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小學教育集團掛職學習心得體會
西湖小學教育集團掛職學習心得體會
在來西湖小學教育集團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西湖小學教育集團?他們的教師隊伍與我們有什么不同?他們的孩子們與我們學校的孩子們究竟有什么不同?他們有什么魔法嗎?帶著這些疑問,我走進了西湖小學教育集團下屬的文新小學。下面我就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學生文明守紀的背后彰顯出良好的養(yǎng)成教育
第一天,我們觀摩了西湖文新小學的升旗儀式,隨著出操音樂的響起,孩子們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浩浩蕩蕩地向寬闊的操場進發(fā),那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那自信樂觀的神情,都讓我十分感動。孩子們如同受過專業(yè)的軍事化訓練,這種情形我們在軍訓和開運動會時才會看到,但西湖小學的孩子們出操時都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人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西湖人做到了,他們是不簡單的!在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遨游于知識海洋、積極思考的孩子們,學習對他們來說,是一種享受,而非負擔。西湖小學很重視孩子們的禮儀教育,學校利用國旗下的講話、談話課、課間廣播等時間,組織學生有計劃地學習《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并自編了《禮儀常規(guī)三字歌》,開展“校園之星”、“班級之星”的評選,為全體學生樹立起很好的學習榜樣。集團少先隊大隊總部策劃組織的“文明禮儀伴我行”實踐體驗活動旨在將禮儀教育化身為各種形式和內容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文明禮儀給學習生活帶來的新變化,給心靈帶來的新啟迪。最明顯的是校園內快速奔跑、大聲喊叫的情況不見了,同學之間爭執(zhí)打鬧的現(xiàn)象減少了,看見老師主動問好的隊員越來越多了,而校外的情況,根據家長的反饋,很多隊員儼然成了“文明小使者”,家庭文明行為的“監(jiān)督員”。這種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校領導、教師長期以來的悉心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文明禮儀系列短片成為最有成效的禮儀教育項目,目的是以最清楚的方式規(guī)范隊員的言行,形象生動地告訴隊員什么時候該做什么,該怎么做。比如進出辦公室,要先喊報告,得到老師的允許后輕輕推門而入,離開辦公室的時候也要輕輕地把門關上。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小學正是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根據兒童心理特點拍攝的文明禮儀系列短片,正是用學生們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教育,幫助他們成長為有修養(yǎng)的小學生。
二、“心中裝著學生”折射出學校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心中裝著學生,就知道如何處理!边@是章獻明校長和我們座談時說的一句話,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章校長是一個心中時時裝著學生,事事不忘學生的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座談會上,章校長和我們談起了一件事:有一次,他給一個班上課時,發(fā)現(xiàn)所有孩子都坐得筆直,教室里一聲不響。他于是要求學生放松一點,并和學生討論一些問題:上課時是不是一定要坐得筆直?學生們七嘴八舌地開始說了,有的說作為學生一定要坐直,有的說也可以坐歪一點等等。章校長說,一個人長時間坐得筆直會很累的,不如換一種比較輕松的方式來坐,只要你不影響他人,不影響個人形象,怎么舒服怎么坐。第二個問題:上課可不可以開小差?這還用問嗎,當然不可以了,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道。但章校長肯定地答道:“可以。”我們都愣了,學生上課開小差那還怎么上課呀!章校長不緊不慢地問我們:“你們誰能做到開會或聽課時不開小差?”仔細一想,一點小差也不開真做不到,那是自欺欺人。章校長繼續(xù)說,從人道的角度出發(fā),要允許學生開小差,但只是“小”差,而非“大”差,“小”就是要時間短,對別人影響小。
從他的這次談話中,我們覺得他是一個平易近人的好校長,對于我們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小事”,他卻能提出獨具一格的觀點,這與他勤于觀察,善于思考是分不開的,也表現(xiàn)出實事求是、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
三、重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現(xiàn)在的小學生,他們在獨立學習、團結合作、融入社會、創(chuàng)新奮斗等方面的基本品質還較差,普遍綜合實踐能力較弱,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基礎教育的某些體制和學校教育的某些弊端不能不說影響著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學校教育注重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學生受教育基本是在一種封閉的環(huán)境狀態(tài)下進行;學校教育非常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忽略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社會實踐。
但西湖小學不同,學校每學期都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種植園活動、春游、秋游活動,學校還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各種社團,如民樂、書法、繪畫、電腦、舞蹈等,使學生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尤其是每年舉行的“拔蘿卜”比賽,老師先教給孩子們拔的要求,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就出發(fā)了,拔只是第一步,還要求學生把蘿卜洗得干干凈凈,然后拿到社區(qū)去義賣,這種親身體驗的方式,避免了學校教育只重視傳授間接經驗的弊端,使孩子們從小體會農民伯伯的艱辛,懂得珍惜糧食,也理解了父母親掙錢之不易,學會勤儉節(jié)約。
四、教學活動重實效
西湖小學追求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課外作業(yè)很少,在低年級不布置家庭作業(yè),即使在高年級,最多也只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在整個杭州市是名列前茅的。這種高效課堂,源于教師對學生的高度負責,對教材、課程標準的認真鉆研,對課堂教學活動的精心準備,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西湖的每一名教師都是教研的佼佼者,西湖小學的孩子們每天都在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學習,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怎可能塑造不出一個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用之才?反思我們當前教育教學,我們只是一味壓制孩子們死學,不夠重視孩子們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這是非常危險的。我們培養(yǎng)的是德才兼?zhèn)涞娜瞬牛皇怯胁艧o德的社會的“危險品”。讓孩子們熱愛生活、享受學習,應該成為我們每一名教師的追求理想。
在掛職學習期間,我從指導教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課堂教學中,她注重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孩子們理解所學內容,孩子們學到的東西都是鮮活的,而不是冷冰冰的;在學習方式上,教師鼓勵孩子們采用自學、互學、小組合作等方式學習,每一個孩子都信心十足,每一個孩子都躍躍欲試,孩子們學得輕松,學得開心;在作業(yè)布置上,靈活多樣。當時我們正逢國慶長假結束后的那一周,她為孩子們布置的作業(yè)名字是:秋假最喜愛的作業(yè)。就是讓學生出一份手抄報,內容是總結一個單元所學的知識點,要圖文并茂,內容要新穎,設計要有創(chuàng)意。老師把上交的作業(yè)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并在上課過程中予以講評,獲獎的每一份作業(yè)都講評得特別細致,要分別指出其優(yōu)點和不足;在評價學生時,做到了每堂課的評價與學校的評星相結合,有效地激勵學生。學校還設有新課程觀察室,每一個教師不需要別人幫忙都可以到這個教室錄課,上課過程中有五、六個攝像頭會自動跟蹤教師和學生,聽課的人也可以注意到教師和學生的每一個細節(jié),一堂課結束以后,課也就錄好了,上課的教師可以把錄像帶回去以后細細研究,反思并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
總之,在這次學習活動中,我感到收獲頗豐。我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不斷提升自己業(yè)務素質,端正工作態(tài)度,努力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
擴展閱讀:(魏艷霞).杭州市西湖小學教育集團掛職學習小結
赴杭州西湖小學教育集團
學習總結報告
在反思中提升,在進步中成長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qū)會館巷小學魏艷霞
帶著憧憬和向往,我們有幸來到位于西子湖畔的西湖小學開始為期一周的掛職學習。那干凈整潔,文化氣息濃郁的校園環(huán)境,博學多才,盡職盡責的老師,還有活潑可愛,文明禮讓的孩子從此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掛職學習結束了,至今我仍清晰記得第一次邁進西湖小學校門的情景,一個充滿傳奇與詩情的地方,我尋求著一份感悟!能來到西湖小學是一種機緣,我倍感珍惜,懷著多聽,多學,多看的態(tài)度,深入學校、深入教師、深入課堂,虛心求教,積極參加期間的各類教研和學習活動,詳實記錄,及時反思,不斷總結。共聽課20多節(jié),多媒體網絡聽課評課活動1次,語文說課比賽,教師幾何畫板培訓,西湖區(qū)教師綜合實踐示范課4節(jié),會議1次一個星期的掛職生活緊張、充實、有意義。下面我想通過幾個小片段來和各位領導老師共同分享我的一點點粗淺的收獲和感悟。
片段一:章校長的一天
章獻明校長是西湖教育集團的總校長。何為教育集團,我有必要給各位老師作一說明。西湖教育集團由三所學校組成,包括西湖小學文新小學和府苑小學。那里的教育模式趨向于一種集團化辦學,即三所學校就成為一個教育集團。有統(tǒng)一的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隊伍。
3月28日,章校長在新建的多媒體錄播教室給我們去的老師上了一節(jié)美術課。這節(jié)課上,他和學生進行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活動,把一次“大整合”的內容整理到一節(jié)課中,然后,用一些比較特殊的方式在課堂里進行表達和表現(xiàn),課堂的效果還真有些出乎意料。課后,進行了關于對當下課堂教學改革的理解的交流。這樣的交流可能還是有些不對等,因為站的角度不同,看問題的方式也會不一樣。他在會上說:“對于一堂課,誰都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就如同孩子們在課堂里一樣可以對老師發(fā)表意見一樣,沒有對錯,只要是認真的思考,那就值得尊重,我們很需要這種對課堂進行深入觀察之后的思考與討論。”兩個多小時的討論,與其說是在論課,不如說是在論教論學,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談話,也是一種另類教學。中午,我們和他趕到西湖小學,我們接著聽他為攝影社團的孩子們上課,大家都很興奮這個一小時的午間活動就變得很有意思,孩子們激動得很,他們和老師討論的問題,很專業(yè),也很讓我喜歡。因為他們真的在研究問題,盡管思考不深,但來自不同年級和班級的孩子,在他面前展現(xiàn)出的對學習的渴望與學習內容的專注,包括他們提出的那么多假設,真的讓我很激動,于是,我們和他們一起專注地聽著,直到不得不讓他們離開教室。再然后,就又跑去上課了。我們也尾隨在后面,那個篆刻班的同學,盡管才上了三兩次課,課堂發(fā)言也不是很積極,但他們的作品真的讓我很喜歡,他們對于篆刻學習的喜愛程度,也超出了我的想像。一天的課,有些忙碌,但一點都不亂。我想他們天天在這樣忙碌,而面對這樣的忙碌,他從容,鎮(zhèn)定,每天很有節(jié)奏地完成著自己的教
學,還有對自己工作深入的思考。上課,再上課,思考,再思考。這也許就是他工作的主要內容了。我明白了在這樣看起來重復的工作背后,有他對自己工作正確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并把這種思考轉成真正的行動研究。
片段二:百家爭鳴、形式各樣的教研活動
來到美麗的西湖,欣賞了一堂堂精彩的課堂教學,這給我?guī)砹瞬簧俚挠|動。有感動,有驚喜最多的,怕是收獲了哦。他們的備課形式是年級教研組集體備課,每個任課教師在假期根據課本內容備一到兩個單元的精品課,最后在集中到教研組,集體討論通過后,提交學?偨萄薪M批準,打印后發(fā)給每位任課教師,教師在上課前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做一定的修改,批注,然后進行上課。每周學校要集中評兩個精品教案,這樣大大的激發(fā)了老師搞教研的興趣,又有大量的時間投入到課本研究和練習題的設計上。我注意到幾個數(shù)學教師一有新的題型馬上拿出小本進行記錄,整理。學生有共性的錯誤一起探討交流解決的方法。真正做到上課有準備,練習有目的,而且還達到了資源共享的效果。作業(yè)的設計形式各異,有課本上直接批閱的,有練習本上完成的,也有打印的綜合練習題。這樣又做到了照顧個別學生的差異,有的放矢。既有利于培養(yǎng)優(yōu)等生同時也照顧到了一般學生。另外學校的教研活動,組內老師輪流上掛牌課,信息及時公布到校園網上,執(zhí)教老師們課后,及時寫教學反思,并在備課組內進行交流,找出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亮點與不足,確定一個問題針對加以討論,各位老師都積極發(fā)言,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學校還經常搞和其他學
校聯(lián)合的教研活動,更有意思的是我們這次還有幸參加了一次遠程視頻教研活動,這種將多媒體遠程教育手段運用到教學當中的課,我是第一次看到,真是感慨頗多!教師們的參與意識很強表現(xiàn)欲很高,雖然有不少是對上課教師的肯定,但有更多的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引起同行的討論、思考,引起大家的關注與反思。這樣教學活動給教師們構建了一個良性發(fā)展的載體,為教師們互相學習和促進搭建了一個有效的平臺,教師的專業(yè)得到長足有效的發(fā)展。所以,越來越多的教師要求參與到其中,我感到,這兒的教研一年四季都是春。
片段三:百花齊放、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
作為一線教師,我最感興趣的還是課堂教學。觀課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西湖教育集團的教師在課堂上所折射出的教學理念,他們真正體現(xiàn)了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引領下的常態(tài)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多向交流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聽了幾節(jié)我的指導教師倪老師和其他幾位老師的課,我總結了以下幾個特點:一.提高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如:教完“分數(shù)的意義”之后,倪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什么叫分數(shù)?”先要求每個同學獨自地小聲說一遍,然后同桌相互評說,糾正對方說得不對的地方,補充不足的地方,使每個同學對分數(shù)意義的認識更加深刻,最后再點一名學生全班說。在回答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教學“倍數(shù)和因數(shù)”中,讓同桌互相出題提問,考對方。說錯的地方及時糾正,直到掌握為止。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是急于下結論,而是給孩子們充分討論的時間,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往往被孩子們討論出很多的方法。另外經常讓學生自己出題,考同桌。如學習了約分后,要求同桌出題考對方,這時出題的同學也要動腦筋,他出的分數(shù)不能是最簡分數(shù),否則不能約分。這樣在學生問答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判斷,思維能力。四.重視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課堂教學中,有些問題由于學生個人知識水平有限,分析問題的局限性,不能正確地解決問題,但是通過學生的集體智慧,又能正確地解決問題。這時我經常讓學生參加小組的討論,得出結論。讓學生體會團結協(xié)作精神的重要性。五.節(jié)約了時間,加大了練習量。課堂教學的40分鐘是有限的,學生練習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有限時間,加大練習量呢?課堂練習中,學生可以不寫的,他們盡量讓學生說。如學習了質數(shù),合數(shù),互質數(shù)后,讓同桌互相報數(shù),判斷其類型。有的同桌1分鐘內能正確判斷十多個數(shù),這樣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加大了練習量,符合當前國家提出的“減負”精神。
西湖勝景,西湖小學的事與物給我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但更令我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西湖小學人的敬業(yè)精神。這一次的掛職學習讓我清醒、催我奮進。給了我啟發(fā),也讓我思考,我相信,這對我今后工作的影響和借鑒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相信這次的離別不是結束,而正是我們長期交流和學習的開始。最后我想以章校長在總結會上的幾句富有哲理的語言來結束我今天的匯報。每天,我很努力。我知道,我很無知,我生來無知,現(xiàn)在依然無知,我知我無知,所以我努力,努
力讓我的無知變得有知,因為有知,我又有了新的無知,我用新的有知去面對舊的無知。我知道我一直無知,所以,我一直努力,這是對我的一生負責。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西湖小學教育集團掛職學習心得體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西湖小學教育集團掛職學習心得體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