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適崗遠程培訓學習總結
初中歷史適崗遠程培訓學習總結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金龜中學陳繼德
古語云:“吾生有涯而學無涯”,這句話詮釋了終身學習的深刻內涵。永無止境的研修是人民教師永恒的課題!耙o學生一碗水,教師須有一桶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人們對教師知識和素質的要求已不再是“一桶水”而是“常流水”。通過緊張有序的學習,交流、研討、評論等對這次課程培訓我有了全新的認識,詮釋了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也有了深刻的答案。在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和視頻學習后,不但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而且讓我對新課程改革后的初中歷史教學工作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現(xiàn)將我學習所獲得的感想與心得體會概括如下:
一、新課改的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作為學校的一線老師,我要貫徹這次培訓的內容,用新的教學理念去指導在今后的教學工作,和學生一起共同提高,教學相長。
①、教學相長的關鍵是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面對信息化的社會,教育必須做出一種選擇,做出相應的變革,教育要由原來的“受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使學生掌握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形成新的學習方式和技巧,從而能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掌握最適宜的知識。
②、尤其重要是養(yǎng)成終身學習觀念是學習必備條件,也對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技能和技巧,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想學”的過程,是教師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過程。
2、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規(guī)律、教方法。
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集中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和學習的方法,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成為“會學習的人”,這才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例如,在歷史活動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介紹一些治史的相關理論: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史學理念,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從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成果的形成等過程。
3、培養(yǎng)學生讀史治史的能力。
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注重的是過程,歷史結論的形成過程,而不是結果,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歷史的社會功能在于能以古鑒今,從歷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歷史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根據本校具體教學設備,提高適應能力,用好教材。1、必須在培養(yǎng)學生能力、新的學習觀和學習習慣上下工夫,盡快適應新課程教學。
2、設法增大學習信息量,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包括多媒體、音像等,加強對某一階段史實、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直接解讀。比如:抗日戰(zhàn)爭這節(jié)課可以給學生看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資料片。
再如:講新航路開辟時用幻燈片展示動畫路線圖。
還如:講中國近現(xiàn)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時可以截取《百年中國》有關片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印象。
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進行靈活整合、合理取舍以強化主干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有兩種現(xiàn)象:一種是本本主義,嚴守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種是將教材邊緣化,教學遠離教材。這兩種現(xiàn)象都沒有擺正教材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既然是一種重要資源,就不可丟之一邊;但又只是一種重要資源,就不可視為圣經,不僅要使用,而且要優(yōu)化。對教師來說,用教材進行教學是其職責,完善教材以利教學也是其職責。對教材的合理整合與優(yōu)化,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的、適于學生發(fā)展的知識體系,刻不容緩。被動地圍著教材轉,唯教材而教學,是不適應教育新理念的,因此,整合教材勢在必行。
四、深入體會與把握“教”與“研”的相輔作用。
“教師是在行動研究中成長起來的。”一言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在我們的教學環(huán)境周圍,不難發(fā)現(xiàn),以往的“課題研究”好多都是為了結題而研究,不是針對學生,而是為了能夠更早更快的完成上級所安排的任務,久而久之,老師們對于課題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蕩然無存,再加上我們疲于應付日常教學,課題對于我們來說反而成了負擔。
由此看來,我們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課題的本質和重要性。時常都聽到同行們大聲的宣傳“校本研訓”“校本教材”可是真正能夠稱得上道的又有幾何?聽了專家們對于教學研究的講座后,我才真正感到自己過去錯失了那么多的素材,身處教育教學的一線,自己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善于用自己獨到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和挖掘每一個教育中的閃光點,讓教育教學理念緊密的聯(lián)系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真正實現(xiàn)教學與教研的教學相長相輔。
五、反思提升
想想自己身為一線的畢業(yè)班教師,能像專家們所說的那樣:靜下心來深入思考,反思自身與學生發(fā)展的機會也許并不多。借助遠程教研教育的這個平臺,和著名的教育教學專家們架設起了心靈上的橋梁,讓我更加認識到自身在教育理論、專業(yè)素質等方面的欠缺,對發(fā)展缺乏長期、科學的規(guī)劃。
現(xiàn)代教育不是簡單地傳授知識,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作為一名當代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時刻為自己敲警鐘,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
教師,要成為多面手,要博學多能,要學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教師,不僅要豐富自己的學科知識,而且要多層次,多領域涉獵知識,迅速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才能做到駕輕就熟;教師,要自我超越,使自己成為不斷進步,不斷創(chuàng)新的人,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百讀不厭的全書。讓學生超越了教師的攙扶和點化后,學會質疑、學會批判,最終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所以說“真正的名師是在學校里、課堂里摔打出來的”。我將高瞻遠矚,制定出自己的發(fā)展規(guī)劃,勤于思考,善于反思,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
培訓使我明白了教師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善于積累、善于觀察和學習;善于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緒;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同時我還懂得了歷史的興趣性、啟發(fā)性等教學原則的重要性。
這次培訓讓我難忘,不僅使我更系統(tǒng)的把握新課程,讓我仿佛身臨其境,專題學習,互相評論,互相討論,集眾師之見,使我的眼界得以開闊,并且對于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有重大的突破和認識,當然對我思想上的沖擊更是不可估量。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行勝于言”的作風,體會到老師一絲不茍、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和團隊合作的力量。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01*年9月22日
擴展閱讀:初中歷史適崗遠程培訓研修日志
初中歷史適崗培訓學習心得
湖南省郴州市永興縣金龜中學陳繼德
我是一位農村中學的政治教師,在學校教學資源嚴重不均衡,歷史老師奇缺,學校的歷史課沒有老師上課,為使學校正常開班上課而接受學校安排轉上歷史課。也許自己的專業(yè)水平不夠,課堂教學中,課堂氣氛總不那么熱烈、濃厚,還存在冷場現(xiàn)象,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對歷史學習認識不足,興趣不高,有時采用多媒體教學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但農村學校教學條件較落后,往往多媒體教學也受到限制。省初中歷史教師專業(yè)適崗培訓如及時雨,可謂雪中送炭,讓我領略了王雙懷、顧明遠等專家學者們精辟獨到的歷史專業(yè)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的講解,使我的歷史專業(yè)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層次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時教學觀念也得到更新,開闊了我的視野,但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通過適崗培訓,與一些同行學習、交流收獲頗多、受益匪淺,下面我談談歷史教學的幾點體會:
一、遠程教育讓教師意識轉變,觀念更新
研修前,我認真閱讀《關于組織開展初中教師專業(yè)適崗培訓的通知》(湘教通〔201*〕519號)文件,徹底領會文件精神,充分認識本次培訓的重要意義。這次培訓的課程內容偏難、時間較長、規(guī)模較大、考核嚴格。如何才能把握并運用好這個機遇,讓它真正為農村教育發(fā)揮推動力量呢,我認為,關鍵的是我們在接受培訓回校后,要把研修所學充分運用到實際教育工作中來,以促進農村教育的發(fā)展。這次學習,給我們培訓的王雙懷、李亞平、楊春茂等老師,他們的教學經驗,專業(yè)知識水平,敬業(yè)精神都是無可挑剔的。聽了他們的的講解,讓我認識到學無止盡,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科理論等水平還有待于不斷地提高。在學習中,各學員之間平等學習,相互交流,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大家在同一個學習平臺上共同進步,一人有教學疑問,大家共想辦法幫助解決,彼此毫不保留,將自己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與自己的學友交流,共同分享著教育中的喜怒哀樂。
二、在歷史教學中必須把握好學生的主體作用
眾所周知教學過程都是一種由教師的教授與學生的學習及思考所構成的雙邊活動過程。在傳統(tǒng)的歷史課的教與學的活動中往往只強調教師教的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學生在個體思維上的差異從而導致課堂結構的千篇一律,難以創(chuàng)設生氣。這種僅僅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和客體,重教師而不重學生的添鴨式教育不僅只片面強調教師在教學中主導作用而且還壓抑了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束縛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學生對教師所講是“聽而不聞,學而不思”;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則是:死記硬背硬后的生搬硬套,最終的結果則是學生對本科目從沒有興趣到厭惡。
改變過去教師為主,學生主輔的添鴨式教學。教師的課程觀不能停留在“課程即教材”這一層面上,課程也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經驗的過程。課程不再是由專家編制、教師執(zhí)行的,物化的、靜止的、僵化的文本形態(tài),課程也是師生在教學中共同創(chuàng)制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fā)展著的活動形態(tài)。課程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過程,更是一種意識。課程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探究、創(chuàng)新的精神。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面對信息化的社會,教育必須做出一種選擇,做出相應的變革,教育要由原來的“受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使學生掌握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形成新的學習方式和技巧,從而能在信息化的社會中掌握最適宜的知識。
因此,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技能和技巧,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的過程,是教師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規(guī)律、教方法。這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集中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掌握知識的規(guī)律和學習的方法,并在學習中加以運用,成為“會學習的人”,這才是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例如,在歷史
活動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給學生介紹一些治史的相關理論:歷史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基本史學理念,研究成果的形成等;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從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歷史研究方法的選擇,研究成果的形成等過程,培養(yǎng)學生讀史治史的能力。在平時的歷史教學中注重的是過程,歷史結論的形成過程,而不是結果,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歷史的社會功能在于能以古鑒今,從歷史中汲取經驗與教訓,歷史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總是站在歷史發(fā)展的旁觀者角度即使再感人的歷史事實也無法激起他們內心的波瀾。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插圖、掛圖、實物模型、電影等,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讓學生最大限度的走入歷史人物的內心誘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走進歷史情境通過情景假設法、角色扮演等方式。如講左宗棠收復新疆時我采取討論的方式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及相關材料然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左宗棠你該如何收復新疆讓學生積極討論課堂效果良好。當然還有很多的方式:如讓學生走上講臺小老師就某一個專題的分組開展辯論賽編排和表演歷史短劇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播放相關的影視資料學唱歷史歌曲編寫家庭史、社會史舉辦故事會撰寫學生小論文等等都會讓學生感到有趣也就會讓他們主動地學習歷史知識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四、歷史教學要與時俱進性
歷史教學要與時俱進,教學的一切活動以社會和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新時期的人才要有良好的科學思維品質和優(yōu)秀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確立現(xiàn)代歷史教育觀,追蹤當代科技發(fā)展的新趨勢,深化和拓寬學科領域,完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樹立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觀念。
所以歷史教學活動需要教師著眼社會,把歷史和現(xiàn)實問題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用時代觀念來理解歷史。如介紹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時,不僅要說明危機和美國證券市場的關系,更要聯(lián)系今天美國的證券交易情況,從而使學生認識市場經濟下,國家必須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加強規(guī)范證券市場。講到“羅斯福新政”時應該介紹新政舉辦大規(guī)模公共工程,從而推動經濟復興,其經驗告訴學生,加大基礎設施投資規(guī)模是擴大內需的有效方法,基礎設施投資可以帶動原材料、能源等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可以擴大社會消費需要,又可以創(chuàng)造大量就業(yè)機會,對我國現(xiàn)在的經濟結構優(yōu)化提供了借鑒;新政通過重建金融秩序和金融體制,來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刺激經濟復興的做法啟示我們,建立穩(wěn)健、有序的金融體制尤為重要,它將大大加強抵抗經濟危機的能力,就我國目前來講,金融市場還不發(fā)達,更要加強立法和規(guī)范。講到“壟斷”這一概念時,學生往往與現(xiàn)在的微軟公司涉嫌行業(yè)壟斷相聯(lián)系,教師有必要作客觀的解釋。
從認識論的角度看,歷史知識不僅是指過去發(fā)生的事情,實際上它包含人們對過去所發(fā)生事情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是隨著社會的不斷變化而變化的。通過著眼于社會的歷史教學,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學科價值的認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以古鑒今,洋為中用,認識現(xiàn)實能力。
五、歷史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歷史內容離學生很遙遠,學生學習不感興趣在教學中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教學中要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故事化、通俗化、系統(tǒng)化,讓學生對歷史產生學習興趣,從而善學、樂學。
例如:歌謠記憶。
編歌謠:即將歷史知識編成易記的歌謠。如:《美國南北戰(zhàn)爭》一課的歌謠如下:南北矛盾不調和,林肯當選導火索。奴隸制度成焦點,南部聯(lián)盟燃戰(zhàn)火。維統(tǒng)廢奴兩任務,《解奴》《宅地》成轉折。
六五北方得勝利,林肯人民心中活。
又如:“俄國廢除農奴制”一文目的歌謠。農奴制度顯危機,資本發(fā)展受阻擊。亞歷山大頒法令,一八六一俄崛起。農奴從此獲“自由”,出錢贖買得份地。貴族地主利益保,封建殘余拖后腿。
這次適崗研修,我嚴格遵守學習紀律,以飽滿的熱情,根據培訓進度安排,有計劃地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我邊學邊做筆記,充分儲備專業(yè)知識。按要求積極參與課程學習、課程作業(yè)、學科論文、學習研討的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追求學習質量,不敷衍,不拖延。在認真學習必修課程的同時,充分學習選修課程,拓展自己的知識面,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教學水平,并圓滿的完成了學習任務。201*年9月22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初中歷史適崗遠程培訓學習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初中歷史適崗遠程培訓學習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