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學習日志與總結
國培學習日志與總結
我通過這次“國培計劃”遠程項目的培訓學習,提高了語文教學認識,理清了語文教學思路,學到了新的教學理念,找到了過去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國培培訓學習中傾聽了眾多專家和學者的精辟講解,使我對教學有了更多新的認識,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整體把握教材、深刻領會語文新課標的編寫意圖。
新課標的出臺對每位老師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和要求,所以必須認真學習新《語文課程標準》,把握教學要求,探索教學規(guī)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及時主動的更新教育觀念,轉變角色,樹立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采用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動機,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促進學生基本技能、數學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等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
二、改變原有的工作方式,在合作中求發(fā)展
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綜合性學習,而自主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課改的實施對于絕大多數教師而言,幾乎很難獨立一人較好的完成,這就要求教師善于了解其它學科,學會與其他教師合作,互助配合,齊心協力培養(yǎng)學生。從而使各學科、各年級的教學有機融合,互助促進。
三、注重情景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在語文新課程教學中已顯出了旺盛的生命力,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親近語文.只有從生活中來的語文才是有意義的語文。語文課程內容的呈現應該是貼近學生的生活現實,使學生體會到語文與現實的聯系,認識語文的價值,增進語文的理解和應用語文的信心,激起學生親近語文的熱情。課堂教學中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使課堂成為生活性、趣味性、活動性的課堂,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去發(fā)現、去創(chuàng)造,真正實現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
四、勤于反思,不斷進取
反思是重要的語文活動,它是語文活動的核心和動力,是一種積極的思維活動和探索行為,是同化,是探索,是發(fā)現,是再創(chuàng)造。所以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zhí)行者,而必須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思者。因此,我們通過教后的反思,就能明期運行過程中的得與失,進一步改變教學方法一達到最佳的效果。培訓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yè)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努力學習,做好后續(xù)研修,在實踐、學習中不斷進步。
擴展閱讀:201*國培生物研修日志與學習總結
生物學研修總結
顏克存
201*年4月,我作為湖北省教師行業(yè)的新人,參加了新錄用教師遠程培訓(國培計劃),以提高我的教學技能和專業(yè)素質。在研修期間,我堅持按時觀看視頻講座、認真學習案例、積極參與生物學在線研討、相互交流評論、用心撰寫研修日志和教學故事、積極完成研修作業(yè),學習名師們的授課方法和技巧,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專業(yè)技能。在這次長達兩個多月的國培研修中,我認認真真的觀看了全部的在線視頻,每一科目都按要求學了兩個多小時,尤其是自己感覺薄弱的項目,我還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幾遍,因此,學習時間都達到了三個小時以上,在學習期間,我還結合自己的學習進度與實際,將所學與班級其他學員進行對比,積極進行反思,查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同時和其他學員進行討論交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這次研修學習中的學習感悟、培訓心得、培訓收獲以及將培訓所學知識應用于生物課堂的教學實例:
學習感悟:
我參加工作才還不到一年,作為農村教師,我們所處之地較為偏僻,很少有機會去參加學習和交流,這次研修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大的幫助。因此,不管是從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觸動,尤其是在這次研修中,我親臨一線的優(yōu)秀教師對教學案例的生動解析,還能觀摩專家導師對理論的生動講解這都讓我對今后的生物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生物作為一門接近生活而又很有趣的實用學科,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就必須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貼近學生生活,只有這樣才能讓生物教學走進學生心理,使教學趨近生活,從而調動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培訓心得: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學習到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yè)知識,例如,《教師職業(yè)道德解讀與實踐導行》和《教育的藝術如何做一個好老師》使我進一步明確了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準則,也使我進一步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應盡的義務,《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更是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現在新課改條件下,給了我很大幫助,使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我作為一名生物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信心,不斷拓展自己的生物教學渠道,使我的生物教學真正"贏在課堂"。
培訓收獲:
通過此次生物學研修,促進了我對教學的重新認識和理解。遠程培訓開辟了一條普通教師與全國知名教育專家,緊密接觸的通道。在培訓過程中,通過聆聽專家的講座,領悟專家科學的教育理論和先進的教學方法與理念,從根本上轉變了以往的教育教學觀念,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一代的教學改革中。同時,遠程研修也為我們農村教師搭建了廣闊的交流平臺,讓我們這些學員能夠與專家之間,學員與學員之間通過網上研修平臺,進行充分的學習、交流,使自己從各方面得到新的提高。
教學實例(《人的性別遺傳》課堂教學剪影):[新課導入]
師:如果你家里的親戚朋友剛生了一個寶寶,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可鹤铌P心是男孩還是女孩。師:生男生女的責任究竟在誰呢?到底是誰決定男孩女孩的性別呢?性別又是由什么控制的?
生:分小組討論思考[教學互動]
師:展示顯微鏡下面觀察到的男女染色體圖,并請同學認真觀察,找出兩幅圖中不同性別的染色體最主要的不同表現在哪?這些染色體科學家是怎樣對他們進行命名的呢?
生(分小組討論后):人體的23對染色體中,其中22對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基本相同,稱為常染色體,最后的第23對染色體在男女性別之間存在著不同,為性染色體。生甲(提問):老師,通過對這幅圖的觀察,我們發(fā)現22對常染色體,男性和女性都是一樣的,只有最后一對(性染色體)不一樣,那么是不是生男生女就和這對染色體的不同有關系呢?
師:非常感謝這位同學的思考發(fā)問,你分析的一點不錯,人的性別遺傳確實是由這對性染色體決定的。師(講解):為了研究性別遺傳這個問題,科學家做出了這樣的假設,即:男女性別的決定與性染色體有關。怎樣來研究這個問題呢?科學家采用了臨床觀察法(學生閱讀課本,了解科學家的研究過程)。而后教師用多媒體展示Turner綜合征、克氏綜合征等圖片來介紹科學家在研究相應病癥時發(fā)現其第23對染色體異常,從而得出結論:男女性別決定與性染色體有關。師(板書):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的構成:男性22對+XY;女性22對+XX生乙(提問):老師,我們只知道男性和女性的性染色體不一樣,那它又是如何來決定人的性別呢?
師:非常感謝你提出的問題,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需要進一步了解男女性生殖細胞的組成,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那生男生女由誰決定,生男生女的幾率又是多少”這個問題
師:展示生殖細胞和生男生女機會均等圖片
生:觀察圖片,小組討論男女性生殖細胞的組成及精卵細胞的結合過程小組展示討論結果:
人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構成:卵細胞為22條+X;精子為22條+X或22條+Y。生男生女取決于哪一種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當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時,所生的后代為女性;當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時,所生的后代為男性,所以,生男生女是由父親決定的。師(板書):人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構成:卵細胞:22條+X精子:22條+X或22條+Y
小組間提問及補充:從圖上看生男生女的幾率是相等的,并且為1:1.可為什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男女比例并不是這樣的呢,為什么有些家庭里女孩多,而中國卻是男孩遠多于女性呢?小組繼續(xù)討論,各抒己見。
師:綜合學生觀點,補充不足后,得出結論:除開現在人為因素(醫(yī)學性別鑒定)的影響外,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是隨機的,一個母親如果生一個孩子,生男生女的機會各占50%。如果統計眾多的母親所生的孩子,男女比例會接近1∶1。所以,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人口中,男女整體比例大致為1∶1。但如果只生一個孩子,或是男孩或是女孩,不可能1∶1,同樣道理,一個家庭有幾個孩子,出現男女比例不是1∶1是不奇怪的。師(板書):生男生女機會均等,男女比例為1:1生丙提問(意外問題):老師,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見到雙胞胎現象,他們有的是同性別的,而有的又是不同性別的,那他們的性別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師:感謝你提出了一個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問題,其實我們生活中見到的雙胞胎一般分為兩種,即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是由一個受精卵在囊胚時期分裂成了兩個內細胞群而發(fā)育成兩個胎兒,這種分裂產生的雙胞胎具有相同的遺傳特性,因此,他們的性別相同,性格和容貌也十分相似。另一種就是異卵雙胞胎,它是由兩個卵細胞同時受精并發(fā)育長大而行成的兩個胎兒,因為他們是由兩個不同的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的,所以他們之間就具有不同的遺傳特征,在性格和容貌的相似性上也就稍微遜于同卵雙胞胎,而且在性別上也不是同樣的,可能是同性別,也可能是不同性別。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見的雙胞胎大多數(約75%)都屬于此種類型。
師:對以上師生間的共同學習成果進行總結。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國培學習日志與總結》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國培學習日志與總結: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