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修中幸福成長-小學語文研修組磨課研討總結
在研修中幸福成長-小學語文研修組磨課研討總結
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理念老師們雖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落實起來卻很難,尤其在低年級。本次我們選取了“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識字寫、字并積累運用語言”這個主題進行研究。在沈教授、張教授、畢校長以及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nèi)航M所有老師迎難而上,通過對課例進行三次設計兩輪打磨,對研究問題有了很大的突破。整個研修過程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一以貫之追蹤問題,課例改進明顯
首先,本研究專題,是根據(jù)新課標理念,并匯集了群組成員教學的困惑、問題后產(chǎn)生的,來源于老師們的教學困惑。然后,以劉小露老師執(zhí)教的《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為例,多次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辦法。在整個磨課過程當中,緊緊盯著“低年級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如,這篇課文中“我”想變的事物很多,但“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課文的重點,為突出教學重點,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課例打磨后,就把第24小節(jié)的教學合并施教,采用小組合作、練習朗讀和質(zhì)疑解疑的方式略處理;把教學重點放在第5小節(jié)上,突出了大大的荷葉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進行誰來了,怎么樣的句式訓練。在觀課、評課環(huán)節(jié),觀課點又是圍繞“發(fā)揮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這一問題展開,設計了“學生參與度”、“師生活動所用時間分配”、“教學目標達成”等幾個觀課量表。在課后研討中,又對問題解決的效果做出針對性分析,最后,每個老師針對研討主題中的三個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總結。因此,整個課例研究是老師們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聚焦學生,生成學生學習1.基于學生的問題組織教學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快樂讀書、敢于質(zhì)疑、大膽交流。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研究學生是怎么學的,尋求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備這節(jié)課之前我們在思考,如果讓學生們來讀這個文本,哪些地方是他們可能讀得懂的,哪些地方可能讀不懂?為此我們進行了前測,了解了學生的問題,都是對詞語的不理解。為此根據(jù)這一特點,在課上老師就安排有質(zhì)疑問難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以學定教!按┧蟆薄扒辶枇琛薄版覒颉钡仍~語都是由學生提出來的。教師只是鼓勵他們互相幫助,解答疑難。在此基礎上,恰當運用圖片,并作準確簡潔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本課新詞。
2.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設計活動。
這節(jié)課65.9%的時間是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比較好地摒棄了低年級那種看似活躍的一問一答式教學。并且課堂上以學生活動為主,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有合作朗讀、詞語質(zhì)疑、句式訓練表演、以及猜字游戲等,都緊緊圍繞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識字和朗讀展開。比如,進行第一次試講中,教學設計是引導學生學習1-4小節(jié)時,讓學生提出喜歡哪一小節(jié)就來美美地讀這一小節(jié),讀一段學一段,一節(jié)課講下來總覺得教學手段重復、單調(diào),而且學生的注意力學著學著就下降了。后來,通過不斷打磨,我們采取了略讀1-4小節(jié),重點指導第5小節(jié)的做法,增多學生聽說讀寫的機會,先讓學生們快樂地、自由地讀一讀詩歌,再讓他們提出自己讀不懂的問題,由學生互助解答,再由老師點撥的做法。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小手更多地舉起來了,小嘴巴讀得更有勁頭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
3.心中有學生,跟進練習到位。如,在讓學生劃出“我想變什么的詞語”以及“指導書寫”時,都讓學生再次修改、練寫,糾偏改錯,做得扎實有效,不流于形式。
總之,我們根據(jù)學情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由不會到學會,學得輕松,學得投入。三、團隊成員主動參與,在磨課中幸福成長
從接到任務開始,所有團隊成員全身心投入,定計劃、備課、磨課、發(fā)貼、觀課,用研究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在研修的這兩個月中,過程是艱辛的,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的過程。我們有過眾說紛紜,彷徨迷茫的的焦灼期,但是群組教師沒有放棄,在不斷嘗試中,硬生生的創(chuàng)出了有我們自己特色的課例設計。執(zhí)教者劉小露老師從研修開始基本上就沒有了休息日,悶在家里安靜思考。特別是在第二次教學設計沒有突破的瓶頸期時,劉老師面對試教的屢次受挫,能夠堅韌執(zhí)著,潛心研究;群組教師也克服了很多困難,對于研修不離不棄,學校春季活動特別多,群組教師基本上都是班主任老師,他們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班級管理任務,放棄自己的空堂休息時間,一起陪著試教老師聽課、議課,錯過了午飯時間都沒有覺察;“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經(jīng)過近二十稿的反復修改,群組的每一位教師都在“磨課”中得到了成長,教學理念發(fā)生變化,教學行為跟進改善。
四、過程比結果重要
記得研修的開始,參加研修培訓的時候,教授就對我們說,這次我們的任務不是追求最后要出一節(jié)多么精彩的課,追求一個完美的結果。我們的任務是要體會一詞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這樣的一次經(jīng)歷,讓每個老師都參與其中,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如何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現(xiàn)在回想整個過程,有很多難忘的鏡頭,發(fā)現(xiàn)問題時候緊鎖的眉頭,共同討論時的激情飛揚和頻頻點頭,解決問題時的會心微笑……這一幕幕都那么讓人留戀,充滿魔力和誘惑。正是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讓我們化辛苦為快樂,在艱辛的歷程中,收獲一份快樂而充實的心情。
通過本次研修讓我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重審語文教學,對今后的語文教學改革有了明確的方向。我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細細咀嚼,內(nèi)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讓我們一起收獲,一起分享專業(yè)成長的快樂吧。
擴展閱讀:磨課總結
在研修中幸福成長語文研修組磨課研討總結
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一理念老師們雖能脫口而出,但真正落實起來卻很難,尤其在低年級。本次我們選取了“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識字寫、字并積累運用語言”這個主題進行研究。在沈教授、張教授、畢校長以及吳老師的帶領下,我們?nèi)航M所有老師迎難而上,通過對課例進行三次設計兩輪打磨,對研究問題有了很大的突破。整個研修過程有以下幾個亮點:
一、一以貫之追蹤問題,課例改進明顯
首先,本研究專題,是根據(jù)新課標理念,并匯集了群組成員教學的困惑、問題后產(chǎn)生的,來源于老師們的教學困惑。然后,以劉小露老師執(zhí)教的《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為例,多次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辦法。在整個磨課過程當中,緊緊盯著“低年級怎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如,這篇課文中“我”想變的事物很多,但“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是課文的重點,為突出教學重點,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課例打磨后,就把第24小節(jié)的教學合并施教,采用小組合作、練習朗讀和質(zhì)疑解疑的方式略處理;把教學重點放在第5小節(jié)上,突出了大大的荷葉給別人帶來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情感體驗,同時,進行誰來了,怎么樣的句式訓練。在觀課、評課環(huán)節(jié),觀課點又是圍繞“發(fā)揮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這一問題展開,設計了“學生參與度”、“師生活動所用時間分配”、“教學目標達成”等幾個觀課量表。在課后研討中,又對問題解決的效果做出針對性分析,最后,每個老師針對研討主題中的三個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總結。因此,整個課例研究是老師們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二、聚焦學生,生成學生學習1.基于學生的問題組織教學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應該凸顯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快樂讀書、敢于質(zhì)疑、大膽交流。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要尊重學生,研究學生是怎么學的,尋求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備這節(jié)課之前我們在思考,如果讓學生們來讀這個文本,哪些地方是他們可能讀得懂的,哪些地方可能讀不懂?為此我們進行了前測,了解了學生的問題,都是對詞語的不理解。為此根據(jù)這一特點,在課上老師就安排有質(zhì)疑問難的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以學定教!按┧蟆薄扒辶枇琛薄版覒颉钡仍~語都是由學生提出來的。教師只是鼓勵他們互相幫助,解答疑難。在此基礎上,恰當運用圖片,并作準確簡潔的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本課新詞。
2.根據(jù)學生的興趣設計活動。
這節(jié)課65.9%的時間是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比較好地摒棄了低年級那種看似活躍的一問一答式教學。并且課堂上以學生活動為主,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有個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有合作朗讀、詞語質(zhì)疑、句式訓練表演、以及猜字游戲等,都緊緊圍繞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識字和朗讀展開。比如,進行第一次試講中,教學設計是引導學生學習1-4小節(jié)時,讓學生提出喜歡哪一小節(jié)就來美美地讀這一小節(jié),讀一段學一段,一節(jié)課講下來總覺得教學手段重復、單調(diào),而且學生的注意力學著學著就下降了。后來,通過不斷打磨,我們采取了略讀1-4小節(jié),重點指導第5小節(jié)的做法,增多學生聽說讀寫的機會,先讓學生們快樂地、自由地讀一讀詩歌,再讓他們提出自己讀不懂的問題,由學生互助解答,再由老師點撥的做法。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小手更多地舉起來了,小嘴巴讀得更有勁頭了,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
3.心中有學生,跟進練習到位。如,在讓學生劃出“我想變什么的詞語”以及“指導書寫”時,都讓學生再次修改、練寫,糾偏改錯,做得扎實有效,不流于形式。
總之,我們根據(jù)學情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由不會到學會,學得輕松,學得投入。三、團隊成員主動參與,在磨課中幸福成長
從接到任務開始,所有團隊成員全身心投入,定計劃、備課、磨課、發(fā)貼、觀課,用研究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在研修的這兩個月中,過程是艱辛的,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的過程。我們有過眾說紛紜,彷徨迷茫的的焦灼期,但是群組教師沒有放棄,在不斷嘗試中,硬生生的創(chuàng)出了有我們自己特色的課例設計。執(zhí)教者劉小露老師從研修開始基本上就沒有了休息日,悶在家里安靜思考。特別是在第二次教學設計沒有突破的瓶頸期時,劉老師面對試教的屢次受挫,能夠堅韌執(zhí)著,潛心研究;群組教師也克服了很多困難,對于研修不離不棄,學校春季活動特別多,群組教師基本上都是班主任老師,他們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學任務和班級管理任務,放棄自己的空堂休息時間,一起陪著試教老師聽課、議課,錯過了午飯時間都沒有覺察;“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經(jīng)過近二十稿的反復修改,群組的每一位教師都在“磨課”中得到了成長,教學理念發(fā)生變化,教學行為跟進改善。
四、過程比結果重要
記得研修的開始,參加研修培訓的時候,教授就對我們說,這次我們的任務不是追求最后要出一節(jié)多么精彩的課,追求一個完美的結果。我們的任務是要體會一詞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這樣的一次經(jīng)歷,讓每個老師都參與其中,我們每個人都學會如何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現(xiàn)在回想整個過程,有很多難忘的鏡頭,發(fā)現(xiàn)問題時候緊鎖的眉頭,共同討論時的激情飛揚和頻頻點頭,解決問題時的會心微笑……這一幕幕都那么讓人留戀,充滿魔力和誘惑。正是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讓我們化辛苦為快樂,在艱辛的歷程中,收獲一份快樂而充實的心情。
通過本次研修讓我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臺上重審語文教學,對今后的語文教學改革有了明確的方向。我們要把所學的教學理念,細細咀嚼,內(nèi)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讓我們一起收獲,一起分享專業(yè)成長的快樂吧。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在研修中幸福成長-小學語文研修組磨課研討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在研修中幸福成長-小學語文研修組磨課研討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