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伎回憶錄》是一部來自美國的愛情電影,影片主要由章子怡、渡邊謙和楊紫瓊等主演,小編整理了一些網(wǎng)友對這部電影的觀后感,一起欣賞吧!
小說家是作家的分支。我一直想成為一名小說家。看著別人寫的故事變成書籍銷往各個國家,改編成影視作品,內(nèi)心總是蠢蠢欲動。
今天觀看了《藝伎回憶錄》,首先影片給了我很大的視覺沖擊,每一幀畫面都能代入到影片所描繪的那個時代背景下,夜晚人們的紙醉金迷,如迷離幻夢一般;白天在達官顯貴中穿梭的藝伎所能看到的那些和她們一樣美麗的事物,那些櫻花,那些服飾,那些庭院,以及那些移步便易景的精致,視覺上的美的欣賞,眼球舒適而沉迷。其次在于描繪關于小百合個人回憶錄方面的主觀展現(xiàn),影片描繪了她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情動蕩,這不是女王的回憶錄,也不是別人的回憶錄,而是一個藝伎的回憶錄。無論是什么樣的選擇,無論是什么樣的內(nèi)心動蕩,這都只是這名藝伎的回憶錄,是小百合這個人的,她的一生。
作家,寫作之人都可稱作是作家。
小說家,作家的分支,是作家中以寫小說見長的作家。
而小說,是文章體裁之一,其允許包含虛構(gòu)成分,也允許一定程度上基于現(xiàn)實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
影片《藝伎回憶錄》是由同名小說改編而搬上大熒幕的作品。也就是說,它是一部基于一部小說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影片。且,其小說本體就存在諸多爭議,小說中虛構(gòu)內(nèi)容曾引起日本本土的排斥,認為是對藝伎在他國人們心中的形象有損,事實并不是小說中虛構(gòu)的那樣,而有所不滿。但單就作品而言,我們在看一本書,一部電影的時候,無論是觀看前還是觀看后難道都不需要做功課嗎?一個本就是虛構(gòu)小說衍生出的電影作品,它能最大程度的還原原著,就是一部好作品。原著本身就是虛構(gòu)的,亦或是說含有虛構(gòu)成分的,又如何要求電影做到還原史實?理性點說,我不認為電影作品因為這些原因而造成它評分低是合理的。主觀來說,我又更希望它能更還原真實的藝伎文化,不僅僅從她們的生活,更多的是她們的歷史藝伎所具有的獨特的意義。一部經(jīng)典的電影如何被人們稱道,正是因為它抓住了人們最在意的、最愿意去看、去欣賞、去反復揣摩的那種美——人格,物體,故事,布景等等,能展現(xiàn)這種美的,都將成為經(jīng)典而永恒。
《藝伎回憶錄》中的經(jīng)典段落,千代子跟隨小南瓜進入藝伎學堂時走過的那個有著精致島景的拐角、千代子和會長的初遇、千代子的奔跑鏡頭、小百合站在高山將手帕拋向空中的時候、去應邀欣賞櫻花祭時以及和會長在櫻花樹下站立的時候……這些場景都給了我難忘的印象,影片最后反而沒什么值得說的,得償所愿,算是了無遺憾。但是真的了無遺憾嗎?這是一個藝伎的回憶錄啊。
這是一個小說。在結(jié)局,我清楚地意識到了這點。如果是童話,我想我還會知道小百合之后的生活,例如:最后,小百合和會長終于過上了幸福而美滿的生活balabalabala……但這是不可能的。小百合完成了她的人生目標成功當上了一名藝伎,也在百般努力后追逐到了想要擁有的會長,這就夠了,夠幸福了。當上藝伎,還是以半個妻子的名義光明正大的站在會長的身邊,目標完全實現(xiàn)了。比起《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好了太多。畢竟人之一生得償所愿,也是幸福,何況還是在二戰(zhàn)這樣的背景下。
人的一生不就是這樣么。有的時候跌入谷堆,有的時候奮起直追。當你對生活無望的時候,有人出現(xiàn)在你面前,懷揣著善意走近你,用他的方式寬慰你,再給你注入了生活下去的勇氣,這就很好了。
我來到這座學校的過程,以及在這里生活的這三年,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當我自我厭棄的時候,也收獲到了好舍友,也受到了不知道多少位本地出租車司機和滴滴司機的教導,也收到了來自食堂和校外小攤阿姨叔叔大哥大姐們的實質(zhì)性的關懷,當你想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挽留你。我正是因為這些瑣碎的,零散的,丁點大的原因才不舍得離開啊。想變得偉大,可我一點都不偉大;想變得成功,可我依舊很平凡;想變得有趣,可我總是社交恐懼,即使天氣越好心情越差,即使總是想要放棄想要去死,我仍然,對這個世界,在內(nèi)心懷有愛意。因為我見過這個世界曾經(jīng)帶給我的美好,那是充滿希望的激昂,懷揣夢想的興奮,不愿意浪費一分一秒的認真,我還想找回這種美好,找回曾經(jīng)給我晦暗無光的內(nèi)心帶去地震的人事物。
這些人事物,在這個世界。
所以我,也要在這個世界。
要活下去,要找到他們。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