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嵐-梁河村典型材料(201*.04.24)
實施整村搬遷培育骨干產業(yè)
延安市紀委書記曾嵐包扶黃陵縣阿黨鎮(zhèn)梁河低收入村先進事跡材料梁河村地處葫蘆河川道,是南溝水庫水利樞紐工程搬遷村,也是延安市千名領導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動中重點扶持的低收入村之一。全村110戶410口人,兩項制度銜接低收入人口17戶76人,低保戶6戶25人。全村耕地面積2100畝,耕地雖多但普遍貧瘠且分散,耕作條件差,產量低。群眾收入主要靠種植玉米、西小瓜等農作物和勞務輸出,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青壯年勞動力在外打工。201*年至201*年三年平均農民人均純收入2757元,20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5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薄弱。
201*年延安市千名領導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動開展以來,市紀委曾嵐書記堅持以梁河村移民搬遷為契機,把實施整村搬遷作為梁河村扶貧開發(fā)的核心工作來抓,從組織領導、規(guī)劃制定、產業(yè)開發(fā)、搬遷準備等方面加大扶貧工作力度,使梁河村扶貧開發(fā)各項工作啟動良好,達到了“以開發(fā)促搬遷,以搬遷促發(fā)展”的目的。
抓調研,精準定位扶貧規(guī)劃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幫扶工作開始后,曾嵐書記多次深入梁河村,通過實地查看,入戶走訪,召開鎮(zhèn)村群眾代表座談會、發(fā)放入戶走訪表等方式,詳細了解掌握村情民意,達到了“村清明,底子清,規(guī)劃準,措施實”的要求,為幫扶工作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1、村情吃得“透”。通過調研走訪了解,該村目前存在的問題可概括為“四難一差”。即:群眾增收難。群眾于五年前放棄了對原有果園的管理,目前,果園已損毀殆盡,群眾收入主要靠種植玉米和農務輸出,產業(yè)單一,增收緩慢而困難。群眾出行難。南溝門水庫8.13圍堰后,川道出行主要靠河堤坡一條沙石路,而且水毀嚴重,玉米等經濟作物輸出更加困難。群眾安居難。禁修令發(fā)布后,群眾對住房不愿進行大的維修改造,產生了大量的危窯危房。如遇到秋季大的連陰雨,安全隱患較大。孩子上學難。孩子上學要到10公里外的咀頭、阿黨或者隆坊小學,入學極不方便,也給家長造成比較大的經濟負擔,有少數適齡兒童因此輟學;A條件差。該村地處葫蘆河川,交通、基礎設施等各方面條件極差,村上沒有黨員群眾活動的陣地,文體設施更無從談起,群眾飲用水主要靠井泉水。因此,自然條件差,經濟條件差,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投入資金困難是該村貧困的主要原因。
2、規(guī)劃定位“準”。按照“征地與產業(yè)同步、建設與征地同步、改造與完善同步、素質教育與技術培訓同步”的要求和“實施整村搬遷,村民住宅建設和水電路基礎設施一步到位;制定增收計劃,堅持培育主導產業(yè)和發(fā)展“短、平、快”項目農民增收計劃分步實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梁河村201*201*年扶貧開發(fā)五年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從妥善安移民,培育主導產業(yè)、拓寬增收渠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社會事業(yè)、建立健全保障體系、培養(yǎng)新型農民、加強文明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等方面尋找切入點,加大扶貧開發(fā)力度。
3、措施落得“實”。在扶貧措施方面具體做到:一是組織領導到位。為全力搞好包扶工作,成立了由曾書記包扶、縣移民局參扶,阿黨鎮(zhèn)包村領導干部全力配合的包扶團隊,分解任務、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全力包抓。二是增收措施入戶。幫助每戶制定增收計劃,形成增收明白卡,分類指導村民脫貧致富。三是扶貧幫困結對。包扶領導每人幫扶兩名貧困戶,鎮(zhèn)村干部每人幫扶一名貧困戶,制作了幫扶聯系卡,實施“一對一結對幫扶”。四是項目資金捆綁。堅持把移民搬遷資金和項目資金捆綁集中使用。一次性完成移民新村的村民住宅,村莊巷道,水電路、文體廣場、村級活動場所和綠化亮化美化改造,建成移民樣板村。
抓產業(yè),分步實施增收計劃
按照規(guī)劃,要在五年內基本消除貧困,達到人均收入9000元的脫貧致富目標,必須分步有針對性的實施產業(yè)開發(fā)計劃。
1、堅持把玉米等“短、平、快”項目作為搬遷前的保吃飯產業(yè)。全村今年計劃種好1800畝良種玉米,其中川道高產田800畝,種植地膜西小瓜300畝,目前整地、化肥、種子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播種工作全面展開。
2、堅持把勞務輸出作為搬遷過渡期的保增收產業(yè)。在蘋果主導產業(yè)成型前,計劃每年組織勞務輸出200人次,實現人均增收201*元,目前該村組織勞務輸出達到180人次。
3、堅持把蘋果作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yè)。在201*年移民搬遷完成后,管好現有200畝成品園,改造200畝殘次園,新建200畝高標準園,達到戶均1園、人均1.5畝的標準,建成蘋果專業(yè)村,培育保證農民脫貧致富和穩(wěn)定增收的支柱產業(yè)。
抓前期,有序推進移民搬遷
一是堅持思想上再發(fā)動。按照村干部帶頭、黨員帶頭的安排,鎮(zhèn)村干部和黨員進村入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消除群眾故土難離的戀家情結,保證“搬得出、住得下,有產業(yè)、能致富”目標實現。二是堅持財產方面再核實。鎮(zhèn)上配合移民局對村民的財產進村入戶進行全面詳實的核實,保證財產兌付準確無誤。三是堅持房屋戶型建設上再對接。移民局在科學論證確定梁河村基本戶型建設的基礎上,進村入戶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并保證與每一戶群眾見面,科學確定村民住宅戶型和建設規(guī)模。
抓班子、全面加快升級晉檔
村級班子建設是扶貧開發(fā)工作順利實施的根本保證。一是抓班子,實施“能人”戰(zhàn)略。結合村級換屆,把原村委會主任選拔為黨支部書記,原黨支部書記當選了村主任,村主任候選人當選監(jiān)委會主任,“三委會”班子可以說一網打盡村上能人,村級班子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顯著增強,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更加突出。二是抓隊伍,提高黨員素質。按照培養(yǎng)和培訓相結合的思路,加強黨員隊伍管理和培訓。對現有黨員抓培訓,提高黨員素質,目前已培訓3次。對致富能手抓培養(yǎng),壯大黨員隊伍。共確定入黨積極分子5名,確定發(fā)展對象3名。在今年的移民搬遷前期工作,黨員發(fā)揮了巨大的帶頭和帶動作用。三是抓規(guī)劃,科學推進升級晉檔。按照包扶規(guī)劃,201*年梁河村黨支部建設達到三類村,以后每年上一個臺階,201*年達到一類村,并創(chuàng)建成縣級黨建示范村,201*年建成市級乃至省級黨建示范村。為扶貧開發(fā)工作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在梁河村扶貧開發(fā)工作中曾書記和他的包扶團隊深深體會到。一是領導重視是扶貧開發(fā)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包扶工作啟動后,曾嵐書記親自深入梁河村,走訪村情民意,對梁河村的移民搬遷和產業(yè)開發(fā)提出重要指導意見?h政府副縣長李建強,老區(qū)辦、移民局和鎮(zhèn)主要領導曾多次深入該村調研,指導村上制定規(guī)劃,協調解決搬遷和產業(yè)開發(fā)中的具體問題,保證各項工作啟動良好進展順利。二是實施整村搬遷是扶貧開發(fā)等的治本措施。實施整村搬遷后,以上存在的大部分問題迎刃而解。三是資金捆綁是保證扶貧開發(fā)順利進展的關鍵要素。移民資金捆綁使用能有效保證村鎮(zhèn)基礎設施和民居項目的一次實施到位。四是培育保證農民增收的穩(wěn)定產業(yè)是扶貧開發(fā)的根本出路。必須把蘋果主導產業(yè)作為搬遷后的支柱產業(yè)來抓,保證農民持續(xù)穩(wěn)定增收。
擴展閱讀:市民政局包扶黃龍縣圪臺鄉(xiāng)圪臺村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傾情幫扶結碩果攜手共建新農村
市民政局包扶黃龍縣圪臺鄉(xiāng)圪臺村先進集體事跡材料
市民政局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依照《千名干部包扶千村計劃》,從201*年4月開始,黃龍縣圪臺鄉(xiāng)圪臺村開展扶貧開發(fā)定點包扶工作。1年來,該局始終堅持思想認識、組織機構、領導責任、駐村人員和工作措施五到位,找準幫扶切入點,在抓好組織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文化教育條件、發(fā)展群眾致富產業(y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顯著改善了扶貧點群眾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面貌,有力地促進了圪臺鄉(xiāng)圪臺村的經濟和社會事業(yè)發(fā)展,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眾的高度評價。
一、領導重視,高位推動,科學指導扶貧工作開展以“黨旗引領致富路,攜手共建新農村”為主題的定點包扶貧困村工作,是省委省政府布置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該局局黨委對此高度重視,每年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扶貧工作,明確分管領導,成立局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每年抽調3名干部(其中1名處級干部任組長)組成扶貧工作組,負責年度扶貧的具體工作。局黨委將扶貧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聽取扶貧工作情況匯報,協調解決扶貧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保證扶貧工作順利進行。該局還積極加強與省直相關部門聯系,爭取資金、落實項目。
為科學制定扶貧工作計劃,該局領導和扶貧工作組先后多次赴扶貧村進行實地調研,在摸清底數、熟悉情況的基礎上,根據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制定了定點包扶四年總體規(guī)劃和每年的年度工作計劃,明確目標、步驟和措施,既盡力而為,竭力幫助扶貧村解決最迫切的困難;又量力而行,保證計劃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計劃實施過程中,局領導多次深入扶貧村進行督導,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召開現場會,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難點問題,保證了計劃的順利實施。
二、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全面推進扶貧工作(一)抓好組織建設,打造強有力的村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該局把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深入開展“三級聯創(chuàng)”活動,按照“五個好”的目標要求,切實加強村“兩委”班子建設;深入推進“三培兩帶”工程,加大教育培訓力度,不斷加強村組干部和黨員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和有關會議精神,用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增強做好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二是培養(yǎng)群眾信得過的“帶頭人”。對村支書嚴格要求,幫助其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提高領導能力,使其成為村級黨組織的堅強核心和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人。201*年,該村黨支部書記葉少平通過全省組織的公開選拔被錄用為圪臺鄉(xiāng)政府公務員。三是補充新鮮血液,提高黨員素質。四年共發(fā)展黨員9名,培養(yǎng)入黨積極分子11名,舉辦了4期黨員培訓班,培訓黨員81人次。四是增強村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扶貧組針對村支部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提高意見,促進該村黨支部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走在全鄉(xiāng)前列,村班子的威信大為提高,凝聚力、戰(zhàn)斗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二)抓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A設施落后一直是制約森源村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是影響村民生產生活的一大難題。該局多方積極爭取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四年來,該局通過爭取資金支持和局扶貧資金共維修山塘水庫5座,新修水壩1座,農田受益面積達1100畝。二是解決村民飲水問題。為解決該村近500戶村民飲水難問題,在新農村規(guī)劃建設的基礎上,扶貧工作組積極與有關單位聯系,爭取配套資金,讓該村的四個村小組戶戶通上自來水,村民喝上了干凈放心水。三是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工作組多方爭取籌措資金,四年共完成了6.2公里的水泥路面,落實了2公里特批項目。為方便小學生上學,消除安全隱患,修建了一座水泥橋并硬化了0.9公里長的道路。四是建成村委會辦公樓。抓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修建了300平米的村委會辦公樓,添置了電腦、電視、辦公桌椅、文件柜等辦公用具。五是加強村希望小學基礎設施建設。森源村希望小學沒有配套的教師宿舍和食堂,造成教師的不穩(wěn)定和教學質量下滑。工作組協助村里多方面籌措資金,新建了170平米左右的宿舍、食堂,解決教師生活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生活條件;修建標準化的籃球場、跳遠沙坑、體育比賽看臺,劃撥專項資金對校園環(huán)境進行美化、綠化。該局團委還組織團員青年為學校捐款贈書,贈送電腦、電視、一大批書籍和體育用品,成立青少年活動中心。
(三)抓經濟發(fā)展和農民增收,增強扶貧村“造血”功能。為改變森源村貧困落后的面貌,該局始終把發(fā)展村級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扶貧開發(f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努力壯大村級經濟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一是積極引進資金,幫助引進和培育扶貧支柱產業(yè)。積極推進“希望在山”工程,協助引進鉛山縣天鑫綠化責任有限公司,開發(fā)山林1600多畝,實現人均增收100多元。引導農戶開發(fā)荒山林地,種植鴨梨、板栗等經濟水果林,開展立體種養(yǎng)殖;積極鼓勵村外出務工人員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村民占建華自購電機開辦制衣加工廠,不但經營狀況穩(wěn)定,還解決了本村20余名勞動力的就業(yè)問題;201*年,該局多方籌措幫扶資金25萬元,采取村辦加農戶的形式,成立村辦集體經濟,種植大棚蔬菜。通過多元化的種養(yǎng)殖、引進和培育扶貧支柱產業(yè)發(fā)展,為農民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開辟了新渠道。二是加強培訓,提高農民素質。為適應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的需要,該局與縣扶貧辦溝通,聯系相關單位專家開展科技扶貧,幫助培育新品種,大力推廣新技術,舉辦種、養(yǎng)殖培訓班,讓農民掌握一些實用技術,增強了農民增收的內在潛力。三是組織勞務輸出,為農民增收開辟新渠道。積極為勞務輸出提供信息,幫助成立外出務工人員協會。全村共輸出勞動力近800人,累計增收6400多萬元。
(四)抓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進和諧新農村建設。一是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該局發(fā)揮測繪優(yōu)勢,為新農村建設繪制規(guī)劃圖紙,為新農村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采取“新農村建設資金爭取一點、扶貧資金撥一點、村委會籌一點、村民出一點”的做法,共籌集資金60萬元,使該村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變,全村實現“五通”,人居環(huán)境大為改善。二是幫助建設文化站。在村部三樓設立文化站,該局為文化站捐贈了300套農村實用書籍以及文學、法律等方面的書籍,為村民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三是完善村級衛(wèi)生所。在原有村級衛(wèi)生所的基礎上,對其不規(guī)范的醫(yī)學器材、藥品擺放,衛(wèi)生條件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并對其整改提高,使衛(wèi)生所達到了初級醫(yī)療條件,大大方便了村民看病就醫(yī),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四是開展捐贈獎勵活動。該局主要領導每年春節(jié)前夕都要走訪慰問困難戶,4年來共走訪慰問困難戶43戶,發(fā)放慰問金21500元。積極發(fā)動干部職工向扶貧村開展捐贈活動,捐贈各種衣物圖書等。為鼓勵先進,充分發(fā)揮致富典型的帶頭示范作用,先后對16戶致富能手給予了每戶1000元的獎勵。五是開展結對幫困助學活動。開展結對幫扶貧困戶和結對助學活動,經過一對一的結對幫助,貧困戶的家庭經濟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貧困學子也解決了學習的后顧之憂。六是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協助開展創(chuàng)建和諧村組、和諧家庭活動,積極聯系開展“文化下鄉(xiāng)”活動,鉛山縣文化局、上饒市歌舞劇團多次送電影、戲劇進村,豐富了村民的業(yè)余生活,受到村民的一致好評。
三、嚴格要求,加強管理,在實踐中鍛煉干部扶貧工作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一項政治任務,沒有一支過硬的干部隊伍完成了不了艱巨任務的。一方面,抽調經驗豐富、協調溝通能力強,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干部組成扶貧工作組;另一方面,對扶貧干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教育,在工作中不斷增強工作能力,培養(yǎng)良好作風。一是錘煉務實作風。工作組制定計劃、開展工作前做到深入群眾了解情況、征求意見建議,確保制定的計劃、開展的工作實事求是、切實可行,得到大多數群眾的支持,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二是增強宗旨意識。加強思想教育,要求干部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扶貧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三是保持清正廉潔。要求干部發(fā)揚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工作中與群眾同吃同住,不搞特殊化,尊重當地干部群眾,不增加群眾負擔,嚴格自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工作組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精神風貌得到了當地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1年來,市民政局共自籌資金51.45萬元,爭取扶持資金217.5萬元,為森源村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資金保障。四年來,該村經濟規(guī)模逐步壯大,產業(yè)結構調整初顯成效;農民收入穩(wěn)步提高,人均純收入從201*年的1600元增長到201*年的3800元,村級集體經濟由201*年的3.8萬元到201*年的9.5萬元,高于全鄉(xiāng)平均水平,昔日的“光棍村”成立今天的“梧桐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村容村貌大為改觀;村民素質明顯提高,文明進步的村風村貌初步形成;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升。該村先后兩次被評為鉛山縣先進基層黨小組、全市新農村建設第九名,鉛山縣綜合治理“平安村”。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曾 嵐-梁河村典型材料(201*.04.24)》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曾 嵐-梁河村典型材料(201*.04.24):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