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實驗報告
人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實驗報告
九十七中學化學教研組孫宇亮
遼寧省大連開發(fā)區(qū)教育科研培訓中心/林治強
摘自:《人教社》
作為國家首批課程改革實驗區(qū),大連市開發(fā)區(qū)自201*年秋季承擔了初中化學課程改革實驗任務,執(zhí)行《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實驗教材(以下簡稱“新教材”)進行實驗。一、新教材與《課程標準》的適應性
1.新教材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思想,符合新課程的理念。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lián)系;引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有利于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fā)展功能。
2.新教材比較完整地反映和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從基本理念出發(f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內容的啟蒙性和基礎性,選取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備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融合學科知識;為學生提供大量活動與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的方法,提高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學生了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為實現(xiàn)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將繼續(xù)發(fā)揮重大作用。
3.新教材內容的選擇與編排符合《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覆蓋《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內容,新教材設置的內容科學。準確,沒有違背事實和真理的現(xiàn)象。選取了大量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素材,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金屬硬度的比較”“堿對雞爪的腐蝕”“納米材料”“C60分子”“海底可燃冰”“形狀記憶合金”“導電塑料”等內容。新教材既注重內容的先進性,又具有鮮活的生活氣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能調動起學生學和教師教的興趣。同時新教材具有較強的層次性,在面向全體學生,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降低不必要知識難度的基礎上,增加了研究型、開放型、實踐型的題目,為每個學生盡可能提供主動學習、發(fā)揮自身特點的機會。在編排上注意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科學方法的具體運用,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化學概念和觀點注意直觀性、關聯(lián)性和發(fā)展性。
二、新教材與教師、學生的適應性
1.新教材突破了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tǒng)體系,采用“學科與社會”相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學科中心和社會中心體系結構的優(yōu)點,既注意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又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注意對生活、環(huán)境現(xiàn)象的觀察和經驗,使學生產生對自然、社會的親近感,拉近學生生活與學科之間的距離,又著眼于學生對科學概念、觀點的理解,形成學生最基本的化學視角。同時也促使教師在教學組織和處理上發(fā)生轉變,從近幾年一直強調的學科知識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過渡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逐步融合學科知識,在活動中使學生獲得新的經驗。改變了以往過于注重書本知識,過于注重知識傳授,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
2.新教材將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結合起來,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內容,為教師提示了教學的過程,同時精心設計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教材中有與學生對話的閱讀部分,有引導學生活動的“實驗”“活動與探究”“討論”“調查與研究”等部分,有提綱摯領的“學完本課題你應該知道”的歸納部分。多種形式的活動,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了比較合理和完整的學習過程。
3.新教材突出了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實驗內容不單獨另立,而是穿插在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學計算等內容之中,方便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利于教學設計,保證學生學習過程的統(tǒng)一和完整。模糊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界限,提倡學生多做實驗。實驗的呈現(xiàn)方式多樣化,增設了“家庭小實驗”和“習題實驗”。鼓勵學生設計實驗,降低操作規(guī)范要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4.新教材注重科學探究,精心設計了“活動與探究”部分,上下冊共設置32個“活動與探究”,主要是以實驗承載。所涉及的內容廣泛,既注重內容的科學性,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價值,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探究內容盡量符合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溶液酸堿度對頭發(fā)的影響”“植物的花瓣或果實制指示劑”等,都頗具新意,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也從這些活動中體驗到化學的魅力。
擴展閱讀:人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實驗報告 (7)
人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實驗報告
一、新教材與《課程標準》的適應性
1.新教材較好地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思想,符合新課程的理念。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重視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聯(lián)系;引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有利于評價的診斷、激勵與發(fā)展功能。2.新教材比較完整地反映和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各項要求。從基本理念出發(f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內容的啟蒙性和基礎性,選取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及未來社會所必備的化學知識、技能和方法;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情境,融合學科知識;為學生提供大量活動與探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態(tài)度,獲得科學的方法,提高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通過具體的事例,使學生了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巨大貢獻,認識化學為實現(xiàn)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將繼續(xù)發(fā)揮重大作用。
3.新教材內容的選擇與編排符合《課程標準》的規(guī)定,覆蓋《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內容,新教材設置的內容科學。準確,沒有違背事實和真理的現(xiàn)象。選取了大量貼近學生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素材,如“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金屬硬度的比較”“堿對雞爪的腐蝕”“納米材料”“C60分子”“海底可燃冰”“形狀記憶合金”“導電塑料”等內容。新教材既注重內容的先進性,又具有鮮活的生活氣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能調動起學生學和教師教的興趣。同時新教材具有較強的層次性,在面向全體學生,符合學生的思維水平,降低不必要知識難度的基礎上,增加了研究型、開放型、實踐型的題目,為每個學生盡可能提供主動學習、發(fā)揮自身特點的機會。在編排上注意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xiàn)科學方法的具體運用,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化學概念和觀點注意直觀性、關聯(lián)性和發(fā)展性。二、新教材與教師、學生的適應性
1.新教材突破了以“學科為中心”的傳統(tǒng)體系,采用“學科與社會”相融合的方式,吸收了學科中心和社會中心體系結構的優(yōu)點,既注意學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又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注意對生活、環(huán)境現(xiàn)象的觀察和經驗,使學生產生對自然、社會的親近感,拉近學生生活與學科之間的距離,又著眼于學生對科學概念、觀點的理解,形成學生最基本的化學視角。同時也促使教師在教學組織和處理上發(fā)生轉變,從近幾年一直強調的學科知識要聯(lián)系學生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過渡到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逐步融合學科知識,在活動中使學生獲得新的經驗。改變了以往過于注重書本知識,過于注重知識傳授,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象。
2.新教材將學習內容和學習過程結合起來,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的內容,為教師提示了教學的過程,同時精心設計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教材中有與學生對話的閱讀部分,有引導學生活動的“實驗”“活動與探究”“討論”“調查與研究”等部分,有提綱摯領的“學完本課題你應該知道”的歸納部分。多種形式的活動,有助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了比較合理和完整的學習過程。
3.新教材突出了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實驗內容不單獨另立,而是穿插在基本理論、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化學計算等內容之中,方便學生的學習活動,有利于教學設計,保證學生學習過程的統(tǒng)一和完整。模糊演示實驗與學生實驗的界限,提倡學生多做實驗。實驗的呈現(xiàn)方式多樣化,增設了“家庭小實驗”和“習題實驗”。鼓勵學生設計實驗,降低操作規(guī)范要求,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4.新教材注重科學探究,精心設計了“活動與探究”部分,上下冊共設置32個“活動與探究”,主要是以實驗承載。所涉及的內容廣泛,既注重內容的科學性,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的教育,又注重探究的價值,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探究內容盡量符合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酸雨危害的模擬實驗”“溶液酸堿度對頭發(fā)的影響”“植物的花瓣或果實制指示劑”等,都頗具新意,深受學生的歡迎,學生也從這些活動中體驗到化學的魅力。5.新教材設計靈活、有彈性,為教師教、學生學留有足夠的空間。如新教材采用“單元、課題式”,淡化章節(jié)的學科系統(tǒng)性,便于教師調整、處理教材,發(fā)揮教師的能力和個性。新教材中設置的“資料”“化學技術社會”“拓展性課題”等內容,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了興趣發(fā)展、知識發(fā)展的條件。新教材在實驗、討論、小結、拓展性課題等部分恰當?shù)亓粲幸欢靠瞻子蓪W生完成,使學生不但要學習教材內容,還要通過學習活動補充教材內容,調動學生積極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起到教材與學生交互的作用,其中不少地方蘊涵著對學生學習方法、科學方法的良好影響。
通過使用新教材,教師和學生都有較大的變化。從教師方面看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在教育觀念上,教師能更多地關注學生,從學生自身的發(fā)展需要出發(fā),給學生更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放開學生的視野和思維,鼓勵
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不再是以往的“短期效應”。(2)在教學行為上,教師在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學生“過程和方法”“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視,強調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注意對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yǎng),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給學生判斷、決策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不再是以往的“知識本位”。(3)在自我意識上,增強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的緊迫感,主動調整知識結構和教學技能,增強教學研究的主動性,不再是以往的“一勞永逸”。從學生方面看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學習興趣有所提高。以前學生剛學習化學時,由于固有的好奇心,學習興趣很高,但隨著化學知識的增加和知識難點對學生的“分化”,學生的興趣逐漸降低。通過使用新教材,這種情況有所改善,在今年的中考中,全區(qū)及格率比去年有所提高。(2)學習方式有所改變。以前學習方式基本是聽課、看書、做題的循環(huán)往復,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成分很少。目前學習方式正在向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多樣化方向發(fā)展。僅以作業(yè)為例:已不單單是做題,而是家庭小實驗、小制作、小論文,學習體會等多種形式。(3)獲取知識的途徑有所變化。教師已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惟一途徑,參觀考察、社會調研、學生之間交流、資料網(wǎng)絡查詢等已逐漸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三、新教材與地區(qū)、學校的適應性
新教材在內容選材、實驗器材、活動方式設計、社區(qū)資源利用等方面,充分考慮了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的情況,具有比較好的普遍適應性,是通過努力都可以達到或解決的。開發(fā)區(qū)既有城市初中,也有農村初中,沒有因為所處的地域不同、社區(qū)不同,而造成教學過程和學生活動等方面的不同。四、新教材呈現(xiàn)方式分析
1.新教材在呈現(xiàn)方式上靈活多樣、科學合理,令人耳目一新。本著“學科與社會”相融合的設計思路,使知識順序、活動編排相互匹配、相互補充。
2.新教材文字規(guī)范、準確,計量單位采用規(guī)定的名稱和符號,化學名詞、術語均符合國家標準;文字表達簡練、流暢,增強了對話功能,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制作精美,圖表規(guī)范、科學、清晰、多樣。突出重點,與教材內容配合緊密;感官效應強烈,內涵寓意深刻,有助于學生理解內容;趣味性強,有吸引力,發(fā)揮出圖表的獨特教學功能。例如,“外國人不認識中文元素名稱”“鈉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化學方程式配平”等,版面設計突出核心內容,層次感強,有助于學生課堂學習、記憶;色彩搭配合理,符合“用眼衛(wèi)生”。
3.新教材中的活動安排及建議具有針對性,注重將“三維目標”融合在同一過程之中;案例具有典型性,例如,探究活動(或實驗)報告、質量守恒定律的活動與探究、利用化學方程式計算的[例題1]等,都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范例。
總之,實踐證明,人教版新教材具有比較好的適應性和可操作性,對于能力一般的教師按照實驗教材的內容和設計思路進行教學,可以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對于能力強的教師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特點和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完成教學任務。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教材改革和教學改革的連續(xù)性。五、新教材有待改進的方面
1.部分語言的學術味道還是濃了一點。例如:實驗教材第一單元的課題1“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給人一種學術報告的感覺,通俗化、生活化不夠;在綠色化學中提到的“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在有機合成材料中提到的“細菌分解”等,都是專業(yè)性很強的概念,理解起來有困難。
2.有些實驗在操作上要求較高,不易完成。例如,點燃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的實驗,加熱5%的過氧化氫溶液時帶火星木條復燃的實驗,粉塵爆炸實驗,等等。
3.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學科特點突出得不明顯,缺乏具體學科知識承載,常識性知識不容易激起學生興趣,可不單獨設置,宜采用分散融合的方式。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人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實驗報告》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人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實驗報告: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