變現(xiàn),但是讀書之人多清苦,精神的富足不能為外人道,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滿足了。
好腦瓜不如爛筆頭
讀書切忌囫圇吞棗,做筆記是很重要的,愛書者看到書難免癡狂,但讀起來又不能學狗熊掰棒子,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想著哪本都不能誤,哪本都想看。正所謂好腦瓜不如爛筆頭。比如我現(xiàn)在,其實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的體會并非只有這些,但是看過之后“了無痕”,再多的感受也都忘卻了,只有記住了,記下了,才能記得。曾國藩在家書中說:“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爾不可求名太驟,求效太捷也。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精進不能求速,欲速則不達,凡事都是這個道理,我們出門旅行,喜食農(nóng)家菜,除了食材新鮮,還有就是烹飪方式與食材的獲取并沒有“走捷徑”,像我們現(xiàn)在,熬湯不肯等,用了大量調(diào)味料,讀書不肯細讀,只求數(shù)量的增加,最終都是“食之無味”的。讀書只能是慢慢讀來,邊讀邊想,方可實現(xiàn)精神上的共鳴。
讀書是一個人的私人生活,是一個人放松的方式,如同清歡,幽植眾寧知,芬芳只暗持,也不失為一種極佳的格調(diào)。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