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文素材庫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基層反映:基層更需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范文,供大家在撰寫基層反映、社情民意或問題轉報時參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年來,隨著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較好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然而對于經濟基礎較薄弱的民族邊疆地方來說,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最大程度地滿足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筆者認為,應堅持政府主導,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建設,讓人民群眾廣泛享受到免費或優(yōu)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發(fā)揮地方優(yōu)勢,讓廣大人民群眾都享有文化權益。
首先二號首長,要加強公共文化陣地建設。以村為重點,以農戶為對象,積極實施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搞好鄉(xiāng)鎮(zhèn)、村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場所建設,重點解決群眾活動難、看戲難、看電影難和看書難等問題,讓廣大群眾“閑有所去、去有所樂、樂有所益”。其次侯衛(wèi)東官場筆記,要大力培育公共文化隊伍。在鄉(xiāng)鎮(zhèn)組建村級花燈隊、鑼鼓隊、武術隊、舞獅隊等村級文藝演出隊伍。重點培養(yǎng)農村文化建設帶頭人,讓群眾真正融入到文化活動中。再次,要打造鄉(xiāng)土文化活動品牌。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節(jié)目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一批反映農村新變化、新發(fā)展的新作品,逐步實現(xiàn)一村一品,扶持發(fā)展好壯族“三月三”、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節(jié)”、“蕎菜節(jié)”、瑤族“盤王節(jié)”等民族節(jié)慶活動,努力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動品牌。
文化惠民,關鍵在基層。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主體在基層,任務落實靠基層,工作的短板也在基層。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要把工作重心向基層傾斜,加大投入,打好基礎,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斷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