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在201*--201*學年度上學期,本人擔任高一(12)、(13)、(14)、(15)四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總體來說,學生的歷史科整體基礎都不是很好,良莠參差。這給備課增添了一定的難度!現對整個學年度的教學工作做個總結!一、想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俗話說的好:欲給學生一滴水,老師須有一桶水。在當代社會,知識不斷更新,教學理論理念也要不斷的跟進,才能適應時代教學發(fā)展的需求。本人深知這個道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新觀念以及史學研究的發(fā)展動態(tài),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主動積極的訂購相關科目的書刊,并充分利用,借鑒、吸取名師大家的清華,提升自己,發(fā)展自己。學習的同時,也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教學理論。
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和備課組活動,上好公開課和研討課,并能經常聽各老師的課,從中吸取教學經驗,取長補短,提高自己的教學的業(yè)務水平。爭取每一節(jié)課都是自己上的最好的一節(jié)課。二、虛心請教。
教師須有一桶水,這桶水應該是取之不完的一桶水,是源泉!教師要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源泉,就必須要不斷的學習,虛心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互相交流上課的思路,互換教案,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的不足,改進自己。三、備好課!
因為教的學生良莠不齊,備課時,就必須得照顧到全體,備教案備教法更得備學生!認真的寫好教案,并主動與同行切磋,交流教案!課前先對該課的思路作出總結分析,明確重難點,課后及時寫好后記,總結優(yōu)點及不足,爭取下一節(jié)有所改進!
四、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
死教書、教死書不能適應社會對教育的需要,新課程改革正是對今天教師教學觀念的挑戰(zhàn)。教師應由知識的占有者轉化為知識的組織者,由知識的傳遞者轉化為學習的促進者,超越課堂的藩籬,將現代教學過程演化為“培養(yǎng)學習者”的過程,實現由“授之以魚”到“授之以漁”的根本轉變。
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實踐能力,使學生獲得一定的終身學習的本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tǒng),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歷史實踐能力。不足: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還是沒有體現出來,基本上還是教師的一言堂,滿堂灌!思想工作缺乏耐性,尤其對睡覺、不聽課的學生,態(tài)度還是比較粗暴,要求太高,缺乏對學生的寬容!
也不夠虛心向同行學習,交流的少!聽課的少!
這些不足都是往后得細細的糾正的!也是往后努力方向之一!
擴展閱讀: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總結
(201*201*學年度第一學期)
大埔家炳第一中學劉小英
本學期在學校的安排下,本人擔任高一(1)~(6)整個年級六個班的歷史教學工作,共計課時12節(jié),現將一學期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本學期,熱愛黨的教育事業(yè),鉆研業(yè)務,團結同志,熱愛學生,師生關系融洽,出勤率高,完成教學任務。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結合學科特點,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作為一名歷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從本學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強的特點出發(fā),注重從高中學生更熱衷于從歷史與現實的聯系去探討問題的特點出發(fā),充分發(fā)揮歷史學科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每學期初制定歷史教學德育滲透計劃,發(fā)揮歷史的教育功能的作用,自己也在授課過程中自我素質得到升華。
二、教學情況:
由于多年沒有下到高一教學了,對高一學生學情的掌握,著實費了一番工夫。針對職業(yè)教育擴招帶來的普通高中學生基礎較差的特點,著重從扎扎實實地落實基礎知識入手,并通過對具體史實的講解,逐步提高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分析歷史事件、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初中的“是什么?”到高中探討“為什么?”的轉變。
本期來,我在高一歷史教學中,為使學生在歷史知識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與思考的樂趣,力圖發(fā)揮歷史學科的啟智與育人功能,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首先,認真上好第一節(jié)課。以生動而充滿時代精神的歷史事跡去吸引他們,讓他們感到學習歷史能豐富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已的眼界。以歷史的人文精神和凝重歷史責任去感召他們,使他們認識到學好歷史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增強現代公民的使命感;同時也講明歷史學習的特點與方法,使學生感到歷史不是難記難背枯無味的東西,只要有嚴謹的樂于思考與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學好。上好第一節(jié)引導課,還能轉變學生初中時把歷史課當作副科來應付的心理,以積極熱情的求知心理投入到學習中,推動教與學的互動良性循環(huán)。其次,發(fā)揮各班科代表的作用,認真抓好課前預算習。在學生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上,按照學校教導處的要求,制定學案,規(guī)劃整篇課本知識,重新組合內容,指導學生制作預習提綱,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大膽質疑,積極思考。一學期來,我所任教的6個班中,大多數學生都認真做到了這一點,其中有高一(1)、(3)班科代表一直自覺地將每節(jié)課前提醒學生預習時,完成學案,并提出的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記錄下來,要求老師參與討論共同解決。課后,又督促學生完成課后練習。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思維的學習精神,同時對我的教學也起到有力的推動。
第三,落實教學常規(guī)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從教學方法到學習內容,我都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歷史觀,及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思想理念為準則。對教材中一些不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進行刪除;對一些需要補充的知識,堅決補充完整,講明講透。我在講清高考解題要求后,鼓勵學生查找資料,向他們介紹一些史學界的研究成果,教會他們用自已的頭腦去客觀分析和認識歷史,開放歷史思維,不要迷信課本,人云易云。
第四,在對學生進行健全人格培育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的同時,我也重視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在每個重要的知識點上,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設置不同類型的題目,并要求學生在學習中也養(yǎng)成提出問題設置問題的習慣。另外在每個單元結束后,我都會指導學生理清歷史線索,根據教材的寫作思路把握史實與史實之間的邏輯聯系,用書面的形式將歷史知識結構整理出來,使學生在學習中重視學習方法的探索與總結。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我感到最大的不足是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不夠。困惑是學生需要精彩的課堂與歷史知識的枯燥性的矛盾;忠于課本要求與實際學習需要而補充知識的矛盾;補充知識擴大課時與課時緊張的矛盾。這些教和學之間矛盾需要在往后的歷史教學中切實解決的,同樣的,對我教學水平推動和提高,有較大的幫助,也讓學生在老師的推動下,感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和意義。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高一歷史教學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