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備課檢查反饋
教師備課檢查反饋(201*.11.)
第11周,由教務處牽頭,學校行政負責和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一起對全校教師的備課本進行了一次檢查,現分各教研組將檢查情況反饋如下:
語文組:
此次備課充分體現以下特點:
教師占有大量備課資料,注重對文本的“吃透”,教案詳盡,備課量充分。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修改,體現出教師的個人的風格和對學生認知、理解程度的把握,課后反思體現出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
預初年級在備課組長朱潔萍老師的帶領下,強調對課的教學過程進行精雕細刻,有時一堂課的修改不少于5至6次,才有“精品”的誕生,這次她們組在督導中的表現就是實證,我們期待她們在教學質量上的突破。
初一年級備課組融合個人的特長,充分體現出細致、全面的特點,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特別讓人感動的是費春娥老師跨年級教學,備課也一點不含糊。
初二年級備課組在作文教學中領先一步。由陳志良老師領頭對二期新課程下的作文教學進行研究,他們根據單元重點增加作文素材,精心設計訓練內容,我們期待他們的作文教學研究能開花結果。
初三年級備課組在老教師的帶領下秣馬厲兵。她們分析中考題型的變化,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精心設計訓練題目,早日備戰(zhàn)中考。
當然,“金無足赤”,盡管在這次的督導中我們語文組的備課工作受到教研員的好評,但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還需精益求精,近階段努力的方向是:1、建議對新教材的每課后的學習建議要加以充分地重視和落實,不要浪費現有的課本資源。2、課堂教學設計中,特別是高年級,要注重對個別后進生的關注。
數學組:
從備課本檢查中可看出各備課組教師都擁有一定量的備課資料,能結合網絡資源,不但注重備教材,還注重備學生。教案詳盡,備課量充分。能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個人修改,體現出教師的個人的風格及對不同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所進行的練習配套題的增補,課后反思與心得體現出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作些補充說明以便更好地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服務。
預初年級在備課組長張燕蓉老師的帶領下,重點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新教材的理念與要求。大部分老師每節(jié)課都有比較詳細的反思;楊加老師對習題的補充修改處理得較好。
初一年級備課組備課認真,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新老師李家臻、年輕教師李梅,雖然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但她們的備課字跡清晰,每個環(huán)節(jié)一點不含糊,包括師生的活動及詳細的反思。李梅的還有教師設計意圖,可見她對教學的熱愛與執(zhí)著。也體現了組長盧璐亞對組員的關心與幫助。
初二年級備課組在鄒炳老師領頭下對二期新課程下的教學進行研究,由于他們是第一屆實施新教材的,他們在無現成的資料作后盾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目標清晰合理,重點、難點突出。初三年級備課組在各位老師在組長盧少華的帶領下,充分融合個人的特長,齊心合力,他們分析中考題型的變化,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精心設計訓練題目,設計有層次、作業(yè)布置多樣性。
當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即下階段努力的方向:1、書寫仍然需要規(guī)范;2、個別老師的課后反思仍需加強;3、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對個別后進生的關注。
英語組:好的方面:
1。教案書寫詳細,認真,能根據課時計劃及時完成教案,并有提前兩周的量。能根據自己班級實際情況在集體備課教案的基礎上做適當的修改和調整。2。大部分教師課后反思詳細、具體、能有的放矢。
3。教師教學設計中能體現新理念,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4。教案規(guī)范,完整,環(huán)節(jié)清晰,操作性強。
5。大部教案能體現三維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能體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不足之處:
1。課后反思中,部分教師只寫了這節(jié)課的做法,把課后反思寫成了課堂內容小結。反思應當寫出收獲、不足及改進措施。有的反思比較籠統(tǒng),空洞、對任何一節(jié)課都適用,缺乏針對性。
2。部分教案教學目標較籠統(tǒng),未體現三維目標。
3。部分教案回家作業(yè)設計較簡單,有的與教學內容并無多大關系,設計不夠合理,且無預習作業(yè)的體現。
4。教案中未體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5。有一位老師備課量不足,教學反思大部分未寫。
6。大部分教案在德育滲透方面未能在教案上充分體現。7。有幾位老師后期教案打印,未手寫。
理化信科教研組:化學:備課課時量充足,三維目標明確、重點、難點能充分體現在備課的教案中,教學過程設計流暢,注重二期課改觀念,備教師的同時,也備學生,教案中,既有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有自自教學特點的體現。建議:作業(yè)分層化應體現在備課中。
物理:能充分體現新教材的特點,突出了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設計方案,教學手段應用多樣化,作業(yè)設計具有層次性。
建議:期中考試后改用圖表式備物理教案。
信息技術:能充分落實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突出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活動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清楚、明了,教學手段應用先進。
建議:教學反思:一部分不能體現在教案上。
科學:三維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并借助實驗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備課時,充分體現了新教材的理念,教學過程設計體現了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有趣、生動。建議:全部用圖表來備課。本組內備課較好的教師是沈依紅(化學)、王麗杰(物理)、金維娟(科學)、陸偉忠(信息科技)。
政、史、心、地、生、探究組:
根據校有關檢查要求,各備課組交換檢查備課筆記,經過大家認真、仔細的檢查。本次檢查反映了政、史、心、地、生、探究組教師的備課情況總體來說很好,絕大部分教師都達到了“優(yōu)”,都完成了備課量,很多老師超額完成了備課任務;從備課內容來看,基本上都能做到依照三維目標來設定教學要求,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詳細,作業(yè)布置與課前預習也能考慮到,教學設計中能有機滲透德育內容,并注重通過信息技術等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最后也留有反思的部分,因此,總體上備課質量是較高的。
但是,在檢查中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如:個別教師三維目標不明確;有些教師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個別教師的課后反思在教案中也沒有體現。這些問題必須及時改進并在今后的備課中加以注意。
藝體組:1、優(yōu)點:
各老師的教案都達到了應有的備課時量,而且書寫認真,條理清晰,重點、難點分析透徹。特別是陳衛(wèi)紅老師在教案中的重、難點分析比較有針對性。課后小結也都能反映出教案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情況和不足。音樂、美術的老師在教案中還能體現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2、不足:
在教案中德育部分的教育還相對缺少,建議以后能在教案中能有多的體現。
通過檢查,我們欣喜地看見了許多教師備課認真,備教材,備學生,備課中融入了自己的特色,體現了“二期課改”的理念,同時各個備課組的集體備課也基本到位。但在檢查中也發(fā)現一些不足,如:特別精彩的教案不多、個別教師備課的提前量不夠、網上下載的教案不做任何修改、教學反思不寫等等。為了做好備課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故對下階段備課提出下列要求:1、工作3年以內的青年教師一定要備詳案(請各備課組長和帶教老師一定要關注這些教師)。
2、應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所教班的學生情況修改,形成自己的授課教案,書寫在下發(fā)的統(tǒng)一備課筆記上。3、使用新教材的學科,備課中應根據新教材的備課要求和特點備課。
4、要關注整冊教材,要有2周的提前量。
5、每節(jié)課上完后,應及時寫好教學反思并修改教案。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改進、補充中完善的,教師的教案也不可能都很完美,只要我們每位教師不斷摸索和改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立足點,相信在下次的教案檢查中會出現更多的亮點。
擴展閱讀:教師備課檢查反饋(201*11)
教師備課檢查反饋(201*.11.)
第11周,由教務處牽頭,學校行政負責和各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一起對全校教師的備課本進行了一次檢查,現分各教研組將檢查情況反饋如下:
語文組:
此次備課充分體現以下特點:
教師占有大量備課資料,注重對文本的“吃透”,教案詳盡,備課量充分。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修改,體現出教師的個人的風格和對學生認知、理解程度的把握,課后反思體現出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研究。
預初年級在備課組長朱潔萍老師的帶領下,強調對課的教學過程進行精雕細刻,有時一堂課的修改不少于5至6次,才有“精品”的誕生,這次她們組在督導中的表現就是實證,我們期待她們在教學質量上的突破。
初一年級備課組融合個人的特長,充分體現出細致、全面的特點,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特別讓人感動的是費春娥老師跨年級教學,備課也一點不含糊。
初二年級備課組在作文教學中領先一步。由陳志良老師領頭對二期新課程下的作文教學進行研究,他們根據單元重點增加作文素材,精心設計訓練內容,我們期待他們的作文教學研究能開花結果。
初三年級備課組在老教師的帶領下秣馬厲兵。她們分析中考題型的變化,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精心設計訓練題目,早日備戰(zhàn)中考。
當然,“金無足赤”,盡管在這次的督導中我們語文組的備課工作受到教研員的好評,但我們清醒地看到我們還需精益求精,近階段努力的方向是:1、建議對新教材的每課后的學習建議要加以充分地重視和落實,不要浪費現有的課本資源。2、課堂教學設計中,特別是高年級,要注重對個別后進生的關注。
數學組:
從備課本檢查中可看出各備課組教師都擁有一定量的備課資料,能結合網絡資源,不但注重備教材,還注重備學生。教案詳盡,備課量充分。能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進行個人修改,體現出教師的個人的風格及對不同的學生的實際情況所進行的練習配套題的增補,課后反思與心得體現出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及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作些補充說明以便更好地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服務。
預初年級在備課組長張燕蓉老師的帶領下,重點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新教材的理念與要求。大部分老師每節(jié)課都有比較詳細的反思;楊加老師對習題的補充修改處理得較好。
初一年級備課組備課認真,注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新老師李家臻、年輕教師李梅,雖然剛踏上工作崗位不久,但她們的備課字跡清晰,每個環(huán)節(jié)一點不含糊,包括師生的活動及詳細的反思。李梅的還有教師設計意圖,可見她對教學的熱愛與執(zhí)著。也體現了組長盧璐亞對組員的關心與幫助。
初二年級備課組在鄒炳老師領頭下對二期新課程下的教學進行研究,由于他們是第一屆實施新教材的,他們在無現成的資料作后盾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目標清晰合理,重點、難點突出。初三年級備課組在各位老師在組長盧少華的帶領下,充分融合個人的特長,齊心合力,他們分析中考題型的變化,找出學生存在的不足,精心設計訓練題目,設計有層次、作業(yè)布置多樣性。
當然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即下階段努力的方向:1、書寫仍然需要規(guī)范;2、個別老師的課后反思仍需加強;3、課堂教學設計中,要注重對個別后進生的關注。
英語組:好的方面:
1。教案書寫詳細,認真,能根據課時計劃及時完成教案,并有提前兩周的量。能根據自己班級實際情況在集體備課教案的基礎上做適當的修改和調整。2。大部分教師課后反思詳細、具體、能有的放矢。
3。教師教學設計中能體現新理念,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4。教案規(guī)范,完整,環(huán)節(jié)清晰,操作性強。
5。大部教案能體現三維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能體現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等。不足之處:
1。課后反思中,部分教師只寫了這節(jié)課的做法,把課后反思寫成了課堂內容小結。反思應當寫出收獲、不足及改進措施。有的反思比較籠統(tǒng),空洞、對任何一節(jié)課都適用,缺乏針對性。
2。部分教案教學目標較籠統(tǒng),未體現三維目標。
3。部分教案回家作業(yè)設計較簡單,有的與教學內容并無多大關系,設計不夠合理,且無預習作業(yè)的體現。
4。教案中未體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5。有一位老師備課量不足,教學反思大部分未寫。
6。大部分教案在德育滲透方面未能在教案上充分體現。7。有幾位老師后期教案打印,未手寫。
理化信科教研組:化學:備課課時量充足,三維目標明確、重點、難點能充分體現在備課的教案中,教學過程設計流暢,注重二期課改觀念,備教師的同時,也備學生,教案中,既有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有自自教學特點的體現。建議:作業(yè)分層化應體現在備課中。
物理:能充分體現新教材的特點,突出了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設計方案,教學手段應用多樣化,作業(yè)設計具有層次性。建議:期中考試后改用圖表式備物理教案。信息技術:能充分落實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結合,突出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活動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目標明確,重點、難點清楚、明了,教學手段應用先進。
建議:教學反思:一部分不能體現在教案上。
科學:三維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能充分利用多媒體,并借助實驗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備課時,充分體現了新教材的理念,教學過程設計體現了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有趣、生動。建議:全部用圖表來備課。本組內備課較好的教師是沈依紅(化學)、王麗杰(物理)、金維娟(科學)、陸偉忠(信息科技)。
政、史、心、地、生、探究組:
根據校有關檢查要求,各備課組交換檢查備課筆記,經過大家認真、仔細的檢查。本次檢查反映了政、史、心、地、生、探究組教師的備課情況總體來說很好,絕大部分教師都達到了“優(yōu)”,都完成了備課量,很多老師超額完成了備課任務;從備課內容來看,基本上都能做到依照三維目標來設定教學要求,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過程設計詳細,作業(yè)布置與課前預習也能考慮到,教學設計中能有機滲透德育內容,并注重通過信息技術等形式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最后也留有反思的部分,因此,總體上備課質量是較高的。
但是,在檢查中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有待改進的問題,如:個別教師三維目標不明確;有些教師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個別教師的課后反思在教案中也沒有體現。這些問題必須及時改進并在今后的備課中加以注意。
藝體組:1、優(yōu)點:
各老師的教案都達到了應有的備課時量,而且書寫認真,條理清晰,重點、難點分析透徹。特別是陳衛(wèi)紅老師在教案中的重、難點分析比較有針對性。課后小結也都能反映出教案實施過程中的一些情況和不足。音樂、美術的老師在教案中還能體現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2、不足:
在教案中德育部分的教育還相對缺少,建議以后能在教案中能有多的體現。
通過檢查,我們欣喜地看見了許多教師備課認真,備教材,備學生,備課中融入了自己的特色,體現了“二期課改”的理念,同時各個備課組的集體備課也基本到位。但在檢查中也發(fā)現一些不足,如:特別精彩的教案不多、個別教師備課的提前量不夠、網上下載的教案不做任何修改、教學反思不寫等等。為了做好備課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更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故對下階段備課提出下列要求:1、工作3年以內的青年教師一定要備詳案(請各備課組長和帶教老師一定要關注這些教師)。
2、應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根據所教班的學生情況修改,形成自己的授課教案,書寫在下發(fā)的統(tǒng)一備課筆記上。3、使用新教材的學科,備課中應根據新教材的備課要求和特點備課。
4、要關注整冊教材,要有2周的提前量。
5、每節(jié)課上完后,應及時寫好教學反思并修改教案。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改進、補充中完善的,教師的教案也不可能都很完美,只要我們每位教師不斷摸索和改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立足點,相信在下次的教案檢查中會出現更多的亮點。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教師備課檢查反饋》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教師備課檢查反饋: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