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xiāng)---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總結
青春三下鄉(xiāng),廣闊天地任翱翔
--暑期“三下鄉(xiāng)”關愛木蘭村留守兒童活動總結
一、活動梗概
為了讓大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成長,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豐富課外生活,合肥學院經(jīng)濟系積極響應院團委的號召,組織大學生暑期實踐團隊到合肥市肥西縣木蘭村開展實踐活動。木蘭村位于巢湖之濱,為合肥市青春建功美好鄉(xiāng)村基地,該村的木蘭小學是三河鎮(zhèn)第二大小學,合肥市留守兒童之家,村里大多數(shù)孩子為留守兒童。7月17日我系黨員老師來到木蘭小學,一對一向孩子們捐贈了圖書和學習用品。
二、活動過程
(一)活動主題
關愛留守兒童,共襄少年夢中國夢(二)活動背景
中國夢的旗幟在全國飄揚,我院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大力支持各系大學生到基層鍛煉,開展以科技、衛(wèi)生、文化下鄉(xiāng)為主的“三下鄉(xiāng)”活動。我系深入貫徹院團委精神,組織志愿者到合肥市木蘭村開展實踐調研活動,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合作精神,豐富課外生活,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成長。(三)活動過程
1、確定木蘭村留守兒童的具體數(shù)目及捐贈時間,讓孩子們準時到校;2、購買合適的課外書和學習用品,并分配好每人所得的物品;3、為我系老師準備好礦泉水和休息場所;4、安排好拍照等相關人員;5、將校園和教室打掃得干凈整潔;
6、預定孩子們上午8點到校,由幾位同學負責在教室給他們學習輔導及做游戲;7、黨員老師到達后,孩子們和全體隊員一起出去迎接,并在學校門口合影留念;8、老師和隊員及孩子們進行簡單交流;9、黨員老師向孩子一對一送上學習用品;
10、捐贈時負責拍照的人員拍攝相關照片;11、捐贈結束。
12、整理活動過程中拍攝拍攝的照片;13、相關人員撰寫新聞稿和總結。(四)活動的目的和意義
1、送給留守兒童一些課外書和學習用品,為學習提供便利,也給他們的暑假生活增添色彩。
2、加強和留守兒童的交流,拉近我們之間心與心的距離,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快樂。
三、活動收效
本次關愛留守兒童活動順利進行,圓滿結束;顒忧拔覀兗氈碌牟邉澓桶才牛案麝爢T的團結一致,服從安排是活動成功的首要前提。孩子們拿到圖書和學習用品后都很開心,并向老師致謝,此次活動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充分肯定,促進了我們在木蘭村調研活動的開展。
四、活動的經(jīng)驗和不足
(一)活動的經(jīng)驗
1、捐贈物品的數(shù)量和類型購買得合理;2、人員安排得當確保了活動過程的順利;3、活動進行得秩序井然。(二)活動的不足
1、沒有事先告知小朋友捐贈事項,很多孩子都有點茫然;2、對老師通知得不到位,導致一對一捐贈是陸陸續(xù)續(xù)進行的;3、捐贈儀式舉辦得不太正式,有待改進。
五、成員感想
通過此次實踐活動,同學們接近了基層社會,體驗了一種不同的生活,在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下得到了鍛煉,學會更加珍惜幸福生活。在活動中,我們的溝通交流能力大大地提高了,也加深了社會責任感。在中國夢的感召下,我們在志愿活動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也在鍛煉和改變著自己,將細小的努力匯聚在一起,舉
世共襄中國夢。本次關愛留守兒童捐贈圖書和學習用品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當然在活動進行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通過總結我們發(fā)現(xiàn)和總結著不足之處,為其他活動的開展提供借鑒。與留守兒童的交流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也讓我們體會到了缺少父母關愛對他們的成長造成的缺失。相比他們,我們有著更加優(yōu)越美滿的生活和成長環(huán)境,這份幸福我們要懂得珍惜。社會各界力量也應該向留守兒童這個集體投入更多的關注幫助,給他們營造一個溫馨的童年。
經(jīng)濟系201*年“三下鄉(xiāng)”志愿者團隊
201*年7月17日
擴展閱讀:三下鄉(xiāng)活動總結
“大手拉小手”關愛留守兒童
三下鄉(xiāng)活動總結
在暑假的鐘聲即將敲響時,我們接受了一項光榮而意義深遠的任務
汕尾職業(yè)技術學院201*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主題社會實踐活動。關愛“留守兒童”,就是要讓他們用陽光般燦爛的笑臉面對生活,面對學習,自強不息,快樂健康地成長。這就是我校關愛“留守兒童”的主題,現(xiàn)將暑假“三下鄉(xiāng)”: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總結如下: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隨著經(jīng)濟和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
日益暴露,其中,關于“留守兒童”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農(nóng)村留守兒童有201*多萬,他們在生存發(fā)展中面臨著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問題,妥善解決農(nóng)村留守兒童問題已經(jīng)刻不容緩。而且關系到新農(nóng)村的建設和社會和諧的穩(wěn)定。為此,學院下發(fā)通知,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的“三下鄉(xiāng)”活動,逐步了解和調查有關“留守兒童”的情況。
此次汕尾職業(yè)技術學院暑期“三下鄉(xiāng)”的地點是在陸豐市橋沖鎮(zhèn)大塘村,
在此次活動的過程中我們主要針對當?shù)氐牧羰貎和、青少年、孤寡老人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及走訪活動,大塘村總人口約9300多人,其中大多數(shù)是老人和小孩,青壯年基本上是外出打工。大塘村由于人多地少,當?shù)剞r(nóng)民僅靠自己的土地不足以維持生活,在我們進行走訪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有70%的農(nóng)家都有外出務工人員,從而導致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的增加。在此次活動中我們對留守兒童和當?shù)卮迕穹謩e進行了走訪和調查,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總共發(fā)放兩種類型調查問卷:一是對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的調查,二是村民對留守兒童看法的調查?偣200份,回收50份,有效調查問卷150份。此外我們還在進行調查走訪過程中進行了一定的關于留守兒童走訪調研。在調查問卷和走訪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shù)亓羰貎和嬖谥S多亟待我們?nèi)ソ鉀Q的問題。
具體過程如下:
1、參觀大塘文物,感受大塘文化大塘村始建于南宋年間,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主要方言為福佬話。
大塘村村落形態(tài)結構較為完整,主村有南片、北片之分,南片房屋大致坐東朝西;北片建筑大都坐南朝北。明清民居建筑大都是“下山虎”式,祠堂廟宇建筑風格多樣,大塘的祠堂則有大宗祠、宗祠、祖祠、家祠、家廟、祖屋等名稱,全村有30余座。有“下山虎”、“四點金”、“五馬馱車”式等,而南洋“騎樓”式的大塘墟。歷史傳統(tǒng)建筑規(guī)模占地75000平方米,縣級以上的文化保護單位主要有盧氏宗祠篤慶堂、九間樓、淑芳齋書院、明兵部盧鍛家廟世德堂、封君家廟作述堂、清兵部盧恩公祠、大塘墟騎樓、四株古榕樹在報批。村內(nèi)古建筑的主要特色為窗雕、木雕、石雕和壁畫,這種建筑風格是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馬來西亞“騎樓”的格局而形成的。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走訪留守兒童家庭和問卷調查
通過對當?shù)亓羰貎和按迕癜l(fā)放不同的調查問卷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走
訪,我們對當?shù)亓羰貎和那闆r有了初步的了解。
3、開展文藝匯演為了豐富留守兒童的文化生活,我們于第一天晚上開展了一場文藝匯
演。主要內(nèi)容包括:歌曲、舞蹈、手語、書法、游戲等,受到了當?shù)卮迕窈痛逦囊恢潞迷u。
4、為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送“愛心”最后一天下午,我們?yōu)榱羰貎和蜕狭藢W習用品,為孤寡老人送上了米
等生活用品。
在這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憑借自己的努力和自信獲得了收獲,但在這期
間我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捌D辛知人生,實踐長才干”。通過關愛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使我們逐步了解了社會,開闊了視野,增長了才干。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好好學習掌握現(xiàn)代化的知識,而且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實踐中了解社會發(fā)展,才能鍛煉自己、發(fā)展自己,使自己將來能更好地投身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只有到實踐中去、到基層中去,把個人的命運同社會、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才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正確之路。
中文系團總支實踐部二零一三年九月十三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三下鄉(xiāng)---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三下鄉(xiāng)---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