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興趣小組總結
針對農村學生對舞蹈了解和感受力不強的特點,我在整個教學中加強了藝術興趣培養(yǎng)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激發(fā)興趣,打好基礎
鄉(xiāng)下的孩子沒怎么接觸過舞蹈,更沒有接觸過什么專業(yè)的基礎鍛煉,我認為在鄉(xiāng)下的孩子們中應以激發(fā)興趣和塑造孩子們形體為重點。如:把教學弄成游戲,為培養(yǎng)孩子們廣泛的舞蹈興趣帶領孩子們用模擬旅游的游戲開展“各國舞蹈文化之旅”。孩子們既能體會不同國家的文化風情又能模仿學習不同種類的舞蹈動作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對舞蹈的興趣,使得孩子們個個情趣高漲,課堂氣氛異;钴S。二、培養(yǎng)骨干,互教互學
對以沒接受過舞蹈訓練的孩子們來說,一整套舞蹈比較復雜,隊形變化較多,所以在課前要認真培訓舞蹈骨干,讓他們成為課堂上的幫手,而這在進行集體舞教學時尤為重要,也能更好的完成之后的匯演。
我在班中挑選幾名協(xié)調性好,接受能力強,態(tài)度大方的學生讓他們去集中培訓。余下的孩子加強他們的基本功,使他們做到動作正確、姿態(tài)優(yōu)美,塑造他們良好的形體。在進行教學時分3步進行。第一:大家一起做簡單的基本功練習;第二:分開指導練習;第三,互教互學,小助手和著一起向大家展示完整的舞蹈并指導學習,之后孩子們可以利用更充分的課余時間互相學習,比如其他孩子可以幫助知道小助手們練習基本功。這樣的教學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使學生看得清楚聽得明白。我班最后在匯報演出時的表演十分成功,贏得了陣陣喝彩。
三、誠心誠意,教書育人
剛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我深感到任重而道遠。我奉獻給學生的不僅是舞蹈知識,還有無私的愛。我并不期望他們個個都能成為舞蹈明星,這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太不現(xiàn)實,我只是希望能用舞蹈幫助一些孩子糾正幫長期父母勞作而出現(xiàn)駝背、為他們塑造良好的形體,用瑜伽的放松舞蹈能教會他們更好的讓自己輕松快樂,訓練他們手腕的靈活性、手腳的協(xié)調性,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情操、提升他們的氣質。所有的孩子都是平等的,他們都有權力優(yōu)雅的直視前方。鄉(xiāng)下的孩子是辛苦的,他們更有資格對自己好些,讓自己輕松快樂。我在教學中特別關心那些接受能力差、樂感差的同學,適當?shù)囟嘁恍﹤別輔導,使他們能跟大家一起舞蹈,品嘗成功的快樂。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樣聰明的,只要你去努力,總會有收獲的。
這段時間的教學實踐使我深切體會到,鄉(xiāng)下的孩子都是積極而努力的,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深深打動了我。在鄉(xiāng)下開展舞蹈教學內容,不僅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體能鍛煉、增強學生動作協(xié)調能力,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韻律感、審美情趣和藝術才能。
擴展閱讀:小學舞蹈興趣小組活動總結
小學舞蹈興趣小組活動總結
課外活動是我校地一面旗幟,對于這方面受益的學生可以說一生受益。根據(jù)需要本學期我擔任學校的舞蹈隊的訓練工作,每周五的下午進行訓練。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在三、四年級選了16名老的隊員,為了培養(yǎng)新的舞蹈學苗,我又在一、二、三年級選了14名新隊員。為了讓舞蹈隊的孩子能夠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我放棄個人休息時間,每天下班回家,我都對自己進行舞蹈基本功練習,然后在進行舞蹈的編排。
(一)、豐富了學生認知經(jīng)驗、欣賞民族舞蹈,激發(fā)學習愿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民族舞蹈中,我首先結合認知內容向幼兒介紹有關少數(shù)民族的知識,幫助幼兒了解少數(shù)民族服裝、生活習慣、民俗民風,增強他們的感性知識,知道蒙古、維吾爾、苗族人民能歌善舞。其次要常帶領同學們觀看少兒、成人的民族舞蹈錄象,了解民族舞蹈的動作特點,豐富舞蹈語匯。漢族舞蹈常用轉手巾花、扇表現(xiàn)歡慶豐收的心情。在觀看過程中,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模仿練習,教師要及時鼓勵、支持,并常常利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機會跳上一段供他們欣賞,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
(二)、學習基本舞步和動作,引導學生按規(guī)律組合工作,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回到舞蹈課堂上,首先,我對學生進行舞蹈基本功的訓練,如:擦地練習、身體各部位活動、基本舞步等。接著,我有對學生進行了民族舞蹈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漢族民間舞的風格和特點。又進行了漢族舞蹈基本手位和腳位的練習。秧歌基本舞步的訓練。經(jīng)過學習,我排練了舞蹈《小背簍》,《榴花似火》,《小白船》。
可以說我的每節(jié)課無愧于自己也無愧于孩子,孩子們在我的課堂上學到的舞蹈不會是過時的,我也不是在吃自己的老底兒,而是把新鮮的果實摘給孩子們,讓活力和激情在舞蹈的課堂上涌動?粗⒆觽兊倪M步我由衷的高興。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舞蹈興趣小組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舞蹈興趣小組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