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前的最后一個夏天》是一部來自英國的紀錄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呢?小編整理了一些網(wǎng)友們對這部電影的觀后感,一起來看看吧!
01
七月底的武漢,氣溫直逼40度。整個城市仿佛就好像在一個大火爐之中,空氣中的悶熱壓得整個人都喘不過氣來。在這個寧靜的午后,我看完了一部小眾而又引人深思的紀錄片——《我死前的最后一個夏天 》。
從小都覺得死亡對于我來說是一件特別遙遠的事情;蛟S我是幸運的,家中人到現(xiàn)在為止都是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我從沒有見過死人,也沒有參加過葬禮。僅僅是在電視或者新聞里看到過生命的消逝。
直到高中的某一天,我的好朋友跟我說我們初中時候認識的一個男孩子因為騎摩托車而撞倒在花壇邊,當場斃命。
而我當時還是以為她在開玩笑,因為她說的是“走了”。
我說走了?走到哪里去了?
直到看到她嚴肅的表情,我才意識到她是認真的。那個男生與我們并沒有多么熟悉,但是忽然之間就是覺得特別難過。感覺昨天還存在的人,今天就被告知人沒了。心中那種細微的感覺無以言喻 。
也是那一次,突然覺得,其實死亡離我們很近很近。周圍人稍微一不留神說沒就沒了。
“很快朋友們就會疏遠你了。”“有些朋友說,天哪我無法應付無法面對。然后他們就離開了。”“有些人不告訴你,直接斷了聯(lián)系。”“朋友很快就換了新話題。”
對于癌癥病人來說,最怕的大概就是親人和朋友的離去。世界萬物瞬息萬變,新話題層出不窮。而快節(jié)奏的生活不得不讓每個人最先考慮的是自己的事情,而別人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變得模糊起來了。
而留在最后那個人,才是最愛你的那個人。
因為愛才是跨越生死的羈絆啊。
朱尼爾是個酒吧DJ。年輕的時候過著紙醉金迷的的生活,趁著年輕無止境地揮霍,交了十個女朋友生了十一個孩子。
他和索尼婭認識十二年,相戀半年。索尼婭在他患病的那兩年明知道到最后一無所獲還是對他不離不棄。
在他四十九歲生日的時候,冒著他受感染的危險,她執(zhí)意想讓他享受那一天屬于他自己的日子。帶著他去了他的生日會,讓他最后當了一次DJ。
在他臥病不起到了最后快要死去的時候和與他交換了結婚戒指。在他們剛剛當了三個小時的夫妻后,朱尼爾就走了。我看到淚流滿面的索尼婭,和靜靜躺在床上的朱尼爾。朱尼爾雖然離去了,但也是幸福地走的。
與他相反的是本。一個在船上工作十四年之后被開除的普通職工。一個人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生活著。
沒有伴侶和孩子,朋友也少得可憐。
肺癌晚期的他卻時常叼著煙,瘦弱的身影看起來灑脫又孤獨。
他讓我想起中國千千萬萬的孤寡老人,到最后也擺脫不了孑然一身的魔咒。若不是兩天后送餐員發(fā)現(xiàn)他的尸體,大概只有尸體逐漸腐爛散發(fā)惡臭才會被人察覺到吧。
在這部紀錄片里最喜歡的是簡這個人物。這個永遠畫著精致妝容噴著香奈兒到死都不愿意讓人發(fā)現(xiàn)她離去的女人。她說道,“當我躺在醫(yī)院病床上,我尿床了,流到我的背上,弄濕了我的床單。我感到羞愧。”“她們來給我擦洗身體,用我的香奈兒五號而他們這樣做讓我感到舒心。”
她不愿讓人看到她死去的樣子,因為這關乎她的尊嚴。
很長一段時間,我特別忌諱談論“死”這個話題。盡管我知道人固有一死。每個人到最后都會化作塵埃埋在地里,但是我就是想要逃避,不愿意讓死亡占據(jù)我的腦海里。對死亡的恐懼超過世界上一切的東西。漸漸成長以后,在看到身邊朋友的親戚一個個被疾病,或者一些意外奪去了生命以后,只能對死亡妥協(xié)。你無法逃避,并且也無法準備。因為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
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的時候講述他的第三個關于死亡的故事,當時已經(jīng)被判了死刑的他最后奇跡般得痊愈了,而他在這次演講中說道“沒有人愿意死,即使人們想上天堂,人們也不會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我們每個人共同的終點。從來就沒有人能夠逃脫他。”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的最終歸宿,在它還沒到來的時候好好享受當下,看著影片中的癌癥病人因為化療等種種原因而面部發(fā)腫,大小便失禁。突然有些慶幸疾病沒有向自己或者身邊的人襲來。在這個世界上身體健康高于一切,人只有活著一口氣,才能把想做的事盡可能的完成。 而死亡,也是讓我們能更好的感悟和參透生命的一種方式,生命的難得和可貴也由此體現(xiàn)出來。
02
剛開始,劇情的氣氛很歡樂,仿佛死亡只是個彼此打趣的玩笑,自己甚至期待自己能夠像他們一樣輕松。但在死亡面前,沒有人真正準備好了。鏡頭背后,是隱忍,是無法想象的生理與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你知道,身邊的人也在因為你而受苦。露的丈夫的表現(xiàn)看起來在逃避,在多重壓力的沖擊下又豈是單線程的敘述能夠簡單說明的。十五歲的兒子,他也在自己心里埋下重負,無人可說。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應該承受最重的那個擔子。既然是一家人,這種把錨重重的沉在心里顯然是不行的。時間有限,珍惜當下在一起的時光才是最重要的。凝聚成一體,便不會被魔鬼擊垮,也正是有了家人,有了牽掛,才有了堅持下去的理由。
對于Ben和Jane來說,牽掛倒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負擔。沒有了他人的牽掛,自己可走得坦蕩蕩。就讓我自己一個人承受這一切,走得有尊嚴。
索尼婭遭受的痛苦并不比死更輕松,堅強?沒人想堅強,只是不得不。Junior,人近五十,心靈卻依舊是個玩世不恭的孩子。
即使死亡降臨,我看到的是他們每個人還是會有那么些必須要堅守的原則,要守護的人,那便是對于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特質。那種特質是病毒催毀不掉的。
有時覺得自己和制片方可恥,在消費死亡。但這五位用生命告訴我們該如何生,這已經(jīng)遠遠超越我的思想維度了。做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珍惜當下,看淡瑣事,不枉此生,便是對自己也是對逝者最好的交待了。
03
這幾天好像一直活在一個巨大而又沉悶的蒸籠里,連續(xù)下雨的上一周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不論是連綿不斷的雨水還是附著在空氣里的熱氣,都有能耐叫人心煩!討厭夏天,討厭毒辣的太陽,不懷好意的異蟲。這讓我除了想活到100歲之外又多了一個夢想,那就是,千萬別讓我在夏天里死去,如果我死時孤獨一人,想必等到有人發(fā)現(xiàn)我死亡時,我腐化的身軀上必是爬滿了蛆蟲。還有即將來臨的梅雨時節(jié),怎么就能讓人的情緒似乎也蒙上一層霉呢?
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極為“膚淺”的人,很多書和電影都是根據(jù)書名和片名才去了解的,同樣,這部紀錄片也不例外,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部沉重的影片,一個關于死亡的沉重話題?赐暾坑捌,我的靈魂都失語了,隔著屏幕看著他們,我心虛了,我一直都不知道我哪兒來的自信可以讓自已支撐到100歲,何況生沒有準備,死亡更沒有準備!
BBC也絕對夠膽兒,把生命和死亡剖析,再投放到社會中去。影片客觀的通過記錄患有絕癥,臨死前一直Dying的五位年輕的患者Beng、Jane、Andy、洛烏、和朱尼爾以及他們的家人對待死亡即將來臨的態(tài)度和情緒,從抗拒,斗爭,放棄到接受,以及真正死亡時的平靜。影片沒有極力去炫染死亡的氛圍,反而多了些面對死亡的客觀,冷靜,他們被組織到一個房子里定期進行觀察,其中有些人甚至覺得很好,因為他們終于可以避而不諱的談論病情,與一群本質上相同的人肆意談論死亡,甚至發(fā)現(xiàn)同伴也是癌癥的時候擊掌慶祝,享受每一頓豐盛的晚餐。因為他們終于可以不面對家人,逃離家庭和朋友。
大病一場可以完完全全的改變一個人,分兩類,有的人戰(zhàn)勝病魔,越來越強大;有的人,屈服于病魔,越來越消極。我認為,那些放棄與病魔作斗爭的人一點都沒有錯,放棄才代表之前努力過,就像朱尼爾一樣,我能想象到他這樣一個糙漢子在之前是怎么努力想要擊倒絕癥的,他對生命的渴望和熱愛就像那些碟片一樣,激情而熱烈,可身體的疼痛,女朋友的負擔和壓力不足以支撐他再抗衡下去,頓時,他就像個孩子一樣,他越來越依賴索尼婭,他發(fā)覺他堅持不下去了,這對他來說太難了......有時候在死亡面前我們也沒有必要表現(xiàn)得那么強大,因為無論如何我們最終還是敵不過死亡的。
既然敵不過死亡,我們也可以選擇有尊嚴地死去,就像Jane一樣,面對丈夫的漠不關心果斷選擇離婚,盡管皮膚一天天松弛,病情一天天惡化,每次出門也要畫上精致的妝容,噴上香奈兒的香水,涂上鮮艷的指甲油,背著名牌包包,就算尿床,也讓護士用香水為她擦拭身體,就算在生命的盡頭找到了十七歲生下的兒子,她也沒有苛求兒子來見她一面,因為她能做到的就是讓自己有尊嚴的死去。像Beng那樣無牽無掛的死去也挺好,患病之前他一直生活在游船上,無妻無兒女,有的只是房間里鐘表上的那頭報時的小牛和生命盡頭這群同自己一樣的朋友,最不公平的是他還要經(jīng)歷朋友一個一個離開他,直到輪到自己,他拜訪了以前游船上的故友,便把自己關在了家里,靜靜的在屋子里死去,直到被快遞員發(fā)現(xiàn),而報時的那只小牛再也沒有發(fā)出“哞”的叫聲。從沒有人為死做好準備,你也不可能準備好死亡,我們都將死去,或許今天,或許明天。
或者說,我們做的那些準備是往往不夠的,單單是為了家人和摯愛的人。家人往往在一開始是不能接受的,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想過也不敢想失去了至親意味著什么,就像洛烏的老公約翰,一開始,他只會逃避,對洛烏的病情避而不談,甚至不敢面對自己的妻子,只會將這種痛楚轉移到工作上去,因為他覺得他要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從而忽視了洛烏,而洛烏也是一個好強的女人,一直為孩子和老公約翰做好準備,彼此心里都明白雙方的用意,但死亡臨近,他們都不得不選擇接受,洛烏為約翰錄制了一部短視頻,這段視頻讓約翰醒悟彼此應珍惜當下的時光,長達65秒的擁抱足以說明一切,當約翰笑著出現(xiàn)在餐桌上時,我被觸動了。對于他們天真的孩子來說,死亡也并不是什么不能觸及的話題,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懂,只是有她們的一種獨特的對死亡的了解的方式而已,在她們家,大女兒從來不說任何關于“死”的字眼,而是用“巧克力”來代替,還對媽媽說:“等你有一天巧克力了,能不能把手機留給我?”小女兒看見媽媽的氧氣罩說:“我不喜歡它。”但是媽媽跟她說氧氣罩可以幫助她呼吸,小女孩立馬笑了笑說:“那它還不算壞。”孩子的天真可能讓病魔都覺得飽含歉意,所以洛烏并沒有那么快就去世。
死之前,有心愛的人陪在身邊度過最后的歲月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炷釥柲晟倮耸,和十個女人生了十一個孩子,多數(shù)孩子見都沒見過,最后陪在他身邊的,卻是和他相愛了兩年的女朋友,他們在醫(yī)院里聽著護士的祝詞完成婚禮,交換了戒指,結婚三小時后朱尼爾去世,他們沒有孩子,最后朱尼爾留下了索尼婭一個人舔舐痛苦。他們彼此的存在是軟肋是鎧甲,沒有負累,只有愛情。當一個最親近的人突然離開了你,可能你的第一反應并不是悲傷或者嚎啕大哭,也許能看到被他打翻的抽屜,他裝滿衣柜的衣服,他的洗漱用品,他的碗筷,還有被踢到床底的那雙拖鞋,這是才意識到他永遠不會再用這些東西了,那個人,永遠都不會回來了。中國有句古話,多數(shù)人可以同富貴但不可以同患難,索尼婭拼盡全力幫助朱尼爾完成他所有的愿望,知道他想念自己的父親,于是聯(lián)系他的父親來到他身邊,不聽醫(yī)生的勸阻,為他舉行了最后的DJ生日派對,她所做的,不過是她愛他,就是不想讓他留遺憾而已,至于沒有他以后她的生活,她從不顧及,她覺得他就在身邊一直都沒有遠去,她常常對著窗外的那只知更鳥說:“I love you ,朱.”最后朱尼爾十一個孩子其中的一個男孩,找到了索尼婭,男孩長得極像死去的朱尼爾,她對男孩也說了以前對朱尼爾說過的同樣的話。還有臭美的安迪,他老婆一直擔心安迪走后她和孩子的生活,因為家庭經(jīng)濟原因,這也讓安迪也不得不開始考慮這些問題,他甚至覺得他連累了整個家庭,是個累贅,直到有一天老婆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生活費為安迪租了一輛他此生都夢寐以求的摩托車后,他決定賣掉家里的大房子,為以后妻子和孩子的生存作打算,一家人搬到了偏僻的海邊。時間不等人,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作的所有準備看來都是不充分的,每天想著還有什么沒有交待,還有什么未了的意愿,還有沒有什么想要見的人,都盡量去實現(xiàn),不管境況如何,都要試著去改變。
每個人出生都被判了死刑,只是執(zhí)行的時間不同而已,有時候人們發(fā)火生氣,只是因為他們無能為力,就像那些書本里沒寫著也沒教過的事實。他們完全可以選擇自殺,安樂死,但他們知道那樣會影響更多人。痛苦也從來就不會消失,但區(qū)別是我們要學會與之共存,如果有一天我不能吞咽,就別喂我了;如果我不能呼吸,就別幫我呼吸了;如果有一天我們努力朝里看的時候,也望不到什么更好的了的時候,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就還好。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