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免费无码视频在线,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二区,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韩国特黄毛片一级毛片免费,精品国产欧美,成人午夜精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五月情天丁香宗合成人网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計劃總結 > 工作總結 > 樓門文化總結

樓門文化總結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8 09:49:37 | 移動端:樓門文化總結

樓門文化總結

樓門文化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居民的住房條件逐漸改善,陸續(xù)從平房搬進樓房,較之住平房時鄰里之間大大減少了接觸和溝通。特別是大量外來人口在社區(qū)買房或租住,因人生地不熟,出于安全等考慮,更不會和鄰里主動交往。雖然大家同住一個樓門,但確是如同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誰家有什么困難,,出現(xiàn)什么問題無處訴說,環(huán)境臟亂也沒人管,樓上樓下住著,難免發(fā)生一些小矛盾,也得不到及時解決。有的一個樓門住了幾年甭說姓甚名誰,甚至連招呼都沒打過。這種現(xiàn)狀與和諧社會的要求相去甚遠。對于居委會工作的開展,也帶來了很多困難,戶、人、很難及時了解情況。有時處于被動,很難使工作以人為本。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決定以“樓門文化”為抓手,以樓門長為骨干,為每個樓門搭建一個鄰里之間相知相識的平臺,以積極發(fā)動居民參與改公共樓道為公共大客廳為途徑,以提高居民素質(zhì)、培養(yǎng)公共素質(zhì)、建立和睦、團結、互助的鄰里關系的一種新形勢下居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機制為目的的研究探索項目,來推動社區(qū)工作更好發(fā)展的文化陣地。

通過一年的實踐試點,凡是開展了樓門文化建設的樓門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

1、樓道環(huán)境大為改觀,在清潔的基礎上各門的第一層都布置了一些裝飾物,體現(xiàn)出了各樓門的特色。

2、人際關系有了很大改善,像有的樓門出現(xiàn)危重病人,患者家屬馬上想到找樓長幫助,組織一些年輕人,把病人抬上救護車(因樓道窄,病人較胖,靠救護車的兩個人根本抬不下來)。還有對老人們健康的關注成了樓門的重點工作。

3、居民有了什么困難需求能主動找樓門長反映,對一些因自家不注意影響樓上下休息的現(xiàn)象,也能通過樓門服務員調(diào)節(jié)化解了矛盾。大家有了訴求的地方,很多問題就化解在了樓門中。

4、退休回到社區(qū)身體較好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工人等,他們在樓門文明建設工作中發(fā)揮了骨干帶頭作用,這支隊伍中的老人們,他們黨性強,覺悟高,有奉獻精神,有了他們,這項工作就有了組織保證。

目前,社區(qū)樓門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居委會和居民之間溝通的渠道暢通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等很多工作的開展也就順暢了,居民的安全感也有了一定的增強。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nèi)詴^續(xù)努力,在以下幾個方面為廣大群眾努力。

1、通過向各戶發(fā)出至居民的一封信的方式宣傳樓門文化建設意義,要求大家支持配合樓門長的工作,號召在職黨員、干部等帶好頭,各盡所能積極參與。

2、后期開展工作地樓門可以開展評比,相互學習和提高。

3、以樓門或樓門之間開展一些有益的、可行的活動,如:體育、

文藝、鄰里節(jié)等活動,納入和諧樓門建設中。

擴展閱讀:文化要略總結

1.《周易賁》:“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統(tǒng)治者通過觀察天象,可以了解時序的變化;通過觀察人類社會的各種現(xiàn)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來治理天下。

2.漢代劉向《說苑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晉人也說:“文化內(nèi)輯,武功外悠!边@里的“文化”指與國家的軍事手段(即武功)相對立的一個概念,即國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5.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的定義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nèi)的復雜整體。

7.文化的核心是人。一般把文化分為四個層次:物態(tài)文化層,指人的物質(zhì)生產(chǎn)活動及其產(chǎn)品的總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實在的事物,如人們的衣食住行等;制度文化層,指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規(guī)范自身行為和調(diào)節(jié)相互關系的準則;行為文化層,指人在長期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習慣和風俗,它是一種社會的、集體的行為,不是個人的隨心所欲;心態(tài)文化層,指人們的社會心理和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包括人們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文學藝術作品。心態(tài)文化層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華部分。8.英國科學家羅伯特坦普爾在著名科學家李約瑟的指導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國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的國度》。

9.臺灣柏楊著有《丑陋的中國人》。

10.中國文化的外在特點有統(tǒng)一性、連續(xù)性、包容性、多樣性。中國文化的內(nèi)在特點有馮友蘭的“哲學特性說”、任繼愈的“宗教特性說”、李澤厚的“美學特性說”、梁漱溟的“倫理特性說”。

1.宗教特性說:是任繼愈先生關于中國文化內(nèi)在特點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文化是儒釋道三教合一,儒學以及后來的宋明理學在實質(zhì)上都是宗教。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潮構成了唐宋以后直到鴉片戰(zhàn)爭前后近千年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2.哲學特性說:是馮友蘭先生關于中國文化內(nèi)在特點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文化具有以儒學為主導因素的哲學特性,儒學提供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凝結成中華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質(zhì),塑造了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民和知識分子的特殊性格。

3.美學特性說:是李澤厚先生關于中國文化內(nèi)在特點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是社會政治哲學始終占主導地位,并且同兵、農(nóng)、醫(yī)、藝四大實用文化聯(lián)系密切,它的哲學追求是美感和樂感,而不是苦感和罪感。

4.倫理特性說:是梁漱溟先生關于中國文化內(nèi)在特點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文化以人倫關系為基本,講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賢臣忠等等,追求群體互助,同西方世界的“個人本位”和“自我重心”很不相同。天下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易經(jīng)系辭下》

1.中國文化所處的地域環(huán)境有三個特點,第一是內(nèi)陸遼闊,空間巨大,第二是地形復雜,氣

候多樣;第三是山河壯麗,景色秀美.

我國“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內(nèi)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和云貴高原。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黃河、長江、瀾滄江都發(fā)源于此。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號稱“四大盆地”!八拇笃皆敝笘|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2.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發(fā)源地在巴顏喀拉山下的卡日曲,河流從這

里開始,將冰雪的融水和雨水匯入兩個高原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4.黃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區(qū)以關中、晉南、豫西地區(qū)為中心,西至渭水上游陜甘接壤地帶,北至長城一線,南達汝水、潁水中上游。黃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區(qū)則以泰山為中心,南至淮河以北,東至渤海,北達旅大地區(qū)。

5.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發(fā)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山長江下游以太湖平原為中心,長江中游則以江漢平原為中心。

7.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陽湖。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是西藏瑪旁雍錯湖9.《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西藏在元代正式劃入中國的版圖。

11.明代除設置13布政使司,還設立奴兒干都司來管理整個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

秦漢到隋代,大體實行“郡縣制”。漢襲秦制,但郡國并存。漢武帝為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于元封五年將全國的郡國分為十三刺史部(也稱十三州),是中國行政區(qū)劃史上設“州”的開端

13.唐宋到遼金主要實行“道路制”。唐代設有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唐貞觀時形成道、州、縣三級制,并確立了府制。北宋改“道”為“路”,一個路常常分屬幾個機構管轄,既有監(jiān)察的性質(zhì),又有行政的功能。路以下為府、州、軍、監(jiān)和縣。“軍”是有軍隊戍守的政區(qū),“監(jiān)”是管理礦產(chǎn)、畜牧的政區(qū)。元明清三代基本實行“行省制”。元代初年,以中書省為中央政府,直轄京師附近地區(qū),然后將其他地區(qū)分為十個行中書省,行省之下,設置道、路、州(府)、縣。明朝改稱“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并將元代的軍政合一改為只管民政。

辛亥革命后,大體上實行省、專、縣三級制。北洋軍閥時,除清代原有23個省外,又設了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等四個特別區(qū),另外還轄有青海、西藏和外蒙古三個地方。

上海:上海浦北京:遼:契丹遼的陪都,稱為“析津府”;金:女真金國“中都”天津;元代:海津鎮(zhèn);明代朱棣賜名“天津”遼寧:張學良東北易幟,改名遼寧

江蘇:康熙六年改設為江蘇布政使司,兩江總督駐江寧府,巡撫駐蘇州府,合兩地名為“江蘇”

浙江:因境內(nèi)錢塘江古稱浙江而得名。湖南: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

廣東,廣西古為百越屬地.海南:三國時始有“海南”之稱.明設瓊州府;清改瓊崖道

四川:宋分設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

貴州:夜郎西藏:元設烏斯藏臺灣:夷島、夷州、琉球

九州:《尚書禹貢》則分為九州:冀州、豫州、青州、徐州、荊州、揚州、兗州、雍州、梁州

1965年5月在云南省發(fā)現(xiàn)元謀猿人,距今170萬年,是在我國境內(nèi)最早活動的人類。接下來,有1963至1964

年間在陜西發(fā)現(xiàn)的藍田猿人,生活在大約八十萬年以前。1927年首次在北京市周口店發(fā)現(xiàn)的北京猿人,距今也有六十萬年左右。北京猿人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以陜西西安市的半坡遺址最為著名,出土的陶器多為彩陶,又被稱為彩陶文化。而山東章丘市龍山鎮(zhèn)的龍山文化出土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稱為黑陶,龍山文化又被稱為黑陶文化。歷代王朝所崇祀的三皇五帝是:三皇為伏羲、神農(nóng)、黃帝;五帝是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歷史上的“三王”指禹、湯武王、周武王。

中國人的遠祖,大體可分為西北的華夏集團、東方的東夷集團和南方的苗蠻集團。

華夏集團由黃帝和炎帝兩大部落組成,起于陜甘地區(qū),主要活動在黃河流域,即仰韶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的分布區(qū)。炎黃二帝和五帝中的顓頊、帝嚳、堯舜禹都屬于這個集團。

東夷集團的活動區(qū)域在今山東、河南東部及安徽中部一帶,即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的分布區(qū),少昊屬于這個集團。

9.苗蠻集團主要活動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帶,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是該集團的歷史表現(xiàn),太昊伏羲氏是該集團的代表。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是夏,其建立者是禹的兒子啟,共傳十七君,其最后一個君主是桀。夏朝已將全國領土分為九州,在每個州設立地方官,稱為九牧。此時中國進入了奴隸制社會。

記錄商代社會情況的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這些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記錄,因而也稱“卜辭”

一條完整的卜辭,可分為前辭、命辭、占辭、驗辭等部分。前辭,也叫敘辭,記占卜的時間和人名。命辭,指所要占卜的事項。占辭,記兆文所示的占卜結果。驗辭,記事后應驗的情況,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

。西周通過封建制來維系其政治統(tǒng)治,與之相輔的是宗法制,其統(tǒng)治者還制訂了禮樂刑罰,禮樂用于貴族內(nèi)部,以區(qū)別尊卑等級;刑罰用于鎮(zhèn)壓人民,以迫使人民服從其統(tǒng)治。著名的西周青銅器有毛公鼎和大盂鼎。

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在申國和犬戎聯(lián)軍的攻打下兵敗被殺,西周滅亡。其子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按呵餆o義戰(zhàn)!薄按呵锪鶑姟敝庚R、晉、楚、秦、吳、越。“春秋五霸”一般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和宋襄公,或有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公元前594年,魯國首先實行初稅畝制度,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王莽為了緩和社會危機,實行所謂“托古改制”,結果引起農(nóng)民起義,主要分為兩支,一支是湖北的綠林軍,由王匡、王鳳等領導;一支為山東的赤眉軍,由樊崇等人領導。

光武帝劉秀于公元25年建立東漢,定都洛陽。東漢末年,于公元184年爆發(fā)了由太平道首領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領導的黃巾軍大起義。元末有紅巾軍大起義。三國時曹丕建魏,都洛陽;孫權建吳,都建業(yè);劉備建蜀,都成都。曹操不是三國時代的人。司馬炎取魏建晉。

五胡十六國是與東晉同時存在的北方政權。“五胡”指鮮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數(shù)民族;十六國中也有漢族建立的,前秦強大起來,統(tǒng)一北方。苻堅在淝水之戰(zhàn)中被東晉軍隊擊敗,草木皆兵的典故即出自此戰(zhàn)役。

在南方,東晉之后為宋齊梁陳,均以建康為都,史稱南朝。北方則由東北南下的鮮卑族于公元439年建立北魏政權,初都平城,后都洛陽。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東魏都鄴城,西魏都長安,后來東魏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北方統(tǒng)一,史稱北朝。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推行漢化政策。

隋文帝楊堅開皇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中有安祿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亂,唐末有黃巢大起義。

唐以后為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指朱溫所建的后梁,李存勖所建的后唐,石敬瑭所建的后晉,劉智遠所建的后漢和郭威所建的后周,都城分別在汴梁和洛陽。

從成吉思汗到窩闊臺到蒙哥,至忽必烈統(tǒng)一中國,建立元朝,取《易經(jīng)》“大哉乾元”之義,定都大都。元朝政府實行殘酷的民族政策,將全國人民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等,歧視和壓迫漢人,造成尖銳的民族矛盾。元末爆發(fā)全國性的紅巾軍大起義。

太平天國:上海劉麗川領導的“小刀會”、安徽張洛行領導的“捻軍”也分別起義,與太平軍相呼應。

《南京條約》割讓香港,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個通商口岸,并向英國賠償軍費,開始了中國近代的屈辱史。31.《中俄璦琿條約》中,中國向俄國割讓了黑龍江以北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32.同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的《天津條約》,其主要內(nèi)容是增開通商口岸,允許各國自由傳教,繼續(xù)賠款等。

33.1860年,清政府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了《北京條約》,除割讓九龍給英國外,又增加賠款,允許外國享有“領事裁判權”和“內(nèi)河航行權”。1895年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及遼東半島等。1915年袁世凱復辟帝制,自稱“皇帝”,改元“洪憲”,僅83天即亡;1917年又發(fā)生了張勛復辟清室的事件,只維持了五個月。

封建制:西周維護其政治統(tǒng)治的制度。即分封土地以建國的制度;周天子王畿即周天子將王畿之內(nèi)的土地留作自己享用,王畿以外的土地則分給諸侯,讓他們?nèi)⒔⒆约旱闹T侯國。諸侯又在自己的封國內(nèi),拿出一部分土地分給卿大夫,稱為“采邑”。農(nóng)歷三月初七為伏羲誕辰

黃帝妻子螺祖發(fā)明養(yǎng)蠶,史官倉頡造字,羲和占日,常儀占月,容成作歷,

黃河流域文化區(qū)裴李崗文化河南省新鄭市距今八千年左右仰韶文化河南省澠池村距今五六千年大汶口文化山東省泰安市距今約五千年左右龍山文化山東省章丘市距今約四五千年馬家窯文化甘肅省臨洮縣距今約四五千年齊家文化甘肅省政和縣距今約四千年左右二里頭文化河南省偃師市可能是夏代文化

長江流域文化區(qū)(包括江漢流域、太湖流域和巴蜀地區(qū))河姆渡文化浙江省余姚市距今約七千年左右馬家浜文化浙江省嘉興市距今約五六千年良渚文化浙江省余杭市距今約四五千年

北方和東北文化區(qū)紅山文化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距今五千年左右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其姓都帶女字旁,反映了母系氏族血緣關系,如炎帝姜姓,黃帝姬姓,少昊嬴姓,虞舜姚姓,夏禹姒姓。

男子稱氏以別貴賤,女子稱姓以別婚姻。姓與氏混合為一,大約在秦漢時代。

《左傳隱公八年》將姓氏來源歸納為5種。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氏族篇》將姓氏來源歸納為9種:“或氏于號,或氏于謚,或氏于爵,或氏于國,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職。”宋代鄭樵的《通志氏族略》詳細分為32種。中國的趙姓起于山西,盛于河北。漢魏以來,盛行門閥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貴賤之分。東漢時,除皇帝“劉”姓為第一大姓外,還有所謂“四姓小侯”,即外戚樊、郭、陰、馬四姓。東晉時,原中原地區(qū)的一些豪門家族,隨晉元帝司馬睿到了江南,稱為當?shù)氐摹皟S姓”,這主要有王、謝、袁、蕭等;而當?shù)剡有朱、張、顧、陸等高門,稱為“吳姓”。

北朝政權也以名門大姓為依托,在山東有“郡姓”,王、崔、盧、鄭為大;關中也稱“郡姓”,韋、裴、柳、薛、楊、杜為首;代北則有“虜姓”,元、長孫、宇文、于、陸、源、竇為首。宰相公卿大都出于這些姓氏。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編修《大唐氏族志》。李姓以隴西(今甘肅省天水市)為貴,崔姓以博陵(今河北省蠡縣)為貴,盧姓以范陽(今北京市一帶)為貴,鄭姓以滎陽(今屬河南省)為貴,王姓則以太原為貴。五姓之外,還有河東(今山西)裴、薛二姓,與五姓并稱七家。唐代的宰相及其他高級官員大都出身于這些高門。彭城流芳”姓劉,“穎川流芳”姓陳,“太原流芳”姓王。這些牌匾都表示郡望所在。據(jù)1987年的調(diào)查報告,全國漢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其次為王姓和張姓,商代三十幾個商王幾乎全以天干為名,其他人則以地支為名。

.《左傳》:“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奔匆猿錾鷷r的情況命名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為“義”,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為“象”,借用某一物體的名稱為“假”,取嬰兒與其父相同之處命名為“類”。此外還規(guī)定不以國名、官名、山川、隱疾、畜牲、器帛等六種事物命名。

春秋戰(zhàn)國以后,社會禮制急劇變化,其命名現(xiàn)象多反映樂社會下層的風貌,以賤、丑命名,這時的人們還喜歡在姓和名之間加一毫無意義的助詞,如燭之武、申不害、介之推、呂不韋等。漢代國力強盛,祈求長生不老,人們?nèi)∶酁椤鞍矅⒀幽、千秋、去病”等。西漢末年,王莽禁取復名,人們多取單名。直到東漢、三國,單名依舊盛行。魏晉南北朝時,因單名重名太多,復名又興盛起來,受士大夫清高風氣的影響,人們?nèi)∶矚g用“之”字,如顧愷之、祖沖之、顏延之等;其時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語,如王僧辯、柳僧習、崔僧佑等。以后數(shù)代,取名均受時代影響。如韓愈自稱“昌黎人”,李白為其父仲卿作碑稱其為“南陽人”,是因當時韓姓以昌黎和南陽兩地為郡望。此外,劉姓以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為郡望,陳姓以穎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為郡望,周姓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一帶)為郡望,張姓以南陽(今屬河南)為郡望,王姓以太原為郡望,杜姓以京兆(今陜西省西安市)為郡望等。不管這些姓氏分布在什么地方,他們都會以“彭城劉”“汝南周”“穎川陳”“太原王”“京兆杜”為榮耀。唐代詩人杜甫號“少陵野老”,南宋史學家鄭樵號“西溪遺民”,元代馮子振號“怪怪道人”,明末朱耷號“八大山人”,唐代詩人李白因生長于青蓮鄉(xiāng)而號“青蓮居士”,宋代文學家蘇軾因貶黃州居于東坡而號“東坡居士”,黃庭堅號“山谷道人”,清代畫家金農(nóng)以其藏硯豐富而號“二百硯田富翁”,清代劉庠以其治經(jīng)學而號“十三經(jīng)老人”,明代畫家祝允明因由十一指而號“枝指生”,清代詩僧寄禪則號“八指頭陀”,清代詩人朱彝尊自號“夕陽芳草村落”,陳鴻壽則自號“夢飼千八百鶴齋”,明代畫家唐寅號為“天下第一風流才子”,徐渭則號“水田月老人”,清代畫家鄭板橋自號“青藤門下走狗”等

姓代表母系血統(tǒng),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姓區(qū)別血統(tǒng),氏區(qū)別子孫。這是姓與氏在最初階段的根本區(qū)別。

因為周代時嬴姓的秦國和姬姓的晉國世代通婚,而晉魯兩國因為同姓姬而不能聯(lián)姻,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女子稱姓以別婚姻”。介紹姓氏的幾種主要來源。名與字的關系大約有以下幾種:

名與字意義相同。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原同義;諸葛亮字孔明;唐代柳公綽字寬;漢代周權字衡之;清方東樹字植之。

二、名與字的意義相關。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即山,孔子生于尼山,又排行老二,故字仲尼;陸游字務觀,秦觀字少游,

游與觀相關;三國趙云字子龍,因古人認為“云從龍、風從虎”。三、名與字意義相反。如鄭公孫黑字子皙,皙為膚色白,黑與白意義相反;晉國趙衰字子余,衰意為減少,余意為豐余,衰與余字意相反;唐代詩人羅隱字昭諫,隱昭意義相反;北宋詞人晏殊字同叔,殊與同意義相反,等等。

四、名與字的意義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為水,辛為金,名壬子辛,取水生于金之意。明代帝王則以金木水火土取名,如明成祖朱棣(木),其子仁宗朱高熾(火),其孫宣宗朱瞻基(土),其后為英宗朱祈鎮(zhèn)(金),憲宗朱見深(水)。

五、以伯、仲、叔、季排行為字。如漢高祖劉邦字季,漢代文學家班固字孟堅,宋歐陽修字永叔,明馮從吾字仲好等。六、取于古語或成語等情況。

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又叫鐘鼎文,是商周時代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為多。到了戰(zhàn)國末年,字體逐漸接近小篆。漢字的演變是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行書和楷書。篆書又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以石鼓文為代表。

人們對漢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時代就開始了,當時的研究成果有《史籀篇》,已失傳。秦代有李斯的《倉頡篇》、趙高的《爰歷篇》、胡毋敬的《博學篇》等。到漢代,將秦代的三書合一,仍稱《倉頡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這些著作主要是給兒童識字用的,因而統(tǒng)稱為“小學”。.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一書,系統(tǒng)分析了漢字的六種結構,學術上稱為“六書”!傲鶗币辉~最早見于《周禮》,但并未指出“六書”是什么,后世文字學家采用許慎的名稱,班固的次序。

“五四”運動后,有的學者大力主張漢字拉丁化,錢玄同曾提出漢字改革分兩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羅馬字母。后來,有人還制定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把漢字拉丁化付諸實施。

香港的安子介先生,以全新的角度分析漢字結構,著《揭開漢字之謎》(英文版),預言“21世紀將是漢字發(fā)揮威力的時代”。

甲骨文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學家王懿榮等首先發(fā)現(xiàn)的,出土地點在河南安陽小屯村。1910年,著名學者羅振玉肯定了安陽小屯村為商代故都殷墟,此后這些甲骨文即稱為“殷墟甲骨文”,定為商代甲骨文,但它并非我國最早的甲骨文。漢字的精神

一、寫實主義精神二、人體本位精神

三、原始社會物質(zhì)條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其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

漢代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為核心,雜糅陰陽五行,道、法諸家學說,將天事與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個“天人感應”為中心的唯心主義思想體系,成為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理論支柱。東漢王充著《論衡》85篇予以批駁

“經(jīng)學”從研究“六經(jīng)”開始,一直發(fā)展到“十三經(jīng)”!傲(jīng)”一詞,早在《莊子》一書中已出現(xiàn),指《詩》《書》《禮》《易》《樂》《春秋》,這些著作經(jīng)過孔子刪定,成為向弟子講授的教材,所以又稱“六藝”。至漢武帝設太學時,《樂》經(jīng)已失傳,只立了“五經(jīng)博士”。此時的經(jīng)書,大都沒有先秦時的舊本,而是由戰(zhàn)國時代的學者師徒之間口頭傳授,到漢代才用當時流行的隸體文字書寫而成,因此稱為“今文經(jīng)”;用“古籀文字”寫成的先秦舊本被稱為“古文經(jīng)”。

北宋“理學四大家”是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

第一部研究中國哲學斷代史的著作是黃宗羲的《明儒學案》。

名家辯論名實問題,強調(diào)名實相符,發(fā)展古代邏輯學,代表人物惠施和公孫龍,后者的“白馬非馬”是古代最重要的一個辯題。

陰陽家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有五德終始說?v橫家有蘇秦、張儀,其中蘇秦曾掛六國相印。

農(nóng)家的代表人物是許行,他研究農(nóng)業(yè)政策和生產(chǎn)技術。

14.雜家雜糅各家學說,主張統(tǒng)一中國,有呂不韋的門客編寫的《呂氏春秋》。“一字千金”的典故即出于此。孟子:“性善”和“良知”:思想核心。因為性善,所以人上來就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在孔子“殺身成仁”的基礎上提出了“舍生取義”,使儒家所主張的道德觀更加完備。

荀子,儒家,名況,字卿,戰(zhàn)國時期趙國人,曾任齊“稷下學宮”的祭酒,莊子:“心齋”、“坐忘”

形式邏輯與自然科學:后期墨家提出了以“名”(即概念)、“辭”(即判斷)、“說”(即推理)為思維的三種基本形式,甚至還提出了推理的四種形式。。商鞅主要講“法”,申不害主要講“術”,慎到主要講“勢”。韓非將三者合為一體,成為一個法家的集大成者。

西漢末年,王莽改制,接受劉歆的建議,立古文經(jīng)為“官學”。東漢的古文學家有馬融、許慎等,尤其是馬融的弟子鄭玄,編注群經(jīng),號稱“鄭學”。三國末期又有王肅按自己的理解編注群經(jīng),形成所謂“王學”,并于晉朝被立為官學。大體說來,其后南朝宗王,北朝宗鄭,都為古文學派。隋唐一統(tǒng)天下,開科取士,孔穎達等人合編《五經(jīng)正義》,將南北觀點合二而一何晏和王弼二人喜好老莊,何晏著有《道德論》和《論語集解》,王弼著有《周易注》和《老子注》等,二人都主張“貴無”,認為“天地萬物以無為本”,強調(diào)“反本歸真,一任自然”。

理學的形成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儒學內(nèi)在的變化,即經(jīng)魏晉隋唐儒家學者已摒棄了漢儒瑣碎章句之學,轉(zhuǎn)向探求儒學的“原道”和“原性”,二是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別是禪宗所宣揚的心性說,因而在北宋初年便有胡瑗(字安定,世稱“安定先生”)講“砥礪氣節(jié)”,孫復(因居泰山,世稱“泰山先生”)講“經(jīng)世濟人”,他們都強調(diào)儒家綱常與天道的一致性,所以胡、孫二人實開“理學”先河。孫復之學,傳于張載(世稱“橫渠先生”)。張載以“氣”來解釋各種事物的生滅變化,主張人應通過努力獲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稱他治學的目的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具有強烈的經(jīng)世致用精神。因張載居于關中,他的學說被稱為“關學”。

胡瑗之學,傳于周敦頤(世稱“濂溪先生”)。周敦頤的學說源于道家的太極和陰陽五行,著有《太極圖說》,以“無極而太極”來解釋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義”為人生之大道,其學說被稱為“濂學”。周敦頤又傳于程顥(世稱“明道先生”)、程頤(世稱“伊川先生”)兄弟。二程認為“理”既是宇宙萬物的最高原則,也是社會倫理綱常的最高原則,它“在天為命,在人為性”,人與宇宙只為一體,知識和真理只在內(nèi)心,欲明天理,只須識心見性。因二程是洛陽人,其學說被稱為“洛學”。經(jīng)過二程的努力,理學大大發(fā)展,于是,周、張、二程,稱為北宋“理學四大家”。

二程之學至南宋傳于朱熹(世稱“紫陽先生”)。朱熹繼承北宋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理學體系,以“理”和“氣”解釋宇宙、人生,認為“理”是形而上的絕對真理,“氣”則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體物質(zhì)。陰陽二氣交合變化,才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朱熹認為,理氣相合而成人,氣中之理,即是人性。氣有清濁,性有善惡,所以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濁還清。他的學說與二程一脈相承,故合稱“程朱理學”。因其長期在閩中講學,故成“閩學”,與周、張、二程并稱“濂、關,洛、閩”四學。與朱熹同時的陸九淵(世稱“象山先生”),見解與朱熹不同。朱熹主要繼承了二程的“理”,認為人性即是真理;陸九淵則主要繼承了二程的“心”,認為人心即是真理,斷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強調(diào)“心”與“理”合一,一切知識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朱、陸二人經(jīng)常展開論辯。

1.孫復(泰山先生)→張載(橫渠先生)[關學]

2.胡瑗(安定先生)→周敦頤(濂溪先生)[濂學]→程顥(明道先生)、程頤(伊川先生)[洛學]→“理”朱熹(紫陽先生)[閩學]

3.二程的“心”陸九淵(象山先生)→陳獻章[白沙學派](白沙先生)湛若水(世稱“甘泉先生”)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

顧炎武,又稱顧亭林,世稱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以考古求真為宗旨。其著作《日知錄》和《天下郡國利病書》是幾十年讀書治學的結晶,被認為“無一字無來歷”。他反對不講實際學問而空談理性的理學,強調(diào)“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diào)“行己有恥,博學于文”,認為探討濟世治國的學問與砥礪操守節(jié)氣同等重要。

黃宗羲,世稱梨洲先生,雖屬理學家,卻精于史學研究,具有強烈的民主思想。所著《明儒學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國哲學斷代史的著作,而《明夷待訪錄》為考古論今之作,突出表達了他的進步思想。他認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王夫之,世稱船山先生。明亡曾舉兵抗清,后隱居深山,后人集其著作為《船山遺書》。他總結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思想,達到了中國古典哲學的高峰。他認為宇宙是由“氣”構成的物質(zhì)實體,而“理”不過是客觀規(guī)律;指出“氣”變化日新,動靜相對;強調(diào)“行”是“知”的基礎,反對“守其故而不能新”,其思想、行為與節(jié)操,堪稱中國思想史上的一位偉人。

顏元,世稱習齋先生,是一位專講實學的思想家,因反對書本上的學問,故著述很少,一生只謝了四篇文章,稱為“四存之學”,即《存學》、《存治》、《存性》、《存人》。他認為,“讀書愈多,愈惑,審事機愈無識,辦經(jīng)濟愈無力”,并且說,“千余年來,率天下人于故紙中,耗盡身心氣力,作弱人、病人、無用人者,皆晦庵(即朱熹)為之也”。

樸學主要由:吳派、皖派、浙東派。“吳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由惠棟、江水、錢大昕,其特點是稽考漢代學者的經(jīng)書舊注,意在擺脫后人的附會之說,以求近古,因而在許多方面難免迷信漢說。“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段玉裁和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特點是宗古求是,注重文字、校勘和訓詁,注意總結考據(jù)中的規(guī)律,并能超越漢代學者而有所突破!罢銝|派”主要受黃宗羲的影響,注重史學研究,在撰史、補史、史料、史論方面有重大成果,代表人物是全祖望和章學誠。

如果說清代的早期和乾嘉時期的樸學推崇古文經(jīng),而晚清的樸學則復又重今文經(jīng),并且從純學術的研究中解放出來,與議政、改良的現(xiàn)實政治活動相結合,形成新的探求“微言大義”的義理學派,又與宋儒差不多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龔自珍、魏源、康有為等。專以學術研究見長的學者是俞樾和孫詒讓。之后便有章炳麟和王國維,他們不但注重文獻資料,也注重考古資料,特別是王國維已走出乾嘉傳統(tǒng),跨入現(xiàn)代學術的殿堂。中國人崇尚多神信仰,對天地、祖先、君師的崇拜尤其突出。在中國古代信仰中,天神稱為“皇天上帝”,地神稱為“后土神祗”,合稱“皇天后土”!盎省笔恰按蟆钡囊馑,“后”是“厚”的意思。中國古代祭祀天地的禮儀以封禪最為隆重。.秦始皇封禪時遇雨而于泰山封五大夫松。漢武帝因首次封禪而改元元封。唐高宗曾三往封禪,耗資無數(shù)。武則天即位后改封嵩山,禪少室山,是年改年號為萬歲登封,改陽城縣為登封縣,以駐蹕地為告成鎮(zhèn)。唐代最后一個封禪的帝王是唐玄宗,由中書令張說主持封禪禮儀,管妻父稱“泰山”或“岳父”據(jù)傳即由此次封禪引發(fā)的小故事而來。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禪的皇帝是宋真宗。由于天陽地陰的緣故,后土神被塑造為女人像。歷史上首次將祭祀后土列為大典的是漢文帝。

古代帝王除了往泰山封禪,往汾陰祭后土之外,祭祀天地的儀式還有廟祭和郊祭兩種。這兩種儀式都始于周代。

建帝王祭祀山川有事天地而禮山川,保天下而護江河的用意在內(nèi)。古時祭祀以“五岳”、“五鎮(zhèn)”、“四瀆”、“四!弊顬橹匾,因為它們代表了帝王統(tǒng)治的江山社稷。五岳為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代表了五方最高的山。五鎮(zhèn)為東鎮(zhèn)沂山(今山東省臨朐縣)、西鎮(zhèn)吳山(今陜西省隴縣)、南鎮(zhèn)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一帶)、北鎮(zhèn)醫(yī)巫閭山(今遼寧省北鎮(zhèn)市)、中鎮(zhèn)霍山(今山西省霍州市),古人認為它們是五方僅次于五岳的大山。四瀆為東瀆大淮(淮河)、南瀆大江(長江)、西瀆大河(黃河)、北瀆大濟(濟水),是古代中國境內(nèi)直接流入大海的四條大河。四海是東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無實指,或說渤海)。古人認為中國居四海之內(nèi),故又稱“海內(nèi)”,而把國外稱為“海外”。周代規(guī)定,祭祖祖廟,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只有一廟。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只準皇帝擁有宗廟,百姓不得擅建,宗廟由此稱為帝王祭祀祖先的專用場所,后世稱為“太廟”,建于京城,并且按照禮制建于皇宮左側。神位擺放左昭右穆。

帝王祭祀自己的祖先用太廟,官員百姓拜祭祖先用宗祠。一姓一族聚于一地,為敬奉祖先或本族杰出人物立祠以祭,F(xiàn)存最古老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聞喜縣禮元鎮(zhèn)的“裴氏祠”,建于貞觀三年(公元629年)。裴氏名人有晉代地圖學家裴秀、南朝歷史學家裴松之、隋代主管互市的裴矩、唐高宗時的禮部尚書裴行儉及其子、唐玄宗的宰相裴光庭、唐憲宗的宰相裴度等等。

北京阜成門內(nèi)現(xiàn)存的“歷代帝王廟”,是國內(nèi)僅存的一座帝王廟,君師圣賢崇拜中,“君”指歷代帝王。“師”指那些可為萬世師表的圣人,傳統(tǒng)上指孔子和關公兩人。

封建帝王祭孔則始于漢高祖劉邦。漢元始元年(公元1年),漢平帝追封孔子為“褒成宣尼公”,這是孔子受封的開始。東漢光武帝劉秀規(guī)定在學校中祭孔。唐太宗貞觀四年則詔令進行全國性的祭孔。

關公,被后主劉禪追封為“壯繆侯”,并不見祭祀。。到了宋代,關羽突然顯赫起來。信奉道教的宋徽宗認為關羽以忠義為綱,追封為“忠惠公”六年后,加封“武安王”,配享于周武王和姜太公。統(tǒng)。清順治九年,清政府出于籠絡漢族臣民的考慮,封關羽為“忠義神武關圣大帝”

媽祖信仰在海峽兩岸,尤其是臺灣,極其盛行。媽祖,也稱天妃、天后,天后娘娘,其時是宋代初年的一位女性林默娘。一般認為,佛教是由釋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紀到前5世紀在古印度境內(nèi)創(chuàng)立的,因此在我國又叫“釋教”,管和尚又叫“釋子”。

禪宗六祖是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慧能主張“頓悟”,為南禪;神秀主張“漸悟”,為北禪。后來北禪衰落,南禪成為禪宗主流,并分成“五家七宗”,流傳很廣。達賴和班禪是黃教兩大活佛轉(zhuǎn)世系統(tǒng)的稱號。達賴的稱號始于明朝時的三世達賴喇嘛鎖南嘉錯,當時蒙古族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為了感謝他教化眾生的恩德,尊他為“圣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前兩世都是后來追認的,但是他當時并未經(jīng)過中央政府的正式冊封。清順治九年,五世達賴羅桑嘉錯入京覲見皇帝,朝廷為他興建黃寺,并正式冊封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喇怛達賴喇嘛”,此后歷代達賴喇嘛都要經(jīng)過中央冊封,才算合法。班禪的稱號略晚于達賴。

“圣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意為“對佛學無所不知的、堅不可摧的、像大海一樣的偉大的和尚”,其中“圣識一切”是漢語,“瓦齊爾”是梵文,“達賴”是蒙語,“喇嘛”是藏語!鞍喽U額爾德尼”意為“學問高深、如同珍寶一樣的大學者”,其中“班”是梵語“班弟達”的簡稱,“禪”是藏語“大”的譯音,“額爾德尼”是滿語。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否認客觀物質(zhì)世界的實體存在,否認人對主觀世界的改造能力;在變化紛繁的現(xiàn)實和充滿矛盾的人生面前,人只能采取消極躲避的辦法,盡力求得精神上的解脫。其基本教義是把現(xiàn)實的人生斷為“無!薄ⅰ盁o我”和“八苦”!盁o!笔钦f人生變化無常,人無法主宰人生;“無我”是說世間萬物都沒有獨立的實體,連人的本身也是各種感覺和精神的暫時聚合。這兩點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發(fā)點。“八苦”有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憂悲惱。造成這種種痛苦的原因,既不在于神靈,也不在于社會環(huán)境,而在于人自身的“惑“(貪婪和癡迷”和“業(yè)”(行為及意識活動)。二者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據(jù)善惡行為,輪回報應。為此,就要念經(jīng)、修行、持戒,徹底轉(zhuǎn)變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認識,超出生死輪回的范圍,達到轉(zhuǎn)變的最高目的,這就叫“涅”、“解脫”。中國歷史上發(fā)生了四次大的滅佛事件,叫“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榮。.關于佛教,有反佛和融佛兩種觀點!叭诜稹绷χ魅鍖W與佛教、道教與佛教互相融合,這種思潮在魏晉時已很明顯,認為佛的“五戒”和儒的“五!笨梢哉{(diào)和一致,有的則主張三教合一。這些思想為后來的學者所繼承和發(fā)揮,到宋代達到了頂峰,代表人物有宋代的張商英,他認為儒是治皮膚病的,道是治血脈病的,佛是治骨髓病的,三教相通,可治根本。佛教自身為了在中國的生存與發(fā)展,也極力適應中國人的需要和傳統(tǒng)。到宋代理學產(chǎn)生和佛教禪宗流行以后,佛教中國化的過程就基本結束了。此后的反佛思想就很微弱了。比較早的反佛思想家是南北朝時的范縝,是無神論者,著有《神滅論》。唐朝的傅奕曾把魏晉以來的反佛人士編為一本書,叫《高士傳》,以教育后人,后來失傳了。狄仁杰也是唐代著名的反佛人士之一,曾上書武則天,指出佛教消耗社會才會給封建政權造成的巨大威脅。唐中宗時又有辛替否強烈反佛。中唐時期的反佛代表人物是韓愈,他是站在維護儒家傳統(tǒng)的立場上反佛的,曾上《諫迎佛骨表》,觸怒了唐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

古印度的石窟藝術以犍陀羅和阿旃陀為代表,前者以雕塑著稱,后者以壁畫聞名。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臺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分別是四大菩薩文殊、普賢、地藏、觀音的道場。

佛教四大禪林指山東省長清縣靈巖寺、浙江省天臺縣國清寺、湖北省當陽市玉泉寺和南京市棲霞寺。

中國第一大佛為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太原西山大佛是中國開鑿最早的大佛

河北省承德市普寧寺大佛,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木雕佛像我國最大的一尊銅佛是西藏日喀則市扎什倫布寺未來佛北京市房山區(qū)云居寺以石刻佛經(jīng)聞名于世,故名“石經(jīng)山”。石刻佛經(jīng)始于隋代靜琬和尚東漢時張陵創(chuàng)五斗米教,又稱“天師道”,其孫張魯在漢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區(qū)域性政治達三十多年。張角等奉《太平經(jīng)》為經(jīng)典,創(chuàng)立太平道,以老子為教主,發(fā)動黃巾起義。道教與道家是不同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謂的“道”,又稱“大道”。道教認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氣,由元始妙一之氣化生出“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即道教所說的“一氣化三清”。

被人稱為山中宰相的是南朝時的陶宏景,他撰有《真靈位業(yè)圖》一書,構想出一個等級森嚴而又宏大細密的神仙譜系,使道教形成一個龐大的信仰系統(tǒng)。

道教一般把位于陜西省周至縣的樓觀臺當作最早的也就是第一座道觀,相傳是老子于函谷關講《道德經(jīng)》,尹喜筑臺。

現(xiàn)存伊斯蘭教勝跡有四大清真寺,分別是(1)廣州懷圣寺,寺內(nèi)有光塔,始建于唐代,傳最早為唐代初年來華傳教的阿拉伯人宛葛素所建;(2)泉州清凈寺,又名麒麟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300年后,耶路撒冷人阿哈馬重修,寺內(nèi)有石刻阿拉伯文《古蘭經(jīng)》,至今保存完好;(3)揚州仙鶴寺,傳為南宋時來華傳教的普哈丁所建,是中阿風格相結合的產(chǎn)物;(4)杭州鳳凰寺,又名真教寺,創(chuàng)建于唐代,元代阿老丁重修,現(xiàn)存大殿仍為元代遺物。中國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艾提[上乃下小]清真寺,是清代的建筑;浇趟罁(jù)的經(jīng)典是《舊約全書》和《新約全書》。前者是從猶太教繼承來的,用古希伯來文寫成,約成于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內(nèi)容主要是猶太人關于世界和人類起源的神話以及猶太教的法典和教義;后者是基督教自身的經(jīng)典,用希臘文寫成,約成于公元1世紀至2世紀,內(nèi)容是基督教早期的活動和教義,F(xiàn)在通行的《新舊約圣經(jīng)》是4世紀的定本,是糅合猶太教和早期基督教各派主張的結果。所謂“封禪”,就是由帝王來拜祭天地!胺狻保窃谔┥巾斏显O壇祭天;“禪”,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較為著名的是在梁父(梁甫)山上,故史書上多說“封泰山而禪梁父”

.三論宗:以研習《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得名。因鳩摩羅什最早傳譯“三論”,被尊為初祖,經(jīng)弟子傳承,到隋代的吉藏而集大成。其基本教義是主張萬物虛幻,但世俗人認為是真實存在,而修道者認為是空無實體,這就是真、俗“二諦”。既然萬物“非有非無”,則一切“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這就是“八不”。唐貞觀八年(公元625年),這一派經(jīng)朝鮮僧人傳入日本。4.三階宗:也稱“三階教”、“普法宗”,祖師為北朝的信行,所依據(jù)的經(jīng)典是《大方廣十輪經(jīng)》和《大集經(jīng)》等。其教義是把佛教按時期、處所、人眾分成三個階段,認為既不能遵守戒律,又不能領悟佛法的眾生出于第三階,必須提倡苦行忍辱,清除罪惡,甚至死后還要以身布施,把尸體供鳥獸食用,然后收骨起塔。三階宗初時曾興盛一時,但由于它的教義和修行方式與其他宗派差別太大,因此屢遭禁絕,到宋代歸于湮滅。5.天臺宗:因其創(chuàng)立地在浙江天臺山而得名,別名“法華宗”。實際創(chuàng)始人是南北朝時的智[豈頁],于南朝陳入天臺山修行,創(chuàng)建國清寺,其教義主張諸法實相,萬物互通,一心具有三千世界,即千差萬別的事物都反映了真如法性的本質(zhì),因而萬物皆由心生。唐代的名僧湛然提出“無情有性”說,認為草木山石也有佛性。湛然傳道邃、行滿,后經(jīng)日本僧人最澄傳入日本。12世紀初,日本僧人日蓮又據(jù)《法華經(jīng)》創(chuàng)立日蓮正宗,現(xiàn)在活躍于日本社會的創(chuàng)價學會,就是日蓮正宗的分支。6.華嚴宗:別名“賢首宗”。依據(jù)的經(jīng)典為《華嚴經(jīng)》,其始祖為隋末唐初的杜順(于長安終南山華嚴寺為到場宣講教義),但直至三祖法藏華嚴宗才正式形成。法藏又叫“賢首國師”。其教義主張心是世界萬物的本源,客觀世界只有在主觀世界感覺到它的時候才存在。唐開元年間,經(jīng)新羅僧人傳入日本,創(chuàng)立日本華嚴宗。7.法相宗:別名“慈恩宗”、“唯識宗”。其理論在于深入辨析一切事物(法)的種種表現(xiàn)(相)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故名“法相宗”;創(chuàng)始人為玄奘及其弟子窺基,因其師徒居于長安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由于這一派主張萬法唯識(主觀精神),心外無境(客觀世界),因而又叫“唯識宗”。依據(jù)的經(jīng)典是《瑜伽師地論》和玄奘所著的《成唯識論》。這一派習經(jīng)的特點是通過煩瑣的心理分析來論證客觀萬物是人的主觀精神的派生物;同時又主張并非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也不會得到都想成佛的一切眾生的歡迎,所以歷時不久即告衰微,幾成絕響,直到近代才又受到人們的重視。8.律宗:別名“南山宗”,因其實際創(chuàng)始人道宣住在終南山。其依據(jù)的經(jīng)典是《四分律》,是以研習和傳持戒律為主的一個宗派。律宗的理論比較簡單,他們把戒律分作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部分。戒法指佛制定的戒律本身,戒行指遵守戒律的具體實踐,戒相指戒律的具體表現(xiàn),戒體則指受戒弟子在從師受戒時內(nèi)心的感受。道宣的著作很多,著名的弟子有弘景等人,弘景的弟子即鑒真,東渡日本傳戒,建立日本律宗。9.凈土宗:別名“蓮宗”。是以專修往生西方阿彌陀佛凈土的一個宗派,故稱“凈土宗”。因傳說西方凈土的七寶池中長滿蓮花,凡往生西方凈土的人,先投生蓮花之中,后蓮花開放,該人便生活在凈土中。東晉名僧慧遠曾組織一些人專修凈土,自結“蓮社”,故又叫“蓮宗”。這一派依據(jù)的經(jīng)典是《無量壽經(jīng)》、《觀無量壽經(jīng)》等。以北朝東魏時的曇鸞為初祖,到唐代有道綽、善導,三人都在汾州石壁玄中寺講經(jīng)。道綽死后,善導往長安講經(jīng),死后弟子為其建寺,即香積寺。12世紀,日本據(jù)善導著述,創(chuàng)立日本凈土宗。10密宗:又名“密教”,研習經(jīng)典主要為《大日經(jīng)》、《金剛頂經(jīng)》等,自稱受大日如來佛秘密傳授教旨,故稱“密宗”。此派在中國的形成,始于唐代的三位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三人在華傳法,備受朝廷禮敬,不空更是唐玄宗、肅宗、代宗三代國師。他以長安大興善寺為道場,譯入許多秘典。不空弟子有惠朗、惠果等;莨蚤L安青龍寺為道場,賈島曾出家于此。日僧空海就學于惠果,回國后創(chuàng)立了真言宗。

11禪宗:禪的本意是思維修養(yǎng)、靜慮定心,本為印度佛教的一種修煉方法。傳入中國后逐漸形成了一個宗派,產(chǎn)生了一整套理論

體系和修行體系,成為佛教中國化的最典型的產(chǎn)物。它的特點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主張我心即佛,識心見性,以心傳心,因而不用背誦經(jīng)卷,只要坐禪修行即可。譜系以印度僧人菩提達摩為初祖,并以歷代傳承的袈裟和法缽為信物。菩提達摩于南北朝時來到中國,入嵩山少林寺修行,相傳他面壁十年,終日不語。后講衣缽傳于慧可,是為二祖。慧可傳于僧璨,為三祖,入皖山設道場。弟子道信傳承衣缽,為四祖,往破額山傳道。道信弟子弘忍為五祖,往馮茂山傳道,傳衣缽于六祖慧能(“菩提本非樹”一佛偈);勰茉谀戏街鲝垺邦D悟”,即為“南禪”;神秀先在荊州,后往長安,主張“漸悟”,即為“北禪”。后來北禪衰落,南禪興盛,成為禪宗主流,其后又分為“五家七宗”,流傳很廣。

寧瑪派:藏傳佛教至11世紀中葉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在西藏地區(qū)出現(xiàn)較早,初時并無名稱。因為該派的教法是前弘期傳下來的,經(jīng)典也以前弘期所譯的密教經(jīng)典為主,到后弘期其他教派產(chǎn)生以后,因其古舊而稱為“寧瑪派”。“寧瑪”即藏語“古舊”之意。因該派僧人戴紅帽子,又稱“紅教”。經(jīng)典傳承分為三系,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以父子承襲或轉(zhuǎn)世形式相傳。

14噶當派:藏傳佛教至11世紀中葉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案廉敗币鉃椤胺鹫Z都是訓誡”,主張用佛的教誨來指導凡人接受佛理。公元1056年逐漸自成一派。該派重視戒律,強調(diào)實修,注重宣揚因果報應、流轉(zhuǎn)輪回和超脫生死。15世紀格魯派形成后并入格魯派。15噶舉派:藏傳佛教至11世紀中葉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案僚e”意為“口授相承”,即金剛持佛親口傳授密咒教義。因該派僧人穿白色僧衣,又稱“白教”。以苦行為特色,支派甚多。其中的噶瑪噶舉派在藏傳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轉(zhuǎn)世”制度。

16薩迦派:藏傳佛教至11世紀中葉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始于宋代,興于元代,因主寺為薩迦寺而得名,又因寺墻上涂有紅、黑、白三種顏色的花條,又稱為“花教”。該派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創(chuàng)立,一開始即決定宗教法位由家族傳承,因此不禁止娶妻,但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第五祖為羅追堅贊,又稱“八思巴”,被忽必烈封為“帝師”,掌管佛教事物,為西藏政教合一之始。該派在元代極受尊崇,元末衰落,只保有薩迦地區(qū)的勢力。

17格魯派:公元15世紀形成,是西藏地區(qū)最晚形成的一個教派,也是迄今為止勢力最大的一派。因該派僧人穿戴黃色衣帽,又稱“黃教”。創(chuàng)始人為青海藏族僧人宗喀巴。15世紀初,宗喀巴痛感藏傳佛教戒律松弛,僧人生活放蕩,決心改革宗教。他以噶當派的教義為主,對各派教義兼收并蓄,形成了系統(tǒng)、完整的教義教法體系,要求僧人嚴守戒律,終身不娶,并整頓寺院制度,廣授門徒,創(chuàng)立法會,佛教為之一振,被稱為“格魯派”。“格魯”意為“善規(guī)、善律”。

為了堅定教徒的基本信仰,伊斯蘭教規(guī)定教徒必須作“五功”,即念功、拜功、齋功、課功、朝功

從文獻記載看,漢桓帝可能是第一個信奉佛教的皇帝,他曾在宮中建立黃老、浮屠之祠。最早出家信佛而又見于記載的漢人是漢靈帝時的嚴佛調(diào),此時已是東漢晚期了。至于第一個登壇受戒、正式成為和尚的朱士行,已是三國時代的人了,他也是中國第一個西行求法的和尚。宋武帝甚至讓僧人參與朝政,因他們穿黑色衣服,被人稱為“黑衣宰相”;南朝梁武帝更是四次舍身入同泰寺,然后由大臣們用錢把他贖回來以給寺廟捐資;北朝的北魏政權也很崇佛。佛教在隋唐兩代的特點是:一、佛學大盛。二、寺產(chǎn)豐肥。三、宗派林立

古印度的佛教藝術主要就是石窟壁畫和雕塑,以犍陀羅(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帶)和阿旃陀(今印度德干高原)的石窟藝術為代表如“一塵不染”,佛家把色、聲、香、味、觸、法叫做“六塵”,如果在修行時能摒除一切雜念,佛語就叫“一塵不染”,變成社會語言后,是非常清潔的意思!拔弩w投地”是佛教敬禮的姿勢,指雙膝、雙肘和頭顱都著地!爱旑^一棒”,現(xiàn)義是警告,其來源是佛教禪宗支派臨濟宗的一種拜師方式。這一派的創(chuàng)始人義玄在拜師始向師傅請教佛理,三問三被打,于是大為醒悟,以后相沿成法,對初習禪法者,常常給當頭一棒或大喝一聲,要對方立即回答問題,以考驗他對佛理的理解程度。由于佛經(jīng)的大量翻譯,人們從梵語到漢語的翻譯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語音的一些規(guī)律,影響了反切的產(chǎn)生和四聲的發(fā)現(xiàn)。

道教產(chǎn)生的淵源有哪些?一、原始宗教和巫術。二、春秋戰(zhàn)國時代產(chǎn)生的“方術”。三、陰陽五行學說。四、黃老學說。

一、漢順帝時于吉,自稱得神書170卷,名《太平清領書》(即《太平經(jīng)》),由他的門徒獻給皇帝,書中內(nèi)容龐雜,主要講陰陽五行和神仙咒符,以此為道教之始。二、與于吉差不多同時的張陵(又稱張道陵)首創(chuàng)道教。自作道書24篇,奉老子為教主,創(chuàng)立“五斗米教”,張道陵后來被道徒尊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東漢末年,有河北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奉《太平經(jīng)》為經(jīng)典,以老子為教主,創(chuàng)立“太平道”,也用符水咒法給人治病,廣收道徒,發(fā)動了黃巾起義。這就是道教的早期派別。道教認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氣,由原始妙一之氣化生出“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這就是道教所說的“一氣化三清”。道教所尊崇的三個最高神就分別住在這三清天上,如元始天尊住玉清境清微天,靈寶天尊住上清境余禹天,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住太清境大赤天。他們分別把天上的道經(jīng)秘籍傳授給人們,故道教把道經(jīng)總稱為“三洞真經(jīng)”。“三清”之下又有“四御”,是道教神籍中地位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神:一是“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總掌天界政權,對其他眾神發(fā)號施令,相當于人間的皇帝,但在中國民間諸神中,玉帝是最高的天神,這與道教神仙系統(tǒng)并不相同;二是“中天紫薇北極大帝”,協(xié)助玉帝執(zhí)掌日月星辰、四時氣候;三是“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協(xié)助玉帝執(zhí)掌南北極、天地人三才及人間兵革之事;四是“承天效法土皇地祗”,是執(zhí)掌陰陽生育、萬物之美與大帝山河的一位女神。此外,道教神仙譜系中還有掌管女仙的“王母娘娘”,掌管天書的“九天玄女”,掌管年、月、日、時的“四值功曹”,以及掌管天上眾星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道教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種情況下,出現(xiàn)了四個對道教發(fā)展貢獻很大的道教人物。其中葛洪,號“抱樸子”,其叔祖父葛玄是三國時著名的方士。葛洪所著《抱樸子》,大大豐富和發(fā)展了道教理論。還有北魏的道士寇謙之,深得北魏太武帝的信任,并鼓動太武帝消滅佛教,提倡道教,還讓他改革天師道。他的口號是“出去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偽法”,制訂了樂章頌竭新法,專以禮度為道,又加上服食閉煉等修煉手段,建立了服務于官方的“北天師道”。陸修靜,南朝宋道士,在劉宋王朝的全力支持下,“祖述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弘衍二葛(葛玄、葛洪)”,系統(tǒng)修理道教經(jīng)典,編制各種齋戒儀范,使道教理論和組織形式更加完備,稱為“南天師道”。陶宏景,陸修靜的再傳弟子,他對道教理論、醫(yī)藥、煉丹都有一定造詣。他在道教發(fā)展史上的貢獻是搜羅道教所奉神仙七百余人,撰《真靈位業(yè)圖》一書,

唐宋時期是道教進一步興盛和發(fā)展的階段,道教理論不斷深化,道教制度不斷完善。封建統(tǒng)治者大都采取崇教政策,利用道教為鞏固他們的統(tǒng)治服務。唐高宗封老子為李姓祖先,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令各州建觀一所供奉。唐玄宗時又命令各家藏有《老子》一本,規(guī)定《老子》為真經(jīng),其他道家著作如《莊子》等也被列為道教經(jīng)典。對道書的研究和寫作日益成風,這就刺激了道教理論的發(fā)展。到了宋代,由國家整理道藏,朝廷敕建宮觀,宋徽宗更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下詔全國求賢訪道,在太學里設置《道德經(jīng)》博士,使道教獲得更大發(fā)展。

元明兩代也十分尊崇道教。明世宗甚至自號“玄都境萬壽帝君”,不理朝政,親自齋醮,任命道士擔任朝廷要職,使政教關系更為密切。明朝中葉以后,作為上層的官方道教逐漸失去它的勢頭,而民間的通俗道教仍然十分活躍。

進入清代,由于統(tǒng)治者轉(zhuǎn)而重視佛教,道教勢力逐漸衰微。

7.列舉道教的宗派。

道教因產(chǎn)生的淵源不同,內(nèi)部早分化成兩大派:丹鼎派和符派。但這兩派不過是就其宗教活動形式不同而做的區(qū)分,各派并無嚴密的組織系統(tǒng)。

丹鼎派:由方術發(fā)展而來,以煉丹取藥、祈求長生成仙為其特點。

符派:由巫術發(fā)展而來,以鬼神崇拜、畫符念咒、驅(qū)鬼降妖、祈福禳災為其特點。遠在南北朝時,道教已形成樓觀派、茅山派、上清派、靈寶派等,與天師道一并流行。樓觀派:以起于樓觀臺(今陜西省周至縣)而得名,相傳創(chuàng)于三國,盛于北魏,經(jīng)歷代流傳,到元代并入“全真道”。這一派內(nèi)外丹兼修,又以符召神驅(qū)鬼,為人治病。為了與佛教對抗,該派極力主張“老子化胡”說,認為老子出關教化胡人才形成佛教。

茅山派:以茅山(今江蘇省句容市)為其修煉地而得名,主要以符咒降神驅(qū)鬼,也兼修煉丹術和導引術,到元代歸入“正一道”。

上清派:由傳授《上清經(jīng)》而得名,成于晉末,歷代流行,元代歸入“正一道”。這一派主張存思內(nèi)修,不重視煉丹。

靈寶派:因傳授《靈寶經(jīng)》而得名,由葛玄、葛洪創(chuàng)立,甚重齋法儀規(guī),南朝道士陸修靜以此為主,改革道教,創(chuàng)立南天師道。南、北天師道在發(fā)展中逐漸合流,到元代形成比較統(tǒng)一的正一道。至此,正一道與金代創(chuàng)立的全真教,成為長期并行的兩大教派。金代,在北方產(chǎn)生過“太一道”、“真大道”等教派,但流行時間較短,影響微弱。

正一道:是以天師道為主,融合上清、靈寶、茅山等派形成的一大教派,保留了符派的許多特點。該派以江西的龍虎山為傳道基地,歷代天師均為張道陵后裔,唐宋以來,受到皇室尊崇。元大德八年,第38代天師張與材受封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龍虎山、閣皂山、茅山)符”。這一派道士可以結婚,天師世襲,明代很盛。

全真道:創(chuàng)于金代,其創(chuàng)始人為王重陽,號“重陽子”元代丘處機掌管全國道教,全真教獲得巨大發(fā)展。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召請丘處機,封為“長春真人”,賜號“神仙”,居北京長春宮(今北京白云觀),掌管全國道教,其西行事跡,由弟子整理為《長春真人西游記》。

“教”是會意字,意思是一手拿一根棍棒打一個孩子,孩子的頭上還有被打的兩個記號,說明其本意是以棍棒訓子,令其遵循長輩的意志!坝笔切温曌,它的篆書字形是個顛倒的“子”字,古人認為顛倒之子即不順之子,也即不孝之子,以骨肉之情感化、教導不順之子謂之“育”。由此可見,“教育”二字的古意就是培養(yǎng)人的良好品德,當然,培養(yǎng)的手段離不開棍棒政策。

最早把“教育”連起來用的是孟子。《孟子盡心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從文獻記載看,大約庠、序?qū)儆诮逃矫褡拥艿泥l(xiāng)學,學則屬于培養(yǎng)貴族子弟的國學,而瞽宗則可能是學習祭禮的學校。

西周的學校分為國學和鄉(xiāng)學兩種。周天子的學校叫辟雍,諸侯國的大學叫泮宮。當時的教育內(nèi)容因國學和鄉(xiāng)學而有所不同。

戰(zhàn)國時齊宣王曾在都城設立稷下學宮,并設有祭酒等領導人員,荀子就曾擔任這個職位,他所作的《勸學篇》,稱得上是我國最早的教育學論文

官學中有中央政府主辦的太學和鴻都門學,也有地方政府主辦的郡國學和校、庠、序等。中國歷史上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是始于漢武帝時的太學,以五經(jīng)博士為教官。鴻都門學是漢靈帝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設立的一所專科性質(zhì)的學校,在校主要學習辭賦書畫,類似今天的文化藝術學院。

魏晉南北朝時,晉武帝于咸寧二年(公元276年)在太學之外,另設國子學。國子學只收五品以上官員弟子入學,太學則成為六品以下官員子弟的學校,這是晉代門閥制度的必然結果。北齊時,改國子學為國子寺,設博士、助教等訓教國子。南朝的宋文帝立儒學、玄學、史學、文學四館,相當于大學下屬的四個系科。

10.隋唐時統(tǒng)一天下,加強了對學校教育的控制。隋文帝為了振興學校教育,以國子寺總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等。隋煬帝時又改國子寺為國子監(jiān),這樣,國子監(jiān)的職能便相當于后來的教育部。

國子監(jiān)的最高領導人為祭酒,習慣上稱作國子祭酒,一般都由學識淵博、聲望較高的儒家學者擔任。北京國子監(jiān)的第一任祭酒是元代著名學者姚燧。國子監(jiān)的副職是司業(yè),協(xié)助祭酒管理全監(jiān)事務,類似今天的常務副校長。司業(yè)以下為監(jiān)丞,坐繩愆廳辦公;典簿,坐典簿廳辦公;典籍,坐典籍廳辦公,類似今天的大學圖書館館長,清代著名史學家章學誠曾任此職;入國子監(jiān)學習的人叫監(jiān)生。

書院是從古代的精舍、精廬、學館發(fā)展而來的。最早出現(xiàn)的書院是唐貞觀九年遂寧人張九宗建立的書院,但只是一個私人讀書治學的機構,還不是一個講學授徒的機構。其后,見于史書記載的書院是唐開元六年的麗正修書院,開元十三年設立的集賢殿書院,均設于宮中,用于整理和?眹也貢。大約到唐代中晚期,一些私人書院才開始教授生徒,引發(fā)了教育書院的誕生。

宋初四大書院有:湖南衡陽市的石鼓書院、湖南長沙市的岳麓書院、河南商丘市的睢陽書院(應天府書院)、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

南宋四大書院指張主持的岳麓書院、朱熹主持的白鹿洞書院、呂祖謙主持的麗澤書院、陸九淵主持的象山書院。此外著名的書院還有江西省鉛山縣的鵝湖書院,即鵝湖之會所在地;江西省吉安市的白鷺洲書院,文天祥曾就學于此;福建省尤溪縣的南溪書院等。元代由中央政府在燕京設立了太極書院。

17.第一個完整系統(tǒng)的書院學規(guī)是由朱熹制定的《白鹿洞學規(guī)》。

18.古代的家庭教育最著名的例子是孟母三遷。從文獻記載看,我國古代的家庭教育最早應當始于西周。趨庭是古代承受父教的同義詞,出自《論語季氏篇》。

19.南北朝末年和隋代初年,顏之推搜集歷代家教典故,結合自己的家教實踐,寫成《顏氏家訓》二十篇,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家庭教育專著。明清以后,家訓更為流行,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清代朱柏廬的《治家格言》。

20.舊時家庭教育的啟蒙教材是“三百千”,指《三字經(jīng)》、《百家姓》(宋代)、《千字文》(南朝梁代周興嗣編),此外還有明代程登吉編寫的《幼學瓊林》。

明清時代的監(jiān)生沒有唐代那樣的出身限制,但因入學資格不同而分為四類:舉監(jiān),在京會試落地,由翰林院擇優(yōu)選送入監(jiān)就讀的;貢監(jiān),從各地方學校中選拔入監(jiān)就讀的;蔭監(jiān),三品以上官員子弟靠父蔭入監(jiān)就讀的;例監(jiān),因監(jiān)生缺額由普通人家捐資而特許其子弟入監(jiān)就讀的。此外,外國留學生在監(jiān)就讀,稱為“夷生”。

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紙寫本書籍是晉人寫的《三國志》殘卷。十三經(jīng)”之名是在明代時出現(xiàn)的,指《禮記》、《周禮》、《儀禮》、《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詩經(jīng)》、《尚書》、《周易》、《論語》、《爾雅》、《孝經(jīng)》、《孟子》!睹献印肥撬未鷷r被列為經(jīng)書的。

國內(nèi)保存最早的石經(jīng)是唐時刻的開成石經(jīng)。乾隆石經(jīng)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經(jīng)書,由蔣蘅所書。

從運用的體裁來看,史書可分為編年體、紀傳體和紀事本末體三大類。從其記述的內(nèi)容看,又可分為正史、實錄、制度史、雜史和傳記等類。

12.編年體史書以《春秋》(魯國史)為起始,以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為代表,是按歷史編年分述歷史事件,并雜以評論,借以總結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有關《春秋》的注釋和闡述有《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三種。

體例為編年體的史書還有宋代李燾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清代畢沅的《續(xù)資治通鑒》、明末清初的談遷所寫的明代編年史《國榷》、清代陳鶴的《明紀》、清代夏燮的《明通鑒》等。

司馬遷的《史記》是紀傳體史書的開端,此后歷代相沿,成為我國記載正史的主要體裁。紀傳體以人為綱,穿插史實,并用專章記載典章制度!妒酚洝肥讋(chuàng)“本紀”(記述帝王事跡)、“年表”(按年月簡列歷史大事和人物)、“世家”(記述諸侯、圣哲名人事跡)、“書”(記述典章制度,《漢書》以后改稱“志”)、“列傳”(記述其他歷史人物)!岸氖贰保何鳚h司馬遷的《史記》,東漢班固《漢書》,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晉代陳壽的《三國志》“二十四史”加上1920年成書的《新元史》,就是“二十五史”。

南宋史學家袁樞,他以事為綱,分立許多題目,把《資治通鑒》改編為239個專題的《通鑒紀事本末》,因而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的史書編寫體例。

我國最早的實錄是南北朝時出現(xiàn)的兩本《梁皇帝實錄》,分別記錄梁武帝和梁元帝的言行記錄典章制度的史書還有一類叫會要,只記述一朝一代的典章,此類史書的編撰始于唐代,由唐德宗時的蘇冕首作《會要》!叭ā保禾拼庞拥摹锻ǖ洹、南宋鄭樵的《通志》、南宋末年元代初年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東漢趙曄的《吳越春秋》、北魏楊之的《洛陽伽藍記》、唐代吳兢的《貞觀政要》。傳記一類的史書有漢代劉向的《列女傳》,記述古代婦女的貞烈事跡,開中國為婦女立傳的先河;還有南朝慧皎的《高僧傳》,記述梁代以前佛教大師們的事跡,是研究中國佛教史的重要史料,其后便有《續(xù)高僧傳》、《宋高僧傳》等;清代阮元的《疇人傳》,是我國古代科學家的唯一傳記匯編。

類書魏文帝曹丕時期,那時的幾個大臣把“五經(jīng)”等書分類編排,供皇帝閱覽,故名《皇覽》,現(xiàn)只存輯本,F(xiàn)存最早的類書是隋代末年虞世南所編的《北堂書鈔》。唐代初年,歐陽詢主編的《藝文類聚》是唐代的第一部類書。唐代的另一部類書是《初學記》,宋代著名的兩大類書是《太平御覽》和《冊府元龜》,前者是宋太宗命李等人編撰的,初名《太平總類》,后因宋太宗每天閱覽三卷,一年閱完,故改名《太平御覽》,成語開卷有益即出于此;后者是宋真宗命王欽若、楊億等人編撰的,是一部史料性的大類書,匯輯了從上古至五代的歷代君臣事跡,概括了宋代以前的十七史,目的是以古鑒今。兩部書都分10000卷。

明代規(guī)模最大的類書就是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明成祖朱棣命解縉、姚廣孝等人主持編撰,全書共22937卷,前后用了五年時間,比英、法兩國的大百科全書要早三百年,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輝煌的地位,可惜今天已無法看到它的全貌了。清代的大類書叫《古今圖書集成》,成于康熙、雍正年間,初由陳夢雷主持編撰,雍正時改為蔣廷錫,是現(xiàn)存規(guī)模最浩大、體例最完善、用途最廣泛的一部類書。辭書有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爾雅》、宋代陳彭年、邱雍等編撰的《廣韻》、宋代丁度等人編撰的《集韻》、康熙時張玉書等人編撰的《康熙字典》、康熙命張玉書等人編撰的《佩文韻府》等。

清代的《佩文韻府》是查閱詩文典故的一部辭書,康熙皇帝命張玉書等人編成,收入單字12057個,引錄詩文典故達55萬條,按韻編排,體例是先列單字,接著釋義,然后按字數(shù)多少列出韻藻,韻藻下盡列古書用例。《康熙字典》是當時世界上收字最多的字典,其體例是先注音,后釋義。

我國最早的字典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全書收9353個字,體例是先列篆文,然后解釋意義,最后按“六書”的方法來分析字形的結構,從而創(chuàng)立了中國的“文字學”。23.我國最早的訓詁學專著是《爾雅》,也是后世字典的雛形,現(xiàn)存《爾雅》共19篇,前3篇解釋一般詞語,后16篇分類解釋詞語,對各種名物加以解說。所謂訓,是以比較通俗的話來解釋詞義;詁,則是以今天的話來解釋古語或以通行的話來解釋文言!坝栐b”就是解釋詞義和字義的意思。24.《廣韻》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韻書,宋代陳彭年、邱雍等編撰,全書收入26194個字,按韻編排,因此凡同音字都便在一起,可以看作是按韻編排的詞典。后來,宋代的丁度等人以《廣韻》為基礎,增補成《集韻》,收入五萬多字。

方志除了以“志”為名外,也有以“圖經(jīng)”或“考”為名的。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地方志是東晉時常琚著的《華陽國志》。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規(guī)模巨大的全國一統(tǒng)志是元代的《大元一統(tǒng)志》。方志體例是在宋代定型的。

方志學可分為歷史派和地理派兩類。歷史派以章學誠為代表,地理派以戴震、洪亮吉為代表。寧波天一閣以收藏明代地方志為特色。

我國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專職國家圖書館館長是漢桓帝時設立的秘書監(jiān)一職,專管收藏藝文圖書。29.我國著名的藏書樓有:明代范欽建的天一閣、明末清初毛晉的汲古閣、錢謙益的絳云樓、清代楊以增的海源閣、清末陸心源的[百百]宋樓、清代瞿鏞的鐵琴銅劍樓。

30.清代藏書家有“南瞿北楊”之說,即瞿鏞,有鐵琴銅劍樓;楊以增,有海源閣。31.清代仿天一閣的建筑設計,建有“內(nèi)廷四閣”和“宮外三閣”。“內(nèi)廷四閣”又稱“北四閣”,指承德文津閣、北京紫禁城內(nèi)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沈陽文溯閣;“宮外三閣”又稱“南三閣”,指揚州文匯閣、鎮(zhèn)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揚州文匯閣和鎮(zhèn)江文宗閣在咸豐年間毀于戰(zhàn)火,圓明園文源閣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所以現(xiàn)在尚存四閣。32.關于善本的鑒定,清代張之洞提出“善本三義”,即足本、精本、舊本;今天我們對善本的含義定為“三性”,即歷史文物性、學術資料性、藝術代表性。33.我國最早的目錄學專著是西漢時劉向所著《別錄》。之后,劉向的兒子劉歆在《別錄》的基礎上寫成《七略》,按性質(zhì)把書的內(nèi)容分成七類,即輯略(實為總目)、六藝略(是詩書禮樂易春秋)、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shù)略、方技略(醫(yī)、卜等),習慣上稱為“七分法”,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分類法。

34.繼劉歆《七略》的七分法之后,到晉代產(chǎn)生了四分法。晉代的荀[上曰下助]在其所著的《中經(jīng)新簿》中把圖書分為甲乙丙丁四部,甲部記六藝,乙部記諸子、兵書、術數(shù),丙部記史記、舊事,丁部記詩賦。后來,東晉的李充在整理皇家秘閣藏書時,把乙、丙兩部的內(nèi)容加以互換,變?yōu)榧撞拷?jīng)書,乙部史書,丙部諸子,丁部詩賦,這就給后世長期沿用的“經(jīng)史子集”四分法打下了基礎!敖(jīng)、史、子、集”四分法始于隋朝。

三墳五典:據(jù)說是上古時代的書籍。唐代學者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說,“三墳”指的是三皇的事,其道理是至高至大的,“墳”就是“大”的意思;“五典”講的是五帝的事,其道理是百代常用的,“典”就是“!钡囊馑肌!皦灥洹币辉~卻成為中國古籍的代稱。八索九丘:也是傳說中的古書。據(jù)孔穎達解釋,記載八卦的書叫“八索”,“索”是“探索”的意思;記載九州地理的書叫“九丘”,“丘”是聚集的意思,九州風氣所聚,所以叫“九丘”。但詳細情況如何,沒有人能說的清,因為從沒有人見過。南宋時朱熹自注《論語》,又從《禮記》中摘出《大學》、《中庸》兩篇,分章斷句,同時加以注釋,再加上《孟子》,合稱《四書章句集注》,開成石經(jīng):指唐大和七年至開成二年所刻的“三禮”(《禮記》、《周禮》、《儀禮》)、“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再加上《詩經(jīng)》、《尚書》、《周易》,合稱為“九經(jīng)”,后來又加上《孝經(jīng)》、《論語》、《爾雅》,合為“十二經(jīng)”,立于國子監(jiān)太學,是國內(nèi)保存最早的石經(jīng),現(xiàn)仍存于西安碑林。

乾隆石經(jīng):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文人蔣蘅在西安看到“開成石經(jīng)”眾手雜書,字體混亂,大不滿意,便發(fā)誓以一體自書十三經(jīng),歷時十二年方才完成,后獻給朝廷,以三年時間刻成,共計六十三萬余字,刻石190塊,名曰“乾隆石經(jīng)”,現(xiàn)仍完好保存于北京孔廟和國子監(jiān)的夾道之中,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石刻經(jīng)書。

《隋書經(jīng)籍志》著錄了東漢以來的大量文獻,并按“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另附佛、道二類,不列入四部之內(nèi),從此有了“四部”之稱!拔覈钤绲囊徊康胤街臼菛|漢初年的《南陽風俗記》,專記漢光武帝劉秀故鄉(xiāng)的風土人情,但后來失傳了。

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是東晉常琚著的《華陽國志》!叭A陽”即今天的四川,此書詳細記述了這一地區(qū)的政治沿革、風土人情、物產(chǎn)土俗和豪門大姓《史記》說老子是“周守藏吏之史也”,可算是史書記載的最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把秦國史籍以外的史書和諸子百家的著作盡行燒毀,只有科技性的書籍不在禁毀之列。這一舉動,造成我國藏書史上的第一次浩劫。但相傳當時有儒生二人把家藏圖書偷偷運出咸陽,到達今湖南沅陵縣西北的“二酉山洞”,至漢代才將藏書獻出,“二酉藏書洞”由此成為著名的文化圣跡。

史書記載的戰(zhàn)國名辯學家的代表人物惠施“有書五車”,算得上是當時的一位藏書家,因此我們比喻一個人學識豐富,常說“書通二酉,學富五車”。

天一閣,位于浙江寧波,范欽,明嘉靖年間建,天一閣上下兩層,以“天一地六”的模式建成,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意;

漢代天文學家張衡在此領導天文研究十余年,寫成天文學專著《靈憲》,提出了“宇之表無極,宙之端無限”的科學見解,發(fā)明了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位于登封市告成鎮(zhèn)的觀景臺,則是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chuàng)建,至今仍保留著觀測日影的圭表。中國第一部完整的歷法是漢武帝時制定的太初歷。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時歷與現(xiàn)代世界通行的公歷格里歷完全相同。

干支紀日法從殷商中葉一直用到公元1911年,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的紀日方法。

12.在浙江省余姚縣的河姆渡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我國最早的土壤分類學文獻是《管子地員篇》,《尚書禹貢》則記載了依據(jù)土壤肥沃劃分土地等級的方法。中國著名的農(nóng)書有西漢汜勝之所著《汜勝之書》、北魏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南宋陳[上甫下方]所著的《農(nóng)書》、元代王楨所著《農(nóng)書》、明代徐光啟所著《農(nóng)政全書》。.著名的算書有公元前三世紀到一世紀成書的《周髀算經(jīng)》和《九章算術》。《周髀算經(jīng)》記載周代的商高提出了直角三角形的“勾三股四弦五”的關系。。劉徽在《九章算術》中第一次提出了極限思想,并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割圓術,

北宋的賈憲在《黃帝九章算術細草》一書中,提出指數(shù)為正整數(shù)的二項式定理系數(shù)表,史稱“賈憲三角”,

影響巨大又流行最廣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的《直指算法通宗》。中醫(yī)診治強調(diào)“四診”、“八綱”,“四診”指“望(望色)、聞(聞味)、問(問情)、切(切脈)”;“八綱”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

成書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黃帝內(nèi)經(jīng)》全面奠定了中醫(yī)理論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中描寫的戰(zhàn)國扁鵲和西漢淳于意(倉公),可以說是早期杰出醫(yī)學家的代表。成語病入膏肓和諱疾忌醫(yī),都出于扁鵲治病的故事,而淳于意(倉公)則在中國醫(yī)學史上首創(chuàng)病歷。21.漢代張仲景,名機,著有《傷寒雜病論》(即今《傷寒論》和《金要略》兩部分)。他總結和創(chuàng)制的二百余種處方,貫徹了“理(醫(yī)學理論)、法(治療原則)、方(處方)、藥(用藥)”一致的原則,被后人尊為“醫(yī)圣”。

22.漢末三國時的華佗發(fā)明了一種叫麻沸散的麻醉藥,首創(chuàng)中醫(yī)外科。漢末成書的《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收載藥物達三百六十余種,大大推動了后世中藥學的發(fā)展。

23.魏晉隋唐,中醫(yī)中藥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有新的總結和提高。晉代的王叔和在總結前代的基礎上,編寫了《脈經(jīng)》一書,詳細描述了脈象所反映的各種病癥;由晉代葛洪編撰的《肘后備急方》,搜集了大量治療有效的處方;隋代巢元方等人編寫的《諸病源候論》,專門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對諸多病癥確定了病名;唐代名醫(yī)孫思邈,先后編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載方六千余條,涉及中醫(yī)百科,被稱為中醫(yī)百科式的巨著。.

唐顯慶二年,唐朝政府組織人員在南北朝醫(yī)學家陶宏景補充的基礎上,將《神農(nóng)百草經(jīng)》擴編為《新修本草》,并頒布天下,這就是我國第一部國家藥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藥典!敖鹪拇蠹摇,即主張用藥首應瀉火清熱的劉河間,被稱為“瀉火派”;主張脾胃為本,治法使用補氣升陽的李東垣,被稱為“補土派”;主張攻邪去病,反對濫用補藥的張子河,被稱為“攻邪派”;取三家之長,主張瀉火養(yǎng)陰的朱丹溪,被稱為“養(yǎng)陰派”。26.明代醫(yī)學的偉大成就是李時珍編定藥典巨著《本草綱目》。27.世界上最早的針灸學專著是魏晉時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jīng)》。明代“三大針灸巨著”是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徐鳳的《針灸大全》、高武的《針灸聚英》。中醫(yī)認為肺屬金、肝屬木、腎屬水、心屬火、脾屬土;五味中辛入肺、酸入肝、咸入腎、苦入心、甘入脾;五色中青與肝、赤與心、黃與脾、白與肺、黑與腎。北魏酈道元著《水經(jīng)注》,

晉代地圖學家裴秀曾主持編繪《禹貢地域圖記》和《方丈圖》,到西漢初年的《淮南子》,則出現(xiàn)了全部的二十四節(jié)氣。實際上,所謂二十四節(jié)氣是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zhuǎn)的軌道上的二十四個不同的位置,因其位置不同,其所反映的氣溫、物候、雨量變化也不同,古人以此為變化來確定它們的名稱,依次為:立春、雨水、驚蜇、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呂氏春秋》里的《上農(nóng)》、《任地》、《辨土》、《審時》等四篇文章和散見于諸子百家著作中的零星資料。其中,《管子地員篇》可以看作是我國最早的土壤分類學文獻;《尚書禹貢》則記載了根據(jù)土壤肥沃劃分土地等級的方法!秴问洗呵铩返乃钠恼,不但提出了流行數(shù)千年的重農(nóng)思想,闡述了土地利用的原則,而且從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三要素天、地、人,論述了三者之間的關系,總結出“不違農(nóng)時”的生產(chǎn)規(guī)律。西漢時汜勝之所著《汜勝之書》,總結了北方旱地,特別是關中地區(qū)的耕作制度,提出了“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早獲”的生產(chǎn)原則。北魏時的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系統(tǒng)總結了黃河流域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驗,闡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農(nóng)學思想,根據(jù)北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特點,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細作、保墑施肥的方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農(nóng)學著作之一。

1897年,羅振玉等人編輯出版了《農(nóng)學叢書》,借以推動中國近代農(nóng)學的發(fā)展。

。指南針則是將鋼針磁化,其使用方法在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描述了四種公元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發(fā)現(xiàn)了唐咸通九年印刷的《金剛經(jīng)》,雕刻精美,圖文清晰,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中國的印刷術大約在公元8世紀傳到日本,在12世紀前后傳入埃及,更早一些傳入波斯。約在13世紀,歐洲才用雕版印刷印制了第一張畫像。隨后,14到15世紀,雕版印刷與活字印刷在歐洲同時流行。人類文明因紙與印刷術的發(fā)明而大大加快了傳播、交流和發(fā)展的速度。

1974年在湖南省北部的澧縣發(fā)現(xiàn)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其古城址保存完整,城區(qū)面積達8.8萬平方米,城墻外有寬闊的護城河,這是中國已知年代最早的城市。另外,在傳說中的伏羲建都的陳(今河南淮陽縣),發(fā)現(xiàn)了一座龍山文化時期的“平糧臺城址”,距今已四千年。

我國歷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興城、唐長安城,全城面積為84.1平方公里,約為現(xiàn)存西安古城(明代建)的七倍半以上,比早它一百年建城的拜占庭古城也大七倍多。隋大興城的總設計師是宇文愷。

明清的北京,是封建社會后期全國最大的城市,面積60.2平方公里,是在忽必烈所建元“大都城”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

現(xiàn)存面積最大的一座古城是明代建筑的“西安城”還有一座是“趙家城”,也叫“趙家堡”,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只是規(guī)模很小,周長只公里多一點,城內(nèi)現(xiàn)住趙姓居民102戶,都是宋太祖趙匡胤三弟趙匡美的子孫。

“宮室”是房屋的通稱。古時房屋分前后兩部分,前邊叫“堂”,后邊叫“室”,所以成語說“登堂入室”!暗睢迸c“堂”同義,多指高大的正房。秦漢以后,宮殿成為帝王專用房屋的名稱,后來又為宗教神祗所用。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匯集歷代都城宮殿的文獻資料,寫成《歷代宅京記》一書。歷史上建造宮殿最多的帝王是秦始皇

“漢三宮”指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11.“唐三宮”指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太極宮原為隋文帝修建的大興宮,明宮在今西安城外東北部的龍首原上,是李世民即位后為他父親李淵修建的,專供太上皇避暑。至唐高宗因風濕病遷往大明宮處理朝政后,唐代帝王即以此為施政中心。興慶宮原為唐玄宗即位前的住宅,

北宋的宮殿在汴梁,南宋的宮殿在臨安,金、元宮殿主要在幽州。北京故宮是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時仿照上書兩宮建造的。

北京故宮采用“前朝后寢”的布局,即“外朝”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為朝會施政之所,以空曠襯托宮殿的雄偉高大,立于殿外,大有皇權尊嚴和個人卑微之感;“內(nèi)廷”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帝后所居,清雍正以后在此處理日常政務。

中國古建筑的大屋頂形式中,重檐廡殿頂演變?yōu)橐环N最尊貴的形式,只有皇家宮殿和一些特許的建筑物的主殿才能采用,如北京故宮太和殿、乾清宮、太廟主殿;其次為歇山頂,多用于城樓和門樓建筑,如天安門城樓。中國殿頂?shù)难b飾也很講究,那些各式各樣的動物,統(tǒng)稱為“吻獸”或“瑞獸”

正脊兩端有一對吻獸,叫鴟吻,從封建社會的文化心理來看,置鴟吻是為了避火滅災。至于四條屋脊上的小動物,第一個是騎鳳仙人,以后依次為龍、鳳(象征和諧祥瑞)、獅子(象征勇猛)、海馬、天馬(象征吉祥)、押魚(可以滅火)、狻猊suanni(象征剛勇)、獬豸xiezhi(象征正義)、斗牛(可以滅火)、行什(即猴子),除仙人外,一共十個,象征吉祥安定、消火滅災、主持正義、剪除邪惡,這也是文化心理的一種反映。

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壘成上小下大的方錐體,但頂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稱“方上”。秦漢時的帝王陵冢都取這一形式,如漢武帝的茂陵。唐代則以山為陵,如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明清則采用寶城寶頂?shù)男问剑褪窃诘貙m上面建筑圓形或長圓形的磚城,然后在城內(nèi)堆土,使封土成為圓頂,并略略高出城墻,如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北省遵化縣的清東陵、易縣清西陵。

唐太宗的陵園稱為柏城,園內(nèi)種滿柏樹,從明代的十三陵開始,形成“陵墓聚集制”。

地宮又叫玄宮、元宮,是放置棺槨的地方,也是帝王在陰間的宮城,因此建造也極為豪華,以秦始皇陵、唐太宗昭陵、武則天乾陵的地宮最為引人注目,F(xiàn)在已經(jīng)挖掘開放的皇陵地宮有:南京市江寧縣的“南唐二陵”,為南唐前主李[上曰下弁]、中主李的墓;四川省成都市“永陵”,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北京明十三陵“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的墓;清東陵的“裕陵”,乾隆皇帝的墓;“定東陵”,慈禧太后的墓;清西陵的“崇嶺”,光緒皇帝的墓。

明代皇陵除北京十三陵外還有五處,即江蘇省盱眙縣的明祖陵、安徽省鳳陽縣的明皇陵、南京市鐘山南麓朱元璋的明孝陵、北京市玉泉山北明代宗朱祁鈺的景泰帝陵、湖北省鐘祥市明代“恭睿獻皇帝”朱[左木右元]的陵墓(嘉靖皇帝生父)。

23.清代皇陵除了關內(nèi)的東陵和西陵以外,還有關外的四處,即遼寧省遼陽城郊外的東京陵、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的永陵、沈陽市東北的福陵(努爾哈赤之墓)、沈陽市區(qū)北部的昭陵(皇太極之墓)。關外清陵中最大的一座是昭陵。

明長城的三道防線是:(1)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的長城;(2)從山西地界的偏關,經(jīng)雁門關、平型關,再向東北到居庸關,一直延伸與第一道長城相接,此道防線上的偏關、寧武關、雁門關,被稱為“外三關“;(3)從居庸關南下,入河北境內(nèi),經(jīng)紫荊關、倒馬關,止于井陘縣境,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被稱為“內(nèi)三關”。關門的建筑憑借險要,往往建于兩山狹隘之處,故稱為“關隘”。27.。史書上記載較早的關,是豫陜邊境的函谷關,戰(zhàn)國時秦國置,常以關中、關西代指陜西便由此關而來。春秋戰(zhàn)國時的關隘主要是對付鄰近諸侯國的進攻,秦漢以后的關隘主要是對付農(nóng)民起義和軍事叛亂。

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橋是用舟船臨時組成的浮橋。后來,這種浮橋用于戰(zhàn)爭,到戰(zhàn)國時已普遍采用。一些外國學者還認為吊橋(索橋)也是在中國最早出現(xiàn)。我國最早的吊橋是建筑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建造的。在各種形式的橋梁中,拱橋(曲橋)出現(xiàn)的最晚,大約到東漢時才形成。所以,我國橋梁的四種主要形式:梁橋、浮橋、吊橋、拱橋,至遲在東漢就已經(jīng)完備了。之后拱橋由于承受能力強,實用價值高,并且能夠充分顯示造橋技術的進步和橋梁藝術的魅力,因而成為橋梁建筑中的基本形式。史書上記載較早的歷史名橋,首先是西安東郊的灞橋,建于春秋時代的秦穆公時期,現(xiàn)存的橋是隋代改建并經(jīng)歷代重修的,所謂“年年柳色,灞陵傷別”就是指此。第二座歷史名橋就是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本名安濟橋,隋代石匠李春建造,是全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橋。第三座歷史名橋是北京的盧溝橋,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經(jīng)《馬可波羅游記》介紹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國石拱橋。另外,江蘇省蘇州市的寶帶橋,始建于唐元和十四年,是我國古代最長的石拱橋。福建省晉江市的安子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長達二千余米,折合五華里,故俗稱“五里橋”,是我國現(xiàn)存最長的古橋,橋上有對聯(lián)“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還有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陽橋,是宋代書法家蔡襄任泉州太守時建造。我國橋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紹興市。

按其所屬,中國園林可分為四類:皇家園林、私宅園林、寺廟園林和公共園林。見于史書記載的第一座中國園林是殷紂王的沙丘苑臺,同時也是最早的帝王園林。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園林屬于皇家園林。

31.我國現(xiàn)存時代最早的古代園林遺址,是山西省新絳縣的絳守居園池,建于隋開皇十六年。歷史上聞名中外的皇家園林是圓明園,包括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間,有“萬園之園”“人間天堂”等美稱,F(xiàn)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園林是北京三海(中南海、北海)、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以避暑山莊為最大。32.我國南方的私宅園林多集中于蘇州、揚州、杭州等,以蘇州為最多,因而被稱為“園林之城”。蘇州四大名園是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滄浪亭建于宋代,獅子林建于元代,拙政園建于明代,留園建于明代而大修于清代,“東南名園之冠”是上海市的豫園,是明代官僚潘允端為其父親所建。

33.清代“廣東四大名園”指東莞“可園”、番禺“余蔭山房”、順德“清暉園”、佛山“十二石齋”。

34.河北省保定市的蓮花池建于元代,明代增建,清代改為行宮,是北方少有的歷史名園。

35.歷史上有兩座名聲很大的私宅園林,一座在北京,是明代書畫家米萬鐘的勺園,其故址在今北京大學園內(nèi);一座在浙江省海寧市,是清代官僚陳元龍父子的安瀾園。米萬鐘愛石成癖,自號“友石”,“米家四奇”指米家園、米家石、米家燈、米家童。勺園的園門題額曰“風煙里”。陳元龍82歲退職歸鄉(xiāng),建“遂初園”,死后由其子陳邦直增建。

36.位于十七孔橋東頭的廓如亭是全國最大的一座亭子。37.“三臺”指漢代的尚書臺、御史臺、謁者臺,唐代的尚書。ㄖ信_)、門下。|臺)、中書。ㄎ髋_),因此稱宰相為“臺輔、臺衡、臺鼎”,稱其任職和去職為“上臺、下\u53f40.“中國三大古建筑群”指北京故宮、曲阜孔廟、嵩山中岳廟。

41.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石塔是濟南市歷城縣四門塔,建于隋代大業(yè)七年。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磚塔為河南省登封市嵩岳寺塔,密檐十三層

現(xiàn)存最高的磚塔是河北省定州市開元寺塔,樓閣式,宋代建成,又稱料敵塔,因宋時以此地為邊界而常登塔望敵情而得名

,F(xiàn)存最早最大的木塔是山西應縣木塔,全名為“佛宮寺釋迦塔”,遼時建,樓閣式,,F(xiàn)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開封鐵塔,全名為“國寺塔”,宋代建,琉璃呈鐵色,仿木結構,樓閣式

現(xiàn)存最高的鐵塔是山東濟寧市鐵塔

42.古碑薈萃之地有陜西西安碑林、山東孔廟碑林,F(xiàn)存最大的墓碑,是江蘇省蘇州市城外靈巖山的韓世忠墓碑。

43.現(xiàn)存最精美的照壁是山西大同的九龍壁,以琉璃建成,仿木結構廡殿頂,原為明代王府前的照壁!爸性廊I”指嵩山太室廟、少室廟、啟母廟前三闕。

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后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彪炳史冊,分別是蜀郡太守李冰主持興建的都江堰、韓國水工鄭國修建的鄭國渠、秦將史祿開鑿的靈渠。另一項聞名世界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是隋煬帝時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guī)模最大、里程最長的內(nèi)陸運河。

.都江堰首先鑿通了擋住岷江水路的玉壘山,稱為寶瓶口,然后在寶瓶口上流筑堤,修建成分水魚嘴和飛沙堰。前者將江水分為內(nèi)、外二江,外江為岷江正流,內(nèi)江則從寶瓶口進入灌溉渠;后者用來調(diào)節(jié)水量大小。靈渠溝通了湘、漓二水,納入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使當時的水路可直達今天的廣州。

現(xiàn)存亭子最多的地方是北京,著名的有:十七孔橋東頭的廓如亭是全國最大的亭子江南三大名樓”長江黃鶴樓、洞庭湖岳陽樓和贛江滕王閣照壁:又叫“影壁”,多建于府門、宅門、廟門及園林大門內(nèi)外,設在門外的叫“照壁”,設在門內(nèi)的叫“影壁”,古時統(tǒng)稱“屏”

青銅發(fā)明-商代建筑技術顯著提高;合院鼻祖-陜西歧山鳳雛村西周遺址;高臺美榭-春秋宮室極奢盡華;

斧鋸錐鑿-戰(zhàn)國鐵器風流漸現(xiàn);秦陵漢墓-磚石遺址至今猶存;塔窟苑囿-魏晉南北朝建筑崇尚佛教

古代建筑體系:隋:統(tǒng)一后的城市建設;唐:莊重宏偉的泱泱大國;宋:纖巧秀麗的商業(yè)都市;

遼、金、西夏:漢風猶存的異域特色;元:簡化粗糙的寺廟建筑

浪漫咸陽-離宮別館;西漢長安-七星伴月;北魏洛陽-城郭嚴謹;南朝建康-秦淮紆余;

隋大興-規(guī)模宏大;唐長安-里坊中正;宋東京-繁華擁擠;元大都、明清北京-橫平堅直、中軸對稱、皇權至上

地方特色城市:古都西安-平敞方正的帝王遺風;水城蘇州-水網(wǎng)成街江南古城;霧都重慶-依山就水巴國舊地煙雨揚州-雄富冠世的淮左名都;泉城濟南-一城山色半城

我國橋梁的藝術風格。

從美學欣賞的角度去看,我國橋梁的藝術風格表現(xiàn)于三個方面:一、造型優(yōu)美多姿

二、橋梁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使人工建筑與自然風光融合,這正是中國藝術的特點所在。

三、橋梁的附屬建筑和雕刻,都表現(xiàn)了中國特有的民族風格,

《詩經(jīng)》與《楚辭》并稱“風騷”,構成中國詩歌發(fā)展史上的兩大源頭。

宋代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收錄了從漢代到隋唐的全部樂府作品。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

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劉楨、陳琳、阮、應、徐干。6.蔡琰有《悲憤詩》、《胡笳十八拍》,阮籍《詠懷詩》,嵇康《幽憤詩》,左思《詠史詩》。南北朝出現(xiàn)了音律,代表人物是沈約、謝眺等。他們依據(jù)四聲的規(guī)律,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注意聲、韻、調(diào)的相互配合和詞語對偶形式的運用,創(chuàng)造了一種講究聲律和對仗的新詩體,因其活躍在南齊永明年間,故稱為永明體。9.初唐四杰: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王勃。“沈宋”指“沈期、宋之問”,他們大力創(chuàng)作律詩、絕句,對創(chuàng)立近體詩作出了重要貢獻。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邊塞詩派”,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詩派”。李白被稱為“詩仙”,杜甫被稱為“詩圣”。白居易與元稹倡導“新樂府運動”,前者寫有《秦中吟》、《新樂府十五首》、《長恨歌》、《琵琶行》等,因其活躍在元和年間,被稱為“元和體”。

10.詞是由民間的曲子詞發(fā)展而來。晚唐詩人溫庭筠主要作詞,與李商隱并稱“溫李”,其詞與韋莊等人的共編入《花間集》,因而被稱為花間派。

11.北宋詞壇有以蘇軾為代表的豪放派和以秦觀為代表的婉約派。宋初曾有些詩人模擬李商隱互相酬唱,編為《西昆酬唱集》,詞藻艷麗而內(nèi)容貧乏,稱為“西昆體”。隨即即有黃庭堅主張作詩“無一字無來歷”,提倡“點鐵成金”、“奪胎換骨”,形成著名的“江西詩派”。

南宋四大家有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

12.明代曾流行雍容典雅的臺閣體,明中葉以后有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首的“前七子”和李攀龍、王世貞為首的“后七子”,反對臺閣體,提倡復古,之后派別紛起,都難逾唐宋。清初的詩壇盟主為錢謙益,清末黃遵憲以詩歌的形式反映近代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

13.先秦散文分為兩種,歷史散文和哲理散文。歷史散文主要集中于《尚書》、《國語》、《左傳》、《戰(zhàn)國策》!渡袝返膬(nèi)容主要是殷商和西周初年的王室文告、命令、王公大臣的談話等,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現(xiàn)存58篇,其中28篇《今文尚書》比較可信!秶Z》記載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歷史事實,以晉國為最詳。有的事件已有情節(jié)描寫,語言也比《尚書》要淺近質(zhì)樸!蹲髠鳌肥且跃唧w的史實來豐富和補充文字過于簡略的《春秋》,文字簡練,句式靈活,能完整的敘述事件和通過細節(jié)刻畫人物。特別是諸侯國之間的戰(zhàn)爭,寫的很激動人心。《戰(zhàn)國策》主要記述戰(zhàn)國時代謀士們的言行,分東周、西周、秦、齊、楚、魏、趙、韓、燕、宋、衛(wèi)、中山等十二策。文章注重刻畫人物,善于鋪張描繪,許多故事寫得有聲有色;還有一些篇章著重刻畫人物性格,寫得神采照人。哲理散文則集中于諸子著作。《老子》語言凝練,哲理深邃,很像散韻夾雜的格言詩;《論語》簡約而意旨豐厚,說理論事富于哲理和抒情意味,許多句子成為后世格言和成語。《墨子》聞風質(zhì)樸,論證有力,既有演繹,又有歸納,實開論辯文之先河!睹献印肥菑恼Z錄體過渡到長篇論文的橋梁。《莊子》已開始擺脫語錄體,部分篇章已是專題論文,其特點是以寓言說理,將思辨與形象融為一體。《荀子》已是成熟的議論文,《韓非子》則邏輯周密,說理透辟。另外還有《晏子春秋》、《呂氏春秋》等。

14.西漢司馬遷《史記》、賈誼《過秦論》、晁錯《論貴粟書》、東漢班固《漢書》、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求賢令》、曹丕《與吳質(zhì)書》、諸葛亮前后《出師表》、阮籍《大人先生傳》、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王羲之《蘭亭集序》、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五柳先生傳》。

15.中唐以大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為首,掀起以復古為口號的“古文運動”,其根本性質(zhì)是恢復儒家傳統(tǒng),改變文體、文風。運動所提出的基本口號是“文以載道”,即文章必須有思想性,必須表達和宣揚儒家的道統(tǒng),反對空洞無物,反對因襲模仿,反對矯揉造作。。韓愈的散文有《師說》、《與孟東野書》、《送李愿歸盤谷序》、《柳子厚墓志銘》、《祭十二郎文》等。柳宗元寫有《種樹郭橐駝傳》、《童區(qū)寄傳》等,山水游記《永州八記》等。蘇軾稱贊韓愈“文起八代之衰”。

16.宋代的歐陽修第二次舉起“古文運動”的旗幟,并以他的道德文章彪炳當世,成為宋代文壇的領袖。

17.唐宋八大家指韓愈、柳宗元、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歐陽修。蘇軾有散文《石鐘山記》、《超然臺記》、《凌虛亭記》、《放鶴亭記》等。范仲淹《岳陽樓記》、周敦頤《愛蓮說》。

18.明代劉基散文集《郁離子》,宋濂的傳記性散文《秦士錄》、《送東陽馬生序》。明代有以唐順之、茅坤和歸有光為代表推崇唐宋古文的唐宋派。明后期的公安派以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兄弟三人為代表,主張散文“獨抒性靈”,不拘客套。袁宏道有《虎丘記》、《滿井游記》等。還有竟陵派的鐘惺、譚元春等人,主張散文表現(xiàn)“幽情單緒”,使文章的題材更窄。明末散文家張岱有散文集《陶庵夢憶》和《西湖夢尋》。張溥的《五人墓碑記》。

19.清代散文:夏完淳《獄中上母書》、邵長衡《閻典吏傳》;清中葉以方苞、劉大、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和以惲敬為代表的陽湖派,兩派都提倡唐宋古文,講究“義法”,但以前者的影響為大。方苞的《獄中雜記》、姚鼐《登泰山記》。龔自珍《病梅館記》、梁啟超《少年中國說》、康有為《強學會序》、章炳麟《鄒容傳》。

20.最早以“賦”名篇的是荀子的《賦篇》和宋玉的《風賦》等。兩人一南一北,代表了賦在初期的兩種不同風格。前者以四言韻語為主,受到《詩經(jīng)》的影響;后者文采典雅華美,受到《楚辭》的影響。宋玉的賦還有《高唐賦》、《神女賦》、《登徒子好色賦》等。

21.漢賦有賈誼《吊屈原賦》、淮南小山《招隱士》、枚乘《七發(fā)》!皾h賦四大家”指司馬相如、班固、揚雄、張衡。司馬相如《子虛賦》和《上林賦》,揚雄《長楊賦》和《羽獵賦》,班固《兩都賦》,張衡《二京賦》。22.魏晉南北朝:曹植《洛神賦》、王粲《登樓賦》、蔡邕《述行賦》、禰衡《鸚鵡賦》、左思《三都賦》、孫綽《天臺山賦》、陶淵明《閑情賦》、潘岳《懷舊賦》、鮑照《蕪城賦》、江淹《恨賦》和《別賦》、庾信《哀江南賦》。23.唐代:王勃《春思賦》、張九齡《荔枝賦》、李白《大鵬賦》、李商隱《虱賦》、陸龜蒙《蠶賦》、柳宗元《瓶賦》和《牛賦》、杜牧《阿房宮賦》。24.宋代:歐陽修《秋聲賦》、蘇軾《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金代:元好問《秋望賦》、郝經(jīng)《怒雨賦》。

25.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關漢卿代表作有《竇娥冤》、《救風塵》、《拜月亭》、《望江亭》、《單刀會》、《調(diào)風月》等。

26.王實甫的《西廂記》源自于唐代元稹的傳奇小說《鶯鶯傳》,在金代有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diào)》。

27.元雜居前期的藝術活動中心主要在北方,京城大都和地處山西的平陽都是戲曲藝術最活躍的地方。著名劇目有紀君祥《趙氏孤兒》、馬致遠《漢宮秋》、白樸《梧桐雨》和《墻頭馬上》。尚仲賢《柳毅傳書》、李好古《張生煮海》。元雜居后期的活動則轉(zhuǎn)向南方,原南宋京城臨安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心,但興盛情況已與北方不可同日而語,主要創(chuàng)作成就有鄭光祖《倩女離魂》、喬吉《揚州夢》、宮天挺《范張雞黍》。

28.明清流行的戲曲形式是傳奇,是在南方流行的南戲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元末明初的重要傳奇作品有高則誠的《琵琶記》和被稱為“四大南戲”的《荊釵記》(元柯丹丘)、《白兔記》、《拜月記》(元施惠)、《殺狗記》。此后還有李開先《寶劍記》、王世貞《鳴鳳記》、梁辰魚《浣紗記》!朵郊営洝肥组_傳奇劇用昆山腔演唱傳統(tǒng),為后來昆曲的興起奠定了基礎。

29.明代戲曲的鼎盛時代是明代下半葉,這時出現(xiàn)了以沈為代表的吳江派和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沈致力于戲曲聲律理論的研究,主張創(chuàng)作嚴守音律,寫過十七種劇本,主要有《義俠記》、《博笑記》、《埋劍記》等,現(xiàn)只存七種較為完整。與其同派的作家還有王驥德、卜世臣、葉憲祖、顧大典等人。湯顯祖居于“玉茗堂”,在創(chuàng)作上,他反對擬古和死守格律,主張寫情,作品只有五種傳世,即《紫簫記》、《紫釵記》、《還魂記》(即《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30.玉茗堂四夢:《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31.明末清初傳奇創(chuàng)作成就比較高的作家是李玉,其作品以“一人永占”為代表,即《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此外還有朱素臣的《十五貫》、李玉與朱素臣合著的《清忠譜》。清代戲曲家李漁(笠翁)的《閑情偶寄》一書系統(tǒng)的論述了戲曲文學的特點及戲曲表演藝術,具有重要的文學價值。

32.清初杰出的戲劇家是洪和孔尚任,世稱“南洪北孔”。洪有《長生殿》,孔尚任有《桃花扇》。

33.中國的古典小說是從先秦的神話傳說發(fā)端的,后來又吸引了史傳文學和寓言散文的一些東西,至漢代出現(xiàn)了將歷史故事與民間傳說結合在一起的作品,如西漢劉向的《說苑》、《新序》和無名氏的《燕丹子》等。魏晉以后出現(xiàn)了所謂“六朝小說”,一類“志人”,主要記載士族階層的遺聞逸事,其代表作為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類志怪,主要記述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多神仙鬼怪,其代表作為干寶的《搜神記》。。

35.宋元話本的內(nèi)容主要有小說和講史兩類。小說一類主要包括傳奇、公案、靈怪等,其中描寫婚姻愛情和獄斷公案的小說尤其生動感人,給后來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以深刻影響;講史一類則主要是將歷史演繹為小說形式,對中國古典小說影響巨大,是中國長篇小說的開端。其代表作有《大宋宣和遺事》、《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全相平話五種》(即《武王伐紂平話》、《七國春秋平話》、《秦并六國平話》、《前漢書平話》、《三國志平話》)。36.明代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馮夢龍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初的“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叭浴敝械拿小抖攀锱涟賹毾洹贰ⅰ顿u油郎獨占花魁》、《玉堂春落難尋夫》、《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等。37.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吳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紅樓夢》、李汝珍《鏡花緣》、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劉鶚《老殘游記》、曾樸《孽;ā贰h代以前的金石文字還只是書法藝術的產(chǎn)生階段,那時的書體是金文和秦始皇統(tǒng)一文字以后的小篆,此時的書法家以李斯為代表,此前有西周晚期的《毛公鼎》、春秋時期的《石鼓文》、秦代的《泰山刻記》。

2.漢代是書法藝術成熟的時期,此時隸書定型,草書、行書、楷書也應運而生,終于形成隸書盛行、諸體皆備的輝煌局面。隸書在秦代時已經(jīng)產(chǎn)生,到漢代逐步定型為橫扁形的,從起筆到結體,都有一定的規(guī)格,到東漢時已經(jīng)成為官定標準字體。這一書體的變革,文字史上叫做“隸變”。這種“隸變”后通行的隸書,即為“漢隸”。它上承秦隸,又顯出漢隸本身點劃均勻、舒展自由的特點。西漢墨跡有山東臨沂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孫子》、《孫臏兵法》,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老子》等。具有代表性的東漢墨跡有《張遷碑》、《雁門太守鮮于璜墓碑》、《禮器碑》、《華山碑》、《蒼頡廟碑題記》等。兩漢書法家有蔡邕、曹喜等。

3.魏晉南北朝的書法是承上啟下、完成書體演變的階段,其特點是篆、隸、楷、行、草諸體俱臻完善。此時的鐘繇師承蔡邕、曹喜,又習眾家之長,完成了楷書的定型化,其隸書代表作有河南臨潁縣的《上尊號碑》!皶ァ蓖豸酥笫婪Q為“王右軍”,與鐘繇并稱“鐘王”,與其子王獻之并成為“二王”,代表作是《蘭亭序》。南北朝時的書法,風格多在“二王”的影響之下,書法作品也大都出于無名書法家之手,值得一提的是陳僧智永,寫有《千字文》。北朝的書法則以魏碑最佳,其結構嚴密,筆力雄厚,代表作有河南省洛陽市的《始平公造像記》、山東省曲阜市的《張猛龍碑》、山東省萊州市的《鄭文公碑》。

4.隋唐兩代是書法藝術的鼎盛階段。由于統(tǒng)治階級的提倡,書法被列為“書學”,被定為學校中的學習科目,因而無論是理論和創(chuàng)作都達到新的高度。這一時期不但書法家輩出,書法理論專著也遠勝前代。

唐初的四大書法家是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虞世南是智永的學生,唐太宗之師,其書法筆圓而體方,外柔而內(nèi)剛,發(fā)筆出鋒如抽刀斷水,傳世名作有《孔子廟堂碑》。歐陽詢的書法以楷書為最好,用筆和結構都有嚴肅的程式,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被推為唐人楷書第一,與其子歐陽通并稱“大小歐陽”。

褚遂良書法習王羲之、虞世南,其書法“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代表作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薛稷“用筆纖瘦,結字疏通”,實開后世瘦體之先河,其傳世作有《升仙太子傳》等。張旭以草書出名,因其為人及書法如狂如癲,世稱“張癲”,代表作是《肚痛貼》。杜甫《飲中八仙歌》寫其“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顏真卿將篆隸筆法用于楷行草書,又把楷書的橫劃寫的細瘦,把點、豎、撇、捺寫得肥壯,世稱“顏體”,作品有《多寶塔感應碑》、《東方畫贊碑》、《元結墓志》、《顏氏家廟碑》。

柳公權與顏真卿并稱“顏柳”,他有意避開顏體豎劃的肥壯,把橫豎劃都寫得均勻硬瘦,把點劃寫得如刀切一般,獨創(chuàng)“柳體”,世稱“顏肥柳瘦”“顏筋柳骨”,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符碑》、《神策將軍碑》等。

唐僧懷素是繼張旭之后的又一唐代草書家,以芭蕉葉代紙練書法,所住寺廟因此叫“綠天庵”,代表作有《自敘貼》,今湖南永州綠天庵舊址仍保留有清代摹刻的懷素《千字文碑》。

5.宋代盛行貼學。所謂“貼學”,就是輾轉(zhuǎn)翻刻前代名貼,然后又師法于貼。結果因翻刻走樣,難得真諦,限制了宋代書法的創(chuàng)新。宋代書法可稱道的是宋代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和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6.元代書法越兩宋而直承晉唐。趙孟,字子昂,號松雪道人,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他篆隸行草無所不學,學而思變,集晉唐書法大成,成為可與“顏、柳、歐”并稱的楷書四大家之一,獨占元代書壇,代表作有《仇墓碑銘》、《蘭亭十三跋》、《度人經(jīng)》、《洛神賦》、《妙嚴寺記》等。7.明代書法形成所謂“臺閣體”,字寫得呆板齊整,缺少神氣,其間影響較大的書法家主要有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邢侗、米萬鐘,有創(chuàng)新的書法家則有張瑞圖、徐渭等人。晚明四大家指董其昌、米萬鐘、邢侗、張瑞圖。

8.清代書法中興,力圖擺脫貼學的影響,于是極力提倡“碑學”,并以嘉慶、道光為界分為前后二期,前期重貼學,書法不很景氣;后期重碑學,注重了繼承與革新,突出了個人風格,因而出現(xiàn)了新的局面。清代著名書法家有鄭燮、金農(nóng)、鄧石如、伊秉綬、包世臣、何紹基、吳昌碩、康有為等。

9.楷書四大家指: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

10.中國的戲曲起源于原始的樂舞,后來巫術盛行,巫人以舞降神,巫舞逐漸演變?yōu)槊耖g歌舞和小調(diào)。古代在每年臘月還舉行一種驅(qū)鬼逐疫的儀式,叫做“驅(qū)儺”或“大儺”。由四個人頭戴面具,身穿熊皮,手執(zhí)戈盾,口中發(fā)出儺儺之聲,這叫“方相”;或由十二人朱發(fā)畫衣,手執(zhí)麻鞭,甩動作響,高呼各種專吃惡鬼的神名,這叫“儺舞”,以后逐漸演變?yōu)閼蚯,就叫“儺戲”。古代還有一些專門以樂舞戲謔為職業(yè)的人,在天子、諸侯設宴時進行一些樂舞滑稽表演,這些人叫作“俳優(yōu)”、“倡優(yōu)”。以上這些樂舞,都可看作是戲曲的起源。

11.秦漢時代,出現(xiàn)了“百戲”,其中包括雜技和歌舞。秦漢時的“百戲”就是由角力相斗演變來的,漢代又稱為“角抵戲”。為了管理宮廷的歌舞、百戲等排練、演出活動,唐代開始設立“教坊”。唐玄宗時又在宮廷禁苑里選擇了“梨園”作為教練宮廷歌舞藝人的場所,通曉音律的唐玄宗親自教正習歌舞的藝人,這些藝人被稱為“皇帝梨園弟子”。因此后世稱戲班為“梨園”,稱演員為“梨園弟子”,奉唐玄宗為戲曲祖師。12.在秦漢俳優(yōu)的基礎上,唐代出現(xiàn)了“參軍戲”,由參軍、蒼兩個角色作一些滑稽對話和動作,以引人發(fā)笑,有時也諷刺朝政和社會現(xiàn)象。到宋代進一步發(fā)展成為“雜劇”,角色也不限二人,一般由末泥、引戲、副凈、副末和裝孤五個角色扮演。后來,南方雜劇發(fā)展演變?yōu)椤澳蠎颉,北方雜劇則發(fā)展演變?yōu)椤霸s劇”。明代中葉以后,南戲已成為“傳奇”,一直到清乾隆年間,傳奇盛行一時,其結構比南戲更完整,曲調(diào)也比南戲更豐富,角色分行,表演藝術都接近今天的戲曲。

13.戲曲的劇種主要有昆腔、弋陽腔、青陽腔、高腔等,劇作家有湯顯祖、洪、孔尚任等。今天的昆曲、浙江的紹劇、江西的贛劇等就是從南戲和傳奇演變而來。

14.元雜劇流行于元代,角色已有正末、正旦、凈等多種,當時以元大都、山西平陽、杭州為演出中心,現(xiàn)存最早的戲劇壁畫和金元時代修建的戲臺,都保存在山西,說明山西是元雜劇的發(fā)源地之一。

15.明中葉以后,元雜劇衰落,陜甘一代的民間曲調(diào)與元雜劇結合形成最早的梆子戲秦腔。

16.明末清初,主要唱吹腔、二黃等調(diào);差不多與此同時,南下湖廣地區(qū)的秦腔,又吸收了安徽傳入的二黃,逐漸發(fā)展成漢調(diào),主要唱西皮、二黃等調(diào)。從清乾隆五十五年開始,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先后進京演出,漢調(diào)、秦腔也入京獻藝,于是以徽漢二調(diào)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響,創(chuàng)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韻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劇。17.昆曲被稱為“雅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戲曲劇種,特別是北方的梆子戲,被稱為“花部”。18.中國戲曲實際上有360種,其中包括了各地演出的秧歌、皮影、木偶等,因為皮影、木偶也要配有一定的曲調(diào),表演也有一定程式,所以歸入戲曲一類。

19.京劇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表演藝術最成熟的一個劇種,代表了中國戲劇發(fā)展的水平。在表演風格上分成京、海兩大流派。京派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嚴格講究藝術規(guī)范;海派勇于革新創(chuàng)造,注意吸收新鮮事物。京劇四大名旦指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京劇四小名旦指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另外還有周信芳(麒麟童)、馬連良、唐韻笙、張英杰(蓋叫天)等大藝術家。21.魏晉南北朝時的著名畫家有“六朝三杰”,指顧愷之、張僧繇、陸探微。其中顧愷之因畫絕、才絕、癡絕被稱為“三絕”,作品有《女史箴圖卷》和《洛神賦圖卷》,并總結出“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的繪畫理論。“畫龍點睛”是張僧繇的故事,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只用彩色而不用墨骨的“沒骨法”,以色彩深淺增強立體效果,他在建康的凹凸寺畫的圖案被稱為凹凸花。

22.隋代的展子虔,其作品《游春圖卷》采用青綠渲染春天的氣氛,表現(xiàn)蒼茫的山水煙景,解決了山水畫的空間遠近關系問題,使山水畫從原來“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幼稚階段,達到和諧自然的成熟。

23.唐初著名畫家有閻毗、閻立德、閻立本父子三人,其中以閻立本成就最高,今存作品有《歷代帝王圖卷》、《步輦圖》等。其中《歷代帝王圖卷》畫了由漢至隋13個帝王肖像,以人物的面部特征,揭示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

24.被稱為“畫圣”的吳道子,是唐代中期最杰出的作家,一生主要創(chuàng)作壁畫,作品有《地獄變相圖》、《送子天王圖卷》等,并發(fā)展了“線描”,創(chuàng)造了“蘭葉描”的線型,豐富了線條在中國畫中的表現(xiàn)力。

25.吳道子之后有張萱和周,都是畫貴族生活的能手,在二人的影響下,形成了仕女畫這一畫科。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周的《簪花仕女圖》是二人的代表作。26.唐代山水畫的代表人物是李思訓、李道昭父子和王維。李思訓、李道昭喜歡用強烈而又鮮明的色彩,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青綠著色的方法,畫面金碧輝煌,世稱“金碧山水”。王維的畫被稱為“水墨山水”,他從抒情的角度描繪山水,把淡泊恬靜的詩意展現(xiàn)在畫面上,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濃淡表現(xiàn)山水的神韻。

27.唐代的畫馬名家有曹霸、韓干,畫牛名家有韓。

28.五代是花鳥畫的成熟階段。五代的西蜀畫家黃筌、黃居父子的花鳥畫采用勾線填色的技法,稱為“勾勒法”,其畫風稱為“黃體”,演變?yōu)楹笫赖墓すP畫。五代的江南畫家以徐熙為代表,其花鳥畫直接用色彩點染,不用墨筆勾勒,稱為“沒骨法”,其畫風稱為“徐體”,演變?yōu)楹笫赖膶懸猱。此時期的著名畫家還有荊浩、關同、董源、范寬等。

29.宋代在宮內(nèi)設立了翰林圖畫院,以科舉考試吸收畫家,形成“院體畫”,其特點是嚴密精細,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觀賞,題材多為山水、花鳥,代表人物有宋徽宗趙佶,其作品有《芙蓉錦雞圖》。宋代反映社會生活的風俗畫中最著名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南宋畫院四大家”指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其中馬遠、夏二人創(chuàng)立“水墨蒼勁”的畫風,善于利用畫面的空白,表現(xiàn)畫外之意,世稱“馬一角”、“夏半邊”。宋代的社會風俗畫還有李唐《村醫(yī)圖》、李嵩《巴船下峽圖》、無名氏的《耕織圖》、《歸牧圖》等。還有擅長人物畫的畫家李公麟,其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在花鳥畫方面,宋代興起了以梅蘭竹菊為題材的“四君子畫”。30.元代畫家四大家指倪瓚、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

31.明代中期以后畫家眾多。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被稱為“吳派四大家”,以水墨寫意見長。其后董其昌創(chuàng)支派“華亭派”,陳繼儒創(chuàng)支派“蘇松派”。此外,還有以戴進為代表的“浙派”,以吳偉為代表的“江夏派”等。明代畫家徐渭被稱為“大寫意”畫家,放筆縱橫,水墨淋漓,隨意揮灑,不拘成法,甚至用潑墨勾染的技法畫牡丹。明末大畫家中陳洪綬(老蓮)擅長人物畫,形象夸張變形,高度概括,以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32.清代繪畫有兩種風格,一是仿古習氣,二是怪異風格。前者以“清初六家”為代表,即王時敏、王鑒、王(hui)、王原祁、吳歷、惲格;后者以石濤、八大山人為代表。繼承和后者精神的還有“揚州八怪”李[魚單]、金農(nóng)、羅聘、鄭燮、閔貞、汪士慎、高翔、黃慎(或有李方膺而無閔貞),他們反對仿古的正統(tǒng)派,主張藝術革新,表現(xiàn)個性,藝術上構圖簡練,造型突兀,畫面奇特,筆法剛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被視為“怪”。33.清代末年在江浙、上海出現(xiàn)了許多有名的畫家,如“四任”:任熊、任薰、任頤、任預和吳昌碩。四任中的任頤即任伯年,山水、花鳥、人物無一不精;吳昌碩則把書法、繪畫、金石篆刻結合在一起,卓然成一大家。34.“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中西繪畫相互影響,中國畫進入新的階段。此時齊白石承前啟后,徐悲鴻中西結合,陳衡恪、黃賓虹各有特色,影響了今天的畫壇。

35.中國的繪畫理論在先秦兩漢時比較簡略,魏晉南北朝時形成理論,隋唐五代構成系統(tǒng),宋代進一步精深,元以后是繼承和發(fā)展。36.中國畫論中的幾個主要問題是:形與神的問題、詩情與畫意、心師造化與遷想妙得、六法與四格、南宗與北宗。其中詩情畫意是評畫標準,由蘇軾最先提出;心師造化與遷想妙得是創(chuàng)作原則和創(chuàng)作方法;六格是南朝繪畫理論家謝赫提出來的繪畫創(chuàng)作與批評的六條標準;四格是唐代提出來的評畫標準;南宗與北宗則是在佛教南北禪宗理論影響下形成的山水畫理論。

37.最早提出形神關系的是唐代顧愷之的“傳神論”,但真正將這一見解加以精深發(fā)揮的是歐陽修、沈括、蘇軾等人。清代的石濤提出“不似之似”,后來齊白石提出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

38.詩情畫意是一種評畫標準,是宋代的蘇軾首先提出的,他評論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39.“心師造化”是南朝陳時姚最在《續(xù)畫品錄》里首先提出來的,正確指出了畫家與客觀事物之間的關系。“遷想妙得”是顧愷之首先提出來的。“六法”則是南朝繪畫理論家謝赫提出來的繪畫創(chuàng)作與批評的六條標準,在《古畫品錄》里提出的,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jīng)營位置、傳移模寫。

“四格”是唐代提出,宋代完善,指逸格、神格、妙格、能格。40.被稱為“六樂”或“六舞”的是:黃帝的《云門》、堯的《咸池》、舜的《大磬》(即《大韶》)、夏的《大夏》、商的《大》、周的《大武》。41.春秋戰(zhàn)國時的音樂理論專著有公孫尼的《樂記》、荀子的《樂論》等。漢代設立了專門負責樂舞的機構樂府,并有祭祀用的樂舞《安世房中歌十七章》、《郊祀歌十九章》等。魏晉南北朝時,民間音樂也出現(xiàn)了南北融合的局面,由于晉室南遷,流行在北方的相和歌南下,與南方的吳歌、西曲結合而形成清商曲。此時的音樂理論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

42.唐代“十部樂”指:清商、西涼、龜茲、扶南、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燕樂、高昌,以“燕樂”總稱其名。到唐玄宗時,燕樂的演出改為立部伎和坐部伎兩種形式。唐代著名的《破陣樂》、《霓裳羽衣曲》都曾是燕樂中的樂舞。唐代重要的音樂著作有:傳為武則天所著的《樂書要錄》、崔令欽《教坊記》、南卓《羯鼓錄》、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等,著名歌手和音樂家有:何滿子、康昆侖、段善本、雷海青、李龜年等。

43.宋代詞人大都通曉音律,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的張炎為代表,現(xiàn)在仍流傳有注明樂譜的姜夔作品。宋元時期的游藝場所有瓦舍(又叫瓦子)、勾欄。宋代的音樂專著是北宋陳的《樂書》200卷,全書包括歷代音樂論述,各種樂器、歌舞、雜樂和各種典禮,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音樂著作,反映了我國宋代以前的音樂成就。

44.明代的音樂特色是民歌,這一時期音樂理論的最高成就是朱載的《樂律全書》,書中詳細闡述了十二平均律。

45.中國古代五個音階的總稱是“五聲”,又叫“五音”,即宮、商、角、徵、羽,相當于現(xiàn)代音樂的1、2、3、5、6,是在陰陽五行學說影響下產(chǎn)生的音樂形態(tài),也是中國古代音樂和音階形式的基礎。常以“五音不全”形容某人不善唱歌。五音理論在春秋戰(zhàn)國時已經(jīng)形成。后來在角徵、羽宮之間各出一個偏音,即現(xiàn)代音樂中的4、7。這兩個音比徵和宮低半個音時,稱為變徵、變宮,排成音階為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這兩個音比角和羽高半個音時,稱為清角、閏,排成音階為宮、商、角、清角、徵、、羽、閏。

46.中國古代的樂器分為吹、拉、彈、打四大類,分別由金、石、土、木、匏、革、絲、竹八種材料制成,史稱“八音”。從樂器的發(fā)展過程看,先有打擊樂、吹奏樂,后產(chǎn)生彈弦樂,最后產(chǎn)生拉弦樂。原始社會的樂器是從勞動工具演化而來,被用來作為祭祀時為歌舞伴奏的器具,那時的樂器都用骨、木、土、石制成,如骨哨、土鼓、陶塤、石磬等。青銅器出現(xiàn)后,用銅制作樂器,如編鐘、編磬等。竹制樂器如商周時代的竽、笙等。絲制樂器都為弦樂,春秋戰(zhàn)國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秦漢后大為流行。在發(fā)展過程中,中國音樂還采用了大量外來樂器,經(jīng)過一番改造和消化,使之成為中國的樂器,如琵琶、胡琴、羯鼓等,反映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47.楹聯(lián)又叫對聯(lián),春節(jié)貼于門上叫春聯(lián),是我國的一種獨特藝術。它主要將文學(詩詞)和書法結合在一起,有時也將雕刻融合進來,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聯(lián)。我國的楹聯(lián)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山海經(jīng)》中記載東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木,樹上有神荼、郁壘二神人。一般認為,中國的第一副對聯(lián)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寫“新年納余慶,佳節(jié)號長春”。若說楹聯(lián)的形成在五代,那么其發(fā)展就在宋代,普及和興盛卻在明清兩代。對聯(lián)講求工整、對仗、平仄,所顯示的是一種整齊對稱的形式美和陰陽頓挫的韻律美,寫景狀物還要有意境美,抒懷吟志還要有哲理美,因此寫好一副對聯(lián)是很不容易的。對聯(lián)首先要上下聯(lián)字數(shù)相等,其次是詞性要相同。但也并非絕對如此,有時可酌情變通。1.[畫論]形與神的問題:

最早提出形神關系的是顧愷之的“傳神論”,但真正把這一見解加以精深發(fā)揮的是歐陽修、沈括、蘇軾等人。這一思想被齊白石所繼承和發(fā)展,他提出畫貴在似與不似之間,把繪畫的真諦說的非常明白。2.[畫論]詩情與畫意:

作為一種評畫標準,是蘇軾首先提出的

詩畫早期的結合,是畫以文學作品為題材,如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即是根據(jù)曹植《洛神賦》所創(chuàng)作的。

詩畫結合的另一種形式是王維開創(chuàng)的“畫是無聲詩,詩是有聲畫”。因此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贝撕缶统蔀橐环N評畫標準!霸娭杏挟嫛笔侵冈姷囊饩初r明如畫,“畫中有詩”是說畫中有一種詩的意境美,詩情畫意成為傳統(tǒng)美學藝術標尺之一。

3.[畫論]心師造化與遷想妙得:

這實際指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原則和創(chuàng)作方法。

“心師造化”即以造化為師。造化本指自然界,后來泛指一切客觀事物!靶膸熢旎笔悄铣悤r的姚最在《續(xù)畫品錄》首先提出來的!斑w想妙得”是唐代顧愷之首先提出來的,這是關于畫家如何體驗生活以獲得藝術構思的理論。畫家在作畫之前,首先要觀察、研究描繪的對象,深入揣摩、體會描繪對象的內(nèi)在精神和思想感情,這就叫“遷想”;在遷想的基礎上畫家逐漸了解和掌握了對象的精神氣質(zhì),經(jīng)過分析、提煉,獲得了藝術構思,這就叫“妙得”。因此,遷想妙得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活動的過程,是藝術家體驗生活,進行藝術構思的過程。它對中國畫實踐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4.[畫論]六法:

“六法”是南朝繪畫理論家謝赫提出來的繪畫創(chuàng)作與批評的六條標準。謝赫在《古畫品錄》里說,所謂“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jīng)營位置、傳移模寫。

氣韻生動:氣韻指人物的精神氣質(zhì),即顧愷之所說的神或韻,謝赫將之列為評價繪畫優(yōu)劣的第一條標準,是繪畫的要旨。

骨法用筆:指用筆的功力。中國畫向來講究筆墨,這“筆墨”二字也就包含了筆力的問題,因為運筆施墨必得以力行之,而力的大小、墨的深淺是大有講究的。

應物象形:指繪畫應按照客觀事物所具有的面貌來表現(xiàn),而不應當主觀臆造,即講究神韻不能完全脫離客觀事物本來的神態(tài)。

隨類賦彩:指繪畫中的色彩問題,即按照不同的繪畫對象表現(xiàn)不同的色彩,但它不是自然主義的表現(xiàn)色彩,而是按照事物的精神氣質(zhì)去表現(xiàn)色彩。

經(jīng)營位置:指構圖設計。中國畫的構圖與西洋畫不同,它不采取西洋畫的定點透視,而是采取散點透視,講求疏密聚散,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講求無畫處也是畫,畫出空白表示天空、云氣等。

傳移模寫:指臨摹畫技能,按說可不列入創(chuàng)作和評畫標準,但習慣上還是稱為“六法”。5.[畫論]四格:

“四格”是唐代才提出來的評畫標準,體現(xiàn)了中國畫的創(chuàng)作趣味,其內(nèi)容比六法要抽象得多。四格指逸格、神格、妙格、能格。

唐開元年間,張懷guan在《畫斷》中提出神、妙、能三品的標準以比較畫的優(yōu)劣。之后,朱景玄在《唐朝名畫錄序》中又增加逸品一項,并且認為“逸品”是“不拘常法”,對其他三品仍然沒有具體解釋。到宋代,黃休復在《益州名畫錄》中把逸品列為首位,并對四格逐一闡明含義。這一變化,反映了人們審美趣味的變化!耙莞瘛笔侵覆蛔⒁饫L畫的規(guī)矩,筆墨精煉,意趣出常;“神格”指形神兼?zhèn)洌⒁饷詈献匀;“妙格”指繪畫得心應手,筆墨精妙;“能格”指有功力,能生動表現(xiàn)對象物的作品。這四格長期成為欣賞文人畫的等級標準,認為富有意趣的作品才是第一流的。6.[畫論]南宗與北宗:

這是在佛教南北禪宗理論影響下形成的山水畫理論。首創(chuàng)者是明代畫家莫是龍、董其昌、陳繼儒、沈顥等人,以董其昌的影響最大。莫是龍首先提出這一概念,他說:佛教禪宗有南北二宗,唐代開始這樣區(qū)分;畫也有南北二宗,也是唐代開始這樣區(qū)分,但人并不分南北。北宗是李思訓、李道昭父子,畫法是著色山水,下傳至宋代趙伯駒、馬遠、夏;南宗是王維,畫法是筆墨渲染,下傳到荊浩、關同、范寬、董源、巨然及元代四大家。董其昌等人進一步發(fā)揮這一觀點,認為南宗是文人畫,北宗是非文人畫。就其理論依據(jù)來看,實則是因為南禪主張頓悟,追求淡遠,適合士大夫們的心理要求;而北禪主張漸悟,追求深透,不太適合文人們的口味。但南北二宗的繪畫理論,只是講了兩種不同的畫風,而不是不同的畫法,實際上南北二宗的畫家里,風格也并不統(tǒng)一,所以用南北二宗來區(qū)別中國山水畫的觀點是并不切合實際的。

7.燕樂:即宮廷宴飲之樂。唐朝建立后沿襲隋制,奏“九部樂”:清商、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即文康),后來刪禮畢而增燕樂,列為第一;改天竺為扶南,仍合九部之數(shù),到唐太宗平定高昌,收高昌樂合為“十部樂”,以“燕樂”總稱其名。到唐玄宗時,燕樂的演出改為“立部伎”和“坐部伎”。8.曲子:指配詞演唱的歌曲;所配的歌詞稱為“曲子詞”。它是市民生活的產(chǎn)物,“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配以長短句的歌詞,以通俗流暢的語言和活潑多樣的節(jié)奏,演唱于歌樓舞肆之間,贏得大多數(shù)市民及出入歌樓舞肆的貴公子和士大夫們的歡迎,后經(jīng)文人加工,形成宋代詩歌的主要創(chuàng)作形式。

9.變文:變文是一種說唱藝術,它起于佛教的講經(jīng)宣傳。佛教為了擴大影響,取民間說唱形式宣揚佛教故事而形成一種新的音樂文化,并由寺院走向民間。變文內(nèi)容有故事情節(jié),演唱時講究音律節(jié)拍,很受人們的歡迎,后來發(fā)展為宋元時的“諸宮調(diào)”。

10三分損益法:是古代確定準律的方法,即把一根弦分為三段,去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二,用它振動所發(fā)出的音比原來全長所發(fā)的音高出純五度,這叫“三分損一”;相反,將弦分成三段,增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四,該弦發(fā)出的音比原來低出純四度,這叫“三分益一”,合為“三分損益法”。此法產(chǎn)生于春秋戰(zhàn)國,最早記載見于《管子地員篇》。

11十二律:這是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等的半音,因此,一個律也就是一個分割的半音,每一個律都有一個名稱,由低至高為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侶、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奇數(shù)各律稱“律”,偶數(shù)各律稱“呂”。這一律制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已經(jīng)形成,以后歷代以此固定音高,形成各種不同的調(diào)式,如同現(xiàn)在的D大調(diào)、C大調(diào)等。

山東省濟南市靈巖寺千佛殿的40尊羅漢彩塑更被梁啟超譽為“海內(nèi)第一名塑”。秦漢時代,出現(xiàn)了“百戲”,其中包括雜技和歌舞。秦漢時的“百戲”就是由角力相斗演變來的,漢代又稱為“角抵戲”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的特點。一、虛擬的時空環(huán)境。二、嚴格的表演程式。三、夸張的藝術形象。

一切藝術都有夸張,戲曲也不例外。但戲曲的夸張主要在形象。比如臉譜就是一種極度的夸張,忠義、寬厚的人用紅臉,正直、嚴肅的人用黑臉,穩(wěn)重、正義的人用紫臉,內(nèi)有心計的人用黃臉,桀驁不馴的人用藍臉,勇猛、暴躁的人用綠臉,奸詐、多疑的人用白臉,滑稽可笑的人用丑角臉,

東晉時的顧愷之是人物畫大師,以畫絕、才絕、癡絕被稱為“三絕”。他畫的線條猶如青蠶吐絲,很富于表現(xiàn)力和韻律感。他有意識的追求“傳神”效果,極注意刻畫人物的神態(tài),并總結出“傳神寫照,正在阿睹中”的繪畫理論,給后世繪畫藝術以重大影響,其作品有《女史箴圖卷》和《洛神賦圖卷》等。另一位大畫家是張僧繇,“畫龍點睛”的故事就是指他,他在技法上善于革新,創(chuàng)造了一種只用彩色而不用墨骨的“沒骨法”,以色彩深淺增強立體效果。據(jù)傳他曾為建康一座新寺作花卉圖案,因色彩深淺而有凹凸不平的立體感,寺名遂稱“凹凸寺”,他畫的圖案被稱為“凹凸花”。另一位畫家是陸探微,所畫人物極重筆法,描線如刀刻一般,這三個人合稱“六朝三杰”。著名畫家有隋代的展子虔,現(xiàn)存作品《游春圖卷》采用青綠重彩渲染春天的氣氛,表現(xiàn)出蒼茫的山水煙景。這幅畫解決了山水畫的空間遠近關系問題,使山水畫從原來“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幼稚階段,達到和諧自然的成熟。

閻立本父子兄弟三人(父閻毗、兄閻立德)為唐初著名畫家,其中以立本成就最高。其畫跡流傳到今天的還有《歷代帝王圖》、《步輦圖》等七、八種之多。其中《歷代帝王圖》畫了由漢至隋的13個帝王肖像,以人物面部的特征,揭示人物的精神狀態(tài)。而《步輦圖》則反映了文成公主與藏王松贊干布聯(lián)姻的歷史事件,畫中描繪了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的情景。

唐代中期的畫家吳道子被尊為“畫圣”,他一生主要創(chuàng)作壁畫,作品數(shù)量很多,但沒有一幅相同。他在藝術上的貢獻是發(fā)展“線描”,創(chuàng)造了“蘭葉描”的線型,豐富了線條在中國畫中的表現(xiàn)力。相傳他畫成《地獄變相圖》以后,京師的屠宰戶們紛紛改業(yè)。其繪畫真跡沒有流傳下來,今有宋人摹畫的《送子天王圖卷》比較接近原著,“吳帶當風”。吳道子之后有張萱和周,都是描繪貴族生活的能手。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宋徽宗摹本)、周的《簪花仕女圖》是他們的代表作。在二人的影響下,形成了仕女畫這一畫科。

唐代山水畫的代表人物是李思訓、李道昭父子和王維。二李父子喜歡用強烈而又鮮明的色彩,創(chuàng)造了一套青綠著色的方法,畫面金碧輝煌,世稱“金碧山水”。王維則另辟蹊徑,從抒情的角度描繪山水,把淡泊恬靜的詩意展現(xiàn)在畫面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濃淡表現(xiàn)山水的神韻,被稱為“水墨山水”

花鳥畫從最初的工藝裝飾演變成獨立的畫科,五代即花鳥畫的成熟階段。西蜀畫家以黃筌、黃居父子為代表。二黃的花鳥畫采用勾線填色的技法,稱為“勾勒法”,其畫風稱為“黃體”,演變?yōu)楹髞淼墓すP畫;江南以徐熙為代表,他的花鳥畫直接用色彩點染,不用墨筆勾勒,稱為“沒骨法”,其畫風稱為“徐體”,演變?yōu)楹笫赖膶懸猱嫛?/p>

宋代繪畫繼續(xù)發(fā)展。由于帝王將相及地方官吏們富于文化教養(yǎng),追求更高的藝術享受,因而使繪畫藝術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同時由于城市市民階層的興起和商業(yè)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給繪畫藝術開辟了新的天地。朝廷在宮內(nèi)設立了翰林圖畫院,以科舉考試吸收畫家,形成“院體畫”,其特點是嚴密精細,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觀賞,題材多為山水、花鳥。宋徽宗趙佶是院體畫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芙蓉錦雞圖》等,其花鳥畫尤為突出,風格工整艷麗、高貴優(yōu)美。另一方面是反映社會生活的風俗畫大量出現(xiàn),舉世聞名的《清明上河圖》就是由宋代畫家張擇端創(chuàng)作的。

宋代的大畫家李公麟,擅長人物畫,他畫的人物能區(qū)別面貌、性格、年齡,現(xiàn)存作品有《五馬圖》、《維摩居士像》、《免胄圖》等。米芾、米友仁父子,趙伯駒、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多以山水畫、花鳥畫聞名!袄、劉、馬、夏”被稱為南宋畫院四大家。其中馬、夏二人創(chuàng)立“水墨蒼勁”的畫風,善于利用畫面的空白,表現(xiàn)畫外之意。馬遠的畫集中于一角,夏的畫集中于半邊,世稱“馬一角、夏半邊”。在花鳥畫方面,宋代還興起了以梅蘭竹菊為題材的“四君子畫”,這些畫借物抒情,表現(xiàn)文人的節(jié)操和雅趣,代表畫家有文同、蘇軾、鄭思肖、楊無咎等。

元代繪畫更注意表達藝術家的情緒意興,突出展示個人思想、感情的色彩,因此,山水花鳥注重水墨寫意,“四君子畫”大為流行。為了充分表達畫家的情趣,作者往往畫面題詩,以詩文點醒畫意,書法、繪畫相映成趣,形成文人畫的獨特意味,這一特點迄今如此。倪瓚、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被稱為“元代四大家”。

明代繪畫直到中葉以后才有生氣,這是因為這一階段的學術比較活躍,畫家們以自己的獨特創(chuàng)造,推動了花鳥畫的發(fā)展。著名作家有被稱為“吳派四大家”的文征明、沈周、仇英、唐寅,都以水墨寫意見長。他們的繼起者有董其昌、陳繼儒等人又各成支派,稱為“華亭派”、“蘇松派”。此外,還有以戴進為代表的“浙派”,以吳偉為代表的“江夏派”等。但明代寫意花鳥畫的大師當推徐渭,他放筆縱橫,水墨淋漓,隨意揮灑,不拘成法,真正發(fā)揮了中國畫中的筆墨趣味,被稱為“大寫意”畫家。他甚至大膽創(chuàng)造,用潑墨勾染的技法畫牡丹,。明末的大畫家中陳洪綬(老蓮),擅長人物畫,形象夸張變形,高度概括,以表現(xiàn)人物的個性。

清代繪畫受統(tǒng)治者高壓政策的鉗制,形成一種仿古的風氣。另有一些人則逃避現(xiàn)實,消極反抗,以一種怪異的風格出現(xiàn)。前者以王時敏、王鑒、王、王原祁、吳歷、惲格為代表,習稱“清初六家”,后者則以石濤、八大山人為代表。他們手法夸張,形象怪異,用山水花鳥抒發(fā)內(nèi)心的幽憤!皳P州八怪”(李[魚單]、金農(nóng)、羅聘、鄭燮、閔貞、汪士慎、高翔、黃慎;或有李方膺而無閔貞)繼承了他們的精神,反對仿古的正統(tǒng)派,主張藝術革新,表現(xiàn)個性,藝術上構圖簡練,造型突兀,畫面奇特,筆法剛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貌,被視為“怪”。但正是這種突破傳統(tǒng)的精神,才能把藝術推向前進。清代末年,在江浙、上海出現(xiàn)了許多有名的畫家,顯示了江南文化的昌盛

,其中最有名的是四任(任熊、任薰、任頤、任預)和吳昌碩。四任中的任頤(即任伯年)和吳昌碩是這一時期的杰出代表。任伯年的山水、花草、人物,無一不精;吳昌碩則把書法、繪畫、金石篆刻結合在一起,卓然成一大家!拔逅摹毙挛幕\用以后,西洋畫開始流行,中西繪畫相互影響,中國畫進入新的階段。這期間,齊白石承先啟后,徐悲鴻中西融合,陳衡恪、黃賓虹各有特色,影響了今天的畫壇。

琵琶:亦作批把,彈弦樂器,種類很多。一類是秦琵琶,是由中國古樂器演變而來,但也受了胡樂的影響。其形狀為圓體直柄、四弦、12柱(音位),后因魏晉“竹林七賢”之一阮咸彈奏此器,稱之為“阮咸”,

中唐嚴維八人:東,西;步月,尋溪;鳥已宿,猿又啼;狂流礙石,迸筍穿溪;望望人煙遠,行行蘿徑迷;探題只應盡墨,持贈更欲封泥;松下流時何歲月,云中幽處屢攀躋;乘興不知山路遠近,緣情莫問日過高低;靜聽林下潺潺是湍瀨,厭向城中喧喧多鼓鼙。蘇軾: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朱熹: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圣賢心。趙孟: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趙孟: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lián)P州第一樓。

世界上最早的民俗學著作是東漢末年應劭所寫的《風俗通義》。2.陸羽茶經(jīng)元亮酒,韋家食譜步兵廚。

3.世界三大飲料是茶、咖啡、可可。世界飲茶發(fā)源于中國,中國飲茶發(fā)源于四川。4.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茶葉專著。陸羽,字鴻漸,被尊為“茶圣”、“茶仙”。宋代書法家蔡襄著有《茶錄》一書,記述了宋代流行的多種名茶。5.傳說造酒的人是儀狄和杜康。魏晉時的劉伶曾寫《酒德頌》,以飲酒為德。傳說《尚書酒誥》是周成王的禁酒令。

6.世界上最古老的烹調(diào)理論保存在《呂氏春秋本味篇》中。魏晉南北朝時的飲食專著有西晉的《安平公食學》、南齊的《食珍錄》、北齊的《食經(jīng)》等!绊f家食譜”指唐代韋巨源所著《食譜》。明代飲食專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袁枚的《隨園食單》,對烹調(diào)技藝提出了許多高明見解。

7.中國的“八大菜系”指:魯、川、粵、閩、蘇、浙、皖、湘!八拇蟛讼怠敝隔敗⒋、淮、粵。以風味小吃聞名的菜系是川菜。魯菜中最具特色的是宮廷菜。魯菜是“貴”菜,淮揚菜是“富”菜。北京烤鴨屬魯菜,麻婆豆腐屬川菜。8.一般來說,服飾主要有三個作用:御寒、遮羞、裝飾。9.唐代把顏色引入服飾等級制度,規(guī)定皇帝著黃色,親王及三品以上官員著紫色,五品以上著緋色,五品以下著青、綠,士兵著皂色,未入仕途的士子和百姓著白色。唐代還以所佩帶來區(qū)分等級,宋代則以金魚袋。10.明代官員的等級可以從補子看出來,規(guī)定公侯、駙馬、伯繡麒麟、白澤;文官用鳥,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鷴(白雉)、六品鷺鷥、七品[氵束鳥](紫鴛鴦)、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風憲官(執(zhí)法官)獬豸;武官用獸,一二品獅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并佩牙牌代替魚袋。

11.媒人的最早產(chǎn)生,大約在周代。從周代起,規(guī)定嫁娶時須行“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直到明英宗時才命令廢止宮女殉葬制度。

13.漢族主要流行土葬,另外也有火葬。但中國的儒學重視倫理道德,認為火葬有礙孝道,所以封建統(tǒng)治者還是明令禁止火葬。我國古代還有石棺葬、懸棺葬。另外,還有藏族地區(qū)流行的天葬,即將尸體送到天葬場肢解后,讓鷹鷲吃光,因此又叫鳥葬。古代的瑤族還實行過水葬,即將尸體投入江河之中。14.“四靈”指麟、鳳、龍、龜。

15.我國最大、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春節(jié),又稱年節(jié),古稱元日、元旦、三元(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等。過節(jié)時的習俗有“潔祀祖禰”、“進酒降神”。中國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春節(jié)、端午、中秋。

16.中國傳統(tǒng)方位喜歡正南而不喜歡正北;傳統(tǒng)顏色喜歡黃色和紅色而不喜歡白色和黑色。

17.中國傳統(tǒng)上以南向為主位、正位和尊位,其次為東向,再次為北向,最次為西向。黃色自古為帝王壟斷,成為皇家的專用色。紅色也是顯貴的標志,有“朱門、朱衣、朱軒、朱輪”等。紅色還是喜慶的象征。白色則被認為是兇色,多與死亡、喪事聯(lián)系在一起,壞女人被稱為“白虎星”;閱蚀笫卤环Q為“紅白大事”。

18.諱有國諱和家諱兩種。避諱的方法有改字法、空字法、缺筆法。另外封建社會還有“避嫌名”之說。

青海的土族,在解放前還流行“戴天頭”的婚俗,即女子到15歲,在除夕與天結為夫妻,此后性生活即可自由,生下子女歸女家。這也是原始群婚的遺風。

原始群婚:遠古時代的一種婚姻方式,人類群居野處,男女混雜,是一種非;靵y而又自由的性關系,實際上并沒有什么婚姻概念。在我國臺灣附近的蘭嶼島上還留有原始群婚的遺存。青海的土族,在解放前還流行“戴天頭”的婚俗,即女子到15歲,在除夕與天結為夫妻,此后性生活即可自由,生下子女歸女家。這也是原始群婚的遺風。類似的群婚遺跡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民族中也先后存在過,但從整體上說,我國約在距今20-3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就結束了原始群婚階段而進入了血緣群婚階段。3.血緣群婚:是由血緣關系構成的一種群婚現(xiàn)象。它的特點是在同血緣的氏族內(nèi),相同輩分的男女互為夫妻,即所有的祖父、祖母,所有的父親、母親,所有兄弟姐妹按輩數(shù)互為夫妻,只要是同輩男女都可以自由的發(fā)生性關系,但排斥祖孫之間、雙親和子女之間的性關系。這種血緣群婚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可以找到一些蹤跡,如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等。我國的其他少數(shù)民族,也有兄妹成婚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血緣婚姻的危害并逐漸產(chǎn)生明確的婚禁,即禁止一切血緣親屬間的性關系,而到血緣以外的氏族集團尋找婚姻對象,由此出現(xiàn)了氏族間的“對偶婚”。3.對偶婚:即古代所說的“同姓不婚”。人們認識到血緣婚姻的危害后,禁止一切血緣親屬間的性關系,而到血緣以外的氏族集團尋找婚姻對象,于是出現(xiàn)了氏族間的對偶婚。其特點是:非同一血緣氏族的男女方得婚配;男女間的結合尚不固定,沒有嚴格的排他性,男可以多妻,女也可以多夫,但有一點是主要的,即都是男子出嫁到女方氏族,子女歸女方,從母姓,血統(tǒng)按母系計算,財產(chǎn)由女子繼承。按照當時氏族的習慣,對偶婚的男女雙方死后各葬于本氏族的墓地。這就是母系氏族社會。在我國大約是舊石器時代晚期一直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五萬年到五千年左右。但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一些少數(shù)民族中,直到解放前還保留對偶婚的殘余形態(tài),如瑤族男子的“上門婚”、傣族男子的“入寮婚”和獨龍族的“伯惹婚”,其特點多是男子出嫁、女子娶親,男子在家勞動,女子外出謀生,所生子女歸女家。其婚姻關系也不固定,只要叫人作個證明,雙方就可以離異。在神話傳說中,堯把娥皇、女英二女嫁給舜,是對偶婚晚期向一夫一妻過渡的一種形態(tài)。

4.一夫一妻制:是對偶婚的進一步發(fā)展。我國的“婚姻”概念也是在這個階段產(chǎn)生的。這一婚姻狀態(tài)從仰韶文化中晚期到龍山文化時期開始出現(xiàn)和發(fā)展,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包括了整個父權時代和剛剛開始的男女平等的時代。但是,父權制度的確立,就是女子地位的下降。一旦奴隸制度形成,婦女首先成為奴隸主掠奪和占有的對象。這些掠奪來的婦女只供奴隸主玩弄,而且還得服苦役,所以“奴”字帶“女”字旁,而“奴隸”一詞的本義正是隸屬于他人的女子。從奴隸社會一直到解放前,表面上是一夫一妻制,實際上是一夫多妻制;或者說勞動人民是一夫一妻制,剝削階級是一夫多妻制。在帝王那里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和數(shù)不清的宮女,在公侯那里是夫人姬妾,在官僚富豪那里則是妻妾侍女。這時的婦女已完全是男子的附屬品了。5.六禮:從周代起,規(guī)定嫁娶時須行“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凹{采”是男方聘媒到女方說親,并向女方送禮。禮物是大雁,因為男屬陽,女屬陰,大雁南遷北返順乎陰陽,象征男女和順;同時還因雁雌雄固定,有類夫妻,一只先死,另一只不再擇偶,象征愛情堅貞。后世因雁捕獲不易,改用雞、鴨、鵝代替!皢柮笔悄蟹脚扇怂托沤o女方,求問對方的名字及出生年月,女方復信具告!凹{吉”是問名之后將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通過巫師卜卦,卜得吉利就可相配;卜得兇兆,雙方告吹。古人迷信,這一禮至關重要!凹{征”是經(jīng)占卜可以成婚,由男方給女方正式下聘禮,歷代禮物不同,不外是金銀布帛茶。女方受得聘禮,婚事就算定了!罢埰凇笔钦埼讕熯x一吉日,經(jīng)雙方議定嫁娶的日子!坝H迎”就是成親那天,新浪奉父母之命親自到女家迎娶;氐侥屑液缶鸵e行結婚儀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最后飲合巹酒(或交杯酒),后來又發(fā)展成結髻的儀式,即夫妻并座,將二人一縷頭發(fā)束在一起,“結發(fā)夫妻”一詞由此而來。漢代以前,婚禮并不熱鬧,漢代以后日趨排場。

6.轉(zhuǎn)房婚:其形式主要是兄死,弟以嫂為妻;姐死,妹代姐為妻;父死,子以異母為妻。在西南地區(qū)的怒族、彝族、佤族、獨龍族、阿昌族、苗族和東北的鄂倫春族、鄂溫克族等,都曾較長時間的流行過“轉(zhuǎn)房婚”。昭君出塞時候的匈奴就是通行轉(zhuǎn)房婚,昭君先后嫁給呼韓邪和呼韓邪的長子。這種轉(zhuǎn)房婚帶有“群婚”的遺風。7.阿注婚:流行于云南瀘沽湖畔的一支納西族和一支普米族。“阿注”是納西語,意為伴侶、朋友。只要不是同一母系血統(tǒng)成員及其后裔,都可以互為阿注。他們之間的性關系非常自由,不用聘媒送禮,文雅的只用目光示意,粗俗的可以直接要求。到晚上,男阿注就到女阿注的專用房里過夜,天明趕回家去勞動。這種阿注關系可以三五日,也可以終生。但每人除了一個長期阿注外,還有許多臨時阿注。所生子女不知其父,都歸母家。這是古代對偶婚的遺風。

8.搶奪婚:云南地區(qū)的景頗族、傈僳族、傣族、苗族都曾實行過搶奪婚。它是男子通過搶奪手段與女子成婚。事實上,中國原始社會末期到奴隸社會初期確實存在過搶奪婚。但后來的搶奪婚有真假之分。真搶是官富之家搶奪民女,這是階級壓迫的表現(xiàn),而不是民俗。假搶則只是形式,在此以前,雙方早已換過婚禮,選定成親日子,但在迎親那天,男方還是要組織一幫人,隱蔽在約定的地點,等到新娘一到,一擁而上,捆綁回家,新娘則大呼救命,女方家人假追一通。也有的地方,雙方真打,但都不會傷命,男方失敗,賠罪了事。

9.石棺葬:起源于古人對石的崇拜,就是用石板或石塊構成長方形的棺材,置于地面,即為墓地。采用這一葬法的并非同一個民族,地區(qū)也主要集中在東北的松花江流域、四川西部的岷江和金沙江以及云南境內(nèi)的一些地方,而時間的跨度起于商周,盛行于戰(zhàn)國到兩漢,延續(xù)到明代。今天可見到的石棺,著名的有兩處,一處是四川省蘆山縣的王暉石棺,一處是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陳異叔石棺。10懸棺葬:就是把棺木高高懸于崖壁的木樁上或洞穴里。這種懸棺葬在福建省武夷山,江西省貴溪市和四川省興文縣、珙縣地區(qū)都有發(fā)現(xiàn)。武夷山懸棺據(jù)科學測定已有3800年之久。這些懸棺離地面有的幾十米,有的上百米。懸棺形似小船。四川的懸棺是古代巴蜀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bo人的葬俗遺物,多數(shù)置棺于崖壁木樁上。據(jù)認為,采用這一葬法的少數(shù)民族,迷信靈魂升天,認為把棺木放得越高,靈魂就越容易升天。在入主中原的少數(shù)民族帝王中,只有元代帝王保留了蒙古族的葬法,“貴族死后不起墳,葬畢使馬蹂之使平,殺駱駝于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春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野,人莫知也”,所以中國找不到元陵,天江西廬山谷簾泉在廬山康王谷,陸羽評定。與廬山云霧茶相配,其味甚妙下江蘇鎮(zhèn)江中冷在鎮(zhèn)江金山公園西面,劉伯芻評定。水質(zhì)甘冽醇厚,表面張力第泉,即古長江南很大,泡茶效果極佳一零水泉北京玉泉在西郊玉泉山,乾隆皇帝評定。元代以來被定為宮廷用水,煎茶、釀酒均好山東濟南趵突泉在濟南市西門橋附近,為濟南七十二泉之首,乾隆評定。相傳乾隆至此,見泉水趵突,脫口加封為“天下第一泉”天下江蘇無錫惠山泉在無錫市錫惠公園,陸羽評定,因此又叫“陸子泉”。阿炳《二第二泉映月》即誕生與此泉湖北蘄水蘭溪泉在今浠水縣,陸羽評定,又叫“陸羽茶泉”,配湖北“老青茶”天下味道最佳第三江蘇蘇州陸羽井在蘇州虎丘山,傳為陸羽開鑿,劉伯芻等人評定,配以太湖碧泉螺春最好浙江杭州虎跑泉與龍井茶相配,稱為“西湖雙絕”湖北宜昌黃牛泉二泉不在一處,但地質(zhì)結構相同,出于同一水源。陸羽評定。天下湖北宜昌哈馬泉葛洲壩建成州,蛤蟆泉已沉入江中第四湖北秭歸香溪水在秭歸縣香溪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傳為陸羽評定泉江西上饒陸羽泉在上饒市第一中學內(nèi),舊為廣教寺,陸羽曾在此隱居多年,泉為陸羽所鑿天下蘇州憨憨泉又名觀音泉,陸羽評定第五泉天下江西廬山招隱泉陸羽評定第六泉

即男女定親后,男方用茶給女方送聘禮,叫作“下茶”;女方接受聘禮,叫作“受茶”。古人認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

商湯的宰相伊尹就是庖正出身。西周王室設有十分龐大和分工細致的膳食管理機構,并且有專門管理冷藏的“凌人”,有一種銅制的“冰鑒”實際上就是當時的冰箱

八大菜系:魯、川、粵、閩、蘇、浙、皖、湘四大菜系:魯、川、淮、粵

魯菜:歷史悠久,流傳很廣,是齊魯文化的結晶。傳入北京地區(qū)后,由于北京是遼元以來的京師重地,很快進入宮廷,與大漠風味和其他風味融合吸收,形成北京地區(qū)的宮廷菜。北京烤鴨就是源于山東。宮廷菜風格高貴,是一種“貴”菜,“滿漢全席”、“全羊席”、“全鴨席”、燕窩、魚翅、魚肚等都是席上珍品。

淮揚菜:發(fā)源地為淮陽蘇州一帶,這里商賈云集,富庶繁華,同時物產(chǎn)豐富,號稱“魚米之鄉(xiāng)”,因此,菜肴制作講究富麗,是一種“富”菜。它刀工精細,色澤鮮麗,本味不變,濃而不膩。

川菜:比較接近大眾,家常氣息較濃,調(diào)味多種多樣,尤以風味小吃著稱于世。它雖然也有高檔菜肴,但多數(shù)能雅俗共賞,麻婆豆腐也可入席。

粵菜:由于地處南海大門,自古為海外通商口岸,在飲食方面受外國影響較久,吃的領域比較廣泛,中原地區(qū)不敢入口的貓、蛇、鼠等,均可上席,風格大膽怪異。。到戰(zhàn)國后期流行“胡服”,這是趙武靈王習“胡服騎射”的結果。這種服裝上身為筒袖短上衣,下身為褲,腰間系皮帶,穿起來活動方便,騎射靈敏?梢哉f,這是中國服飾史上第一次有意義的革新。

蘇軾更是愛竹成癖,還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唐代張九齡《和黃門盧侍郎詠竹》:高節(jié)人相重,虛心世所知。女詩人薛濤愛竹,以詩寫竹名重一時,其《酬人雨后習玩竹》:眾類亦云茂,虛心寧自持。

蘇軾的表兄文同(字與可),是一位畫竹能手,其《墨竹圖》為傳世奇作。“胸有成竹”就是他的畫竹理論之一。元代張載《題墨竹》:風味既淡泊,顏色不為媚。孤生崖谷間,有此凌云氣。寫出了竹子的四種品性,淡泊、清高、自持、正直,都具有中國文人的精神追求。

清代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把竹的品格與精神發(fā)揮的更為深廣,而且是將人與竹、竹與畫融為一體!扒镲L昨夜渡瀟湘,觸石穿林慣做狂。唯有竹枝渾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場!薄把谬S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薄盀跫啍S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魚竿。”“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梅:

古代又叫[上下]、nan、mei,在《周禮》、《詩經(jīng)》里都有記載。在春秋時候人們已經(jīng)認為梅花是最好的花卉之一。中國人喜歡它,主要是因為它花姿秀雅,風韻迷人,品格高尚,節(jié)操凝重;因為它的特點是耐嚴寒、報早春、有清香。古人以“梅蘭竹菊”為“四君子”,以“松竹梅”為“歲寒三友”。古人還把梅花的五瓣比喻為福、壽、康寧、好德、善終等人生五福,因此民間常在新春之際貼一個“梅開五!钡臋M額。梅花從宋代開始大量在南方繁殖起來,逐漸形成許多人工梅林。據(jù)范成大《梅譜》記載,當時的梅花已經(jīng)有一百種左右。正是從宋代以后描寫梅花的詩畫日益增多。北宋詩人林逋(林和靖)梅妻鶴子。但也是在宋代以后,文人雅士們對梅花的審美意識逐漸發(fā)生了問題,認為梅“以曲為美,直則無枝;以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tài)”,花匠們投其所好,故意把梅花加工成曲、、疏的病梅,以求重價,梅因此失去了自然美。龔自珍專辟病梅館,以療病梅,并寫了《病梅館記》。王安石《梅花》: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陸游《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林逋《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古代清明節(jié)還有插柳的風俗。這是因為春秋時期晉文公的謀士介之推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為逼他出來,下令放火燒山,結果介之推與其母合抱一棵柳樹而死。人們?yōu)榧o念他,就在清明節(jié)這天在門上插柳。牡丹:

素稱“天香國色”,花中之王,以其華貴雍容深得人們喜愛。但唐代以前并沒有牡丹這個專名,那時統(tǒng)稱“芍藥”,是芍藥的一種。唐代專以“木芍藥”來稱牡丹。由此可知牡丹到唐代才真正顯露出它的豐采。唐代的王公貴族無不以觀賞牡丹為熱,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沉香亭前觀賞的正是牡丹,而李白所作的《清平調(diào)》三首描寫的就是楊貴妃和牡丹。“天香國色”的美稱,也是唐文宗和大臣們在一次牡丹觀賞會上,從中書舍人李正封的詩里總結出來的:“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卑拙右椎摹顿I花》則把長安富人熱愛牡丹的盛況和窮奢極欲的生活全寫出來了,“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對這種現(xiàn)象譏諷的同時,也揭露了社會矛盾的某些本質(zhì)方面。以后以洛陽的牡丹最負盛名,所以歐陽修詩云:“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相傳洛陽牡丹本在長安,一日寒冬,武則天傳旨:“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氝B夜發(fā),莫待曉風吹。”次日百花俱放,唯獨牡丹不開。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貶往洛陽。想不到洛陽水土最適宜花木生長。到了宋代有“姚黃、魏紫”等名貴品種。明代中葉以后,山東曹州(今菏澤市)牡丹興盛起來,現(xiàn)與洛陽為兩大牡丹觀賞地。從歷代過節(jié)情況來看,年節(jié)風俗活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潔祀祖禰,包括拜天地、祭祖宗及家人親友間的拜年活動,主要表達人們對天地養(yǎng)育之恩的謝意,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對鄉(xiāng)親鄰里的祝賀,是中華民族重視倫理人情的體現(xiàn),也是宗法觀念在人們心理上的反映。二、進酒降神,如放爆竹、貼春聯(lián)、喝椒柏酒、跳灶神之類。放爆竹始于漢代,南北朝時已成為歲時風俗。初時只是火燒竹子,故稱“爆竹”,后將火藥裝入竹筒,宋代以后普遍改用鞭炮。春聯(lián)最初是桃符,上畫神荼、郁壘二神以驅(qū)鬼,五代以后演變?yōu)榇郝?lián),但門神并不廢。大抵說來,由漢至唐,門神為神荼、郁壘,是傳說中統(tǒng)制百鬼之官;唐末五代,門神變?yōu)殓娯。宋末以后,以秦瓊、尉遲恭為門神。喝椒柏酒據(jù)說可以消災滅病,健康長壽。舊時過年,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叫作過小年,實際是年節(jié)的準備工作。燈節(jié):

即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jié),或稱元宵節(jié)。起源于古代的祭祀遺風,跟天地崇拜有一定關系。漢武帝曾于正月上辛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神,從昏祭到明,史家認為這是燈節(jié)的源頭。太一神,又稱太乙、泰一,是遠古時的太陽神,是天神中最尊貴者,所以漢代以隆重的儀式祭之。佛教傳入中國以后,給中國節(jié)俗以一定影響。燈節(jié)就接受了這種影響。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曾效仿印度佛教的做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夜在宮廷寺院燃燈禮佛。這樣,中國的仙道思想與印度的佛教禮儀相結合而成燈節(jié),到唐代以后十分盛行,到正月十五日夜,士族庶民,家家掛燈,燈火輝煌,晝夜通明。

三月三:由古“上巳節(jié)”演變而來。這一天,男女老少都到郊外水邊嬉戲,以消災解難,古代管這一活動叫“修禊”,也叫“禊祭”。史載春秋時的鄭國已有此風俗。王羲之的《蘭亭序》是這一活動的真實紀錄。這一活動雖然是為了避兇就吉,但從“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的實際效果來看,無疑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旅游活動,大大有益于身心健康。這一活動中的“流杯曲水”或“曲水流觴”,一直是上巳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其流杯曲水的亭子,后世稱為“禊賞亭”或“流杯亭”,在北京有四處:中南海流水音、故宮乾隆花園禊賞亭、恭王府流杯亭、潭柘寺猗犴亭(俗稱流杯亭)。

清明節(jié):與古時“寒食節(jié)”相合而成。時間一般在冬至后第105天,正好是農(nóng)歷三月上旬,公歷四月五日前后。在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它是惟一同節(jié)氣合一的節(jié)日。“清明”之意為天清氣明。相傳大禹治水之后,天下太平,萬民以清明頌之。后制歷律,定二十四節(jié)氣,三月的第一個節(jié)氣為清明,意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此時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是開始春耕春種的時候了,所以,清明節(jié)最初是個農(nóng)耕節(jié)。因相傳晉文公的謀臣介之推在清明前一日(或說前二日)同他母親被焚死綿山,太原一帶人民為紀念他而禁火一個月(后改為三日),只吃寒食,并紛紛往綿山之推墓祭祀,形成寒食節(jié)。上墳祭祀的禮儀與人們掃墓祭祖的風俗相結合,融入清明節(jié)的活動內(nèi)容。大約到唐代,清明節(jié)與寒食節(jié)已合二為一。清明除掃墓以外,人們還喜歡到郊外踏青,實則是今天的春游。這一活動唐代已盛。明清時代的北京人踏青,還折柳佩帶,據(jù)說可免毒害。清明節(jié)的另一活動是蕩秋千。秋千本名,是春秋時期北方山戎族的一項習武活動,后傳入中原,演變?yōu)閵蕵坊顒印h武帝于宮中祝壽,祈求千秋萬歲,讓宮女們蕩之為嬉,為避諱,倒念為“秋千”。唐宋時極為盛行。唐玄宗天寶年間,每年清明節(jié)都在宮中樹起秋千架,讓嬪妃宮女們盡情玩樂,由于她們身輕如燕,彩衣翩翩,讓人有升天之感,唐玄宗稱之為“半仙之戲”。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其起源說法不一。有的說源自吳越地區(qū)的龍圖騰崇拜;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有的說是源于夏至;有的認為五月初五是個“惡日”,端午節(jié)的活動是為了辟邪驅(qū)惡,等等。這幾種說法各有道理。極有可能就是這眾多因素的融合,因出于對屈原的懷念和同情,把節(jié)日的活動都附會到他的身上。據(jù)湖南一帶相傳,屈原于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而死,當?shù)厝藶榱藫尵人瑒澲瑺幭嗲巴,后世演化為龍舟競渡;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不受損害,人們用箬葉包了米喂魚,成為后來的節(jié)日食品粽子。從有關的史籍記載看,端午節(jié)在秦漢間已經(jīng)形成,但兩漢的端午風俗主要還是辟惡,其辦法是用青、赤、黃、白、黑五色彩線合成細縷,系于臂上,稱為“長命縷”或“續(xù)命縷”。到隋唐時代的端午節(jié)已少辟惡氣氛而多歡樂景象,龍舟競渡盛于一時,尤以今湖南一帶為盛。宋代的端午節(jié)又融入道教影響,作天師泥像掛于門戶之上,其中也含驅(qū)邪的意思。由于五月初五已入初夏,后來的節(jié)俗中又加入許多夏令衛(wèi)生保健的內(nèi)容,如明代盛行用雄黃畫額,涂耳鼻,節(jié)前打掃屋子,灑雄黃水,因為雄黃有殺蟲消毒作用。舊時,人們還喜歡在門上插艾葉,其味也有避瘟功效。我們可以把端午節(jié)看作古代的衛(wèi)生節(jié)。乞巧節(jié):即七月七日,古代又稱“七夕”。臘八節(jié):即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這是受佛教影響而形成的一個節(jié)日。佛教稱之為“成道節(jié)”。三”不僅表示“二加一”和概數(shù)“多”,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妙用:以政治結構而言:三公:司馬、司徒、司空(或太師、太傅、太保);三少:少師、少傅、少保;三臺:漢代稱尚書臺、御史臺、謁者臺;三。禾拼Q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

在軍事編制上:三軍:上、中、下(或左、中、右)三軍,以中軍統(tǒng)帥為全軍統(tǒng)帥;三輔:古代京師的軍政設置,漢代開始有左內(nèi)史、右內(nèi)史和主爵都尉三人掌管,因此記載漢長安情況的書稱為《三輔黃圖》;三衙:宋代統(tǒng)領宮廷禁軍由殿前司、侍衛(wèi)親軍馬軍司和侍衛(wèi)親軍步軍司等三個機構指揮。

在法律上:稱審理訴訟,經(jīng)三訊而后判決為“三刺”;規(guī)定可以減刑的條件有不識、過失、遺忘三種,稱為“三宥”;規(guī)定可以赦免的人也有幼弱、老耄和蠢愚三種,稱為“三赦”;甚至京劇《玉堂春》里的蘇三在最后平反時,也要經(jīng)過三級官吏的共審,稱為“三堂會審”。

在教育上:唐代稱國子學、太學、四門學為“三學”,稱弘文館、崇文館、集賢殿書院為“三館”;科舉考試要經(jīng)過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試”,錄取的人員又分為“三甲”,頭甲之中只取狀元、榜眼、探花三名。

在祭祀時:要供“三牲”牛、羊、豬,敬酒要“三獻”,行禮要“三跪”。在天文歷法方面:天空4分為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三垣”,日月星為“三光”,一年四季也分三春、三夏、三秋、三冬。

在文學藝術方面:把文章中的情、事、辭稱為“三準”;把評價藝術水平的上、中、下(或神、妙、能)稱為“三品”;把藝術家的詩書畫三種絕技稱為“三絕”;把山水畫的三種取景法稱為“三遠”(高遠、深遠、平遠);把繪畫用筆時的三種毛病稱為“三病”(腕弱筆癡曰板,心手相戾曰刻,行散不暢曰結)。在倫理道德方面:以君臣、父子、夫妻為“三綱”,以“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人生“三樂”;以“不得聞、不得學、不得行”為君子“三患”;以“友直、友諒、友多聞”為“益者三友”;以“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為“損者三友”;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孟母三遷,劉備三顧茅廬,梁山好漢三打祝家莊,唐伯虎三笑點秋香。在建筑方面:宮殿和寺廟建筑常常是左中右“三座門”,前中后“三座大殿”,皇家建筑總有上中下三大臺基。

中國人對“三”迷信的原因:

這可能與古人對客觀世界的原始認識有關四、五:

對四、五的迷信,源于對大地的崇拜,并與五行學有密切關系。九:

對“九”的迷信源于對天的崇拜,還有可能與龍圖騰有關。

,以南向、東向為尊和以紅色為貴,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以黃色為尊,則源于古代的地神崇拜。

東方為春,其帝太昊,佐神句芒;南方為夏,其帝炎帝,佐神祝融;西方為秋,其帝少昊,佐神蓐收;北方為冬,其帝顓頊,佐神玄冥。陰陽五行學說流行后,又于中央置大神黃帝,佐神后土,并以五行、五色與之相配,構成五帝五佐的體系。東方青色(蒼色),西方白色,南方紅色,北方黑色,中央黃色。古人認為,東方的青色象征萬物生長,而南方的赤色象征萬物茂盛。古書中對春夏二季的評價很高,如春天又叫“芳春、青春、陽春”;春景叫“媚景、和景、韶景”;春風叫“柔風、惠風”;春時叫“嘉時”;春辰叫“良辰”;夏天叫“朱夏、炎夏”;夏風叫“炎風”等。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中國人對南向與東向、紅色與青色產(chǎn)生了迷信。西向與北向、白色與黑色則截然不同。西方的白色屬秋,北方的黑色屬冬,古人認為秋收冬藏,萬物凋謝,生命接近尾聲和消亡,帶給人的是悲嘆和哀傷。古書中稱秋為“白藏”,即氣白而收藏萬物,故秋天又叫“素秋”,秋風為“素風、凄風、悲風”;甚至古代的斬刑也規(guī)定在秋天進行,古人在秋天常生感傷情緒,逢秋則悲,白色因此象征不祥。冬天也不好,風是“寒風、哀風、陰風”;景為“寒景”,所以黑色也不招人喜歡,與黑組成的詞如“黑幫、黑社會、黑名單”等都是很不好的。

黑色之所以成為最尊貴的顏色,主要是因為古人對地神的崇拜,但也深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五行觀念產(chǎn)生以后,土居中央,黃色成為中央之色,其神為黃帝,而黃帝又是傳說中的華夏族祖先。這種自我中心的文化觀念,非常符合封建統(tǒng)治者的需要黃色因此受到歷代推崇,終于獨尊于諸色之上,與其他顏色一起,形成中國特色的色彩序列和等級:黃、紅、青、黑、白。這一序列,也正是中國古代服飾色彩的序列,只不過在紅前加了紫,在黑前加了綠罷了。

“改字法”是對帝王及尊者之名改用其他代替。所改名稱包括人名、地名、官職名、年號名、器物名、書籍名,甚至還有改姓的。如漢代為避漢文帝劉恒的諱,改“恒山”為“常山”;《漢書》作者班固為避漢明帝劉莊的諱,書中稱“老莊之術”為“老嚴之術”;東晉人為避晉文帝司馬昭的諱,稱“王昭君”為“王明君”;《后漢書》作者范曄,因其父名“泰”,為避家諱,凡《后漢書》中的“泰”均改為“太”;北宋官僚文彥博,本姓“敬”,但因避趙匡胤的祖父趙敬之諱,改姓“文”。唐高宗有一個年號“顯慶”,但到唐種宗李顯時,為避諱,改“顯慶”為“明慶”!翱兆址ā笔菍摫苤M的字空出來不寫,或空圍□,或作“某”,或直書“諱”字。如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當世皇帝漢安帝劉祜以及上至光武帝劉秀凡五代帝王之名,皆取空字法,只作“上諱”二字。又如唐人在撰寫史書時,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故將隋末王世充寫成王充等!叭惫P法”是指對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筆不寫。

更為糟糕的是,封建主義還有“諱嫌名”的做法。所謂“嫌名”,就是與所避之字聲音相近或相同的字,遇到這類字也要避諱,即為“避嫌名”。如唐代詩人李賀,其父名李晉肅,“晉”與“進”同音,因“諱嫌名”而不得考進士。韓愈為此憤憤不平,作《諱辯》一文替李賀辯護,文中說“父為仁,其子不得為人乎?”還有陸游《老學庵筆記》中記載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故事,也跟避諱有關。傳說海上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神山,山形如壺,又稱“三壺山”,為仙人所居之地,有長生不老之藥,以黃金白銀為宮闕。據(jù)說齊人徐福在秦始皇時期,曾帥童男童女千人,東渡求藥。2.“絲綢之路”東起長安(今西安),向西經(jīng)河西走廊至敦煌后,分為南北二線。北線經(jīng)現(xiàn)在的吐魯番、庫車、喀什,南線經(jīng)現(xiàn)在的若羌、和田、莎車,在今馬里(古木鹿城)匯合,經(jīng)里海南沿、巴格達,抵達地中海東岸,轉(zhuǎn)至羅馬各地,全長七千余公里。3.海上絲綢之路在唐代時的航線是:以廣州為起點,駛出珠江口,轉(zhuǎn)向西南方,繞過海南島東岸,再西南行,貼近越南沿海,越暹羅灣至馬六甲海峽,沿海峽向西北,經(jīng)印度半島,過孟加拉灣抵達今斯里蘭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駛入波斯灣。4.中外交通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領船隊下西洋。他們從蘇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縣瀏河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越南南部、爪哇、蘇門答臘和斯里蘭卡,到達印度西岸,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的索馬里和肯尼亞。鄭和船隊的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多,組織之嚴,航程之遠,不但在15世紀的中國航運史上,而且在當時的世界航運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鄭和是回族人,本名馬三保,因隨朱棣起兵“靖難”有功,賜姓鄭。5.西方人撰寫的詳細介紹中國的第一部著作是意大利威尼斯人馬可波羅寫的《馬可波羅游記》,他在元代來到中國。意大利人利瑪竇是傳教士,著有《天主實義》,他的傳教活動注意吸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儒學與天主教義于一體,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朝野名流先后受洗,成為明末中國天主教的三大支柱。徐光啟還與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李之藻則隨利瑪竇學習地理和歷算。其后,西方傳教士龍華民、艾儒略、畢方濟、湯若望等相繼取得合法身份,先后供職朝廷,并在徐光啟的保舉下參與修訂歷法、制造槍炮。清朝建立后,德國人湯若望以一外國人的身份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直至光祿大夫。后來又有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出任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為清王朝主持建造天文儀器,有的傳教士還在宮廷充當表匠、藥師、畫師(朗士寧)、御醫(yī)等,為推進中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利瑪竇首先將四書譯成拉丁文,隨后法國人金尼閣將五經(jīng)譯成拉丁文。法國人杜赫德的《中華帝國志》是歐洲人研究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二、名詞解釋

1.陸上絲綢之路: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一條中西交通的“絲綢之路”,使?jié)h人與西域各國都互相了解到對方的存在和

文化。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帶著大批絲綢和其他物品,出玉門關,抵達烏孫國(在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帶),此后,漢使來往不斷。到東漢永平十六年,即公元73年,班超再度出使西域,其副使甘英還遠至波斯灣。與此同時,西域的使臣與商人,也遠來中土,帶來了他們的物產(chǎn),換回了中國的絲綢及其他貨物,“絲綢之路”就這樣開通了。及至唐代,它仍然是溝通中西貿(mào)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絲綢之路”東起漢唐帝國的都城長安,向西經(jīng)河西走廊至敦煌后,分為南北二線:北線經(jīng)現(xiàn)在的吐魯番、庫車、喀什,南線經(jīng)現(xiàn)在的若羌、和田、莎車,在今馬里(古木鹿城)匯合,經(jīng)里海南沿、巴格達,抵達地中海東岸,轉(zhuǎn)至羅馬各地,全長七千余公里。這條絲綢之路的開通,在古代東西方之間架起了文化交往的橋梁,中國的絲綢、刺繡、陶瓷和其他絢麗多彩的工藝產(chǎn)品被運往中亞及至歐洲,而異域的核桃、蠶豆、胡蘿卜、葡萄酒和多姿多彩的音樂、舞蹈、繪畫也在漢唐社會中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印度佛教通過這條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大大改變了中國原有哲學、文學和藝術的風貌;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也通過它傳往阿拉伯和歐洲,使整個人類文明都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2.海上絲綢之路

最早見于史書記載的海上航線,是《漢書地理志》所記載的從西漢帝國的南疆到達印度洋的海路:即從今越南北部、廣東、廣西港口出發(fā),經(jīng)東南亞抵達今印度東岸和斯里蘭卡。東漢時,中國人已經(jīng)知道從波斯到紅海的海路!逗鬂h書西域傳》曾提到“大秦”(羅馬帝國)有海路通往中國。《三國志西戎傳》更明確提到大秦“常得中國絲,解以為胡綾,故數(shù)與安息諸國交市于海中”。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北方戰(zhàn)亂,陸路交通有所阻隔,海上交通有了更大的發(fā)展,中外聯(lián)系大大加強,大秦諸國的使臣和商人通過海路來華的數(shù)目不斷增加。貨物貿(mào)易主要是中國的絲綢、陶瓷和海外諸國的金銀制品和玻璃。為了適應海上貿(mào)易的發(fā)展,唐宋時代開始在廣州、泉州等地設立“市舶使”,負責官吏海外貿(mào)易。隨著海上貿(mào)易的擴大,中外人員交往越來越頻繁,來華外國人有的就在沿海城市定居,形成所謂的“蕃坊”。伊斯蘭教隨阿拉伯人的遷居來到中國,印度僧人也渡海來華傳教。據(jù)文獻記載,唐代以廣州為起點的海上航線是:駛出珠江口,轉(zhuǎn)向西南方,繞過海南島東岸,再西南行,貼近越南沿海,越暹羅灣至馬六甲海峽,沿海峽向西北,經(jīng)印度半島,過孟加拉灣抵達今斯里蘭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駛入波斯灣。宋元以后,海上航行技術提高,航行能力增強,中外海上交往空前發(fā)展,至鄭和下西洋達于高峰。

在這個階段,中國的許多航海人士以其親身經(jīng)歷撰寫著述,描寫海外諸島風貌,其中最重要的有兩部:元代南昌人汪大淵所著《夷島志略》,記述其到達東南亞諸國和進入阿拉伯海的經(jīng)歷見聞;元代浙江永嘉人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真實紀錄了柬埔寨吳哥時代的燦爛文化。3.鄭和下西洋:

中外交通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明代鄭和下西洋。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及其副手王景弘受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派遣,先后七次率領船隊下西洋。他們從蘇州劉家港(今江蘇太倉縣瀏河鎮(zhèn))出發(fā),經(jīng)越南南部、爪哇、蘇門答臘和斯里蘭卡,到達印度西岸,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的索馬里和肯尼亞。鄭和船隊的規(guī)模之大,人數(shù)之多,組織之嚴,航程之遠,不但在15世紀的中國航運史上,而且在當時的世界航運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鄭和是回族人,本名馬三保,因隨朱棣起兵“靖難”有功,賜姓鄭,云南昆明人,因其父與祖父都曾到伊斯蘭教圣地麥加朝圣,因此自幼即對海外情況有所了解。

據(jù)史料記載和學者們研究,鄭和七次航海所率領的船隊到達五十余國,如印度支那半島諸國、馬來半島諸國、南洋群島諸國、阿拉伯半島諸國和非洲東海岸諸國。鄭和船隊的這些遠航活動,大大提高了明朝的國際地位,并且與所到各國建立了政治聯(lián)系和貿(mào)易聯(lián)系。中國特產(chǎn)的錦綺、紗羅、綾絹以及各種瓷器、銅器、麝香、金銀等通過鄭和船隊輸?shù)胶M;而外國的各種珍寶、藥品、顏料、棉布以及香料、珊瑚、象牙、寶石、珍珠等也從印度洋輸入中國。鄭和的創(chuàng)世壯舉,大大促進了中國與南洋諸國的文化交流,奠定了他作為偉大航海家的歷史地位。至今,南洋各地仍保留著許多有關鄭和的遺跡,如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附近,有三保山、三保廟、三保井等,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還有一座城市叫三保垅。.印度佛教的東傳。

公元6世紀,佛教從朝鮮半島南部的百濟傳入日本。這時的日本正由分散的部族權力結構向統(tǒng)一的中央政府過渡,攝政的圣德太子決定利用佛教作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全體臣民信佛。隨后,便有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僧人赴日傳法,日本僧人也大批來華求法,其中,揚州大明寺僧鑒真,六次東渡,終于成功達到日本,并在日本弘揚律宗,成為日本律宗的始祖,為中日文化交流史寫下光輝的一頁。入華習法的日本僧人空海、最澄、園仁等,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功臣?蘸S谔拼懺辏ü804年)來華,在長安青龍寺研習密宗與漢學,回國后在日本建立了“真言宗”,史稱“東密”,其所著的《文秘鏡府論》等,保留了中國文字學和音韻學的許多資料。最澄與空海同時來華,在浙江天臺山研習天臺宗,后又往越州(今浙江紹興)學習密法,回國后創(chuàng)立了日本天臺宗。園仁為最澄弟子,來華求法,以其實地見聞寫成《入唐求法巡行禮記》,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偉大著作之一。到奈良時代(公元708-781年),日本已形成不同的宗派。其中,在平安時代(公元781-1191年)傳入的中國天臺宗和真言宗(密宗),都以祈禱“鎮(zhèn)護國家,積福滅災”為神圣使命,深受皇族和貴族的尊崇,擁有眾多的信徒,史稱日本的“平安二宗”。之后,在鐮倉時代(公元1192-1333年),禪宗、凈土宗、日蓮宗等極度興盛,并向大眾化的方向發(fā)展。佛教思想對日本的社會生活、文學藝術、風俗習慣都發(fā)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3.中國僧人的西行求法

與印度佛教東傳的同時,是中國的僧人興起了西行求法運動。為了尋求佛教真諦,一些僧人不畏艱險,長途跋涉,西上廣求佛典,形成一股熱潮。據(jù)統(tǒng)計,在西晉時已有三人西行求法;東晉時已多達37人,六朝時達百人以上。其中以東晉時代的法顯成就最大。后秦弘始元年(公元339年),法顯以62歲高齡,與慧景、寶云等人從長安出發(fā),西渡流沙,翻越蔥嶺,遠赴印度尋求戒律,前后經(jīng)過15年時間,遍游印度北部,后經(jīng)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和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國,渡;貒,取得經(jīng)律六部,并將所見所聞撰寫成《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成為中外交通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

隋唐以后,仍有許多僧人赴印度求法,如婦孺皆知的玄奘和義凈等,是唐代僧人西行求法的代表。玄奘,俗名陳,河南緱氏人(今偃師縣),出家后在長安、成都等地遍訪名師,為了了解佛學底蘊,于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私出玉門關,取道西域,經(jīng)蔥嶺,到達古印度境內(nèi),研習講學,周游印度,歷時19年,于貞觀十七年載譽回國,主持佛經(jīng)翻譯,其所著《大唐西域記》詳述親所歷見的各國風土人情,成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不朽之作。義凈,比玄奘略晚,俗姓張,范陽(今北京地區(qū))人,15歲即立志西行求法,于唐咸亨二年(公元671年)從揚州出發(fā),經(jīng)廣州渡海南行,抵達印度后研修佛學,兼習印度醫(yī)學,于武則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回到廣州,著《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等,描述東南亞和印度佛教、地理、民俗及醫(yī)方,其價值不在《大唐西域記》之下。其后,又有慧超等去印度取經(jīng);鄢拘铝_人,來華后經(jīng)海路抵達印度、波斯、阿富汗等地,然后經(jīng)陸路回到中國。

到宋代,西行求法都由政府資助,因此西行僧人都為團組。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是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由行勤組織的157人的僧團,從今天的甘肅武都縣啟程,經(jīng)西域諸國抵古印度的摩竭提國。他們在印度停留的時間并不相同,有的在數(shù)十年后才回國。宗教的傳播與交流,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與學習的重要渠道。由于宗教哲學涉及人生領域的許多重要重要課題,觸及民族文化的內(nèi)核,因此,它的影響是深刻的、巨大的,是人們無法估量的。中外佛教交往無可置疑的證明了這一點。4.日本遣唐使和留學生對中日交往的貢獻。

中日兩國之間的交往,至隋唐時代達于頻繁往來的鼎盛時期。這時,中國在社會發(fā)展階段上處于先進地位,唐代中國的經(jīng)濟與文化高度發(fā)達,而尚在“大化革新”前的日本,社會發(fā)展還落后于中國,因此,中日之間的交流,日本取積極、主動的態(tài)勢,如饑似渴的吸收中國文化,先后派出使團、留學生和學問僧到中國來吸取營養(yǎng)。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專程到華來學習佛法;在唐代,從公元630年到公元834年的二百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有的資料說19次),其中有16次(有的資料是15次)到了中國。使團成員包括正副使、僧人、學生和各類工匠,每次人數(shù)由二百五十人左右增加到五百人左右,最多的一次達651人,船只從兩只增加到四只。那時日本的航海技術還很落后,連利用季節(jié)風向航海的技術都沒有掌握,因此每次來華使團都要付出巨大的犧牲,文獻記載的遇難者達五百余人,但他們?yōu)閷W習中國的文化鍥而不舍,舍生忘死。他們來華后,大多入國子監(jiān)所轄的“六學”就讀,學問僧則四處拜師,論道講法。他們在中國學習的內(nèi)容包括了文物典章制度、生活方式、社會習慣和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回國后終于在奈良時代以“大化革新”為契機,使日本實現(xiàn)了中央集權制度,進入了封建社會。

在中國留學的日本人,其中有許多成就卓著,對日本的社會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如南淵清安、高向玄理等都是仿照中國井田制度實行班田制、促成“大化革新”的關鍵人物;吉備真?zhèn)、空海等則是借助漢子,創(chuàng)造日本假名字母的直接貢獻者。中國的圍棋也由吉備真?zhèn)鋷毡。膳犬丘則將尊孔儀式帶回日本。有些留學生則長期留在中國,如阿倍仲麻呂(中國名字晁衡),隨第八次遣唐使入唐,在長安完成了學業(yè),參加了科舉考試并考中進士,官至秘書監(jiān)(國家圖書館館長),與李白、王維等大詩人交厚,中間曾渡;貒R行前唐玄宗、王維賦詩送行,不幸遇險而還,李白以為他遇難,曾作《哭晁衡》一首: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成為中日友好的千古絕唱。西學東漸和東學西傳。

元代時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達20年,著有《馬可波羅游記》,是有史以來由西方人撰寫的詳細介紹中國的第一部著作。

利瑪竇在京期間,以尊儒為旗號,以所著《天主實義》為藍本,不遺余力的進行傳教活動。由于他在傳教時注意吸納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儒學與天主教義于一體,因而在明朝官紳和知識分子中間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等朝野名流先后洗禮,成為明末中國天主教的三大支柱。徐光啟還與利瑪竇合譯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李之藻則隨利瑪竇學習地理和歷算。雙方在編譯科學著作過程中,交流中西學術成就,溝通中西學術傳統(tǒng),為中西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路徑。1610年,利瑪竇在京去世,葬于北京二里溝。墓址在今北京市委黨校內(nèi)。其后,西方傳教士龍華民、艾儒略、畢方濟、湯若望等相繼取得合法身份,先后供職朝廷,并在徐光啟的保舉下參與修訂歷法、制造槍炮、清朝建立后,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備受信任,以一外國人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欽天監(jiān)(掌管天文歷法的機構)監(jiān)正,直至光祿大夫;后來又有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出任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為清王朝主持制造天文儀器,有的傳教士還在宮廷充當表匠、畫師、藥師、御醫(yī)等,為推進中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西方各國來華的傳教士,以傳教為其根本目的,但他們?yōu)榱藗鹘蹋才W習中國語言文字的典籍,了解中國社會,順應中國風俗,從而也受到中國文化的熏染。在這樣一個前提下,他們開始向歐洲,向他們的國家,提供中國的更真實的信息,介紹中國文化。利瑪竇首先于1593年把四書譯成拉丁文;1626年,法國人金尼閣又將五經(jīng)譯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其后,比利時人柏應理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中國哲學家孔子》等等。在譯介的基礎上,西方傳教士又陸續(xù)出版研究性的著作,如法國人白晉的《易經(jīng)要旨》和馬若瑟的《經(jīng)傳議論》等等。在介紹中國典籍的同時,傳教士對中國的文明史也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介紹中國歷史和地理的著作便接連出現(xiàn)。最早的一本是西班牙人們多薩于1585年在羅馬出版的西班牙文《中華大帝國史》,接著又有意大利人衛(wèi)匡國的《中國歷史》、法國人馮秉正的《中國通史》等,隨后法國人杜赫德編撰的《中華帝國志》,于1735年在巴黎印行,成為歐洲人研究中國的百科全書式的著作。此書的第一卷記述各省地理和歷朝編年史,第二卷研究中國的政治、經(jīng)濟和教育,第三卷介紹宗教、道德和醫(yī)藥等,第四卷則專門研究滿、蒙、西藏、朝鮮。后來轟動歐洲的《趙氏孤兒》就收藏在《中華帝國志》之中。

中國這個地處遠東,具有與歐洲各國完全不同氣質(zhì)的煌煌文明大國,經(jīng)過傳教士們的介紹,便成為歐洲啟蒙運動者吸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國古代哲學、儒家學說、道家學說,以及宋明理學所提倡的基本原則,大大豐富了法國哲學家笛卡爾、伏爾泰,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等人的思想理論。萊布尼茲對中西文化作了恰當?shù)谋容^:“歐洲文化的特長在于數(shù)學的、思辨的科學,就是在軍事方面,中國也不如歐洲;但在實踐哲學方面,歐洲人就大大不如中國人了!焙筚M爾巴哈也說:“中國是世界上唯一的將政治和倫理道德相結合的國家。這個帝國的悠久歷史使一切統(tǒng)治者都明了,要使國家繁榮,必須仰賴道德!庇纱,在歐洲國家一度出現(xiàn)了仰慕中國的風尚,流行一時的洛可可藝術,正是吸收了中國藝術生動、優(yōu)美、自然的風格;盛行于歐洲社會的中國茶、瓷器、漆器、絲綢、刺繡,也是中國文化在歐洲傳播的體現(xiàn);中國的人物、山水畫法影響了歐洲的畫家;中國園林藝術的亭臺樓閣和湖光山色也出現(xiàn)在歐洲人的庭院之中,等等。宗旨,當歐洲傳教士把西方學術與文化帶到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學術和文化也同時傳到了歐洲。他們的傳教活動造就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會,造成了中國人民和歐洲各國人民前所未有的了解和溝通,其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與三樓最早發(fā)生聯(lián)系的著名詩人,是南朝劉宋時的顏延之

但漢末王粲的《登樓賦》才是登樓感賦的開始,借眼前所見景物抒寫悲憤,為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借景抒情打開了一條新路徑。

中國歷代視青、赤、白、黑、黃五色為正色

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五行學派提出“五德終始說”的理論,認為歷代王朝的更替都是五行相生相克的結果,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或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如此終而復始,循環(huán)不已。與五行相配的五色也相應轉(zhuǎn)換,分別成為各個朝代的崇尚之色,并用以裝飾宮廷所用的儀仗、車馬、服飾。他們還認為,“五德終始”必先有祥兆顯示于人間。凡是一個新的王朝建立,都要據(jù)此確定本朝運用的歷法和崇尚的顏色,以證明自己的統(tǒng)治天下是順承天意、合乎天德,史稱這一舉動為“改正朔,易服色”。秦始皇是這一理論的第一個實踐者。

到唐貞觀年間,正式形成了黃、紫、朱、綠、青、黑、白七色構成的顏色序列,成為封建社會結構的等級標志。

中國人對水的享用,主要表現(xiàn)在酒、茶、浴三種水文化方面。

中國制圖學之父為裴秀,西晉人,提出了“制圖六體”的理論,即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樓門文化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樓門文化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樓門文化總結》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7334dd.com/gongwen/55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