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高中高201*級一診考試生物學科分析報告
涪高中高201*級一診考試生物學科分析報告
鄧翔
在201*年1月1213日進行的重慶市部分區(qū)縣高三第一次質量調研診斷性考試,我校有1200多名應往屆畢業(yè)生參加了這次考試。理科綜合試卷由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組成,生物在試卷中的定位和比例如下:
卷Ⅰ:選擇題126分,其中生物5題(1-5),30分卷Ⅱ:非選擇題174分,其中生物2題(30-31),42分一、試卷分析
本試題考查范圍為必修的一到六章和選修的一、二章,從試題內容上來看基本上涉及了本范圍內的主干知識:新陳代謝、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遺傳和變異,當然也對細胞和生殖發(fā)育也作了必要的考查,主要對一些生物學概念、原理的理解和運用,同時也對識圖、獲取信息、實驗分析、計算以及綜合能力進行考查;從試題的形式上來看,本次對圖表分析能力考查偏重,本套試題中出現了五個圖:膝跳反射示意圖、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人體組織示意圖、光合作用強度變化曲線圖、生殖細胞形成示意圖;試題對考綱中規(guī)定命題指導思想有較好的體現,即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對中學生物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運用這些基礎知識分析、解決;試題雖然綜合性強,能力考查特別突出,但難度不大,題型較常規(guī)沒有怪題偏題和生僻題出現。二、本校學生試卷數據分析1、總體分數段分析
分數段人數單選5D生30-Ⅰ-1生30-Ⅰ-2生30-Ⅱ-1生30-Ⅱ-2生30-Ⅱ-3生31-1生31-2、3生31-4-1生31-4-2(生31-4-2(81481681681681681681681681681681664644446244000000000002.791.631.132.342.042.041.083.241.412.692.0546.4540.7218.7558.5250.9250.9827.0853.9470.5967.2251.1646.4518.871.9630.0222.4326.18.9525.3765.8147.323.2853.3136.455.278.0920.5924.1454.7820.4724.6312.8720.960.580.550.280.650.610.610.320.630.750.740.570.70.690.40.460.490.450.390.60.530.450.38
各小題的平均分和滿分率都弱低于全區(qū),說明我校學生與區(qū)上的另外兩所重點中學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從得分率來看,我校學生除了30-Ⅰ-2和31-1這兩小題得分較差外其余都較好,并且每一
小題都有人得全分,連得分較差的兩小題得全分的就有十來人,所以做好答題分析,從而指導學生正確作答對提高我校學生的生物成績有一定的意義。
三、答題情況及分析
現將本次一診理科綜合的考試的試卷通過重新閱卷,再對試卷中學生的主要答題錯誤及原因進行分析如下:
選擇題第1題: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為衰老的細胞和癌細胞的特點,生物膜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特性,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以及細胞的呼吸過程中物質的變化等。
本題考查的層次為知識的識記和理解。主要是要求學生把以上知識點通過理解的基礎上記注。本題從學生的得分情況來看,得分率較高,有71.81%,屬于較容易的題。但也有27.94%的學生沒能答對。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主要錯誤分析:其中錯選A的有5.64%,對癌細胞的特征未能準確掌握;錯選B的有14.46%,未能理解生物膜的結構組成與功能的關系;錯選D的有7.72%,這是對細胞呼吸過程中葡萄糖和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場所未能理解掌握。沒能正確判斷選擇C的學生都對氨基酸和神經遞質進出細胞的方式不能正確判斷。選擇題第2題:
本題考查的知識內容為選修第一章的免疫,考查的知識點有疫苗的本質及預防接種的意義,在特異性免疫過程中免疫細胞(T細胞、B細胞、效應細胞和記憶細胞等)的作用,抗體的作用。
本題考查的層次為知識的識記和理解應用。主要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考查學生對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識記程度。本題從學生的得分情況來看,得分率也較高,有57.6%,也應屬于容易題。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主要錯誤分析:主要是學生對于疫苗的本質及注射疫苗的作用不了解,同時對特異性免疫過程中的免疫細胞的作用未能掌握,所以不能區(qū)分記憶細胞參與的是第二次免疫,識別的是再次進入機體的同種抗原,錯誤的最主要的是不能分析多次注射疫苗的意義所在。選擇題第3題:
本題通過膝跳反射示意圖較全面地考查了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傳遞特點及突觸,反射等基本概念。這些知識點本是學生掌握的困難的地方,原以為得分不高,但從得分情況來看比較理想的,平均分在4.14,得分率為69%,出孚意外,這與我們平時練得多有關吧。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錯選得多的是C(10.42%)和D(15.32%)。錯選分析:學生不清楚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神經元之間的傳遞過程及傳遞特點和突觸的概念,以及對反射的概念未能完全理解掌握,甚至對興奮在突觸傳遞過程中信號的轉換方式(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沒有真正掌握。.選擇題第4題:
主要考查的知識點有:一年生植物的生殖生長和營養(yǎng)生長的關系;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礦質元素的特點;純合子自交后代及性狀和相對性狀的概念;玉米種子在萌發(fā)過程中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的來源。本題涉及教材的第五章第二節(jié)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和第三章新陳代謝的第五節(jié)植物的礦質營養(yǎng),以及第六章第二節(ji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本題具有綜合性,考查的知識點多但仍屬于識記和理解的內容,也有應用分析的如B選項。本題的得分情況較其他幾題較差只有41.05%。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有11.15%的學生選A,原因就是對教材中“對于一年生植物和二年生植物來說,在植株長出生殖器官以后,營養(yǎng)生長就逐漸減慢甚至停止!边@句話沒有理解并記注;有19.61%的學生選C,原因就是對生物的性狀,相對性狀的概念沒有理解,也對自交的結果也不能完全掌握;有27.94%的學生選D,完全對種子在形成和萌發(fā)以及植株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營養(yǎng)來源沒有通過概念圖來識記掌握;當然沒有正確選出B的學生,對植物的礦質營養(yǎng)礦質元素的利用特點未能牢牢掌握。另此題也反應出學生的審題上的一個問題粗心,如C選項,學生知道純合子自交后代性狀不分離與只有一種性狀覺得就是一回事。
選擇題第5題:
本題通過某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主要考查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的判別,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中后代的概率計算以及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中優(yōu)生的措施,近親(旁系血親)的概念?疾榈膶哟螢閼。作為遺傳題在選擇題里出現這在歷年的一診考試中都沒有出現,是首次。雖然練習過但還是有點意外。作為遺傳題對學生來說一直是最擔心的,不過此題出在選擇題也不是很難,所以得分率比上題要高有46.45%。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其中還有11.52%選了A,有21.69%選B,有20.1%選了C。選A、B的學生錯誤在于判斷該病的遺傳方式出錯,將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判斷為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而錯選C的對常染色體的遺傳特點未能理解;當然不能正確選擇D的學生對旁系血親的概念根本沒有重視。第30題第Ⅰ小題
本題通過人體部分組織示意圖表示幾種激素的關系,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及在體溫調節(jié)中的激素及作用,同時考查了幾種重要的激素:甲狀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調節(jié),胰島素的作用。另外還考查了激素作用于靶細胞的本質和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屬于識記、理解、應用及綜合能力的層次。本題得分率較低,特別是(2)(3)兩小問只有18.75%,其中得滿分的僅有1.96%。本小題滿分為10分,而平均分為2.76,此題是做得最差的一道題。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1、不能正確識圖,就不能分清a、b、c、d分別代表的是什么激素。2、審題不嚴密,對“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從什么方面來答不清楚。
3、知識遺忘較大,對胰島素的作用,甲狀腺激素分泌調節(jié)的機制(反饋調節(jié))及參與體溫調節(jié)的幾種激素和關系已記不清了,記不準了,所以表現為不知答什么并還張冠李戴。如(1)小題“在體溫調節(jié)過程中,起協(xié)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本應填“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有學生錯答“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等,還有(2)小題“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體現的調節(jié)機制是________”(反饋調節(jié)),有不少的學生錯答“神經調節(jié)”“體液調節(jié)”等。
4、對激素作用于靶細胞的本質未能理解掌握,這在教材上沒有原話,只有結合與細胞的識別有關的物質糖蛋白分析作答。這小問答對的學生更少了,很多學生不知從何下手。
5、表達能力較差,不能正確地使用科學術語以及簡練的語言將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清楚地表達出來。特別是在回答第(2)小題“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狀腺,而不能作用于其它組織細胞,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及第(3)小題“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數目減少,導致患者血糖濃度持續(xù)升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時,表現出嗦、不知所云、語序混亂等現象,甚至還有少數學生寫出了錯別字。第30題第Ⅱ小題
本題以“在溫度適宜的溫室大棚中用含32P完全營養(yǎng)液無土栽培的某農作物對CO2吸收量的變化,”(隨光照強度的光合作用強度的變化曲線)來綜合考查了植物代謝的相關內容:光合作用(場所、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轉換、改變條件對光合作用的強度的影響以及總光合作用凈光合作用的表示),礦質營養(yǎng)(溶液培養(yǎng)法、礦質元素的利用特點)。屬于識記應用及綜合應用能力的層次。
本題考查的是主干知識也比較常規(guī)所以得分率較上題高,有53.47%,平均分有6.42,本題滿分為12分,有25.63%的學生得全分。此題出錯的原因從答題情況分析有以下幾點:
1、知識掌握不牢,對產生NADPH的細胞器不清,對曲線的幾個重要點的生物學含義未弄清:如b點(光合作用的補償點:光合作用的強度等于呼吸作用強度),d點(光合作用的飽和點)對應的CO2的吸收量代表的凈光合作用;還有對P是可再度利用的元素缺乏的影響最大的部位不能分析,甚至對溶液培養(yǎng)法中通入空氣與根吸收礦質元素的關系都未能準確掌握,似是而非。
2、審題不仔細,如第(2)小題里要求從括號(填“較慢”或“較快”)選擇填,有少數學生用其他的同義詞,還有同樣是本小題的后一問只答在“葉綠體基質中發(fā)生的能量轉換過程”也有不少的學生把整個光合作用過程中能量的轉換都答上了。第31題
本題通過果蠅生殖細胞的形成過程來考查動物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的染色體變化(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的行為變化),處于第二次分裂的細胞的名稱及其染色體、染色體單體和DNA的數量關系以及最后生成的四個細胞之間的關系(兩兩相同);本題也考查了學生的獲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及實驗設計分析能力;也同時考查了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伴性遺傳的特點。此題角度新但考查的知識為主干知識為重點要求內容,所以學生反而得分率不低。本題滿分為20分,平均分有10.47分,得分率有54.0%,但得滿分的不到10%。錯誤率高的主要是第(1)小題和第(4)小題,原因分析如下:
1、對減數分裂過程中在原始生殖細胞(卵原細胞)中染色體發(fā)生復制后形成初級性母細胞(初級卵母細胞),以及在整個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發(fā)生配對聯(lián)會,及在后期發(fā)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的特點,未能掌握。另此題卵原細胞圖中染色體的畫法不合出題者的意圖也是學生分析時答題找不準方向的一個原因。
2、獲取信息能力差,不能準確分析題意抓住信息。從題目中來看子代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表現型為紅眼,但出現了一只白眼的雌果蠅,探究其原因有二“基因突變”或“基因缺失”,設計實驗證明。題目要求“以該白眼雌果蠅為母本,與紅眼雄果蠅雜交”的子代的結果入手來證明。分析之只能從后代中的雌雄比例的不同來證明原因為何。但從答的結果來看有少學生仍從其子代的表現型來回答的,也有隨便寫一個比例的,如3:1,9:3:3:1等,題目的意思就沒有搞懂,由此也看學生的審題能力存在問題。3、時間不夠,有不少學生下來反映時間不夠,最后一題根本沒有時間來做,所以只是忽亂寫了個數字或者空著。這說明學生在答理綜卷缺乏技巧,不知道如何劃分時間,不知道如何安排做題順序。四、原因綜述
通過以上對每道試題的答題情況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學生在本次考試中反映存在著以下的問題:1.對基礎知識記憶不準。對主干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生物學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等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答題失誤的主要原因是對有關的基礎知識記憶不準,掌握不清。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未及實質,原理、規(guī)律的含義理解不清,未能把握相關知識間的聯(lián)系,知識構建程度不高。在高三下學期的復習中,應通過專題、情境探究等多種形式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構建有效度的知識網絡。
2.對圖解和生理過程理解不深。學生對圖解觀察不仔細或缺乏必要的知識支持,以及對生理過程理解不深。如許多學生不理解能量流動圖解中箭頭表示的含義,從而不能正確作答。3.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欠佳。
4.表達能力較差。不能正確地使用科學術語以及簡練的語言將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清楚地表達出來。5.學生審題能力、圖表轉換能力、信息的獲取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找不出題干中關鍵詞、關鍵條件;不會識圖,不能尋找圖中關鍵信息,找不到突破口。6、理綜卷的答題技巧有待提高。五、教學整改策略
1.注意教材回歸教材,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重視對學科重點知識、核心主干知識的理解。加強對代謝、遺傳部分的復習,反復進行訓練、檢測,以達到強化掌握的目的。
2.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到例題選擇典型性、有針對性,加強課堂提問,做好復習課、試卷講評課的教學設計,重在學生的學習成效,而不在數量,避免無效教學。
3.加強實驗能力的培養(yǎng)。選擇典型實驗、教材里的實驗,引導學生學會科學的實驗方法,模仿實驗設計思路,模擬訓練各種實驗題型。
4.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和解題能力的訓練和指導。在第二輪復習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指導學生對解題的方法、思路和技巧,注意學生做題習慣的養(yǎng)成和學習方法的訓練,指導學生多做總結和積累經驗,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5.加強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共同研討,做到資源共享,加強輔導,工作做實,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
擴展閱讀:雅安市高201*屆物理一診考試分析報告
雅安市高201*屆物理“一診”考試分析報告
摘要:1.分析“一診”,理清思路。
2.研判問題,強化“手”。
一、命題背景
1.我省已完成第二次自主命題,兩年高考物理試題難度差異很大。2.省內各地區(qū)高考競爭依然激烈。
3.我市各學校的教學目標、要求及教學水平差異仍然較大。二、物理“一診”命題思路
1.命題指導思想:堅持正確導向,立足雅安實際,參照高考命題。2.命題遵循原則:(1)導向正確;(2)診斷準確;(3)依據可靠。導向功能:體現《考綱》要求,切合雅安教學和今年學生的實際。因此,試題的設計著重在用常見題型考查學生的“雙基”及能力現狀,以保證難度適中、診斷準確。
診斷功能:①摸清本屆高三教與學的現狀,找準教與學的問題;②促使師生盡快進入高三狀態(tài)。試題命制所涉及的知識范圍為高中內容的絕大部分,知識的覆蓋面應較大,目的是可較充分地了解學生在知識、技能、習慣上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且通過檢測部分了解我們高考復習的準備、進展情況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于整體把握學生的現狀,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提供依據:為高三整體復習計劃的制定提供依據,同時為高三復習教學研討會的復習建議找準方向。3.命題依據:以201*年“考綱”和“說明”為依據,參照201*年成都摸底測試試題和201*年高考四川試卷、全國卷及各地區(qū)自主命題試題,在兼顧高中課改理念的基礎上命制而成。
三、對物理試題的基本評價
1.試題設計遵循《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
突出對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試題科學、規(guī)范,以較易題和中檔題為主體,難度適中,容量較大;試題無繁、難、偏、怪題,有較好的梯度;試題基本上覆蓋了中學物理中的重要內容,突出了“摸清現狀,找準問題”的摸底考試功能,有利于高三后續(xù)復習工作的開展。
2.物理試題的特點
(1)試題突出了對學生雙基知識的考查,尤其是對主干知識的考查本試卷較全面地考查了中學物理學科的主干知識及其核心內容,覆蓋面廣、重點突出。
(2)試題突出了對物理知識應用的熱點問題和新情景問題的考查(3)試題突出了對物理學科能力的考查,特別是思維能力的考查本試卷以主干知識和常用知識為載體考查學科能力、考查的能力層次分明。特別注重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公式及其相互關系的理解能力的考查;運用基礎知識定性定量分析,進行正逆向邏輯判斷的推理能力的考查;設計和完成實驗能力的考查。而對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的考查,本著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在要求上與今年高考相比略有差異。
知識是前提,技能是關鍵,習慣是保障,知識、技能和習慣共同構成了能力品質。
(4)試卷總體難度高于成都摸底測試試題3.問題與不足(1)試題容量偏大。(2)容易題太少。四、“一診”考試結果簡介(一)“一診”總體情況簡介1.參考人數:
物理科參考人數為3318人。
2.物理有效分:高線45分,低線43分(上高線人數最多的三所學校是名山一中:228人;漢源一中:198人;雅安中學:179人;全市上高線人數:1005人。校平均成績最高為名山一中,44.99分。)
3.物理科各學校上線情況統(tǒng)計學校
01020304060708091112131415
最高分
100866889578685964572747885
物理高數物理低數物理平均參考人數
179461822869519810913449357
199582125261072201*01*256438
44.835.9428.8544.9928.7741.8536.7837.6221.7133.4934.2132.6728.29
377201*44463692327523632418024518683
4.全市前100名統(tǒng)計學校
01020407080912131415
前100名
27427921121131
五、“一診”中反映出的問題
1.雙基不扎實,基本概念不清,知識有效積累不夠,基本技能生疏基礎薄弱:對物理概念、物理現象、物理規(guī)律的理解不透徹;對物理基本技能的掌握不熟練;知識遺忘率高、內化率低。
2.審題粗心或審題習慣差、能力弱,忽視題給條件,漏掉關鍵詞,難以形成清晰完整的腦圖
3.學科思想方法未有效形成,分析思路混亂或不連貫、不流暢,難以進行準確的物理判斷和推理
4.應用能力差,不善于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不善于分析素材、處理信息、建立模型
5.綜合分析能力和應用數學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差
6.應用文字、公式、圖表進行書面表述的習慣差、能力弱、缺漏多。不規(guī)范或詞不達意現象較普遍
7.實驗能力弱,抓不住關鍵點
如:16題:
(4分)(1)游標尺上有10個等分刻度的游標卡尺,游標尺刻度的總長為9mm,游標尺的每一分度與主尺的最小分度相差0.1mm.有一把這樣的游標卡尺,由于長期使用,測量爪磨損嚴重,當左、右測量爪合在一起時,游標尺的零線與主尺的零線不重合,出現如圖所示的情況,此時兩零刻線間的距離為____________mm
(2)如圖螺旋測微器的讀數是mm.
⑴游標卡尺的讀數很多學生思維定勢,誤讀為0.6,沒有真正理解本題的含義;部分學生讀數為0.40,對中學階段游標卡尺的讀數要求不清。
⑵螺旋測微器的讀數填26.10和2.61的較多。究其原因是不清楚固定刻度的分度值,不知道螺旋測微器的讀數規(guī)則。
17題:
(8分)如圖(甲)所示,用包有白紙的質量為1.00kg的圓柱棒替代紙帶和重物,蘸有顏料的毛筆固定在電動機上并隨之轉動,使之替代打點計時器當燒斷懸掛圓柱棒的線后,在圓柱棒豎直下落的過程中,毛筆就在圓柱棒面上的紙上畫出記號,如圖(乙)所示,設毛筆接觸棒時不影響棒的運動.測得記號之間的距離依次為26.0mm、41.0mm、56.0mm、71.0mm、86.0mm、101.0mm,已知電動機銘牌上標有“1500r/min”字樣,由此研究圓柱棒的運動情
況(l)毛筆畫相鄰兩條線的時間間隔T=s,圖(乙)中的圓柱棒的(選填“左”或“右”)端是懸掛端.(2)根據圖(乙)所給的數據,計算毛筆畫下記號C時圓柱棒下落的速度Vc=m/s,圓柱棒豎直下落的加速度a=m/s2。
⑴填右的學生較多,對物理現象發(fā)生的情景理解不清;“左”、“右”二書寫潦草不清,無法辨別。⑵瞬時速度、加速度的計算出錯率較高,對本實驗的原理沒有真正理解。
18題:
下圖是用來測量未知電阻Rx的實驗電路的實物連線示意圖,圖中Rx是待測電阻,阻值約為幾kΩ;E是電池組,電動勢6V,內阻不計;V是電壓表,量程3V,內阻r=3000Ω;R是電阻箱,阻值范圍09999Ω;R1是滑動變阻器,S1和S2是單刀單擲開關.主要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連好電路后,合上開關S1和S2,調節(jié)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得電壓表的示數為3.0V.②合上開關S1,斷開開關S2,保持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位置不變,調節(jié)電阻箱的阻值,使得電壓表的示數為1.5V.
③讀出電阻箱的阻值,并計算求得未知電阻Rx的大小.④實驗后整理儀器.
(1)根據實物連線示意圖,在虛線框內畫出實驗的電路圖,圖中標注元件的符號應與實物連線圖相符
(2)可供選擇的滑動變阻器有:
滑動變阻器A;最大阻值100Ω,額定電流0.5A滑動變阻器B;最大阻值20Ω,額定電流1.5A實驗中應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是_____________.
(3)電阻箱的旋鈕位置如圖所示,它的阻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未知電阻Rx=_________________kΩ.(2位有效數字)
(5)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較,測量值比真實值______.(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⑴將實物圖轉變?yōu)殡娐穲D的能力普遍很差(按理是依葫蘆畫瓢的事)。表現在不能正確識別分壓電路;電阻箱符號畫成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和電阻箱在電路圖中畫的實物圖;作圖不規(guī)范。
⑵選A的學生較多。⑶正確率高。⑷很少人填對。⑸有近一半學生填“偏小”;有填“增大”、“大”,不按題上給的字樣填。19題:
(10分)某游樂場中有一種叫“空中飛椅”的游樂設施,其基本裝置是將繩子上端固定在轉盤上,繩子下端連接座椅,人坐在摩椅上隨轉盤旋轉而在空中飛旋。若將人看成質點,則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物理模型。其中P為處于水平面內的轉盤?衫@豎直轉軸OO′轉動,設輕繩長l=10m的質點質量m=60kg,轉盤不動時靜止的質點與轉軸之間的距離d=4m.轉盤慢慢加速運動,經過一段時間后轉速保持穩(wěn)定,此時質點與轉軸之間的距離變?yōu)镈=10m且保持不變。不計空氣阻力,繩子不可伸長,取g=10m/s2。求:
(1)最后轉盤勻速轉動時的角速度大約為多少?
(2)轉盤從靜止到運動穩(wěn)定這一過程,繩子對質點做了多少功?
⑴圓心確定錯誤。⑵半徑求成R=D-d或R=d的學生很多。
⑶把向心力當成繩子的拉力。⑷三角函數關系錯誤。⑸角速度的單位普遍錯誤(r/s),甚至無單位。⑹求繩子對質點做功:①只求了動能或勢能;②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混淆;③用W=FScosα⑺做題不規(guī)范:不畫受力圖;所用字母無法區(qū)分;中間求出的物理量無單位;書寫混亂。
20題:
(9分)如圖,在一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一長L的一端開口的玻璃管,管內壁是光滑且是絕緣的,一質量為m、帶正電荷q的小球(重力不計)位于管封閉的一側,有豎直向下的勻強磁場穿過水平面,磁感強度為B,現在用水平力F拉玻璃管以恒定的速度u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小球會在管內運動起來。(1)小球將作什么運動?
(2)求出小球離開管口時的速度大小。
⑴對運動性質不能作出準確判斷,較多學生回答“勻速圓周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⑵較多學生沒有看清題面(“水平”、“不計重力”),認為是豎直平面內。⑶誤將沿玻璃管方向的速度作為末速度。⑷將洛侖茲力寫成BIL或BLV
21題:
(14分)如圖甲所示,質量為M=3.0kg的平板小車C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t=0時,兩個質量均為1.0kg的小物體A和B同時從左右兩端水平沖上小車,1.0s內它們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g取10m/s2.
(1)小車的1.0s內所受的合力為多大?
(2)要使A、B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不會相碰,車的長度至少為多少?
(3)假設A、B兩物體在運動過程中不會相碰,試在圖乙中畫出A、B在t=1.0s~3.0s時間內
的vt圖象.
該題是一道多過程的物理問題,圖形結合,要求用v-t圖表達結果,對考生能力要求高。絕大多數學生不能從圖象提取信息(a)來判斷物體的受力;對A、B、C三個物體發(fā)生相互作用的運動情景不清楚,從而出現規(guī)律應用不當;物理公式和規(guī)律記憶不清,如:Ft=mvA2-mvB2,F=△mv,vt-v0=2as多數學生文字描述不清、不恰當,甚至無文字描述。
六、小結
1.應屆生在知識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知識有效積累不夠!有效積累既要有量,更要重質。要有量,則課堂教學必須保證足夠的容量;要重質,則必須立足在知識“扎根”于學生之腦,“過手”于學生之為,因此我們需要冷靜的思考我們的教與學,轉變觀念、擺正位,精心準備、精心設計,做好組織、引領、指導、點撥、調控和管理工作,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與學的主體,使課堂成為名副其實的高考備考演練場。
2.應屆生在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科思想方法未有效形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規(guī)則、程序掌握不熟練,因此能力難以落實!知識、技能水平和學科思想方法的形成狀態(tài)是衡量學生科學素養(yǎng)高低的主要標志,學生解題時遇到各種障礙、出現各種問題,能力難以落實是其直接原因,而根源還在學科思想方法的形成狀態(tài)低下。因此我們必須明確高考物理學科的能力要求,更重要的是需要通過學習思考,交流協(xié)作、實踐反思,在我們的雙基串講、習題講練、評改鞏固過程中,找到滲透學科思想方法的途徑,拿出落實能力的切實可行措施。
3.應屆生在習慣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讀書、審題、思維、表達、評價反思、心態(tài)調整的習慣尚未養(yǎng)成!“細節(jié)決定成敗”早已耳熟能詳,但由于習慣養(yǎng)成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導致未達目標的案例不勝枚舉,所以在此方面也需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我們需要增強管理意識、注重細節(jié)、嚴格要求、耐心引導、自身起好表率作用,促進學生盡早形成良好的習慣。
201*年10月27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涪高中高201*級一診考試生物學科分析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涪高中高201*級一診考試生物學科分析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