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陳瑩)
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
轉眼間,一個學期又在忙碌與充實中度過了;仡檶W期工作,教研組在學校和各部門的領導下,大家兢兢業(yè)業(yè)、踏踏實實、團結協(xié)作,加強學習,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中去,改進和完善教學流程,鉆研學法和教法,不斷總結和反思教育教學工作。經(jīng)過全組教師的共同努力,出色完成了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現(xiàn)將教研組學期工作總結如下:一、不斷學習,與人分享,打造學習型團隊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苯處煿ぷ鞯奶厥庑孕枰處煵粩嗟膶W習和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中學社思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人文學科,涵蓋了地理、歷史、政治和思想品德的內容,需要教師不斷的進行學習。針對我組的現(xiàn)實情況,除理論學習外,我們當前還回歸學科教材,研究學科知識體系和課程標準,理解學科基本精神,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用自己不斷的學習和苦苦探索去換取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為了打造“學習型教研組”,我們把個人學習與集體分享結合起來,把分散學習和集中研討結合起來。
在教研組活動中,對教師的教學進度、備課、學案、反思和超前備課的情況進行檢查,通過常規(guī)的檢查促進教師去提前鉆研教材,提前研究適合課時特點的學案,確定教學重難點。負責學習分享的教師提前三天將材料上傳到FXP上供其他教師學習,并且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行交流。教研組還為每位教師準備了專用的學習本,供教師在平時的學習中進行摘記,在教研組或備課組活動時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或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同伴共同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教師的教學工作主要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所以教師學習的一種極佳方式就是聽課。開出組內公開課15節(jié),校級公開課1節(jié),并且在聽課后及時與開課教師進行交流,促進開課教師與聽課教師的共同提高。二、從“六環(huán)節(jié)”到“五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優(yōu)化
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課堂教學實踐,我們對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再是“摸著石頭過河”。在我校“自學交流總結”這“三部曲”的基礎上,教研組上學期將課堂教學流程根據(jù)學科特點,形成了具有學科特色的“六環(huán)節(jié)”,即“激趣導入出示學案自學反饋教師點撥課堂小結當堂作業(yè)”,這“六環(huán)節(jié)”操作性比較強,也能夠實現(xiàn)社思學科“堂堂清”的目標。本學期,在上學期的基礎上,根據(jù)課堂教學的實踐,我們刪除無效環(huán)節(jié),將課堂教學流程優(yōu)化為“五環(huán)節(jié)”,即“激趣導入出示學案反饋點撥一課一得典型練習”。“激趣導入”環(huán)節(jié)保持不變,因為恰當?shù)木实膶肟梢匝杆俚膶W生帶入學習情境,提高課堂效率,如果說課堂導入是投石問路的話,這個石頭如果投的好,就會“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小結”這一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為“一課一得”,這樣改變了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由教師進行小結的做法,讓小結的形式更加多樣化,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可以說感想、談體會,可以反思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更可以成為課堂中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點睛之筆。
此外,教研組還形成了復習課的教學流程“復習目標出示學案師生交流課堂小結練習提高”和試卷講評課的流程“成績分析歸類講解補償練習能力提升”,這為我們繼續(xù)實踐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強的操作性。
目前,初中社思學科的考試形式為開卷,在學業(yè)考試中的評價方式是劃分“ABCDE”等級,這給我們學科推進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在中學部組織的課堂教學模式展示課中,我教研組教師開出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一課,充分展示了我們教研組在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充分肯定。三、落實常規(guī),以常規(guī)促有效
教師的教學工作,其實都是常規(guī)工作。把常規(guī)工作抓好、抓實,也就促進了教師工作的有效性。本學期教研組在常規(guī)落實方面,從備課、上課、作業(yè)批改幾方面入手,做了如下工作:1、學教案:
教研組教師根據(jù)要求,按照課堂教學模式的流程精心設計學教案,通過課堂活動的設計、課堂練習的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備課組長檢查教師的教學計劃執(zhí)行情況和檢查超前備課的教案;主備教師要按照新課標和中考說明的要求認真研讀教材文本,在廣泛借鑒優(yōu)秀教案的基礎上,形成適合我校學生情況的學教案,每位教師在上課前針對本班再對學教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力爭“教學有創(chuàng)新、課堂有亮點”;對課堂教學實踐中的閃光點、不足之處及時進行記錄、總結,形成教后反思;教后反思不少于教案總數(shù)的二分之一,每月要有一篇有質量的教學反思;七八年級教師的備課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下工夫,夯實基礎并適度拓展;九年級備課要嚴格依據(jù)《考試說明》的難度要求,精選練習,不增加學生的負擔。2、上課:
探索和完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學科特點,大膽放手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講課時間不超過30分鐘,給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此基礎上,九年級社會備課組還積極探索嘗試“三三制”的時間分配方式,即:40分鐘的課堂時間,教師講授點撥的時間不超過三分之一。學生學習和發(fā)言的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一,學生練習和完成作業(yè)的時間不少于三分之一。3、作業(yè):
作業(yè)做到了全批全改,學生對錯題及時進行訂正,教師在學生訂正后及時進行二次批改。備課組統(tǒng)一作業(yè),把握作業(yè)量,七八九年級作業(yè)當堂完成,不增加學生作業(yè)負擔。三、師徒結對,教師在互相學習中共同成長
年輕教師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老教師學習新教師的新思路新方法。師徒每周互相聽課一節(jié),有記錄、有評價、有反饋,師傅指導徒弟進行有針對性的理論學習,促進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本學期,在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兩位教師謙虛好學、踏實勤奮,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實踐,取得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讓我們看到了這兩位教師的快速成長。五、新學期的展望
一個學期過去了,新的學期即將到來。在這個學期的工作中,也存在很多缺點和不足。如:在集體備課中分工和目的不夠明確,有時沒有真正發(fā)揮出集體的作用;在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探索和落實的不夠,有時還只是“有名無實”。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學期,對教研組工作有一下幾點想法:
第一,讓教師的學習更加系統(tǒng)化,每位教師購買兩本教育或教學專著進行學習,記錄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與同組教師進行分享,這樣本學期教研組七位教師可以有計劃的學習十四本著作。
第二,在新學期中探討學法指導課的流程,完善以自學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
擴展閱讀:后宅中學高效課堂活動英語組工作總結
后宅中學“高效課堂”活動年英語組工作總結
隨著義烏市的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市課堂教學改革的窗口學校----后宅中學,奮勇當先。金華市先進教研組后宅中學英語組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挺立潮頭,以敏銳求新的教育科研意識,充分發(fā)揮團隊精神沖鋒在前、團結奮進、勇于探索,堅持理論學習與課堂實踐相結合,探索實踐適合后宅中學,城郊農(nóng)村學校的英語教學模式,F(xiàn)在,英語教研組的“PIE”模式即“學案導學-互教互學-有效拓展”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已經(jīng)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應。
一、抓教學常規(guī)促課堂課改
在抓常規(guī)教學的同時,堅持課堂改革。組織教研組全體老師,堅持每周一次以各年級備課組為單位集體備課,每周一主題。組織教師開課、聽課進行課例分析。并將有關的課件,講座以電子稿的形式上傳學校FTP,每學期一次積累拷貝光盤,以做到信息共享。同時開課時注意以老帶新,有老教師和青年教師同課異構進行課例研究。聽后在教研組的校本培訓時期進行評課活動。收到較好的效果。分配不到一年的青年教師陳瑩的課例分析在義烏市獲獎。集體備課、積極聽課、寫心得體會已形成一種常態(tài)。二、虛心學習實踐探索
教研組全體同仁以敏銳求新的教育科研意識,把握機遇,充分發(fā)揮團隊沖鋒在前、團結奮進、勇于探索的精神,堅持理論學習與課堂實踐相結合,走出去請進來,多途徑、多層次拓展教研組全體教師的視野,提升業(yè)務素質、營造教研氛圍多途徑、多層次的學習,不斷提高科研意識、科研水平。積極參加學校,市研修院組織的科研進修、培訓和研討活動。教研組全體教師也視“充電”為要務,從無缺席。教學研究蔚然成風。從201*年以來已組織七屆學校“五月風”英語周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利用這一活動平臺與省內名校建立業(yè)務聯(lián)系,共同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先后與金華外國語學校、紹興縣實驗中學、杭州勇進中學、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及本市兄弟學校組織開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研討,共同探討高效課堂策略,取得很好的效應。因此在省內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得到了省教研究室張豐主任的高度肯定,曾多次介紹人來校參觀交流。
也正是課堂改革的成效,使我校的英語教學效果顯示出了強大的優(yōu)勢。英語教學是后宅中學課堂改革的最大亮點,最大的成功點。英語教研組是學校的一張金名片。成功的經(jīng)驗,使我們的與外地同行建立良好關系,外出觀摩者,來校交流。教育科研活動形成制度化、常態(tài)化。三、堅持理論學習促進課堂實踐
教研組全體同仁在教育科研方面甘當探索者和創(chuàng)新者。努力把教育科研滲透日常教育的環(huán)節(jié)中,課堂教學的細節(jié)中。并做到及時總結教學得失、積極撰寫論文、組織課題研究。幾年來堅持撰寫論文并多次在義烏市,金華市和浙江省獲獎。每次上交篇數(shù)和獲獎人次都在全市首位。
201*年義烏市課題《初中英語教學“開放式評價”實驗與研究》結題201*年義烏市課題《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結題
201*年義烏市課題《倡導“學案導學”構建“互教互學”模式探微》結題201*年義烏市課題《“先學后教合作互動”初中英語教學策略研究》,獲義烏市二等獎
201*-201*年的兩年里我們英語組撰寫的學科論文、案例及課例研究共計有:金華市級一等獎1篇、義烏市一等獎7篇、二等獎7篇、三等獎8篇。201*年11月20日《浙江教育信息報》在第一版對學校課堂教學改革特別是
英語學科的課堂教學模式以《讓教師在課堂上“隱身”》為標題大幅版面進行了報道。
201*年五月,后宅中學英語組獲得“中國教育學會英語教學科研基地”榮譽。四、工作特色
1堅持團隊精神,以課題研究為契機,引領全組同仁進行課堂課改,每年都有一個或兩個課題。在課題研究的指導下,全組老師互幫互學,也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在老教師的熱心指導、言傳身教,悉心傳授下,我們英語組新教師也積極融入這一團體,并很快掌握教學套路,象葉霄老師,來校第二個學期就在全市開了一堂公開課,得到同行的好評。未滿一年陳瑩老師給前來我校聽課的外縣老師上課時,讓聽課老師們懵了,看年紀好像剛畢業(yè),課上的卻像老教師。2、201*年以來已組織七屆學!拔逶嘛L”英語周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利用這一活動平臺請專家指導,與省內名校建立業(yè)務聯(lián)系,共同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收到很好的評價。
3.、英語組編寫的?禨pring》,每學期至少兩期,現(xiàn)共有19期,獲得第二屆全國中小學校內報刊二等獎。本刊的創(chuàng)辦在義烏市中小學中尚屬首例,這不僅為后中學生提供了學習英語的一個良好平臺,從而也為進一步推動全市英語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添磚加瓦。
4.積極開展“英語角”課外活動.它為我們后中學生創(chuàng)造聽說條件,創(chuàng)設英語氛圍,提供說話情景,每周確立一個話題,精心組織活動,邀請有關教師參加,及外方友人一起參加。自201*年開展以來,收到較好的效果。“英語角”活動已成為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一部分。
過去的一年,是我們后中騰飛的一年,也是英語教研組迅速發(fā)展的一年。正是有了以上的努力,我們英語組各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當然,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努力才能開拓未來。我們組的每一位老師都能清楚地認識到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斷地努力,不斷提高自我,一如繼往地努力、奮斗,才能進一步加快教研組的發(fā)展。希望各位領導能繼續(xù)給予支持和幫助。
后宅中學英語組
201*年6月2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中學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陳瑩)》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中學歷史與社會教研組工作總結(陳瑩):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