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是一部由臺灣作家林海音著作的書籍,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小編整理了一些網(wǎng)友們對這本書的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01
簡單說一下感受吧,上次讀已經(jīng)是小學的時候。說說感受吧:
這本書用孩子的口吻寫了成人的事兒,如果把這本書看作是《朝花夕拾》那種,可就錯了。這不單純是一本“稚拙”的書。每一個故事的選擇,包括人物的設置,都是經(jīng)過一個成熟作家篩選過的。以小見大的映射時代背景,是核心的感受;每一個故事都有一條線引出一個關鍵人物,一個關鍵人物背后都有一段關鍵背景,關鍵背景都牽扯到一系列“舊時代的社會問題”,講述完畢之后,林海音一拉線,故事收回來,用“孩子”的眼神在做總結“我還小,我不懂,但我真摯的眼神看到了世界的本真”。
正因為如此,在讀的時候我總能感覺到林海音的“企圖心”。就是她不是在跟你回憶童年,而是在跟你講述時代。原本心情輕松的閱讀體驗預設,發(fā)現(xiàn)不太對。老太太在角落隱現(xiàn)之間,都在告訴你人事沉浮變化滄桑,就好像他自己說的“我分不清海和天,就好像分不清好人與壞人”。一本回憶體的小說,承擔了更多的“社會意義”;你要問我喜不喜歡,說嚴重點,我覺得小說寫得很“功心”,不“真誠”。寫的很好,但我不喜歡。
但就小說來看,無疑是非常優(yōu)秀的。情節(jié)得當,松緊適中,人物刻畫尤為成功,每一個人物幾乎都可圈可點。
02
整本書印象最深的便是第一部分,也是畫面感最強的部分。作者林海音記錄下了童年時期在北京城生活玩耍的點點滴滴,很想知道妞兒和惠安館“瘋子”最后的結局,一個從小離開親生父母被養(yǎng)父逼迫賣藝,一個遭到了另一半的拋棄、孩子也被抱走,失去自己應有生活的兩個人碰面并試圖突破現(xiàn)狀去找尋自己真正的生活,然而隨著林海音的搬家,一切結局不得而知。也看到了高中時語文課本上的文章,爸爸的花兒落了,也許離別是成長的一部分,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不逃避問題是最重要的。
作者小時候在北京生活,之后又回到了臺北生活,見識了民國和抗戰(zhàn),也看到了文化大革命,最終也來到了21世紀,這樣一段經(jīng)歷注定不平凡,中國社會的變遷也確實不斷的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而一過程中,文人墨客文化對于先進思想的傳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書的第四部分展現(xiàn)了作者和許多文學家們的書信交往和拜訪歷程,和各類著名作家有著相當多的交集,沈從文、老舍、謝冰瑩、冰心等等,對于讀書也許并不能帶來直接的利益,在如今這樣一個物欲縱橫的時代,靜下心來堅持讀書確實不簡單。如果想通過閱讀去賺取直接的好處就像竹籃打水,但也許讀書本身就是把籃子洗干凈的過程而已。
03
城南舊事,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輕描淡寫。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時間的回憶,溫柔的回憶,清脆的童聲在耳畔,那么暖,那么軟。
單純、善良的英子就是小時候的我們,爸媽去睡午覺,我走到院子里,在樹下的小板凳上坐著,看那一群被放出來的小油雞。小油雞長得很大了,正滿地啄米吃,樹上蟬聲“知了知了”地叫,四下很安靜。我撿起一根樹枝子在地上畫,看見一只油雞在啄蟲吃。我還會站在大門口看天上的飛機,直到空曠的天空只留下遙遠的轟轟聲。傍晚的時候,偶爾還會有熱氣球飛過。
1、我將來要寫一本書,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壞人分清楚,我要把瘋子和賊子分清楚,但是我現(xiàn)在卻是什么也分不清。
金紅的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嗎?可是它也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壞人。
2、無論什么困難的事,只要硬著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
3、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4、每天早晨,她們的早點都是買一套燒餅油條來吃。那種燒餅真香真好吃,因為上面有一層烤得半焦的芝麻。吃的時候,燒餅上的芝麻會撒下來,掉到桌子上,舍不得的人便會在吃完燒餅以后,還用食指蘸了口水,就這樣子,去沾桌上的剩芝麻吃…
04
煩躁的時候,讀完這本書,心上像是下了一陣小雨。
最近兩年,注意力被各種公眾號瓜分,深度閱讀已經(jīng)很少了。《城南舊事》這樣的標題,如果出現(xiàn)在公眾號里,大概閱讀量會很慘淡吧。我很慶幸自己打開了這本書。
《城南舊事》講述了小女孩英子的童年故事,從6歲到13歲,正好是上小學前一年到小學畢業(yè)。英子的童年在北京城南度過,那是1920年代的北京。小孩的世界里,最重要的是朋友,書中寫了6個朋友的5段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瘋子”。似乎每個父母的必備技能,就是拿十里八村的瘋子、傻子來嚇唬孩子。秀貞就是這樣一個“瘋子”。她是惠安會館門房的女兒,愛上了借住在會館的大學生思康。后來,思康被家人叫回惠安老家,從此再也沒回來。秀貞未婚生下了思康的女兒小桂子。在那個年代,這種事絕對會不容于親族,于是秀貞父母把孩子遺棄在了城墻根。從此以后,秀貞就“瘋了”,她苦苦等待思康,想要找回脖子上有胎記的女兒。英子發(fā)現(xiàn)好朋友妞兒的脖子上就有這么一塊胎記,而且妞的確是撿來的孩子。一個雨夜,秀貞帶著妞兒一起走了,要去找思康,英子沒有追上她們。后來,英子的爸媽搬了家,她失去了兩個朋友。
第二個貴的主角是一個“小偷”。英子新家附近,有一個廢棄的宅院,院子里長滿了草。英子無意間闖入,認識了一個厚嘴唇的男人。他是一個小偷,這片荒草地是他窩藏贓物的地方。他行竊,是為了供弟弟上學。有一天,英子無意間在這個宅院里撿到一個銅佛,被便衣警察發(fā)現(xiàn),將小偷捉拿歸案。英子的心中,充滿了失去朋友的傷感。
第三個故事的主角是一個老頭的“小老婆”。年輕貌美的蘭姨娘,忍受不了丈夫的虐待,離家出走,借住在英子家。雖然還不懂人事,但英子感到了父親和蘭姨娘之間的曖昧。也孩子的心像最敏感的雷達,也許不諳世事,但她能捕捉到最微妙的情感變化。每年中高考后,都會有離婚潮出現(xiàn),很多家長打著為了孩子的旗號不離婚,其實孩子早已感知到。作家池莉為了避免女兒受到傷害,離婚后每周末都按時回家,給女兒營造家庭和睦的表象。等到女兒考上高中后,她才將埋藏了4年的秘密揭曉。女兒卻告訴她,早已知道。
難以置信,但事實是,英子撮合了蘭姨娘和另外一個在她家借住的男人。蘭姨娘就像出走的娜拉,最終還是投入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從此淡出了英子的生活。
第四個故事的主角是“奶媽”。丈夫不中用,宋媽生完第二個孩子,就來到了英子家做奶媽。她遠離一雙兒女,4年沒回過家,只為了賺錢讓他們活下去。然而,她發(fā)現(xiàn),兒子在放羊時早已溺水死了,女兒在襁褓中時就被丈夫送給了一個趕驢車的人。滿懷傷心,宋媽回了家。
第五個故事的主角是英子的爸爸。小學畢業(yè)那天,英子作為第一名,驕傲地代表同學在畢業(yè)典禮上發(fā)言,但她盼望的爸爸卻沒有到場。在醫(yī)院,她等來了爸爸去世的噩耗。從此,英子的童年結束了。在她腦海里的,是爸爸最后說的那句話:不要怕,不管多困難的事情,只要硬著頭皮,就闖過去了。
所有的故事,主題都是離別。秀貞和妞兒不知所蹤,“小偷”被逮捕,蘭姨娘、宋媽離開,爸爸去世……所謂成長,就是一場場離別,在離別中,我們漸漸長大。成長的路上,我們一路走,一路丟。直到有一天,觀照當下的自己,也許會被嚇一大跳:這是我嗎?我們該時常回童年旅行,看看曾經(jīng)的自己。
《城南舊事》就像一個童年主題公園,保留了童年的純真,讓人得以時;厝,看看童年的自己。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