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工作總結
心理輔導工作總結-轉載
本學期我校認真貫徹市、區(qū)關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精神,根據(jù)小學教育的特點和小學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過各種途徑繼續(xù)認真開展小型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指導,幫助學生獲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識,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
一、專課專用,活動保證
為了使心理活動輔導在我校一開始就能系統(tǒng)化地發(fā)展,教導處在設置課程時有意安排每周五的晨會為心理活動輔導,同時規(guī)定每月第二周的班隊會課為心理活動輔導課。德育室加強檢查,并與班主任考核相結合,以督促教師專課專用,保證活動課的順利推行。一個心理輔導員包括會談技巧在內的輔導技能的提高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輔導員在從事心理輔導的實踐中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輔導過程,及時地總結自己的輔導經驗。經常這樣做的話,輔導員的輔導策略就會由少增多、由簡單到復雜;最終形成一整套的心理輔導的策略體系。在這些理論和方法的指導下,輔導、所進行的心理輔導工作就會一次比一次得到改進,日趨科學完善
二、師資培訓,同步發(fā)展
本學期德育室王震老師開設了心理活動輔導講座,我校除推薦教師參加學習外,還每次都把學習的內容在班主任會議上傳達,使其他教師也能接觸。此外,教導處德育室還找尋相關的活動內容,活動類型,打印給教師作為參考,盡可能使心理活動輔導能一開始就走上正規(guī)。輔導工作者必須掌握必要的輔導技巧,這是更好地完成心理輔導與咨詢任務所必備的條件。盡管心理輔導與咨詢依據(jù)不同的理論有不同的技巧,但不管在輔導過程中持哪一種理論,如果不能有效地適時地運用一定的技巧,就不能使訪談者與你真誠合作,向你傾吐隱秘。當然,也不能實現(xiàn)輔導員助人的目的。所以心理輔導技巧是保證心理輔導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為此,這里介紹國內專家從許多心理輔導與咨詢實踐、中概括出來的比較通用的基本的技巧會談技巧。
三、精心籌劃,咨詢室開放
這學期一開學,校長就外出考察了,心理咨詢室經過裝修已煥然一新,但是布置成怎樣的氛圍,我們幾位輔導老師在一起開了好幾次碰頭會,最后在美術老師的幫助下,終于定下基本格調。然后分工協(xié)作,買的買,做的做,一番奔波之后,心理咨詢室被布置地親切而溫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表現(xiàn)為輔導者與訪談者的接觸,從會談開始到輔導結束。心理輔導中的會談既有一般談話的共同特征。又有其獨特之處;作為輔導工作者,應該對輔導中的會談的性質和作用、會談中的信息交流形式要有所認識。會談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心理輔導過程中的會談金本上是通過咨訪雙方的信息交流來對被此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產生影響的。一般說來,會談中涉及的信息內容大致可分為兩種:一是認知性信息,一是情感性信息。認知性信息是來訪者所表達的事實內容,主要包括來訪者經歷過什么事情,有什么行為,他的看法和評價、后果等等。情感性信息主要指來訪者所表現(xiàn)的情感、感受、態(tài)度等這一類的內容。同時,德育室利用班主任會議向老師宣傳,向家長發(fā)放告家長書,讓家長及時了解學校這方面的動態(tài)。少先隊通過電視臺向同學們作宣傳,三管齊下,期望收到更好的效果,使溫馨小屋能真正利用起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1、情感教育。即教會學生把握和表達情緒情感,學會有效控制、調節(jié)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極情感,體察與理解別人的情緒、情感,并進行相關技巧的訓練,如敏感性訓練、自我表達訓練、放松訓練等。2、人際關系指導。即圍繞親子、師生、同伴三大人際關系,指導學生正確認識各類關系的本質,并學會處理人際互動中各種問題的技巧與原則,包括解決沖突、合作與竟、學會拒絕,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則。3、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即關于個體面對社會生存壓力應具務的健康人格品質,如獨立性、進取心、耐挫能力等。4、自我心理修養(yǎng)指導。即通過訓練和教導,幫助學生科學地認識自已,并在自身的發(fā)展變化中始終做到能較好地悅納自己的優(yōu)熱與不足,培養(yǎng)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5、性心理教育。即關于生理和性心理知識的傳授與分析,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性別認同,指導學生認識和掌握與異性交往的知識與技巧,如異性同學交往指導、早戀心理調道等。此外,心理健康教育還包括,智能訓練和學習心理指導。
四、家長支持,家校合力,促進教師找準切入點。
年底,我們召開了我校第一屆第一次的家委會,會上家長也談到了小學生心理壓力方面的問題,大家一致表示愿意支持學校工作,共同努力,把我校的心理輔導工作搞好。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否,應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剖析。
第一、現(xiàn)實地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一個人是否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觀念,并對自己的各方面情況采取現(xiàn)實主義的態(tài)度,是心理健康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然而,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都不可能準確無誤,而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一般性高估或低估自己,是正常情況,不能算是心理不健康。只有那些對自己的高估或低估到了不合常理的程度,才是屬于心理不健康狀態(tài)。要正確認識自己,承認并接受自己,對自己采取比較滿意的態(tài)度,也是很重要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短處、缺陷,有時只能作有限的改善,或者是無法彌補,心理健康的人會現(xiàn)實地接受自己,而如果經常對自己不滿意,不接受自己,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xiàn)。
第二、對現(xiàn)實合乎常理地認識與反應,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觀念與行為。
心理健康者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是合乎常理的,適度的,該大喜則大喜,該小怒則小怒,這表明他與環(huán)境是平衡的。如果刺激與反應之間失調,該喜不喜,該怒不怒;不該喜則喜,不該怒則怒,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xiàn)。心理處在健康狀態(tài)的人對自己的觀念或行為一般都能有效地控制住,這不是說自控能力的人心理不健康,而是指對于那些人人皆可以控制的事情,卻無法控制,則表明其心理處在不健康狀態(tài)。如有的學生有強迫觀念,老是想為什么1+1要等于幾等無聊問題,但無法擺脫。有的學生則有強迫行為,認為自己的手不干凈,強迫自己一遍又一遍地洗手,從理智上他也認識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做,但卻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第三、對挫折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機制。心理健康的人,在受到挫折時,能有一些自我防御的方法消除內心緊張。而心理不健康的人,則在很小的挫折面前也焦慮不安,無法解脫,這樣學生可能將緊張狀態(tài)的發(fā)泄指向自己。如自殘、出走等;也有可能將緊張指向外部,對外功擊,小事情動輒引起爆發(fā)性的情緒反應等。
第四、行為方式與社會角色相一致,符合常規(guī)。社會角色,換個話說,就是指“身份”。小學低中年的學生,從年齡角度本看,他們是兒童角色,應該是天真活潑的;小學生則是少年角色,他們應該是熱情奔放的。如果小學生整天皺著眉頭,若有所思,老氣橫秋,這顯然不符合其角色規(guī)范。從性別角色來看,社會上對男孩的角色規(guī)范與女孩的角色規(guī)范不一致。如果某男生不愛玩男孩的游戲,不愿跟男孩子玩,而愛與女生跳橡皮筋,則其行為不符合性別角色。青少年學生有的不道德行為表現(xiàn)為過程性而不是結果性,這也是一種不符常規(guī)的行為。所謂過程性,是指行為的目的不是指向行為的結果,而是指向行為的過程。例如:有的青少年偷東西,如果其行為的目的是要獲得行為的結果,那要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對偷來的東西根本不感興趣,而是對完成偷竊這種行為本身興趣,這就是過程性。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行為,有的學生會毫無目的地打別的同學,有的學生就是要毀壞公物等。他們這些非道德行為并不是想達到某種目的,而是追求行為本身,這表明他們心理已處在不健康狀態(tài)。此外,如咬指中、拔頭發(fā)、吸手指等,也表現(xiàn)出其心理處在偏離狀態(tài)。
第五、正常健康的交往個人的性格不同,對社會的熱愛程度不同,社交能力也不同,這是正常的,不要將那些不大喜歡表白或社交能力不強的人斥之為心理不健康。正常健康的交往是指日常與他人交往或打交道時要合乎常規(guī)。有的學生見到生人、異性或上級時會手足無措、臉紅心跳、頭昏顫抖等,這是社交恐懼癥的表現(xiàn),是心理處在不健康狀態(tài)表現(xiàn)。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要注意他們與異性交往是否正常。一般來說,在小學低年級,應是一般不分男女界限,如果某低年級學生十分注意男女界限,則表明其交往不正常;而到了一定的年齡段(1013歲左右),情況則有變化,這個時期他們的性需要開始出現(xiàn),想交異性朋友,但在這個時期卻出現(xiàn)反向行為,反而更注意分男女界限了,這正是此時期的異性交往的正常表現(xiàn),反之則不正常。有的同學在交往中表現(xiàn)出極端的自我中心,即一切從自己角度去考慮,如自己不喜歡什么,就非得別人不喜歡;也有的學生對人很苛刻,不能容忍別人任何的過失與缺點,不希望別人有任何的快樂與好運,如此等。這些都是交往不正常,是心理處在不健康狀態(tài)的表現(xiàn)。
第六、統(tǒng)一的人格,心性保持延續(xù)性。人格缺乏統(tǒng)一性,其行為表現(xiàn)出不連貫,時而這樣,時而那樣,變化無常,甚至自相矛盾,心理學上稱之為兩重人格或多重人格。人格不統(tǒng)一,表明個體心理處在不健康狀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有個別學生為了得到表揚或避免處分,在教師面前規(guī)規(guī)距距,教師一不在面前便調皮搗蛋,這種不是兩重人格。因為學生是出于某種利益而膽意這樣做的,只有他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覺地進入了矛盾不統(tǒng)一的行為,才是人格不統(tǒng)一。
擴展閱讀:初級中學心理輔導工作總結
皮山農場中學心理輔導工作總結
我校以“以人為本,關注師生心理需要,”為宗旨、以“探索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充分開發(fā)學生的潛能”為目標,學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政教主任組織各年級組長及班主任分管落實,由心理教師任教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作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心理問題輔導的中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面向全校學生、教師以及家長,全面推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一年來,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加大了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建成了心理輔導室。本校有四位專兼職心理教師。通過心理教師和班主任的努力,我們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課,通過學習心理知識,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隨著心理輔導中心工作的開展和完善,由校長、政教處主任、團支部干部等組成學校的心理教育領導機構,管理制度健全,運作情況良好,除了不定期舉行的心理知識講座活動等,本中心作為常設機構,白天、晚上學生在校的時間里,全程對學生開放,有部分學生的來訪記錄。
展開了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首先,進行更廣范圍的心理輔導,讓更多的同學樹立客觀的心理健康意識。其次,通過個別輔導或由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發(fā)現(xiàn)和篩選出有同類問題的學生,動員和啟發(fā)他們參與團體輔導小組,在團體輔導中改善學生的心理狀況。通過這些活動,使校園中洋溢著一種濃郁的心育氣氛,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由害怕、心存疑慮到歡迎喜愛。
這些年來我校心理輔導中心的工作,卓有成效,深受學生家長的喜歡和好評,為學校各項工作,奠定了基礎。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在認真貫徹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則下,將會實現(xiàn)每年一小步、三年一突破的發(fā)展路線,努力創(chuàng)建出屬于我們學校的實驗、創(chuàng)新、示范性的特色,為我縣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起著推動的作用。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心理輔導工作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心理輔導工作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