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發(fā)電廠生產運行總結
垃圾發(fā)電廠生產運行總結
回顧201*年,電廠安全生產運行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成績。公司和集團給我們下達的發(fā)電量,上網電量,垃圾焚燒量等等各項任務指標都能夠優(yōu)秀的完成。這跟我們全體的運行人員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全體運行人員一直堅守在生產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精心監(jiān)盤,細心操作,密切注視各項運行參數的變化,時刻留意現場設備的運行情況,一刻也沒有放松。認真執(zhí)行落實電廠給我們的交接班,定期切換,班中努力巡視檢查。同時我們運行人員,腦子里時刻都是緊緊的繃著一根弦,不論發(fā)生任何一點小小的事故絕對會精心處理,防止事故的擴大化。
在過去的一年,我們沒有發(fā)生任何誤操作的現象,每一次事故的發(fā)生我們都能夠迅速限制事故發(fā)展,消除事故根源,并解除對人身或設備的威脅。時時刻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發(fā)生事故時,首先注意廠用電系統(tǒng),設法確保廠用電源的正常。在不損壞設備及危及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設備繼續(xù)運行。在事故已被限制并趨于正常穩(wěn)定狀態(tài)時,應盡快設法將運行方式調整為系統(tǒng)的合理運行方式,使其恢復正常。
同時,我們運行值班人員能夠迅速有效的消除事故,發(fā)生事故時頭腦時時刻刻都能保持清醒,并認真努力的做到每一個細微之處。1、如發(fā)現對人身及設備有威脅時,應立即解除威脅,在必要時立即停止設備運行。2、根據DCS顯示、繼電保護信號及故障記錄動作情況和設備的外部現象,了解事故的全面情況。3、迅速進行全面的檢查,判明事故性質、地點及其范圍,并設法消除故障點。4、接到處理事故命令時,都會向發(fā)令人復誦一次,如命令不清楚或意圖不明,都會詳細的詢問清楚,執(zhí)行后立即向發(fā)令人回報。5、以最快的速度恢復已停電的重要設備和廠用電的供電,并恢復正常運行方式。6、將故障設備停電,并進行必要的測試,通知檢修人員修復。7、對無故障現象,屬于保護裝置誤動作或限時后備保護越級動作而跳閘的設備,進行試送電或做零起升壓試驗。8、對有關設備系統(tǒng)進行全面檢查,詳細記錄事故發(fā)生的現象及處理過程。
在上班期間都會努力的認真監(jiān)視各個汽水工況的流程,時時刻刻關注各個參數的變化情況。設備各個工況下運行參數的變化,及時有效的進行調整。在調整的具體操作中必須把握住一個提前量的控制,對各種運行參數都必須有超前超前意識。這樣才能調整的穩(wěn),不會劇烈的波動。
所有運行人員通過實踐工作,經過不斷的積累和交流學習,對鍋爐、汽機、電氣等各設備和專業(yè)的參數調整方法,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實際,可行好,效果明顯的思想認識和科學方法。從而實現了對鍋爐、汽機、電氣各設備參數的良好運行和有效調整控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鍋爐在正常的運行期間應經常監(jiān)視汽包的水位在-10mm左右,同時保證省煤器進口水溫,保證鍋爐進水溫度120℃以上,以防省煤器低溫腐蝕。
2、監(jiān)視鍋爐汽包壓力在4.6Mpa到4.85Mpa之間.通過及時的調整焚燒爐的燃燒工況,改變焚燒爐一,二次風量等手段來進行控制。由于生活垃圾成分復雜,熱值不穩(wěn)定,且換季和換區(qū)的影響較大。運行方面首先加強垃圾池的管理,科學堆放,保證進料區(qū)和投料區(qū)的正常,保證瀝濾液及時排除,加強混料,盡量保證進爐垃圾松散,熱值均勻;其次,加強燃燒調整,做好預判,垃圾熱值變化較大的情況下,進行提前調節(jié),做好燃料分析,做到司爐人員心中有數;最后積極配合檢修人員,保證設備運行良好,為燃燒調節(jié)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
3、應經常注意主汽溫度的變化,控制在380到400℃之間。通過及時調整減溫水流量使之與鍋爐主汽壓相匹配,有效的保證過熱器內蒸汽的質量流速。防止了汽溫有大幅度的升降及管壁超溫現象的發(fā)生。有時減溫水的調整跟主汽溫的變化之間,跟蹤遲緩,馬上進行人工干預。4、垃圾焚燒系統(tǒng)投入后,應及時檢查焚燒爐內的燃燒工況。必須保證燃燒煙氣溫度必須在850℃以上,且滯留時間超過2秒,這樣才能保證垃圾焚燒過程中使有機物得到徹底的解決,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特別是二英),從而減少后道工序的處理負荷和對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另外,爐膛中未燃燼成份不得大于3%,爐膛內保持負壓,一般控制在-50~-30Pa。鍋爐負荷變化應及時調整一,二風量,當負荷在80%~100%時,氧量控制在6%左右。調整給料爐排、焚燒爐排的驅動速度,幅度不可過大,正常時每次增、減幅度不宜超過±10%,且調整間隙不宜太過頻繁,等燃燒工況穩(wěn)定后再作下一次調整。同時,垃圾在焚燒爐應該進行相當充分的燃燒,讓豎直煙道的煙溫能夠到850℃停留2秒,減少二英的排放。還可以避免造成沒充分燃燒的煙氣在尾部煙道進行二次燃燒或冒黑煙等情況的發(fā)生?刂茽t內煙氣氧量在6%左右,基本應該可以說明已經燃燒充分。在垃圾燃燒調整的過程當中,努力做到勤看火,勤思考,最后通過精心調整來達到理想的工況,使煙氣環(huán)保和鍋爐負荷各項指標都能達到一個理想的范圍。
5、爐膛是否結灰使爐膛熱負荷升高,受熱面的結焦情況是否加劇,目前影響停爐的主要原因就是鍋爐受熱面因結焦嚴重而不得不停下來清焦。及時的投入水平煙道振打和聲波吹灰系統(tǒng)。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緩解了水平煙道的結焦情況。
在做好運行調整的同時,我們還做好幾下幾方面的工作
安全文明在過去的一年里,運行的五個值,認真負責的履行職責,嚴格執(zhí)行安全規(guī)定和運行規(guī)程,通過各種各樣的科學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實現了安全文明生產的無人員傷亡,無重大事故的要求.
運行周期經過運行人員的仔細研究,認真討論,形成一套可行的科學的認識和方法,并通過對司爐的燃燒調整的培訓,使各司爐人員的技術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高,燃燒調整能力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創(chuàng)造了單爐連續(xù)運行192天的記錄,實現了鍋爐長周期運行的可行,保證了機組的穩(wěn)定,減輕了工作數量和程度,提高了經濟效益.
現場巡檢提高巡檢質量,落實好每班規(guī)定的現場設備巡檢記錄表的填寫,真正做到測量好現場設備的真實數據,與前幾次數據進行對比,看運行狀態(tài)有無改變;與設定值相對比分析,看是否偏離設計值,并分析原因及改進措施,盡早把設備存在的潛在缺陷反映出來,及時聯系相關人員處理,保證設備的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
規(guī)程改進由于巡查時的認真觀察,操作時的調整改進,再經過對實際中的問題的分析和研究,經過大家的討論,發(fā)現現行規(guī)程的各種問題和缺點,并記錄下來,形成專題,然后經過大家不斷的實踐操作和科學的論證,根據國家法規(guī)和公司規(guī)定,逐步的修改規(guī)程中不完善不合理的條款和規(guī)則,使規(guī)程日益完善,合理,科學,符合實際工作情況和需要,保證了機組的各項操作有則可守,有條可依,行之有效,行之見效。進一步保證了機組的安全,穩(wěn)定、經濟的運行,同時為運行規(guī)程的完善發(fā)展和科學進步打下了良好基礎。
技術學習運行人員,在作好工作的同時,不忘班余時間進行安全、技術等方面的學習。技術問答、技術培訓,安全培訓,事故預想等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各項工作有聲有色的進行,豐富了運行人員的理論知識,增長了運行人員的技術認識,提高了運行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提高大家在工作中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為儲備了技術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員工培訓在學習班中,定期進行鍋爐、汽機、電氣等各項知識面、技術點進行學習培訓,提高了大家的理論水平和技術水平,增強了大家實際操作的能力和反應速度。老員工對新來的員工進行認真地教育和指導,加強現場操作和遠方操作的培訓,使新進員工在短期內獲得了巨大的進步,促使他們快步容入實際工作中,快速上手。
09年是我寶安廠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所有生產運行人員在廠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共同努力,精誠合作,與維護檢修人員的緊密配合,攜手作業(yè)。在過去的一年里,按質按量的完成了上級布置的任務和要求,并力所能及的為兄弟廠部分擔了應有的責任,為公司和集團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明年即將來臨,我們運行人員會以飽滿的熱情,踏實肯干的作風,做好本職工作,力爭明年的運行工作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擴展閱讀:垃圾發(fā)電生產運行經濟指標
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經濟技術指標
1、發(fā)電量
是指電廠在報告期內生產的電能量。
電量基本計量單位為“千瓦小時”,簡稱“kW.h”;計算公式為:
該機組發(fā)電機端
某發(fā)電機組該電能表上
=(電能表當日24點)×該電能表倍率
日發(fā)電量日24點讀數
讀數
發(fā)電機機組報告該電能表上
全廠報告期
=(期末24點電能表期末24點讀)×該電能表倍率
發(fā)電量
讀數數
2、電廠上網電量
是指該電廠在報告期內生產的電能產品中用于輸送給電網的電量。即廠、網間協議規(guī)定的電廠并網點各計量關口表計抄見電量之和。它是廠、網間電費結算的依據。計算公式如下:
電廠上網電量=∑(電廠并網處關口表計量點電能表抄見電量)。
3、垃圾入廠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垃圾進廠總量,以每輛垃圾車在地磅計量為準,分日、月、年入廠垃圾量。單位:噸;計算公式如下:
垃圾入廠量=∑(每車次垃圾進入垃圾倉量)。
4、垃圾處理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進入每臺焚燒鍋爐所處理垃圾量總和。分日、月、年入廠垃圾量,單位:噸;計算公式如下:
垃圾處理量=∑(進入鍋爐燃燒的垃圾量),以垃圾吊稱重計量∑為準。
5、垃圾焚燒廠用電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垃圾焚燒處理過程中所消耗的電量:專指從生活垃圾進廠計量開始到煙氣達標排放,以及余熱發(fā)電并網。用以評價處理垃圾的直接電成本。因不同廠的邊界不一,為方便統(tǒng)一評價,不含原水取水用電、滲濾液處理廠用電、飛灰固化用電以及爐渣綜合利用用電。分班、日、月、年焚燒廠用電量。單位:千瓦時、萬千萬時;
計算公式如下:
焚燒廠用電量=∑(所有廠用變電量總和+∑高壓輔機電量)。
6、各子系統(tǒng)廠用電量
(1)滲濾液處理廠用電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處理滲濾液(指標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所消耗的電量。單位:千瓦時;
計算公式如下:
滲濾液處理廠用電量=∑(滲濾液處理車間電量表讀數差值×倍率)。(2)飛灰固化廠用電量(同上)(3)爐渣綜合利用廠用電量(同上)(4)取水廠用電量(同上)。7、生活、行政辦公用電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非生產區(qū)域的生活、辦公、食堂等生活設施的用電量。單位:千瓦時;
計算公式如下:
生活、行政辦公用電量=∑(非生產區(qū)域的生活+辦公+食堂等處消耗電量之和(以電表讀數為準)。
8、綜合廠用電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正常運營生產、生活、辦公等所需電量(含線路損耗電量、主變損耗電量)。單位:千瓦時、萬千萬時;
計算公式如下:
綜合廠用電量=∑(焚燒廠用電+子系統(tǒng)廠用電+生活+行政用電+主變損耗+線損)。
9、全廠廠用電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正常運營所需電量以外還包括的基建用電、相關合作單位的直供電、臨時用電等。單位:千瓦時、萬千萬時;
計算公式如下:
全廠廠用電量=∑(綜合廠用電+基建用電+合作單位直供電+臨時用電)。
10、網上受電量
是指該電廠在報告期內從電網吸收的電量(接受網上電量)。即廠、網間協議規(guī)定的電廠并網點各計量關口表計抄見吸收電量之和。單位:萬K.WH;計算公式如下:
網上受電量=∑(電廠并網處關口表計量點電能表抄見吸收電量)。
11、焚燒廠用電率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焚燒廠處理垃圾、生產電能過程中消耗的電量與發(fā)電量的比率。單位:%;
計算公式如下:
焚燒廠用電量(千瓦時)
焚燒廠用電率(%)=×100%
發(fā)電量(千瓦時)
12、綜合廠用電率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焚燒廠處理垃圾、生產電能過程中消耗的綜合廠用電量與發(fā)電量的比率。單位:%;
計算公式為:
焚燒廠綜合廠用電量(千瓦時)
焚燒廠用電率(%)==×100%
發(fā)電量(千瓦時)
13、全廠廠用電量率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焚燒廠處理垃圾、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全廠廠用電量與發(fā)電量的比率。單位:%;
計算公式為:
焚燒廠全廠廠電量(千瓦時)
焚燒廠用電率(%)==×100%
發(fā)電量(千瓦時)
14、噸垃圾發(fā)電量
是指在報告期內,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焚燒每一噸入爐垃圾所產生電能,反映出焚燒發(fā)電廠效率的重要指標。單位:千瓦時/噸;
計算公式為:發(fā)電量(千時)爐排爐噸垃圾發(fā)電量(千瓦時/噸)=垃圾處理量(噸)
發(fā)電量煤發(fā)電量
流化床噸垃圾發(fā)電量(千瓦時/噸)=
垃圾處理量(噸)
其中:流化床爐慘煤應將天然煤折合成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為29271kj/kg的標準煤量。
15、噸垃圾上網電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焚燒每一噸入爐垃圾量能產生的上網電量,反映出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的直接經濟效益和運營水平。單位:千瓦時/噸垃圾;
計算公式為:
上網電量(千瓦時)
噸垃圾發(fā)電量(千瓦時/噸)=垃圾處理量(噸)
16、噸垃圾產汽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焚燒每一噸入爐垃圾量所產出蒸汽量,反映出焚燒鍋爐效率。單位:噸汽/噸垃圾;
計算公式為:
鍋爐產汽量(噸)
噸垃圾產汽量=垃圾處理量(噸)
17、噸垃圾耗電量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焚燒每一噸入爐垃圾量消耗的電量,反映出焚燒發(fā)電廠焚燒垃圾電耗情況。單位:千瓦時/噸;
計算公式為:
焚燒廠用電量(千瓦時)
噸垃圾耗電量(千瓦時/噸)=
垃圾處理量(噸)
18、汽輪機的汽耗率
是指垃圾焚燒發(fā)電廠在報告期內,在發(fā)電機端每產生1Kw.h的電量,汽輪機所需要的蒸汽量。單位:千克/千瓦時;
計算公式為:
汽輪機總進氣量(千克)
汽耗率(千克/千瓦時)=發(fā)電機發(fā)出的電量(千瓦時)
19、汽輪機的熱耗率
在報告期內,發(fā)電機端每產生1Kw.h時的電量,汽輪機所耗用的熱量。單位:千焦/千瓦時;計算公式為:
汽輪機的熱耗率(千焦/千瓦時)==汽耗率×主汽焓給水焓20、煙氣指標:,
煙塵、氯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惡英類,均以標準狀態(tài)下的在線儀表測量為準。單位mg/Nm3;
執(zhí)行新國標BG18485-201*標準。
21、發(fā)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
是反映發(fā)電設備按銘牌容量計算的設備利用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發(fā)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小時)
發(fā)電量(千瓦時)
=發(fā)電設備平均容量(千瓦)
22、發(fā)電設備平均利用率
在報告期內,反映發(fā)電設備利用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為:發(fā)電設備平均利用率(%)
發(fā)電設備平均小時數(小時)
=報告期日歷小時數(小時)
23、設備檢修率
反映垃圾發(fā)電廠檢修機組占總容量的比重,表明發(fā)電設備的健康程度。計算公式為:發(fā)電設備檢修率(%)
3發(fā)電設備平均檢修容量(千瓦)=
發(fā)電設備平均容量(千瓦)
24、設備完好率
完好的生產設備在全部生產設備中的比重,它是反映企業(yè)設備技術狀況和評價設備管理工作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
計算公式為:設備臺數完好率(%)
=一、二類完好設備臺數評級設備總臺數
×100
25、設備泄漏率
設備動、靜連接密封處所產生的泄漏點與總動、靜密封的比率。計算公式:
靜密封泄漏率=(泄漏點數/靜密封點數)×1000(單位‰)動密封泄漏率=(泄漏點數/動密封點數)×100(單位%)
26、鍋爐主汽壓力P
余熱鍋爐過熱器集箱出口的主蒸汽壓力,是蒸汽狀態(tài)參數之一。是保證運行安全的監(jiān)視指標又是保證運行經濟性的考核指標。單位:兆帕,Mpa
27、鍋爐主蒸汽溫T
余熱鍋爐過熱器集箱出口的主蒸汽溫度,是蒸汽狀態(tài)參數之一。是保證運行安全的監(jiān)視指標又是保證運行經濟性的考核指標。單位:攝氏溫度
28、排煙溫度
余熱鍋爐末級煙道出口煙氣溫度,排煙損失是鍋爐熱損失最大的一項,影響排煙損失的主要因素是排煙溫度和排煙容積。單位:攝氏溫度℃
39、煙氣含氧量
余熱鍋爐出口煙氣含氧的體積比,反映煙氣中過?諝獾亩嗌,氧含量的大小影響燃燒效果和鍋爐效率。單位:%
30、冷風溫度
垃圾倉的空氣進入空預器入口的風溫,隨著季節(jié)變化,冷風溫度高排煙熱損失降低,反之增加。單位:攝氏溫度℃
31、一次風溫度
垃圾倉空氣進入空預器被蒸汽(或煙氣)加熱后的溫度。一次風溫的高、低反映干燥垃圾的時間長短。單位:攝氏溫度℃
32、鍋爐累計產汽量
報告期內鍋爐總產汽量(有班累計、日累計、月累計等等)。單位:噸、T
33、給水累計流量
報告期內內鍋爐總給水量(有班累計、日累計、月累計等等),單位:噸、T
34、熱灼減率
指焚燒殘渣經灼熱減少的質量占原焚燒殘渣質量的百分數,單位:%P=(A-B)/A*100%,
A干燥后原始焚燒殘渣在室溫下的質量,B焚燒殘渣經600℃(±25℃)3h灼熱后冷卻至室溫的質量
35、汽機主汽溫度
汽輪機入口主蒸汽溫度。一般指電動主汽門前主蒸汽溫度。單位:℃
36、汽機主汽壓力
汽輪機入口主蒸汽壓力。一般指電動主汽門前主蒸汽壓力。單位:Mpa
37、汽機進汽量
報告期內汽機總進汽量(有班累計、日累計、月累計等等),單位:噸、T
38、凝汽器真空
汽輪機排汽在凝汽器內突然凝結成水,比容急劇縮小而形成的。單位:kPa
49、真空度:
指真空占大氣壓力的百分率,計算公式為:真空度(%)
=真空表讀數(kPa)當地大氣壓(kPa)
×100
提高真空度目的在于降低排汽壓力,提高汽機熱效率。但有個限度,即達到經濟真空為止,超過經濟真空反而不經濟。
40、凝汽器端差
凝汽器中的蒸汽與循環(huán)水之間的熱交換,是通過銅管(不銹鋼管)傳遞的,因此在管壁內外有一個溫度差,排氣溫度與凝汽器出口水溫度之差為凝汽器端差。端差與循環(huán)水量、凝汽器結構、汽阻、空氣抽出系統(tǒng)工況、換熱管的清潔程度、真空系統(tǒng)嚴密性有關。單位:℃,
計算公式為:凝汽器端差℃=排氣溫度℃循環(huán)水出口溫度℃
41、凝結水過冷度
凝汽器中的排汽經過熱交換(冷卻)后變成同溫度凝結水,當凝結水溫低于排氣溫度時即產生過冷度。產生原因是真空系統(tǒng)嚴密性差漏入過量空氣、凝結水位高等。過冷度產生不可逆的汽源損失,是一項影響經濟性的小指標。單位:℃,
計算公式為:凝汽器過冷度℃=凝結水溫度℃排汽溫度℃
42、循環(huán)水入口溫度℃
進入凝汽器入口循環(huán)冷卻水溫度,是影響真空度重要指標之一。該指標與季節(jié)氣溫有關,與冷卻塔的冷卻效率有關。
43、給水溫度℃
補充水、凝結水經過除氧器加熱后的溫度。本參數是常用的技術經濟小指標。
44、鍋爐排污率
鍋爐正常運行中,為了保持爐水水質指標,需要定期排除水渣或連續(xù)排除鹽份,此部分的排污水流量與鍋爐實際蒸發(fā)量的比值叫鍋爐排污率。
計算公式為:鍋爐排污率(%)
=鍋爐排污量鍋爐實際蒸發(fā)量
×100
45、汽水損失率
指電廠熱力循環(huán)系統(tǒng)汽水損失量占鍋爐總蒸發(fā)量的百分率,
計算公式為:汽水損失率(%)汽水損失量
=發(fā)電鍋爐補充水量(對外供氣量+發(fā)電自用汽+對外供水量吹灰用氣量鍋爐排污量)+冷凝水返回量=
汽水損失量鍋爐總蒸發(fā)量
×100
46、補給水率
是指化學制水供給鍋爐的除鹽水量占鍋爐總蒸發(fā)量的百分率。計算公式為:發(fā)電補供給鍋爐的除鹽水量
=給水率×100
鍋爐實際蒸發(fā)量(%)
47、給水泵用電單耗
單位時間內各臺給水泵總耗電量與各臺焚燒爐總累計蒸發(fā)量的比值,該項是廠用電最大的一項。單位:(千瓦時/噸汽)
計算公式為:給水泵用電單耗(千瓦時/噸
汽)
=給水泵用電量(千瓦時)總鍋爐蒸發(fā)量(噸)
48、循環(huán)水泵耗電率
指循環(huán)水泵耗電量占發(fā)電量的百分率。是廠用電消耗一大項。單位:%,
計算公式為:
循環(huán)水泵耗電率(%)
6=循環(huán)水泵用電量(千瓦時)總發(fā)電量(千瓦時)
59、一次風機用電單耗
單位時間內各臺一次風機總耗電量與該臺焚燒爐總累計蒸發(fā)量的比值。單位:(千瓦時/噸汽),
計算公式為:一次風機單耗(千瓦時/噸汽)=
一次風機用電量(千瓦時)鍋爐蒸發(fā)量(噸)
50、二次風機用電單耗
單位時間內各臺二次風機總耗電量與該臺焚燒爐總累計蒸發(fā)量的比值。單位:(千瓦時/噸汽)
計算公式為:二次風機單耗(千瓦時/噸汽)=
二次風機用電量(千瓦時)鍋爐蒸發(fā)量(噸)
51、引風機用電單耗
單位時間內引風機總耗電量與該臺焚燒爐總累計蒸發(fā)量的比值。單位:(千瓦時/噸汽)
計算公式為:引風機單耗(千瓦時/噸汽)
=引風機用電量(千瓦時)鍋爐蒸發(fā)量(噸)
52、滲濾液處理用電單耗
報告期內每處理一噸滲濾液,并且達到國家排放標準而消耗的電量單位:(千瓦時/噸)計算公式為:
滲濾液處理單耗
處理滲濾液用電量(千瓦時)(千瓦時/噸)
=滲濾液量(噸)
53、制水用電單耗
報告期內每制一噸除鹽水耗用的電量,反映制水系統(tǒng)的單耗情況。單位:(千瓦時/噸)計算公式為:
制水單耗(千瓦時/噸)=
制備除鹽水用電量(千瓦時)除鹽水量(噸)
54、噸垃圾耗水量
報告期內全廠每處理一噸進廠垃圾所消耗的原水量。單位:(噸/噸)計算公式為:
處理垃圾用原水量(噸)
滲濾液處理單耗=
(噸/噸)
入廠垃圾量(噸)
55、爐渣率
報告期內垃圾焚燒后產生的固體渣(或不可燃物)與爐排漏灰的量占入爐垃圾量的百分率。單位:%
計算公式:
爐渣率(%)
=固體渣量+爐排漏灰量
入爐垃圾量
×100
56、飛灰率
報告期內垃圾焚燒煙氣除塵設備收集的飛灰量占入爐垃圾量的百分率。單位:%計算公式:
飛灰率(%)
=飛灰量入爐垃圾量
×100
57、滲瀝液率
報告期內垃圾滲濾液量占入廠垃圾量的百分率。單位:%
計算公式:
滲濾液率(%)
=滲濾液量入廠垃圾量
×100
58、石灰單耗
報告期內焚燒每一噸入爐垃圾對其進行煙氣凈化所耗用石灰的量。單位:kg/T
計算公式:
石灰單耗(千克/噸)
=石灰耗用量(千克)入爐垃圾量(噸)
69、活性炭單耗
報告期內焚燒每一噸入爐垃圾對其進行煙氣凈化所耗用活性炭的量。單位:kg/T
計算公式:
活性炭單耗(千克/噸)
=活性炭耗用量(千克)入爐垃圾量(噸)
60、熱負荷率
報告期內垃圾焚燒鍋爐平均熱負荷與額定熱負荷的比率。單位:%
計算公式:
熱負荷率(%)
8=報告期平均熱負荷額定熱負荷
×1
61、機械負荷率
報告期內垃圾焚燒鍋爐平均機械負荷與額定機械負荷的比率。單位:%計算公式:
機械負
荷率(%)
=報告期平均機械負荷×100
額定機械負荷
62、制水酸耗
報告期內每制一噸除鹽水所耗用的酸量。單位:kg/T
計算公式:
制水酸耗(千克/噸)
=酸耗用量(千克)合格制水量(噸)
63、制水堿耗
報告期內每制一噸除鹽水所耗用的堿量。單位:kg/T計算公式:
制水堿耗(千克/噸)=
堿耗用量(千克)合格制水量(噸)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垃圾發(fā)電廠生產運行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垃圾發(fā)電廠生產運行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