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的摘要,應該怎么寫才好呢?
首先,論文的摘要,應該是在論文寫好、寫定之后,才去寫它。既然是摘要,主要內容應是從文章中摘錄出來的,是論文這只母雞下出來的蛋,得先有母雞才有蛋。但是有的作者在寫論文時,先寫摘要,再寫正文,順序搞反了。文章都還沒有定型,怎么寫得出摘要來呢?難怪很多稿件的摘要要么未說到點子上,要么寫得象序言、前言,放在文章的開頭部分倒比較合適。
其次,摘要應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觀點、精華、結論,是池塘里的大魚,是精簡提煉的、直接了當?shù)、直接陳述的、不帶自評的。不是引導的、次要的、非文章主旨的、與文章無關的、羅羅嗦嗦的、遠遠道來的、含糊不清的、莫名其妙的、自我吹噓式的東西。
再次,論文的摘要,其主要的成分、句子,應在論文中出現(xiàn)過的,挑選出來整理、連接一下即可,用不著作者去全部用另外的語言寫一段“摘要”。
再次,論文的摘要也應講究意思完整、語言流暢,做到有頭有尾、有條有理,讓人看得清楚明白。
另外,理工科論文的摘要,一般應交待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論。
如果論文的正文本來就寫得比較“爛”,條理不清,廢話連篇,沒有多少深度、新意、價值,連作者自己都不清楚到底說了些什么,那就確實會覺得“摘要”也不大好寫。這就象是:如果母雞肚子里本來就沒有孕育出蛋,就下不出蛋來;如果池塘里全部是小魚、小蝦和水,就會撈不出大魚來。
論文摘要寫法
摘要:簡潔、具體的摘要要反映論文的實質性內容,展示論文內容足夠的信息,體現(xiàn)論文的創(chuàng)新性,展現(xiàn)論文的重要梗概,一般由具體研究的對象、方法、結果、結論四要素組成。
對象——是論文研究、研制、調查等所涉及的具體的主題范圍,體現(xiàn)論文的研究內容、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問題的提出,研究方向的確立與目標的定位。
方法——是論文對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所運用的原理、理論、條件、材料、工藝、結構、手段、程序,是完成研究對象的必要手段。
結果——是作者運用研究方法對研究對象進行實驗、研究所得到的結果、效果、數(shù)據(jù),被確定的關系等,是進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結論——是作者對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等,是結果的總結,
顯示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論文研究的價值與學術水平,是決定論文被檢索的窗口。
中文摘要的寫作要求:
1.摘要以主題概念不遺漏為原則,中文摘要字數(shù)為200-300字,英文摘要為100-150m.7334dd.comANOVA分析了不同SOA條件下的啟動效應,發(fā)現(xiàn)高頻漢字形音義激活的時序為字形—字義—字音。這一結果說明了高頻漢字的字義可直接由字形特征獲得,語音是自動激活的。
(資料來源:陳寶國,彭聃齡.漢字識別中形音義激活時間進程的研究(Ⅰ).心理學報,2001,33(1):1~6.有改動)
一篇綜述或者理論性論文的摘要應該包括:
主題,用一句話概括;
論文的意圖、論題或組織結構和范圍(全面的或有選擇的);
資料來源(例如個人觀察資料,已發(fā)表的文獻);
結論。
綜述類文章的摘要示例如下:
對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的產(chǎn)生機制的探討有利于尋找適當?shù)闹委煼椒āN恼略诤喴仡欓喿x障礙的界定、研究內容和有關理論爭論基礎上,重點介紹了閱讀障礙的神經(jīng)基礎和遺傳機制。文章從大腦結構和功能單側化、完成認知任務時大腦的激活模式、激活時間進程以及視覺巨細胞等方面介紹了發(fā)展性閱讀障礙者與正常讀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文章還指出許多雙生子研究都發(fā)現(xiàn)同卵雙生子的閱讀障礙同現(xiàn)率高于異卵雙生子,尤其是近期的遺傳學研究鑒定出幾個與閱讀障礙有關的染色體,如6號和15號染色體與語音障礙和拼寫障礙有關。這些研究結果說明發(fā)展性閱讀障礙有一定的腦神經(jīng)基礎和遺傳基礎。
(資料來源:孟祥芝,周曉林.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的生理基礎.心理科學進展,2002,10(1):7~14.有改動)
一篇方法學論文的摘要應該包括:
方法的類別;
方法的基本特征;
方法的應用范圍;
該方法在不同情況下的表現(xiàn),包括它的統(tǒng)計力及在違反各項假設下的穩(wěn)定性。
一篇個案研究的摘要應該包括:
被試及其相關特征;
個案所能說明的問題或解決辦法;
對今后研究或理論建設的啟示。
一篇精確、簡練、易懂和信息量豐富的摘要能夠增加論文的讀者數(shù)量和將來論文的可提取性,必須在此基礎上認真考慮摘要的長度。例如,對于一些英文數(shù)據(jù)庫而言,如果摘要長度超過960個字符的限制,摘要錄用者可能會刪減摘要的長度以滿足數(shù)據(jù)庫的要求。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