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清潭中學創(chuàng)建德育特色學校工作總結
深化新三好,打造“家文化”
常州市清潭中學創(chuàng)建德育特色學校工作總結
【家文化的形成背景】
常州市清潭中學有著傳統(tǒng)的德育特色“新三好”。隨著學校的不斷發(fā)展,學校的德育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發(fā)展和形成系列。結合“新三好“以及“一個不能少,每個都重要”的校長理念,我校積極探索德育發(fā)展規(guī)律中積極建構符合時代精神、符合學校自身特點的德育理念,既傳承“新三好”的特色,又具有新的特色。
“新三好”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已經成為了一種校本德育文化,是在實施素質教育、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既遵循德育工作規(guī)律,又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著力建設校園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環(huán)境文化,著力創(chuàng)設一種全新的德育氛圍,讓學生在濃厚的德育文化氣息中受到熏陶、感染、啟迪,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道德情感。在建設校本特色德育文化的過程中,以自己的特色德育文化彰顯學校的校園文化特色,使清潭中學走上內涵發(fā)展之路。經過深入分析、提煉,全力打造“家文化”是對“新三好”的傳承與深化,也是適合我校兩個校區(qū)辦學的特色德育文化。學校的發(fā)展,取決于“家和”,“家和萬事興!薄皭奂摇薄皭郯嗉墶薄皭坌!薄皭圩鎳鴲凵鐣钡募椅幕瘍群欣趯W校的科學發(fā)展,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家文化的特色內涵】
學生、家長、學校、社會構成了一個廣義上的“家”,在“每個都重要,一個不能少”的理念引領下,努力構建構建以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區(qū)為輔助,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家文化”體系,塑造一種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小家親人、家庭,愛親人,愛家庭,關注自己的中家班級、學校,愛同學,愛班級,愛學校;關注自己的大家社會、國家,愛鄰里、愛社區(qū)、愛祖國。
“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一個不能少,每個都重要”。因為是“一家人”,因此每一個人都是清中大家庭的成員,這是關注每一個學生個體,是以“學生為本”的體現(xiàn)!凹椅幕钡膬群诵氖恰九囵B(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強調的是“在一起”,我們一直在努力;ブ、創(chuàng)新、堅持、秩序、制度是家文化的主要元素,“家文化”倡導“大家”,不能“小家”。
在家庭讓學生感覺家的溫馨,在學校讓學生感受家的溫暖,在社會讓學生感悟家的可愛。在各個方面力爭營造一種家的氛圍,讓學生對所處的集體或者環(huán)境有一種家的心理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使學生自覺產生一種內趨力和向心力,達到德育的實效。
【家文化的實施舉措】一、學生與家文化。
學生是“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激發(fā)每個學生的成員感和自我認同感是“家文化”得以實施的基礎。促進每個學生個體的健康成長,是“家文化”的出發(fā)點。因此在諸多的活動中,群毆強調全員的參與性和主體性。開展個人風采展示,個人形象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尋找身邊的榜樣,校園之星評比活動,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拔耶嬑壹摇崩L畫評比,“我愛我家”故事征集、“我們是一家人”征文征集,“我愛學校”等演講比賽,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愛“家”意識。積極開展勵志行、高中行和拓展活動,激發(fā)學生的進取心和潛能,讓學生明確目標,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個體。
二、班級與家文化。
班級既是一個“家”,班級的建設也是“家”的建設,因此也是“家文化”開展的一個重要分支。每個班級切實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包括班歌、班徽、班規(guī)制定與創(chuàng)作,利用這些來引導學生愛集體的觀念,增強班級的榮譽感。班級的黑板報是實施“家文化”的一個平臺,在每期的黑板報上都有家文化專欄,定期開展我愛我班、我愛學校等主題的很板報評比。開展班級日志輪流記,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對班級的日常管理進行記載,增強班級學生的主人意識。
改進升旗儀式,升旗儀式實行班級輪流制: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把舞臺還給學生,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升旗儀式及國旗下講話,升旗儀式采用班級輪流制,提前一周擬定方案,經審核后執(zhí)行,國旗下講話內容以“家文化”為主線,培養(yǎng)學生“愛家庭、愛學校、愛社會”的責任意識。
主題班會演繹著“家文化”。每周一的精神早餐會,更是開展班集體建設,推進家文化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早餐會上,形式多樣的開展討論,總結得失,改進完善。班級風采展板展示是每學期都開展的一項活動,展示班級的文化和特色,有的班級的門上也都寫有“家文化”標語。
三、家長與家文化。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老師,也是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家長與學校的關系是一個和諧的統(tǒng)一體。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定期和不定期地開展家長座談會,讓家長參與學校的建設與發(fā)展之中。每學期開展家長寄語、家長心聲、家長祝福等征
集,各班級經常邀請家長走上升旗儀式的舞臺。舉行校園開放日,讓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為學校的教育教學獻言獻計。充分利用家長教育資源,給學生或家長做各種知識講座和教育,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讓家長提高教育的成效。積極開展“家長與學校、與老師、孩子的和諧”、“新三好“家長談等等主題征文活動,這些措施都有利地推動了家文化的開展。
四、社區(qū)與家文化。
社區(qū)是學生成長的另一個重要的場所,在社區(qū)切實開展“實踐家文化溫暖你我他”主題實踐體驗活動。整合資源、立足社區(qū)、形式多樣、力求實效。舉行社區(qū)心理咨詢;開展社區(qū)青少年成長論壇;組織社區(qū)獻愛心,送溫暖活動;“文明城市我先行”爭做社區(qū)宣傳櫥窗小主人活動,開展社區(qū)是我家爭創(chuàng)社區(qū)小衛(wèi)士活動。各社區(qū)都有負責的輔導員。輔導員要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區(qū)建設和服務,引導青少年學生關注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人文情懷、體驗創(chuàng)新過程、磨礪意志品質,培養(yǎng)學生愛鄰里、愛社會、愛國家的情感也是家文化內涵之一。深入推進軍民共建工作,豐富軍民共建內容,充分挖掘軍民共建特色德育資源,在原有基礎上擴大軍民共建范圍,擬與常州國防園建立軍民共建關系,按照“挖掘內涵、整合資源、開辟場所”的德育基地建設要求,把國防園作為我校德育基地和素質拓展基地。
五、課題與家文化。
編輯《德育讀本》,分為七、八、九三個年級的三冊讀本,讓學生從故事中自我感悟。編輯《清苑》?瑸閷W生提供抒發(fā)自己情懷的平臺。開展《新三好與家文化》的德育課題研究,在做中不斷摸索,不斷反思,不斷完善。開展班主任案例征集、主題班會方案評比等活動,對“家文化”的深入不斷探索和嘗試,班主任例會上經常開展“家文化”的研討和交流。全面落實新課程要求,制定《清潭中學生命教育課程建設實施意見》,構建一個以“安全教育”為核心的有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生命教育課程體系,從而實現(xiàn)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愛生命,提高生命質量的生命教育目的。
六、活動與家文化。
我校的德育特色“新三好與家文化”貫穿于學校的各個教育活動之中,“生命教育周”“民族精神月”“五色教育”等等都將其理念寓于其中。已經形成特色的活動主要有:
(1)新生夏令營活動建家伊始。這一活動是我校開展家文化的起始。每學期新生入學,就把“家文化”的內涵和要求對學生講解,讓學生了解“家文化”,明確“家文化”。“新生夏令營”是建家的開始,因此在夏令營活動中秀班級風采是“家文化”系列揮動之首。在夏令營活動中要求各班要通過班級風采展示的方式展現(xiàn)出學生熱愛班級、熱愛學校,把班級、學校當做自己的家的這樣一種意識,在最后的閉幕式上各班的風采展示,秀出了自己班級的文化和特色,深受家長、學生、領導的一致好評,給嘉賓們設計的“德育活動留言薄”也及時記錄了嘉賓們對這一活動的贊賞。
(2)“開學典禮”感悟家文化。結合家文化,新學期的開學典禮,培養(yǎng)學生熱愛學校之情是關鍵所在。家長寄語、老師寄語、校長寄語,學生放飛心聲,班級展板展示班級風貌,“我們是一家人”主題曲蕩人心腸,催人奮進。開學典禮上的活動多以學生活動為主,也讓學生更多的參與活動,讓學生感悟“家文化”的內涵,秀出班級的風采,唱出愛家愛校之情,家長和來賓給予一致好評。
(3)運動會展示“家文化”。
每年的學校運動會是“家文化”的最直接的體現(xiàn)。全員參與,全員展示體現(xiàn)了清潭中學“一個不能少,每個都重要”的校長理念和“家文化”的理念。各班精心組織,認真策劃,積極訓練,力爭使自己班級在入場式上把對“家文化”的理解和落實得到最好的展示!皭郯嗉墶、“愛學!薄皭圩鎳钡膭(chuàng)意比比皆是。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班別出心裁的展示,點燃了全體清中人的熱情,營造了所有清中人“家”的氛圍,讓所有清中沉浸在濃濃的家的情感之中。
(4)大合唱提升“家文化”!耙欢⒕拧贝蠛铣顒,在操場上自己塔建舞臺,以“家文化”為主題,三千多人齊聚操場,教育局、共建單位、各大社區(qū)、兄弟學校、媒體等多方面的嘉賓應邀參加了活動,整個活動臺上、臺下積極互動,師生共同主持,共同演繹家文化的情感!凹椅幕睍ㄕ埂ⅰ凹椅幕毙笳、“家文化”展板、“家文化”口號標語展,開展了一系列以紀念“一二九,弘揚家文化”為主題的多種形式的活動,全面展示提升家文化。整個活動過程中,真正體現(xiàn)“一個不能少,每個都重要”的理念,真正體現(xiàn)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5)“清中大講堂”推進“家文化”。
推進“家文化”,大力打造“清中大講堂”,積極挖掘整合各種教育資源邀請
家長、專家、名牌大學學生來校做講座,做報告,力求以學科拓展、勵志進取、心理疏導、藝術培養(yǎng)、技能交流等多方位的主題和內容來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激情和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從而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生活中。多元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有力的推進了“家文化”的開展。
【家文化的開展實效】
通過“家文化”的開展,學校教育工作進一步取得更為明顯的成效。對學生的激勵性的評價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奮發(fā)向上的意識。學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立志、好學、尊師、守紀已蔚然成風,激發(fā)了廣大學生的內在潛能,學生在學習及各項活動中都獲得了較好的成績!靶氯门c家文化”項目,是我校德育特色“新三好”的拓展和升華,為學校、為班級文化建設探索出一條德育新途徑,關愛生命,喚醒生命,讓學生在教育中得到詩意地成長!靶氯门c家文化”作為載體和紐帶,緊密聯(lián)系了學校、社區(qū)、家庭,真正起到喚醒三方合作意識,凝聚教育合力的作用,有利地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和良好發(fā)展!皭奂摇薄皭坌!薄皭凵鐣钡那楦械靡耘囵B(yǎng)和激發(fā)。家長紛紛表示孩子更懂事孝順了,社區(qū)紛紛贊揚學生更禮貌文明了,老師紛紛夸獎學生更有集體觀念和進取心了
總之,培養(yǎng)了學生的良好情操,拓寬了豐富的德育資源,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增強了學校的德育實效,提升了學校的德育特色,轉變了老師的教育理念,“家文化”的開展,讓家庭、讓學校、讓社會更加充滿了溫情與和諧,相信隨著清中“家文化”的進一步開展,德育的成效之花將開得更美、更艷麗、更加多彩
擴展閱讀:拓寬德育工作途徑創(chuàng)建學校德育特色-新邵八中特色德育工作總結
拓寬德育工作途徑創(chuàng)建學校德育特色
新邵八中特色德育工作總結
學校德育工作事關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事關未來公民道德素質的提高。我校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育人宗旨,針對新時期中學生思想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研究探討德育工作新途徑和新方法,逐步形成了鮮明的德育工作特色,推動了學校全面持續(xù)健康發(fā)展。我們的主要做法是:緊扣德育主題,確定工作目標;抓好“三項”建設,注重實踐體驗;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工作格局。
一、緊扣德育主題,確立工作目標。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若干意見》和確立了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以學生健康和諧發(fā)展為目標,以養(yǎng)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為基礎,為經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四有”新人的德育工作總目標。與此同時,根據中學生成長規(guī)律結合高中學習生活特點,進一步明確了各年級分階段德育工作目標。高一年級:安其身,慎其行,勉其學。著重進行立志教育和行為規(guī)范、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教育,為高中階段學習打好基礎,稱之為“修其身”;高二年級:嚴其學,教其理,勵其志。著重進行理想成長教育,重點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和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稱之為“養(yǎng)其性”;高三年級:促其質,助其愿,授其漁。著重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重點做好心理調節(jié)工作,幫助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忠心獻祖國,愛心獻社會,孝心獻父母,信心留
自己,稱之為“明其志”。圍繞德育工作主題,確立德育工作目標,克服了德育工作盲目、空洞、說教,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等弊端,賦予了不同階段德育工作實實在在的內容,使德育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二、堅持“三個”貼近,抓好“三項”建設,注重實踐體驗。如何改變學校德育工作重說教,輕實踐的現(xiàn)象,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我校緊隨學校文化發(fā)展建設、時代進步、學生需要,始終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開展德育工作,重點抓好德育課題研究、德育基地建設、班主任隊伍建設,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實踐體驗,從而大大增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重視德育科研,尋找工作突破口。
學校的德育科研工作以《德育》讀本和“成長袋”為載體,以全體班主任參與為主要實施形式。針對當前德育工作熱點難問題,結合校園文化建設、主題班團會活動、社會實踐、德育基地建設等,逐步使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做到系列化。在課題研究活動中,學校領導帶頭參與,積極撰寫論文。課題研究全面推動了學校德育工作,提升了德育工作層次和水平。
2、抓德育基地建設,為學生參與實踐體驗搭建良好平臺。從201*年起,學校先后建立了五個德育基地。即:在邵陽市松坡公園建立了“校外德育基地”;在武警支隊建立了“國防教育基地”;在新邵拘留所建立了“法制教育基地”;在雀塘鎮(zhèn)養(yǎng)老院建立了“愛心教育基地”;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印刷機械廠建立了“社會實踐基地”。四個基地在落實以學生為本,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新型人才的辦學目標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對學生思想道德養(yǎng)成教育起到不可替代
的作用。
在法制教育基地,同學們零距離的與服刑人員接觸,聽服刑人員痛苦的懺悔,在心靈深處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由此,學生們想到了許多許多……同時也使學生對守法、違法界線,青春與自由的可貴有了深刻的理解,這些都極大地提高了同學們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在國防教育基地中,觀看武警官兵軍事技能表演、參觀警營、感受軍人生活,并以自己的“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的誓言,表達著對國防衛(wèi)士的敬愛和敬仰之情,學習軍人鐵的意志、鐵的紀律、鐵的作風、鐵的信念,并用自己的行動打造著“國防小衛(wèi)士”的堅強意志。每學年定期赴基地參觀、訪談、慰問演出等活動,為融洽軍民魚水之情又增添了動人的一筆。同學們體會到,自己幸福的學習生活是靠這些可敬的軍人們的赤膽忠心護衛(wèi)才得以保證。國防教育基地使同學們接受到了生動而深刻的國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紀律教育。
在愛心教育基地,在每學期的特殊日子里,如重陽節(jié)、元旦、春節(jié)來臨之前,我校的青年志愿者們帶著自己精心準備的問候,帶著自己的一份濃濃的敬意和愛意,如約走進雀塘鎮(zhèn)養(yǎng)老院。學生在親手打掃了養(yǎng)老院環(huán)境衛(wèi)生后,又坐下來與老人們共同聯(lián)歡、表演節(jié)目、話家常、洗衣服,孤寡老人們在這些青年學生的歡聲笑語中找到了久違的活力,他們綻露了笑容。這些在家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同學們幾乎不做家務,但卻從這些活動中學會了怎樣敬愛老人、孝敬老人,體會到了我們需要他人關愛,他人也需要我們去關愛的重要,深切理解了“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句美談。
在社會實踐基地在湖南省第二人民印刷機械廠,在這里,飛
轉的機器,熱鬧的廠房,忙碌的工人,號稱“中華第一折”的高速折頁機系列產品,都給廣大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在這里體會到了“工人工作的辛苦!”、“掙錢真不易。 。學到了這些課本無法得到的實踐知識,對國家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了直接的理解體會,他們也因此學會了怎樣接人待物。
我校的校外德育基地邵陽市松坡公園位于邵陽市南郊,是以紀念邵陽籍的革命先驅愛國將領蔡鍔將軍而命名的。公園內建有蔡鍔紀念館、紀念林以及賀祿汀紀念館等相關設施,園內風光秀美,環(huán)境宜人,是對中小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實施德育工作的理想場所和第二課堂。教育學生對革命歷史往事的追憶,喚起學生對革命先驅的無比敬仰,激發(fā)青少年學生強烈的愛國熱情,以及對家鄉(xiāng)美好前景的無限憧憬,從身心等諸多方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學校在每年的三月中旬及“五〃四”、“七〃一”、“十〃一”、“植樹節(jié)”等重大節(jié)假日期間定為新邵八中德育活動日或周。學校政教處、團委、學生會等將組織部分青年團員和學生參觀松坡公園等場所,開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動,如上團課,舉行入團宣誓儀式,聽老同志講革命事跡、植物造林,參觀蔡鍔紀念館等,以實際行動對全校青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從小就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3、抓班主任隊伍建設和考核評價,確保德育工作目標實現(xiàn)。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主體,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是搞好學校德育工作的關鍵。學校十分重視班主任隊伍建設,把業(yè)務工作好,管理能力強的教師調整充實到班主任隊伍中來,通過師徒結隊幫教、定期召開班務工作經驗交流、結集編印《班主任成功育人經驗報告》、選派
教師外出參觀交流培訓等形式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與此同時,建立完善各項德育工作制度和考核評價機制,強化德育工作考核。先后修改、完善了《德育處工作職責》、《班主任職責》、《班主任考評方案》、《學生一日常規(guī)》、《班級量化考核方案》、《班主任量化考核辦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對原“三好學生、優(yōu)秀班干部”評選辦法賦予了新的理念,以“守法好公民”、“遵紀好學生”、“品行標兵”取代思想好、學習好、身體好的“三好”標準,實行三級評定制,采用民主評議、個人認可、班主任鑒定,充分肯定學生努力和進步過程。通過考核評價認定,近三年來“守法好公民”達標率100%,“遵紀好學生”達標率99%。每年評選表彰一次“優(yōu)秀班集體”、“優(yōu)秀教師”和“模范班主任”。良好的考核評價機制調動了班主任隊伍積極性,促進了教風、學風和校風的根本好轉,師生相處融洽,建立了平等、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
4、強化學生自主管理,實現(xiàn)學生的自我教育。
學校發(fā)展目標與學生密切相關,學生是學校的主人,應當學會管理自己,管理學校。為強化學生責任意識和實踐體驗,學校推出“班級全員自主管理”模式并通過競聘上崗制度成立了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設置了多種管理崗位,并加強對學生會工作的指導,制定了《學生會章程》、《學生自主管理實施意見》。學生會在學校政教處的領導下,開展“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教育與實驗。牢牢把握“服務同學,奉獻校園”的宗旨,秉承“海納百川的氣度,溫文爾雅的風度,求實唯真的信度,追求卓越的高度”,著重培養(yǎng)鍛煉學生的理事創(chuàng)新能力,力求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展示提高”的自主管理模式。每周安排一個校園社會實踐班,承擔校園管理服務
雙重職能,圍繞“民主維權,校園執(zhí)法,衛(wèi)生清掃,扶貧濟困”等主題,處理學生學習生活及工作中各類問題,充分體現(xiàn)“各人的事各人做,誰的事誰負責”的現(xiàn)代管理理念,弘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公德。與此同時,各班可根據《意見》,制定實施細則,舉行以自主管理為主題的優(yōu)質主題班會評選活動。
激勵賞識教育中的“一人一職”自主管理模式的順利實施,把班級真正還給了學生,大大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進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同時,由于每個學生都有“管人”與“被管”的機會,在管理中都嘗到酸、甜、苦、辣,從而促進其自主合作意識的生成。引導學生正確的自我評價,推進學生自律行為的生成。豐富了學生成就感的自我體驗,強化了學生自主立自強的信心,強化了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5、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心理成長。
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心理咨詢室”,配備專職教師一名,將每周一定為心理健康咨詢日,每年的五月和十月份定為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每次活動確定一個主題,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高一年級每兩周安排一節(jié),高二、高三年級每學期安排兩課時,每天下午安排兩節(jié)課時間專門針對個別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開展個案心理咨詢,排除學生心理困擾,疏通心理障礙。每學期分年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如:針對高三年級的“考前心理輔導講座”,高一年級的“心理健康伴我成長”,高二年級的“揚帆啟航,放飛希望”等,從不同側面對學生集中進行教育。在宣傳櫥窗和校報開辟“心理健康”專欄,設有心理醫(yī)生忠告、知心同學談話、心理性格分析等小欄目,向班主任印發(fā)心理健康教育材料,普及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還
計劃創(chuàng)辦《家長心理健康報》,探索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幫助家長了解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指導家長轉變教育觀念,以良好的行為品格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了學生心理健康意識與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自我調控能力,解決了部分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6、深化系列教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學校堅持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榮辱觀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首要內容,以自我管理服務為核心,集體主義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圍繞各種節(jié)慶日、紀念日,通過“國旗下講話”、櫥窗、展板、歌詠比賽、知識競賽、嚴禁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現(xiàn)場簽字儀式、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參觀訪問、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堅持開展愛國主義、榮辱觀教育、誠信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國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扶貧濟困獻愛心等系列教育活動,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和課外實踐,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意識、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7、注重人文環(huán)境建設,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學校始終把綠化、美化環(huán)境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經過幾年努力,已形成園林化學校格局。如今,走進八中,校園綠樹成蔭,花香怡人,文化小品、名人雕塑矗立其間,清凈安逸,彎延小路,曲徑通幽。學校已被評定為省級“花園式學!。校園教學區(qū)、辦公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布局合理,各類設施、設備先進完善。在美化環(huán)境的同時,注重人文環(huán)境建設,在教室、走廊、衛(wèi)生間、食堂、宣傳櫥窗等處設置各式各樣的文明用語、名人名言。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
休息和娛樂、鍛煉的理想場所,也對學生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營造出濃厚的育人氛圍。
三、強化組織領導,構建工作格局。
學校不斷強化對德育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了以蘇立祥校長為主要負責人,黨總支書記、德育主任、團委書記、年級主任、全體班主任為成員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做到思想重視、措施得力、目標明確、責任到人。黨總支和校行政都把德育工作分別納入黨建工作和行政工作計劃,在狠抓入學常規(guī)教育、文明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同時,依托課題研究和德育基地,逐步使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系列化,家庭教育科學化,社會教育基地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并通過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逐步向家庭、社區(qū)乃至社會各行業(yè)滲透學校德育工作,引導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警民共建、社區(qū)共建精神文明活動,逐步形成責任共擔、義務共享、特色共建的主體開放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從而推動學校德育工作持續(xù)、健康、協(xié)調、穩(wěn)步向前發(fā)展,為構建和諧校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邵八中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常州市清潭中學創(chuàng)建德育特色學校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常州市清潭中學創(chuàng)建德育特色學校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