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評選總結1
梁湖鄉(xiāng)雙州小學優(yōu)秀教案評選活動總結
我校按照計劃在六年級教室舉行了“雙州小學優(yōu)秀教案評選”活動,F對教案評選活動加以總結。
一、任課教師全員參與,活動效果好。
本次教案評選,任課教師全員參與。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評委,保證大家都參與其中,同時,人人有評價的權利,使教案評比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
二、評選與展示并舉,促進了教師業(yè)務能力提升。
本次評選其實也是任課教師教案的展示,在評選過程中,我又一次翻看了老師們的教案,這是同仁們心血的結晶,更是他們個人風格的體現。年輕教師的教案書寫工整規(guī)范,過程條理清晰,反思及時有效。音樂、美術學科的教案更讓我們耳目一新。總之,教師們的教案各有千秋,見證了他們工作的軌跡,定將促進教師們業(yè)務能力的提升。
三、找出差距,明確努力方向。
在教案評選之后,任校長做了簡要總結,并公布了優(yōu)秀教案的教師名單。他希望全體教師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點,彌補不足,促進自己綜合能力不斷提高,為上好高效的常態(tài)課而努力。
梁湖鄉(xiāng)雙州小學二○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擴展閱讀:教學設計評比活動總結
旱臺中心學校教學設計評比活動總結旱臺中心學校開展新課程優(yōu)秀教學設計評比活動以來,廣大教師十分重視、紛紛響應,共收到各科教學設計60余篇。我們欣喜地發(fā)現無論是語文、數學教學設計,還是其他學科的教學設計,均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這說明近幾年來我中心學校教師隊伍教育科研能力得到長足發(fā)展,課程改革已經深入人心,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歡迎。收到廣大教師的教學設計之后,教務處非常重視,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多媒體的運用等多個角度進行了評閱,并收集整理。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在進行教學設計及教學實踐過程中更好地體現新課程理念,在此我們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多媒體的運用等方面對此次活動進行總結。1.教學目標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是教學設計的起點,也是進行教學過程設計的依據。只有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才可能設計出合適的教學過程,也才能使教學實踐活動更為有效。新課程改變了過去過于重視知識目標的做法,強調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絕大多數教學設計中,老師們均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三個角度制定課堂教學的目標,這說明老師們的經驗觀也已發(fā)生變化,由培養(yǎng)掌握大量知識的人才轉變?yōu)榕囵B(yǎng)在知識、能力、方法、態(tài)度等方面綜合發(fā)展的人才。
在評閱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對于知識目標,大家設計時基本上能做到得心應手,對于知識的各個層次(如知道、了解、理解、掌握等)掌握得也十分恰當。但對于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總體感覺較為空洞,與教學內容聯系不夠緊密。例如,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中,多數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方法教育”等描述。這些目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放到哪一節(jié)課似乎也都說得過去,當然也就無法體現某部分內容的特色。
事實上,教學目標的設計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對于知識目標,由于課程標準有明確的規(guī)定,因此在設計時也比較容易確定。而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則與老師們所采用的教學過程有很大關系。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可以先制定初步的教學目標,再根據對教學過程的分析對目標進行修正,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學目標更為完善,也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2.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過程設計是教學設計的核心,也是各位老師考慮的重點。在評閱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大多數老師在此部分的設計均體現出一定的新意,有些老師的設計更是別出心裁,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充分體現了老師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綜合分析來稿,可以發(fā)現大家的教學設計體現了如下特點:
(1)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大家普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最主要體現為學生活動的大量增加,增加學生的討論活動、增加學生表達的機會等。我們對教學過程設計中師生活動的時間進行了粗略估計,發(fā)現大約有50%左右的時間被用于學生活動。(2)注重科學探究方法的應用
科學探究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也是新課程所規(guī)定的學習內容,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化學新課程的重要目標。在設計教學過程時,許多老師遵循科學探究的思路,首先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提出假設,進而根據假設設計實驗方案或調查研究方案,在全班討論的基礎上選擇合理的方案進行實踐,在學生獲取相應資料后,再對資料進入深入分析,獲得相應結論并進行表達與交流。采用這種過程進行教學,不僅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還有利發(fā)展學生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合作精神。3.多媒體的應用
從收集教學設計來看,幾乎所有老師都使用了多媒體,在有些老師的教學設計中多媒體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甚至有代替其他呈現方式的趨勢。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用幻燈片呈現有關資料
在教學設計中,有許多老師將資料用多媒體進行呈現,主要有閱讀材料、例題、討論綱要、習題等。采用這種呈現方式,可以減少老師閱讀以及學生記錄的時間,從而能將更多的時間用于老師的講解、學生的討論等活動,更有利于突出教學活動的重點。(2)用幻燈片代替板書
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值得進行推廣。但是,對于不少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幻燈片呈現板書的做法,我們不太支持。因為板書不僅可以反映課堂教學的重點及核心,可以反映知識間的邏輯關系,而且還可以給學生以整體的印象,也有利于進行課堂總結。若用多媒體代替,由于內容分散于各個幻燈片之中,且幻燈片的內容經常變化,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學習內容,出現的結果往往是課堂學習已經結束,但學生卻無法回憶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尤其要樹立一個觀點,那就是多媒體只是促進教學的一種工具,它的使用必須為教學過程服務,必須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學習,不可為了體現現代技術的優(yōu)勢而過度使用,更不可完全取代板書等重要呈現方式。
總之,通過組織此次活動,我們發(fā)現多數老師能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教學設計,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對于我們在總結中提到的一些觀點,若大家能在進行教學設計時給予適當的思考,應該可以使大家的設計更為完善,也可以使我們的教學更為有效。
附加:1、但對于過程與方法目標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總體感覺較為空洞,與教學內容聯系不夠緊密。例如,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中,多數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方法教育”等描述。這些目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放到哪一節(jié)課似乎也都說得過去,當然也就無法體現某部分內容的特色。
2、合理地運用多媒體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值得進行推廣。但是,對于不少老師在課堂上使用幻燈片呈現板書的做法,我們不太支持。因為板書不僅可以反映課堂教學的重點及核心,可以反映知識間的邏輯關系,而且還可以給學生以整體的印象,也有利于進行課堂總結。若用多媒體代替,由于內容分散于各個幻燈片之中,且幻燈片的內容經常變化,不利于學生從整體上去把握學習內容,出現的結果往往是課堂學習已經結束,但學生卻無法回憶出本節(jié)課的知識重點及知識間的相互聯系。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教案評選總結1》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教案評選總結1: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