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天當成一輩子來過
文/俞敏洪
我們總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各種坐標之中,比如縱坐標是地位,橫坐標是財富等,然后一輩子就在這個坐標中和別人進行比較。
從小學開始,每次考試一結束,老師就會把分數(shù)和排名公布出來,讓那些落后的同學無地自容。由此也產(chǎn)生了兩種人:一種人被激發(fā)起好勝心理,努力追趕優(yōu)秀者,最后終于出人頭地;另一種人在不斷的打擊下自暴自棄,失去對生命的希望,最終在自卑中度過一生。
如果說中國的教育理念存在弊病,那就是它難以讓人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做人的尊嚴,從未將幸福和快樂作為教育的主題,也沒有對成功進行正確的定義,這樣就導致不管成功與否,人們都感覺不到幸福和快樂。
其實,每一個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位置對于自己而言沒有高下之分,當你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感到滿意時,那就是快樂的人生。
那些不和別人比較、專注于自己世界的人是幸福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體會,買了一個新手機會快樂幾天,買了一套新房子會快樂幾個月,然后一切都歸于沉寂和無聊。億萬富翁可以買到世界上的大多數(shù)物質,但其幸福指數(shù)并不一定比普通老百姓高。
我們常犯的另一個錯誤就是常常要求別人對自己同自己對別人一樣好:你對別人微笑了,就希望別人對你微笑;你幫助了別人,就希望別人一直感恩在心;你送給了別人一個蘋果,就希望別人能送你一個橘子。這樣我們就讓自己活在了計較之中,做任何事都總想著合不合算:工作的時候你會想著要不要努力,因為你努力了老板不一定給你更多的獎賞;和朋友吃飯的時候你會想著要不要搶著付錢,因為你已經(jīng)請過他一次,這次還是你付錢不合算;甚至在談戀愛的時候,你都會想著對方的家庭背景會不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實惠。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們無法豁達地生活,因為計較和算計中的生命是狹隘的生命,一顆封閉的心靈看不到世界的美好。
記得在臺灣出差時,我看到大多數(shù)人臉上的笑容都是燦爛的:過海關的時候,工作人員總是笑容滿面、言語溫柔;坐在出租車里,司機總是禮貌而熱情;問路的時候,被問者的講解總是詳細又周到,甚至會帶你走一段。他們的善意與禮貌一定不是源于制度的要求,而是來自內心的寧靜和滿足。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很開心,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沒有自卑感,因為他們不和別人比。()他們對每一個人都微笑相對,因為他們知道即使對方不笑,心里也一定感到了溫暖。這與我在內地的感受有所不同。在內地有些地方的大街上行走,我發(fā)現(xiàn)很多行人的臉上都充滿了迷茫、憂愁、不滿和痛苦。
當然,這和我們時代的變遷有關,一個不斷變遷的時代容易讓人隨波逐流、失去方向,心靈到處游蕩。這也和我們的價值體系和內心追求有關,當一個人總是用物質和金錢作為判斷社會地位和尊嚴的標準時,就永遠失去了幸福和快樂的基因。
讓我們來改變一下看法,學會放開心靈地生活,不去和別人比較社會地位的高低和財富的多少,而是和自己比較是不是每天都能夠生活得更快樂一點,F(xiàn)在流行一種說法叫“一日一生”,意思是把每一天都當作一輩子來過。
如果你的生命真的只有一天,你的心里還會有那么多的計較嗎?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