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中國》是一部于2016年播出的紀錄片,該片共兩集,每集長達50分鐘,網友們對這部紀錄片的感受也是各有不同,一起來欣賞吧!
聆聽中國的劇情簡介
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播出文化紀錄片《聆聽中國》的兩集節(jié)目《輪回》和《傳承》后,得到業(yè)界及觀眾好評。貴州黔西南州委宣傳部表示,該片不僅記錄了珍貴的影像和聲音,更是喚起了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珍貴遺產的關注與重視。《貴州日報》、多彩貴州網稱,該片采用4K超高清攝影機攝影和5.1環(huán)繞立體聲錄音,讓觀眾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視聽震撼。紀錄片專家學者認為,央視將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通過電視表達出來,擔當起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責任。貴州、云南等地的少數民族觀眾反映,看過該片后,對自己的文化和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網友評論:
01
與月亮山的岜沙人不同,從江小黃侗寨用歌來傳遞侗族精神,歌師潘薩銀花說:“歌會告訴我們,是從哪來的,記住我們的姓氏。”“飯養(yǎng)人,歌養(yǎng)心。”這樣的話,不難看出歌曲對于這個民族有多么的重要。從幾歲的孩子,到十幾歲的少年少女,中年阿姨們,祖母老人們,都身著侗族傳統(tǒng)服飾,聚在一起大聲唱歌,夾雜著侗族精神的音符在一代代間傳承。
往往來說,一段歌聲就代表著一段回憶,而侗族人生命中的重要的日子更是被不同的歌聲串聯(lián)起來。姊妹節(jié)里的男女對唱,少女羞紅的臉頰,以及男孩子小心翼翼牽起的手,這一幕將會永遠的保留著記憶深處,就算幾十年后白發(fā)蒼蒼,回憶起年少青蔥模樣,都不禁會心一笑。離別時唱起的《散堂歌》,生離和分散,她們互相知會了;但死別和重聚,她們永遠也不知道。在不同的年歲里,有不同的聲音,無論岜沙人走了多遠,聽到熟悉的鄉(xiāng)音都會記起回家的路。
岜沙的老人說:“生命樹就代表著我們的生命,而發(fā)髻則是一棵大樹,剃出來的戶棍寓意著使生命樹長得更綠更好。” 岜沙人的生命與樹緊緊相連,他們說:“人來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生不帶來一根絲,死不帶走一寸木。”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將岜沙人的一生都概括進來,盡管人的生命長久,值得紀念的重要時刻卻也不過三五,在成年儀式上,尚且稚嫩青澀的臉上寫滿了莊嚴,當梳成戶棍,綁上布箍,接過父親的火槍,正式承擔起一個家庭的重任時,誰也不知道這個剛剛長成的青年在想些什么,人生的路對他來說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岜沙人的婚禮也在樹的見證下舉行,一碗米酒,一曲蘆笙,兩個相愛的人,一群親朋好友,這就是幸福。生老病死是人類不可逃離的,一棵樹的倒下就意味著一個人的死去,那棵陪伴岜沙人成長的樹將會作為棺材,開始另一個世界的繼續(xù)陪伴,并且在埋葬處種下新的小樹苗,這是另一種再生和延續(xù)。這樣想想,連死亡都變得溫情了。
“人養(yǎng)樹,樹養(yǎng)人,生命以不同形式出生成長消亡開始,歌傳歌,戲傳戲,唱不盡歌里歌外的是文化,演不盡戲里戲外的是歷史。”輪回與傳承就在這一代一代間完成。這部紀錄片沒有旁白,只是字母解釋以及族里的老人來做些簡單的講解,再加上大山中黑白水墨畫一樣的景色,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潤物細無聲般的抵達人的內心深處。
02
無旁白的構思和形式很特別很有發(fā)展空間,但內容略顯單薄,與之響應的章節(jié)區(qū)分也不明朗,最重要的是作為工具的字幕不該太具有解釋性而應偏描述性。不過主題真是好。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紀錄片,正巧我最近也在剪兩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片子,感受最深的就是,許多令人驚艷的祭祀傳統(tǒng),民族文化,如果再不去引起重視正如第一集輪回和第二集傳承一樣,從生到死再無傳人。
《聆聽中國》走向“聲”,也就是音樂文化,那些即將消失而被保護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看完依舊是感動,這些非遺即將沉睡在博物館,而它的傳承需要的是質樸。而如今的我們,早已經對非遺有了分歧、嫌棄等心態(tài);蛟S真的就要玩完。嘆息~
自然的生,自然的死,自然的唱歌,自然的生命,卻是一種詩意的生活。純凈的遠方的詩。
雖然不是很好,但很特別。
呈現(xiàn)的這些民俗和風俗,應該就是中國的中國。何以中國?臺江反排舞、侗族大歌、邑沙人的樹崇拜…便是。然而,全球化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滌蕩了一切“舊”文化。從此,這些成為中國的“根”的東西,將成為一種“表演”或者進入博物館。
用字幕替代旁白,保留了盡可能多的來自原野、田林、河流的自然的“同期聲”,還有姑娘們身上銀飾碰撞的叮當聲,男人們光腳踩在稻田里的咕唧聲,一切一切聽起來都那么舒服。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