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免费无码视频在线,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高清一区二区,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韩国特黄毛片一级毛片免费,精品国产欧美,成人午夜精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五月情天丁香宗合成人网

薈聚奇文、博采眾長、見賢思齊
當(dāng)前位置:公文素材庫 > 公文素材 > 范文素材 > 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

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

網(wǎng)站:公文素材庫 | 時間:2019-05-29 08:45:41 | 移動端: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

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

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

填報單位(蓋章簽字):雞澤縣交通局201*年3月5日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情況當(dāng)日排查數(shù)累計當(dāng)日化解數(shù)累計當(dāng)日排查矛盾糾紛排在前三位的主要類型0當(dāng)日全市矛盾糾紛情況簡要分析000重大矛盾糾紛排查調(diào)處情況上報序號類型涉及人數(shù)主要問題主要措施責(zé)任部門督導(dǎo)單位文字說明上報問題解決情況

社會治安重點地區(qū)突出治安問題排查整治情況當(dāng)日排查數(shù)當(dāng)日全市社會治安狀況簡要分析累計整治數(shù)累計當(dāng)日排查社會治安突出問題排在前三位的主要類型重大社會治安重點地區(qū)突出治安問題排查整治情況上報問題所在地名稱及主要問題序號問題屬性主要措施責(zé)任部門督導(dǎo)三位文字說明上報問題解決情況

擴展閱讀:邯鄲情

邯鄲文化略覽

趙多感慨悲歌之士,成語之都一君子,御秦名將有三人梅開二度竊符救趙價值連城奇貨可居一枕黃粱奉公守法毛遂自薦背水一戰(zhàn)圍魏救趙舍本逐末攻難守易南轅北轍猶豫不決三人成虎不遺余力鹿死誰手市道之交怙惡不悛補天浴日河伯娶婦董狐之筆欺世盜名一日千里中飽私囊天經(jīng)地義按兵不動天奪之魄徙宅忘妻載舟覆舟犯顏直諫安然無恙爭先恐后志在四方左提右挈無出其右身無可擊袖藏金椎巧奪天工山雞舞鏡未可厚非疾風(fēng)勁草烏合之眾推心腹狗尾續(xù)貂拒諫飾非罰不當(dāng)罪葉公好龍傷弓之鳥步履蹣跚管窺錐指一狐之腋利令智昏紙上談兵鷸蚌相爭黃梁美夢曠日持久破釜沉舟負(fù)荊請罪完璧歸趙智者千慮胡服騎射前倨后卑難至節(jié)見邯鄲學(xué)步刎頸之交一言九鼎不知淵源的成語:大儒縱盜箭在弦上生靈涂炭堅壁清野當(dāng)局者迷掩耳盜鈴白云親舍(不學(xué)無術(shù)孤注一擲與寇準(zhǔn)有關(guān))坐享其成路不拾遺瓜田李下

梅開二度“梅開二度”源于惜陰堂主人編寫的長篇小說《二度梅》(后京劇、

越劇、評劇均有改編和演出)。該書寫的是唐朝梅良玉與陳杏元的愛情故事,其中有這樣的情節(jié):梅父遭宰相盧杞陷害,梅良玉在盛開梅花被狂風(fēng)全部吹落的當(dāng)晚設(shè)祭,祝禱梅花重開二度,父冤得以昭雪。后來,梅花果然二度怒放。梅、陳歷經(jīng)患難,終得圓滿結(jié)局!懊烽_二度”從此廣為流傳。

“梅開二度”原本表達(dá)的意思是好事再現(xiàn),并沒有不健康的義項,更沒有“男女再度歡好”的意思!懊烽_二度”是一贊美用語,它象征美好和幸福,它使人們得到最大的滿

共47頁第1頁

足,但現(xiàn)在該成語有濫用之嫌。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在唐代肅宗年間,有位美女叫陳杏元,一日她家中的梅花突然凋謝,同日一位被奸臣所害的才子梅良玉走到她家中,當(dāng)書僮為生,后來兩人墮入愛河。不久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便派了陳杏元安撫。陳杏元在萬分不愿下,前往番邦途中跳崖自盡,傳說被王昭君的陰魂所救,更被送返陳家。最終大團(tuán)圓結(jié)局,陳杏元與梅良玉成婚,這事感動了陳家的梅花樹,當(dāng)日重開,因此便有了「梅開二度」這成語。

典故:唐代肅宗年間,中原某地有一佳麗女子,名喚陳杏元。她家有株梅花樹,時當(dāng)花期,正噴香吐艷。忽一日,無緣無故,那梅花樹的枝兒蔫了,花兒落了。何故無風(fēng)天雨花自殘,陳杏元大惑不解。也在這一日,陳杏元在朝做官的父親差人送來一位書童。這書童,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后來得知,他原是被奸臣?xì)埡Φ闹伊贾,名叫梅良玉。原來,梅花自敗是?yīng)在了他的身上。這不禁使陳杏元內(nèi)心里萌生了一種難以名狀的感情……不久,他倆相愛了。誰知好景不長,他倆尚未成婚,北國南侵,唐王難以抵擋,就派美人去應(yīng)付,選陳杏元到北國去和番……那時的邯鄲是邊陲重鎮(zhèn)。凡到番邦去的人,一般都要登臨邯鄲的叢臺,與社稷親人垂淚相別。這樣,陳杏元與梅良玉便也來在叢臺之上……

這樣,如今的叢臺上便也仍然有著這樣的八個大字:“夫妻南北兄妹沾襟”……或許是命運不濟之人暗中相助吧?后來,當(dāng)陳杏元淚別梅良玉,一步一回頭,悲悲切切地就要到達(dá)番邦,路經(jīng)一處懸崖斷壁,痛不欲生跳崖尋死之時,她突然得救了。救她的,是一縷陰魂,是前朝前來和番,到頭來憂郁而死的王昭君的陰魂。那陰魂,背起陳杏元直送中原陳家,最終讓她與梅良玉又成好事,喜結(jié)良緣……

這件事,感動了陳家院中的梅花樹。就在梅陳完婚之日,那梅花樹又二度重開,且花朵滿枝,艷麗無比,馨香四溢……

盧杞:盧杞者,唐中丞盧奕子也。杞貌丑,色如藍(lán),陰謀奸狠,多口辨。上悅

之。郭子儀見賓客,姬妾不離側(cè)。杞往謁,子儀悉屏去,或問故,子儀曰:“杞貌丑而心險,婦人見之必笑。他日得志,吾族無類矣!钡伦诮ㄖ卸,以楊炎、盧杞同平章事,杞欲傾炎。言炎立家廟縱至江以占王氣,有異志。詔貶崖州司馬,遣中使護(hù)送,縊殺之。惡太子太師顏真卿,為當(dāng)代名臣,不肯附己,欲出之。真卿謂曰:“先中丞傳

共47頁第2頁

首平原,真卿以舌舔面血,今相公忍不相容耶?”杞矍然起拜而恨愈切骨。建中四年,李希烈反,陷汝州,性好殺戮。杞謂上曰:“希烈之反,誠得儒重臣,為陳禍福,可不勞軍旅。顏真卿三朝夙舊,忠直剛決,真其人矣!鄙纤烨舱媲。后為李希烈所殺。初,杞既殺楊炎,上以張鎰同平章事。朱滔之叛,上因幽州兵在鳳翔,思得重臣代之。杞忌鎰忠直,為上所重,乃對上曰:“鳳翔將校皆高班,非宰相無以鎮(zhèn)撫,臣請自行。”上俯首未之。杞遽然曰:“陛下必以臣貌寢,不為三軍所伏。”因顧鎰曰:“陛下自有神算!鄙夏耸规劤鰹轼P翔節(jié)度使。鎰知為杞所排而無辭以免。后為朱杞之黨所害。興元元年,諸鎮(zhèn)暴揚杞之罪惡,貶杞為澧州別駕,憂憤而卒,妻、子皆徙遠(yuǎn)州。天下快之。

論曰:德宗常從容與李泌論即位來之宰相,曰:“盧杞清忠強介,人言其奸,朕殊不覺。”泌曰:“人言而陛下不覺。此杞之所以為奸也。倘陛下覺之,豈有建中之亂乎?”孔子曰:“遠(yuǎn)佞人!碧蓉硕贿h(yuǎn),必有與之俱化者。不然,何足以為佞?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五列傳第八十五

盧杞,字子良,故相懷慎之孫。父奕,天寶末為東臺御史中丞;洛城為安祿山所陷,奕守司而遇害。杞以門,解褐清道率府兵曹。朔方節(jié)度使仆固懷恩辟為掌書記、試大理評事、監(jiān)察御史,以病免。入補鴻臚丞,遷殿中侍御史、膳部員外郎,出為忠州刺史。至荊南,謁節(jié)度使衛(wèi)伯玉,伯玉不悅。杞移病歸京師,歷刑部員外郎、金部吏部二郎中。

慎之杞貌陋而色如藍(lán),人皆鬼視之。不恥惡衣糲食,人以為能嗣懷慎之清節(jié),亦未識其心。頗有口辯。出為虢州刺史。建中初,征為御史中丞。時尚父子儀病,百官造問,皆不屏姬侍。及聞杞至,子儀悉令屏去,獨隱幾以待之。杞去,家人問其故,子儀曰“杞形陋而心險,左右見之必笑。若此人得權(quán),即吾族無類矣!奔熬蛹m彈顧問之地,論奏稱旨,遷御史大夫。旬日,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既居相位,忌能妒賢,迎吠陰害,小不附者,必致之于死,將起勢立威,以久其權(quán)。楊炎以杞陋貌無識,同處臺司,心甚不悅,為杞所譖,逐于崖州。德宗幸奉天,崔寧流涕論時事,杞聞惡之,譖于德宗,言寧與朱盟誓,故至遲回,寧遂見殺。惡顏真卿之直言,令奉使李希烈,竟歿于賊。初,京兆尹嚴(yán)郢與楊炎有隙,杞乃擢郢為御史大夫以傾炎;炎既貶死,心又惡郢,圖欲去之。宰相張鎰忠正有才,上所委信,杞頗惡之。會朱滔、朱弟兄不睦,有判官蔡廷玉者離間滔,滔論奏,請殺之。廷玉既貶,殿中侍御史鄭詹遣吏監(jiān)送,廷玉投水而卒。杞因奏曰:“恐朱疑為詔旨,請三司按鞠詹;又御史

共47頁第3頁

所為,稟大夫命,并令按郢!闭才c張鎰善,每伺杞晝眠,輒詣鎰,杞知之。他日,杞假寢佯熟,伺詹果來,方與鎰?wù)Z,杞遽至鎰閣中,詹趨避杞,杞遽言密事,鎰曰:“殿中鄭侍御在此!辫窖疸翟唬骸跋蛘咚,非他人所宜聞!睍r三司使方按詹、郢,獄未具而奏殺詹,貶郢為州刺史。鎰尋罷相,出鎮(zhèn)鳳翔。其陰禍賊物如此。李揆舊德,慮德宗復(fù)用,乃遣使西蕃,天下無不扼腕痛憤,然無敢言者。戶部侍郎、判度支杜佑,甚承恩顧,為杞媒孽,貶饒州刺史。

初,上即位,擢崔甫為相,頗用道德寬大,以弘上意,故建中初政聲藹然,海內(nèi)想望貞觀之理;及杞為相,諷上以刑名整齊天下。初,李希烈請討梁崇義,崇義誅而希烈叛,盡據(jù)淮右、襄、鄧之郡邑。恒州李寶臣死,其子惟岳邀節(jié)鉞,遂與田悅締結(jié)以抗王師,由是河北、河南連兵不息。度支使杜佑計諸道用軍月費一百余萬貫,京師帑廩不支數(shù)月;且得五百萬貫,可支半歲,則用兵濟矣。杞乃以戶部侍郎趙贊判度支,贊亦無計可施,乃與其黨太常博士韋都賓等謀行括率,以為泉貨所聚,在于富商,錢出萬貫者,留萬貫為業(yè),有余,官借以給軍,冀得五百萬貫。上許之,約以罷兵后以公錢還。敕即下,京兆少尹韋禎督責(zé)頗峻,長安尉薛萃荷校乘車,搜人財貨,意其不實,即行,人不勝冤痛,或有自縊而死者,京師囂然如被賊盜。都計富戶田宅奴婢等估,才及八十八萬貫。又以僦柜納質(zhì)積錢貨貯粟麥等,一切借四分之一,封其柜窖,長安為之罷市,百姓相率千萬眾邀宰相于道訴之。杞初雖慰諭,后無以遏,即疾驅(qū)而歸。計僦質(zhì)與借商,才二百萬貫。德宗知下民流怨,詔皆罷之,然宿師在野,日須供饋。古,趙明年六月,趙贊又請稅間架、算除陌。凡屋兩架為一間,分為三等:上等每間二千,中等一千,下等五百。所由吏秉筆執(zhí)籌,入人第舍而計之。凡沒一間,杖六十,告者賞錢五十貫文。除陌法,天下公私給與貿(mào)易,率一貫舊算二十,益加算為五十,給與物或兩換者,約錢為率算之。市主人牙子各給印紙,人有買賣,隨自署記,翌日合算之。有自貿(mào)易不用市牙子者,驗其私簿,投狀自其有私簿投狀。其有隱錢百,沒入;二千,杖六十;告者賞錢十千,出于其家。法既行,主人市牙得專其柄,率多隱盜,公家所入,百不得半,怨之聲,囂然滿于天下。及十月,涇師犯闕,亂兵呼于市曰:“不奪汝商戶僦質(zhì)矣!不稅汝間架除陌矣!”是時人心悉怨,涇師乘間謀亂,奉天之奔播,職杞之由。故天下無賢不肖,視杞如仇。

德宗在奉天,為朱攻圍,李懷光自魏縣赴難;蛑^王、趙贊曰:“懷光累嘆憤,以為宰相謀議乖方,度支賦斂煩重,京尹刻薄軍糧,乘輿播遷,三臣之罪也。今懷光

共47頁第4頁

勛業(yè)崇重,圣上必開襟布誠,詢問得失,使其言入,豈不殆哉!”、贊白于杞,杞大駭懼,從容奏曰:“懷光勛業(yè),宗社是賴。臣聞賊徒破膽,皆無守心。若因其兵威,可以一舉破賊;今若許其朝覲,則必賜宴,賜宴則留連,使賊得京城,則從容完備,恐難圖之。不如使懷光乘勝進(jìn)收京城,破竹之勢,不可失也!钡廴恢,乃詔懷光率眾屯便橋,克期齊進(jìn)。懷光大怒,遂謀異志,德宗方悟為杞所構(gòu)。物議喧騰,歸咎于杞,乃貶為新州司馬,白志貞恩州司馬,趙贊為播州司馬。知遇,移吉州長史。在貶所謂人曰:“吾必再入用!笔侨眨瞎描綖轲堉荽淌。給事中袁高宿直,當(dāng)草杞制,遂執(zhí)以謁宰相盧翰、劉從一曰:“杞作相三年,矯誣陰賊,排斥忠良,朋附者亥?唾立至青云,睚眥者顧盼已擠溝壑。傲很背德,反亂天常,播越鑾輿,瘡痍天下,皆杞之為也。幸免誅戮,唯示貶黜,尋已稍遷近地,更授大郡,恐失天下望,惟相公執(zhí)奏之,事尚可救!焙、從一不悅,遂改命舍人草制。明日詔下,袁高執(zhí)奏曰:“盧杞為政,極恣兇惡,三軍將校,愿食其肉,百辟卿士,嫉之若仇!敝G官趙需、裴佶、宇文炫、盧景亮、張薦等上疏曰:“伏以吉州長史盧杞,外矯儉簡,內(nèi)藏奸邪,三年擅權(quán),百揆失序,惡直丑正,亂國殄人,天地神祗所知,蠻夷華夏同棄。伏惟故事,皆得上聞,自杞為相,要官大臣,動逾月不敢奏聞,百僚惴惴,常懼顛危。及京邑傾淪,皇輿播越,陛下炳然覺悟,出棄遐荒,制曰:忠讜壅于上聞,朝野為之側(cè)目。由是忠良激勸,內(nèi)外歡欣;今復(fù)用為饒州刺史,眾情失望,皆謂非宜。臣聞君之所以臨萬姓者,政也;萬姓之所以載君者,心也。倘加巨奸之寵,必失萬姓之心,乞回圣慈,遽輟新命!笔枳嗖淮稹VG官又論曰:“盧杞蒙蔽天聽,隳紊朝典,致亂危國,職杞之由,可謂公私巨蠹,中外棄物。自聞再加擢用,忠良痛骨,士庶寒心。臣昨者瀝肝上聞,冒死不恐,冀回宸,用快群情;至今拳拳,未奉圣旨,物議騰沸,行路驚嗟。人之無良,一至于此。伏乞俯從眾望,永棄奸臣。幸免誅夷,足明恩貸;特加榮寵,恐造禍階。臣等忝列諫司,今陳狂瞽。”給事中袁高堅執(zhí)不下,乃改授澧州別駕。翌日延英,上謂臣曰:“朕欲授杞一小州刺史,可乎?”李勉對曰:“陛下授杞大郡亦可,其如兆庶失望何?”上曰:“眾人論杞奸邪,朕何不知?”勉曰:“盧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為奸邪也!”德宗默然良久。散騎常侍李泌復(fù)對,上曰:“盧杞之事,朕已可袁高所奏,如何?”泌拜而言曰:“累日外人竊議,以陛下同漢之桓、靈;臣今親承圣旨,乃知堯、舜之不迨也!”德宗大悅,慰勉之。杞尋卒于澧州。

共47頁第5頁

竊符救趙

《史記魏公子列傳》:“魏安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jìn)兵圍邯鄲。公子(信陵君,即魏無忌)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shù)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于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眳s又“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币拈T侯生向信陵君獻(xiàn)計:“嬴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nèi),力能竊之。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jìn)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王霸之伐也。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晉鄙兵符與公子。”公子又從侯生計,帶屠者朱亥一起“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吾今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薄暗眠x兵八萬人進(jìn)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

價值連城形容物品十分貴重。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

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原以十五城請易。

和氏璧和氏璧是歷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傳的數(shù)百年間,被奉為“價值

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說荊山(今湖北南漳縣)看見有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鳳凰不落無寶之地”之說,他認(rèn)定山上有寶,經(jīng)仔細(xì)尋找,終于在山中發(fā)現(xiàn)一塊玉璞。

卞和將此璞獻(xiàn)給楚厲王。然而經(jīng)玉工辨認(rèn),璞被判定為石頭,厲王以為卞和欺君,下令斷卞和左腳,逐出國都。

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xiàn)上,玉工仍然認(rèn)為是石頭,可憐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及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滿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問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傷?”卞和感嘆道:“我并不是因為被削足而傷心,而是因為寶石被看作石頭,忠貞之士被當(dāng)作欺君之臣,是非顛倒而痛心!”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結(jié)果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

共47頁第6頁

為獎勵卞和的忠誠,美玉被命名為“和氏之璧”,這就是后世傳說的和氏璧。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余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飛。

50余年后,趙國人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jīng)玉工鑒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xiàn),遂據(jù)為己有。

秦昭王獲悉此事后,致信趙王說,愿以秦國十五座城池?fù)Q取玉璧。越王懾于秦國威力,派藺相如奉璧出使秦國。機智過人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shè)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將和氏璧制成了傳國玉璽。

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約前307年─前266年,年約42歲),亦稱文王。趙武靈王次子,中國戰(zhàn)國時期趙國君主。在位時有藺相如、廉頗、李牧、趙奢等文武大臣,政治清明,武力強大。

戰(zhàn)國時趙國國君,嬴姓,趙氏,名何。在位時間公元前298~前266年。其母便是深得趙武靈王寵愛的王后吳娃。趙何乃是趙武靈王次子,并非長子。趙武靈王的長子是公子趙章。因公子章的母親和右效司寇田不理發(fā)生了茍且之事,被趙武靈王囚禁于冷宮中,將太子章給廢了,于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五月,趙武靈王傳位于趙何,自稱主父。但趙武靈王怕兄弟倆因權(quán)力而殘殺,在前295年封趙章為安陽君。(安陽君在當(dāng)時僅次于國王之下,握有趙國近乎一半的土地。)

人物歷史

趙惠文王繼位初以年幼,由相國肥義輔政。趙惠文王4年,公元前295年,安陽君趙章勾結(jié)大臣田不禮起兵反對趙惠文王,殺死了肥義。兵敗后逃到主父(趙武靈王)所居的沙丘宮。公子成和李兌派兵包圍了沙丘宮,殺死叛亂的安陽君公子章和大臣田不禮。趙惠文王隨即下令,以主父窩藏反賊的罪名圍困沙丘宮達(dá)三

月之久,并斷絕宮里的糧食和飲水的供應(yīng)。最終餓死主父(即趙武靈王)。后李兌為相,與公子成長期專斷國政。前292年,趙惠文王于南行唐筑城。前288年左右,魏昭王在強秦進(jìn)攻之下,將葛孽(今河北肥鄉(xiāng)縣西南)、陰成兩地獻(xiàn)給趙惠文王為“養(yǎng)邑”,欲聯(lián)趙抗秦。同年,趙國派董叔聯(lián)合魏軍攻宋。次年,趙國與燕、韓、魏、齊五

共47頁第7頁

國聯(lián)兵攻秦,迫秦廢除帝號,并使秦將先前奪取的王公、符逾歸還趙。次年,趙與秦、燕、韓、魏五國舉兵伐齊,趙惠文王并以相國印授燕將樂毅。五國破齊后,趙、燕軍仍聯(lián)合攻齊。秦國卻早將大軍調(diào)回攻三晉,其中趙國的藺(今山西離石西)、祁(今山西祁縣東南)兩城為秦將白起所攻取。齊國衰敗后,七國中除秦以外,比較強大的國家為趙。秦圍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當(dāng)其沖要。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jìn)攻趙國。廉頗統(tǒng)領(lǐng)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以聯(lián)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qū)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wèi)國領(lǐng)地,后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上卿為當(dāng)時最高級的文官,相當(dāng)于后來的宰相),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放貿(mào)然進(jìn)攻,正是懾于廉頗的威力。此后,廉頗率軍征戰(zhàn),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zhàn)百勝,威震列國。趙惠文王二十年(前278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年二(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廉頗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趙國一度強盛,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jìn)的屏障,秦國以后10年間末敢攻趙。

奇貨可居奇貨可居(qíhuòkějū):指把少有的貨物囤積起來,等待高價

出售。也比喻拿某種專長或獨占的東西作為資本,等待時機,以撈取名利地位。《史記呂不韋列傳》:子楚,秦諸庶孽孫,質(zhì)於諸侯,車乘進(jìn)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弊映υ唬骸扒易源缶T,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竊聞安國君愛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馀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zhì)諸侯。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子楚曰:“然。為之柰何?”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xiàn)於親及結(jié)賓客也。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游,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子為適嗣!弊映祟D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子楚子楚即秦莊襄王(前281年-前247年)。本名異人,為安國君與夏姬所生,后被來自楚國的華陽夫人認(rèn)作己子,故改名楚(一作子楚)。前250年至前247

共47頁第8頁

年在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之父。

一枕黃粱(黃粱美夢)常用來比喻虛幻不能實現(xiàn)的夢想。后喻榮華富貴

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美好之事物,亦不過頃刻而已,轉(zhuǎn)眼成空;或喻夢寐以求之欲望落空。語出唐代沈既濟的《枕中記》。

成語典故

唐朝時期,一個書生姓盧,字萃之,別人稱之為盧生。

一年,他上京趕考,途中在邯鄲的旅館里投宿,遇到了一個叫呂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窮困潦倒。呂翁聽后,從衣囊中取出一瓷枕給盧生,說:“你晚上睡覺時就枕著這個枕頭,保你做夢稱心如意!边@時已晚,店主人開始煮黃米飯。盧生便按著道士的說法開始睡覺,他很快睡著了。在睡夢中,他回到家中,幾個月后,還娶了一個清河的崔氏女子為妻,妻子十分漂亮,錢也多了起來。盧生感到十分喜悅。不久他又中了進(jìn)士,多次層層提拔,做了節(jié)度使,大破戎虜之兵,又提升為宰相做了十余年。他先后生了5個兒子,個個都做了官,取得了功名,后又有了十幾個孫子,成為天下一大家族,擁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到了80多歲時,他得了重病,十分痛苦,眼看就要死了,突然驚醒,才知是一場夢。

這時,店主煮的黃米飯還未熟。盧生感到十分奇怪地說:“這難道是場夢?”呂翁聽了便說:“人生的歸向,不也是這樣嗎?”

經(jīng)過這次黃粱一夢,盧生大徹大悟,再不去想進(jìn)京趕考了,反而進(jìn)入深山修道去了!

奉公守法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趙奢擔(dān)任稅務(wù)官員時,對人一

視同仁,激怒了平原君趙勝,趙奢對其曉之以理,指出“奉公守法”的重要性,后者拜服!踞屃x】奉:奉行;公:公務(wù)、公事。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辦事守規(guī)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趙國大將趙奢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英勇善戰(zhàn),建立了顯赫的功勛。趙惠文王封趙奢為馬服君,官列上卿。

趙奢原來是一個普通的收取田稅的官吏。他對趙王一片忠心,收稅時大公無私,一視同仁。有一次,他來到惠文王之弟、平原君趙勝家收取田稅,但是趙勝的管家仗勢欺人,戲弄趙奢,拒付稅款。趙奢并不怕趙勝的權(quán)勢,他毫不客氣地,果斷地處理了這件事,且依照趙國法令殺了那些無事生非的鬧事者。趙勝聽說后,怒氣沖天,一

共47頁第9頁

定要趙奢抵命,以顯示他的權(quán)勢。趙奢得知趙勝的想法后,馬上去找了趙勝,真心誠意的對他說:“您是趙國棟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應(yīng)該遵守國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現(xiàn)在您的管家卻依靠您的權(quán)勢,公然違反國家法令。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稅,那么天下還會太平嗎?國家還會富強嗎?到那時候,您還會有現(xiàn)在這樣顯赫的地位?但是,您要是能夠奉公守法,那么百姓也會以您為榜樣,天下就會穩(wěn)定,國家就會富強,您怎么能輕視呢?”

趙勝聽了這番話,慚愧萬分。繼而轉(zhuǎn)怒為喜,將趙奢保舉給趙惠文王,趙王封了他一個掌管整個趙國稅收的官。趙奢上任后,沒有仗著權(quán)勢欺壓百姓,仍然公正、無私的處理一切事務(wù)。后來,趙奢又被趙王任命為大將,為趙國建立了很多戰(zhàn)功。[1]

趙奢(生卒年不詳):嬴姓,趙氏,名奢。戰(zhàn)國時代東方六國的八名將之一,簡曰馬氏。漢族,趙國人,與趙王室同宗,當(dāng)屆貴族,戰(zhàn)國后期趙國名將。主要生活在趙武靈王(前324前299年)到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時期,享年約60余歲!妒酚浟H藺相如列傳》有關(guān)趙奢的片段如下。

趙奢者,趙之田部吏也。收租稅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奢。奢因說曰:“君于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于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國賦,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

秦伐韓,軍于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yuǎn)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yuǎn)險狹,譬之猶兩鼠于穴中,將勇者勝!蓖跄肆钰w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鼻剀娷娢浒参,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fù)益增壘。秦間來入,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壘,閼與非趙地也!壁w奢既已遣秦間,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今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

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nèi)之!痹S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壁w奢曰:“請受令。”許歷曰:“請就質(zhì)之誅!壁w奢曰:“胥后令邯鄲。”許歷復(fù)請諫,曰:“先據(jù)

共47頁第10頁

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趙奢許諾,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以許歷為國尉。趙奢于是與廉頗、藺相如同位。

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dān)任某項工作。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朝歌淵源:毛遂為衛(wèi)國人。曾在趙國平原君門下為食客,自薦使楚救趙,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相傳,毛遂在朝歌云夢山從師于鬼谷子先生,云夢山鬼谷祠旁,有毛遂廟,為游覽瞻拜之勝地。

春秋四君子:趙國,平原君、趙勝,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齊國、孟嘗君、田文。

原文: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钡檬湃耍酂o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逼皆唬骸跋壬巹僦T下幾年于此矣?”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泵煸唬骸俺寄私袢照?zhí)幠抑卸J顾煸榈锰幠抑,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逼皆古c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fā)也。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背踹吃唬骸昂幌!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nèi),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

共47頁第11頁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jù)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dāng)。白起,小豎子耳,率數(shù)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而舉鄢郢,再戰(zhàn)而燒夷陵,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jǐn)奉社稷而以從!泵煸唬骸皬亩ê酰俊背踉唬骸岸ㄒ!泵熘^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泵旆钽~盤而跪進(jìn)之楚王曰:“王當(dāng)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彼於◤挠诘钌。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

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fù)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shù),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fù)相士!彼煲詾樯峡。

背水一戰(zhàn)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

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zhàn)。韓信以前臨大敵,后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jié)果大破趙軍!氨乘粦(zhàn)”比喻處于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zhàn)。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說,韓信是楚漢戰(zhàn)爭中的軍事奇才。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率數(shù)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趙國。成安君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占據(jù)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準(zhǔn)備迎戰(zhàn)。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韓信的必經(jīng)之地。趙軍謀士李左車獻(xiàn)計:正面死守不戰(zhàn),派兵繞到后面切斷韓信的糧道,把韓信困死在井陘狹道中。陳余不聽,說:“韓信只有幾千人,千里襲遠(yuǎn),如果我們避而不擊,豈不讓諸侯看笑話?”

韓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領(lǐng)漢軍進(jìn)入井陘狹道,在離井陘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營來。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每人帶一面漢軍旗,從小道迂回到趙軍大營的后方埋伏,韓信告誡說:“交戰(zhàn)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沖進(jìn)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豎起漢軍的紅旗!逼溆酀h軍吃了些簡單干糧后,馬上向井陘口進(jìn)發(fā)。到了井陘口,大隊渡過綿蔓水,背水列下陣勢,高處的趙軍遠(yuǎn)遠(yuǎn)見了,都笑話韓信。

共47頁第12頁

天亮后,韓信設(shè)起大將的旗和儀仗,率眾開出井陘口。陳余率全軍蜂擁而出,要生擒韓信。韓信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陳余下令趙軍全營出擊,直逼漢軍陣地。漢軍因無路可退,個個奮勇爭先。雙方廝殺半日,趙軍無法獲勝。這時趙軍想要退回營壘,卻發(fā)現(xiàn)自己大營里全是漢軍旗,隊伍立時大亂。韓信趁勢反擊,趙軍大敗,陳余戰(zhàn)死,趙王被俘。

戰(zhàn)后,有人問:“兵法上說,要背山、面水列陣,這次我們背水而戰(zhàn),居然打勝了,這是為什么呢?”韓信說:“兵法上不是也說陷之死地而后生,之亡地而后存嗎?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信與張耳以兵數(shù)萬,欲東下井陘擊趙。

趙王、成安君陳馀聞漢且襲之也,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說成安君曰:“聞漢將韓信涉西河,虜魏王,禽夏說,新喋血閼與,今乃輔以張耳,議欲下趙,此乘勝而去國遠(yuǎn)斗,其鋒不可當(dāng)。臣聞千里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后爨,師不宿飽。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shù)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萬人,從間道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zhàn)。彼前不得斗,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后,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於戲下。愿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禽矣!背砂簿逭咭,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曰:“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zhàn)。今韓信兵號數(shù)萬,其實不過數(shù)千。能千里而襲我,亦已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辈宦爮V武君策,廣武君策不用。韓信使人間視,知其不用,還報,則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陘口三十里,止舍。夜半傳發(fā),選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從間道萆山而望趙軍,誡曰:“趙見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趙壁,拔趙,立漢赤!绷钇漶詫麾福唬骸敖袢掌期w會食!”諸將皆莫信,詳應(yīng)曰:“諾!敝^軍吏曰:“趙已先據(jù)便地為壁,且彼未見吾大將旗鼓,未肯擊前行,恐吾至阻險而還!毙拍耸谷f人先行,出,背水陳。趙軍望見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將之旗鼓,鼓行出井陘口,趙開壁擊之,大戰(zhàn)良久。於是信、張耳詳棄鼓旗,走水上軍。水上軍開入之,復(fù)疾戰(zhàn)。趙果空壁爭漢鼓旗,逐韓信、張耳。韓信、張耳已入水上軍,軍皆殊死戰(zhàn),不可敗。信所出奇兵二千騎,共候趙空壁逐利,則馳入趙壁,皆拔趙旗,立漢赤二千。趙軍已不勝,不能得信等,欲還歸壁,壁皆漢赤,而大驚,以為漢皆已得趙王將矣,兵遂亂,遁走,趙將雖斬之,不能禁也。于是漢兵夾擊,大破趙軍,斬成安君水上,禽趙王歇。

共47頁第13頁

圍魏救趙原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

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jù)點以迫使進(jìn)攻之?dāng)吵吠说膽?zhàn)術(shù),F(xiàn)借指用包抄敵人的后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zhàn)術(shù)。

事件《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zhàn)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zhàn)。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后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占了,魏將龐涓認(rèn)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雙得。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yè)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zhàn)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于齊國,并許諾解圍后以中山相贈。齊威王應(yīng)允,令田忌為將,并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lǐng)兵出發(fā)。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xué),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dāng)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于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并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于見人。后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這是一段關(guān)于龐涓與孫臏的舊事。

且說田忌與孫臏率兵進(jìn)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jié)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斗,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F(xiàn)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我們再于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田忌依計而行!惫,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zhàn)于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齊魏之軍再度相交于戰(zhàn)場,龐涓復(fù)又陷于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這個典故是指采用包抄敵人的后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zhàn)術(shù)。

舍本逐末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細(xì)微末節(jié)。

典故:

齊襄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問末

共47頁第14頁

者耶?”

乃進(jìn)而問之曰:“齊有處士曰鐘離子,無恙耶?是其為人也,有糧者亦食,無糧者亦食;有衣者亦衣,無衣者亦衣。是助王養(yǎng)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葉陽子無恙乎?是其為人,哀鰥寡,恤孤獨,振困窮,補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業(yè)也?北宮之女嬰兒子無恙耶?撤其環(huán),至老不嫁,以養(yǎng)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用,一女不朝,何以王齊國,子萬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于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

攻難守易比喻堅守以逸待勞,與攻取相比而較容易。

《藏書九國兵爭》載:戰(zhàn)國時,長平之役慘敗后的趙國,想通過掠奪燕國國土,來彌補損失。趙國相國平原君就此問題,向大將馮忌征求意見。馮忌說,秦國憑借七戰(zhàn)七勝的軍威,在長平之戰(zhàn)后,乘勝圍攻邯鄲城,而我們只靠散兵敗卒堅守,秦軍不僅沒有攻破,反而消磨了銳氣。這是什么緣故?就是由于攻起來難而守起來易。馮忌進(jìn)而分析說,趙國既沒有屢戰(zhàn)屢勝之威風(fēng),而燕國也沒有遭受像長平之戰(zhàn)那樣巨大的傷損,拿我們疲憊不堪的軍隊,去攻打強燕,不僅占不到什么便宜,還會讓強秦鉆我們的空子。那樣做,其后果是不堪設(shè)想的。平原君趙勝覺著馮忌的話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打燕國的想法。

南轅北轍想到達(dá)南方,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成語背景:

戰(zhàn)國末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衰,可是國君魏安厘王仍想出兵攻伐趙國。謀臣季梁本已奉命出使鄰邦,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半途折回,風(fēng)塵仆仆趕來求見安厘王,勸阻伐趙。

季梁為了打動魏王,來了個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的經(jīng)歷,帶出了南轅北轍的故事,形象地說明了魏王的行動與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的道理。

成語原文: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

共47頁第15頁

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yuǎn)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于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shù),而離王愈遠(yuǎn)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猶豫不決

《戰(zhàn)國策趙策三》:“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秦軍圍困趙都邯鄲,魏國馳援,但魏王懼憚秦軍,于是魏軍停在趙魏交界,不前進(jìn)。

魏王派客將軍(比大將軍小一級)去勸說平原君,希望通過他勸說趙王尊秦為帝,平原君猶豫不決。

魯仲連恰好到了趙國,去找平原君了解情況,平原君迫于局勢準(zhǔn)備向秦稱臣,魯仲連勸諫他收回想法。于是平原君安排他與客將軍見面?蛯④姴坏靡讯。

客將軍首先發(fā)難,而魯仲連引經(jīng)據(jù)典,通過趙國稱臣的危害、對魏國的威脅,以及如何救趙展開辯駁,駁斥客將軍及魏王的想法。

客將軍被辯得無話可說,深深欽佩魯仲連的錚錚鐵骨,從此回到魏國,終生不見平原君。

(事實證明,秦國滅趙后,接著滅了魏(韓趙魏楚燕齊))

三人成虎比喻謠言多人重復(fù)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龐恭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恭曰: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yuǎn)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為知。于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果不得見!

西漢劉向整理的《戰(zhàn)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yuǎn)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

不遺余力指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保留。

《戰(zhàn)國策趙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遺余力矣,必以倦而歸也!薄妒酚浧皆萸淞袀鳌罚骸扒夭贿z余力矣,必且欲破趙軍。”

共47頁第16頁

以卵擊石《荀子議兵》:“經(jīng)桀作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繞沸!

故事:有一次,荀子同楚將臨武君談?wù)撥娛,臨武君說:“善用兵者如能善于攻奪變詐",就可以無敵于天下!避髯硬煌馀R武君的觀點,他反對侵奪、欺詐,主張“仁人之兵”。他說:“如果暴君桀的不義之師,以攻奪變詐"為主要戰(zhàn)略,去攻擊圣王堯的仁人之兵,結(jié)果一定失敗,好比以卵擊石,用手指去攪滾湯,也好比跳進(jìn)深水烈火,一進(jìn)去便被燒焦和淹沒了!薄赌.貴義》篇也說過“以卵擊石”這句話!赌印返淖髡吣,人稱墨子,是戰(zhàn)國初期宋國人。有一次,墨子到北方的齊國去。路上遇到一個算命先生,他對墨子說:“根據(jù)我的種算,今天北方忌見黑色,而你的臉色比較黑,今天出行往北,一定很不利!”墨子根本不聽。而算命先生卻還要堅持他的謬論,勸阻墨子,雙方爭論起來。最后,墨子以堅定的口氣說:“你所說的是謬論,我所說的是真理,你想用謬論來否定真理,那就等于以卵擊石",是注定不會成功的!”說罷,墨子不再去理會那個算命先生,徑直向北方的齊國而去!耙月褤羰边@個成語,比喻強弱懸殊,以極弱攻極強,必然遭到失敗

鹿死誰手原比喻不知政權(quán)會落在誰的手里。現(xiàn)在也泛指在競賽中不知誰會

取得最后的勝利。

東晉時代,十六國中后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勒。有一天,他設(shè)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上君王?”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高祖(劉邦),卓越的本領(lǐng)又賽過魏太祖(曹操),從三王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吧!”石勒聽后笑著說:“人怎么能不了解自己呢?你說的也太過分了。我如果遇見漢高祖劉邦,一定做他的部下,聽從他的命令,只是和韓信、彭越爭個高低;假使碰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決雌雄,較量高下,未知鹿死誰手?”

市道之交指買賣雙方之間的關(guān)系。比喻人與人之間以利害關(guān)系為轉(zhuǎn)移的交

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之免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歸也,失勢之時,故客盡去。乃復(fù)用為將,客又復(fù)至。廉頗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見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秦趙長平之戰(zhàn)爆發(fā)了。趙惠文王的兒子趙孝成王拜廉頗為帥,讓他帶著20萬精兵到長平去迎戰(zhàn)秦軍。他到長平后,從戰(zhàn)情的實際出發(fā),采用了“堅壁持久”之策,眼看

共47頁第17頁

拖得遠(yuǎn)離本土的秦軍已潰不成軍?删驮谶@時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之計,改用趙括為將,廉頗被罷了“官”。被罷了官的廉頗回到了邯鄲。這時候,拜訪和奉承的人一個也不見來了。那些朝臣顯貴不來,就是文人賢士也不見來登門。廉頗府上的大門不僅夜間關(guān)著,白天也不見開了。因趙括只會“紙上談兵”,長平大敗,一夜之間,秦國坑殺趙國40多萬。這場戰(zhàn)役結(jié)束之后不久,燕國的相國栗腹認(rèn)為:趙國年富力強的人全死在長平,他們的孤幼尚未長大,很可以發(fā)兵去攻打。燕王采納了栗腹的計謀,舉兵攻趙。趙孝成王又起用廉頗為將,帶兵去迎擊燕軍,在高地一帶擺開了戰(zhàn)場。廉頗不愧為名將,高地一仗打得很好,不僅把燕兵打得潰不成軍,而且還殺死了燕國相國栗腹。又乘勝進(jìn)兵,圍攻燕國都城。結(jié)果,燕國提出以割五座城給趙國,作為求和的條件,趙軍才答應(yīng)退兵。這一仗結(jié)束后,趙孝成王把尉文邑封給廉頗,號稱“信平君”,并又使廉頗代行相國的職務(wù)。廉頗的聲望又高了起來。這樣一來,那些因廉頗被免職而不再登門的拜訪和奉承的人,又陸陸續(xù)續(xù)登門拜訪和奉承來了。

廉頗是個正直的人,很看不慣這些人的市儈作風(fēng)。于是,見那些人又找上門來,便下了逐客令。他說:“喂!諸位,你們還是請回去吧!”這時候,有一個客人站出來對廉頗說:“廉將軍,你得勢時,我們來追隨你;失勢時,我們就離去。天下人以利害相交往,這是很自然的事。你何必怨恨與發(fā)火呢?”“唉!”廉頗沒什么好說,只是嘆了一口氣。

補天浴日這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后用

來比喻人有戰(zhàn)勝自然的能力。也形容偉大的功業(yè)。

出處《淮南子覽冥訓(xùn)》:“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庇帧渡胶=(jīng)大荒南經(jīng)》:“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淵。”現(xiàn)今邯鄲有女媧皇宮景點。

河伯娶婦(鄴水投巫)魏文侯(魏斯)命西門豹(周)為鄴城縣令。當(dāng)

地巫祝、三老勾結(jié)廷掾、豪長,假借河神娶婦,以少女投河,詐取百姓財物。西門豹微服私訪,洞察其情,即將計就計。三月十五日為河神娶婦之期,西門豹親至河邊送親,故指新婦容貌不佳,命巫祝、三老、廷掾稟明河神,容重選佳麗,將三人相繼投入河中。百姓醒悟,河神娶婦之事遂絕。

魏文侯:魏文侯在戰(zhàn)國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zhàn),興修水利,發(fā)展封建經(jīng)濟,北滅中山國(今河北西部平山、靈壽一帶),西取秦西河(今黃河與洛

共47頁第18頁

水間)之地,遂成為戰(zhàn)國初期的強國。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樂羊、西門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國強兵,抑制趙國,滅掉中山,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

三家分晉魏文侯繼承的家業(yè)是魏桓子(公元前445年即位)在三家分晉時

建立的魏國。

在三家分晉時,趙氏獲利最多,魏、韓得到的要少一些。趙氏得到了晉國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東越過太行山,占有邯鄲、中牟。魏氏與韓氏籠罩在趙氏的南邊,魏氏偏西,韓氏偏東。趙氏占有的智地正壓在魏氏的腦門上,魏氏很壓抑。魏國西邊是一河之隔的秦國,北邊是強大的趙國,東邊是新興的韓國,南邊越過中條山和黃河是秦、楚、鄭拉鋸爭奪的陜地(今河南三門峽澠池、陜縣和靈寶地區(qū))。魏國被緊緊地裹在晉西南一隅。魏氏集中在晉西南,雖然在東面還有幾塊飛地,但都很不鞏固,難以建成戰(zhàn)略基地。魏國的核心地區(qū)是運城谷地,北部是呂梁山,南部是中條山,東部是王屋山,黃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國的西部和南部。這樣的地勢,易守難攻,但也容易被壓迫封鎖。魏文侯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強、不被列強吃掉,然后是打破封鎖、向外發(fā)展。

董狐之筆:后人對那些公正不偏,不因為各人的好惡或利害關(guān)系,而捏造不實

言論的人的稱呼。

典故:

晉靈公繼位后,十分荒淫而驕橫,他常站在樓上,用彈弓射路上的行人,讓身邊的美人取樂。有一次廚師煮熊掌不合口味,晉靈公便把廚師殺了,并命人分尸八塊,用竹簍裝了拋尸荒野.相國趙盾(趙國君王的先人)對這些肆無法紀(jì)的行為非常憤慨,屢次向晉靈公苦苦進(jìn)諫.晉靈公不但不聽,還懷恨在心,要秘密除掉趙盾。趙盾聞訊,逃亡避難.趙盾的侄兒趙穿早已看清了晉靈公的腐敗本質(zhì),趁他酒醉時將他殺死。之后,趙穿立晉成公為國君,趙盾復(fù)任相國。由于趙盾精明強干,得到朝野的普遍贊譽。史官董狐卻持有不同意見,他毫不隱瞞地在史簡中寫道:“趙盾殺其君.”趙盾見后極為震驚,去找董狐解釋自己并無殺君之罪。董狐堅持說:“你身居相位,國君被殺時雖然離開了都城,但并未走出國境;國君被殺后,你也沒有辦兇手,殺君罪名國相不負(fù),當(dāng)屬何人?”后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他評論道:“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睉(yīng)受到

共47頁第19頁

稱贊;趙盾也是“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實屬冤枉。從此,后人便把“董狐之筆”作為史家秉公直書的典范加以頌揚。

董狐,春秋晉國太史,亦稱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據(jù)說今翼城縣東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筆直書的事跡,實開我國史學(xué)直筆傳統(tǒng)的先河。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晉靈公夷皋聚斂民財,殘害臣民,舉國上下為之不安。作為正卿的執(zhí)政大臣趙盾,多次苦心勸諫,靈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殘害。他先派人刺殺,未遂,又于宴會上伏甲兵襲殺,未果。趙盾被逼無奈,只好出逃。當(dāng)逃到晉國邊境時,聽說靈公已被其族弟趙穿帶兵殺死,干是返回晉都,繼續(xù)執(zhí)政。

董狐以“趙盾弒其君”記載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筆伐。趙盾辯解,說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罪。董狐申明理由說:“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意思是他做為執(zhí)政大臣,在逃亡未過國境時,原有的君臣之義就沒有斷絕,回到朝中,就應(yīng)當(dāng)組織人馬討伐亂臣,不討伐就未盡到職責(zé),因此“弒君”之名應(yīng)由他承當(dāng),這是按寫史之“書法”決定的。

天奪之魄比喻人已離死期不遠(yuǎn)了。

《左傳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薄稌x書溫嶠傳》:“天奪其魄,死期將至。”

宋秦觀《進(jìn)策邊防上》:“天奪之魄,自干誅夷!惫594年,狄人(赤狄)丞相豐舒執(zhí)政后殺了他的國君潞子嬰兒的夫人,又傷了潞子的眼睛。潞子的夫人是晉景公的姐姐。因此,晉國在同年夏季出兵攻打赤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即滅了赤狄。豐舒逃亡衛(wèi)國,衛(wèi)國人怕殃及自己,把他縛送晉國,晉景公下令把他殺死。晉國派大夫趙同(趙國國君的先人)去向周朝的天子進(jìn)獻(xiàn)俘虜?shù)牡胰。趙同依仗晉國強大,對周天子表現(xiàn)得很不恭敬,很傲慢。周天子的兒子劉康公看了很不高興,罵道:“不及10年,原叔(即趙同)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意思是說,要不了10年,趙同必定遭到大禍,老天爺已將他的魂魄奪走了。

欺世盜名欺騙世人,竊取名譽。

這個成語出自《荀子不茍》,上面有這樣一段話:“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將以盜名于暗世者也,險莫大焉!

共47頁第20頁

荀子,名況,戰(zhàn)國時邯鄲籍思想家,在其著作《荀子》中,曾尖銳地對欺世盜名的行徑作過批判.荀況舉例說,春秋時衛(wèi)國大夫史魚因勸諫衛(wèi)靈公不成,就囑咐兒子自己死后不要入殮,以此勸諫衛(wèi)靈公重用遽伯玉,罷免彌予瑕……荀況又舉例說,戰(zhàn)國時齊國的田仲既不肯接受高官厚祿的哥哥的幫助,也不愿去做官,寧肯去種菜。荀況在著作中認(rèn)為,史魚和田仲都是用欺騙手段“盜名于暗世者也”(在動亂之世道竊取虛名的人).他們是最大的危險.成語“欺世盜名”即由此而來。指欺騙世人,竊取名譽。

一日千里指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可形容人較有才華可在短時時

間有較大進(jìn)步,現(xiàn)在形容人進(jìn)步很快或事情發(fā)展極其迅速。

戰(zhàn)國時期,燕太子丹在趙國作人質(zhì)時,與同在趙國、尚未做秦王的趙政相處良好。后來,趙政回國做了秦王,太子丹在秦國做人質(zhì),秦王政不但沒有顧念舊情、加以特別照顧,反而處處冷待、刁難他,太子丹見此狀況,便找了個機會,逃回了燕國。

回國后,太子丹一直耿耿于懷,想報復(fù)秦王政。但由于國家小,力量薄弱,難以實現(xiàn)自己復(fù)仇愿望。不久,秦國出兵攻打齊、楚、韓、魏、趙等國家,漸漸逼近了燕國。燕國國君害怕極了,太子丹也憂愁萬分:就向他的老師鞠武求教能夠阻擋秦國侵吞的好辦法,鞠武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名叫田光,他很機智,有謀略,你可跟商討一下。”

田光請來了,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并說“希望先生能替我們想個辦法,抵擋秦國的侵吞!

田光聽了,一言不發(fā),拉著太子丹的手走到門外,指著拴在大樹旁的馬說:“這是一匹良種馬。在壯年時、天可以跑千里以上,等到它衰老時,劣馬都可以跑在它的前面。您說這是為什么呢?”

太子丹說:“那是因為它精力不行了!

“對呀!現(xiàn)在您聽說的關(guān)于我的情況,都還是我壯年的事,您不知道我已年老了,精力不行了!碧锕馔A送S纸又f:“當(dāng)然;雖然有關(guān)國家的大事我已無能為力,但我愿向您推薦一個人,我的好朋友荊軻,他能夠承擔(dān)這個重任。后來,太子丹結(jié)交了荊軻,派去行刺秦王,但最后行刺以失敗告終。

中飽私囊中飽,從中得利。指侵吞經(jīng)手的錢財使自己得利!俄n非子外儲

說右下》:“薄疑謂趙簡主曰:君之國中飽。簡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對曰:

共47頁第21頁

府庫空虛于上,百姓貧餓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春秋后期,晉國的執(zhí)政大臣趙簡子(趙國君王的先人),派稅官去收賦稅。臨行前,稅官問趙簡子:"這次收稅的稅率是多少?"趙簡子回答道:"不輕不重最好。稅收重了,國家富了,但老百姓窮了;稅收輕了,老百姓富了,但國家窮了。你們?nèi)绻麤]有私心,這件事就可以做得很好。"這時,有個叫薄疑的人對趙簡子說:"依我看,您的國家實際上是中飽。"趙簡子還以為簿疑說自己的國家很富呢,十分高興,還故意問簿疑是什么意思。薄疑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您的國家上面國庫是空的,下面百姓是窮的,而中間那些貪官污吏都富了。"趙簡子聽了這話十分吃驚。

天經(jīng)地義表示不能改變也不容質(zhì)疑的道理。

公元520年周景王死后,按習(xí)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世子敬繼位。但是,景王生前曾與大夫賓孟商討過,打算立非正夫人所生的長子朝為世子。這樣,王子朝也有資格繼位。于是,周王室發(fā)生了激烈的王位之爭,史稱“王子朝之亂”。

在這種情況下,晉頃公召集各諸侯國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討如何使用王室安寧。參加商討的有晉國的趙鞅,鄭國的游吉、宋國的樂大心等。

會上.晉國的趙鞅向鄭國的游吉請教什么叫“禮”。

游吉回答說:“我國的子產(chǎn)大夫在世時曾經(jīng)說過,禮就是天之經(jīng),地之義,也就是老天規(guī)定的原則,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動的依據(jù),不能改變,也不容懷疑!

趙鞅對游吉的回答很滿意,表示定要牢記這個道理。其他諸侯國的代表聽了,也大都表示有理。

接著,趙鞅提出各諸侯國應(yīng)全力支持敬王,為他提供兵卒、糧草,并且?guī)椭淹跏疫w回王城。

后來,晉國的大夫率領(lǐng)各諸侯國的軍隊,幫助敬王恢復(fù)王位,結(jié)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爭。

按兵不動指揮官命令軍隊暫不行動,等待戰(zhàn)機。指接受任務(wù)后卻不執(zhí)行。

按:止住、壓住。兵:軍隊!境鎏帯俊秴问洗呵锸丫[召類》:“趙簡子按兵而不動,凡謀者疑也。”

《荀子王制》:“偃然案(同按)兵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也!

春秋末,衛(wèi)國被迫與晉國結(jié)盟,成為晉國的附庸國。衛(wèi)靈公為改變現(xiàn)狀,與齊景

共47頁第22頁

公締盟。晉國不能容忍衛(wèi)國的行為,趙鞅派史默潛伏衛(wèi)國。史默半年后回國報告說衛(wèi)國啟用賢臣蘧伯為相國,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出謀劃策,趙鞅就按兵不動。[1]

爭先恐后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原文:趙襄主學(xué)御于王于期,俄而與于期逐,三易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術(shù)未盡也!睂υ唬骸靶g(shù)已盡,用之則過也。凡御之所貴,馬體安于車,人心調(diào)于馬,而后可以進(jìn)速致遠(yuǎn)。今君后則欲逮臣,先則恐逮于臣。夫誘道爭遠(yuǎn),非先則后也。而先后皆在于臣,上何以調(diào)于馬?此君之所以后也。”

釋文:春秋時代,趙襄子向王子期學(xué)習(xí)駕車。學(xué)了不久,與王子期比賽。他同王子期換了三次馬卻每次都落在了王子期的后面。趙襄王責(zé)備王子期,說:“你教我駕車,為什么不將真本領(lǐng)教給我呢?”王子期說:“駕車的技術(shù),我已經(jīng)都教給你了,只是你運用上有毛病。駕車最重要的是,協(xié)調(diào)好你的馬和車,才能跑得快、跑得遠(yuǎn)。你在比賽中,只要落后就想著超過我;一旦超過就怕我趕上你。其實,在比賽中,有時會在前,有時會落后,都是很自然的;可是,不論領(lǐng)先還是落后,你的心思都在我身上,你又怎么可能去協(xié)調(diào)好車和馬呢?這就是你落后的原因。”

徙宅忘妻比喻粗心健忘。

有一次,唐太宗時的諫議大夫魏征(邯鄲館陶縣人),與唐太宗議論前朝興衰時,也曾說:“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鬃釉唬河钟猩跽,桀、紂乃忘其身。”唐太宗聽后頗有感觸地說:“是啊,我和諸位應(yīng)當(dāng)合力互助,別忘了國家和自身,免得也被人譏笑啊!”這個故事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說:魯國君魯衰公不相信世界上真有這么糊涂的人。有一次他問孔子:“徙宅忘妻,您說真有這樣的人嗎?”孔子說:“怎么沒有,不算稀奇,還有連自身都遺忘的人呢!”魯哀公更加驚奇了,怎么會有這種事兒呢?孔子說:“這種事兒也不算稀奇。譬如夏梁、商紂等暴君,荒淫無度,窮奢極欲,不理國事,不顧民生。結(jié)果,國家亡了,暴君們的命也完了。他們不但忘記了國家,遺忘了人民,連自身都完全忘記了!”

載舟覆舟比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原文:

共47頁第23頁

馬駭輿,則君子不安輿;庶人駭政,則君子不安位。馬駭輿,則莫若靜之,庶人駭政,則莫若惠之。選賢良,舉篤敬,興孝悌,收孤寡,補貧窮,如是,則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注釋:

輿:《老子八十章》:“雖有舟輿,無所乘之!薄墩撜Z衛(wèi)靈公》:“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薄犊脊び洝罚骸拜浫藶檐!薄墩f文》:“輿,車輿也!边@里用為古代的大車之意。

譯文:

馬驚恐車,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車上;平民百姓驚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馬驚恐車,就不如使馬安靜;平民百姓驚恐政事,就不如給他們實惠。選拔賢能的人,推舉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愛,收養(yǎng)孤寡之人,補助貧窮的人,如果這樣,那么平民百姓就會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會安于政位。傳說:“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載船只,也能傾覆船只。”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犯顏直諫敢于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yán)而極力相勸。

李世民繼位后,提拔曾反對過他的魏征做了諫議大夫。這時,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各地的追隨者們,由于不堪忍受李世民的殘酷鎮(zhèn)壓,都在伺機反叛。對此,魏征向唐太宗進(jìn)諫說:“作為皇上,要不計舊仇,由以公心,否則禍根永遠(yuǎn)清除不掉。”唐太宗采納了魏征的意見,下令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并派魏征為特使,去做安撫工作。這樣,一場眼看導(dǎo)致殘酷殺戮的戰(zhàn)爭,便很快和平解決了。自此之后,唐太宗對魏征更加信任,魏征對唐太宗敢于直言不諱。有一次,唐太宗到洛陽去,途中往在顯仁宮,因為供應(yīng)不好而非常生氣。魏征便對他說:“隋煬帝因追求享受,搞得民不聊生,現(xiàn)在因供應(yīng)不好陛下就發(fā)脾氣,這同隋煬帝又有什么不同?”唐太宗聽了他這番話,心里雖然很不高興,但以后比較注意節(jié)制了。有一次,魏征和唐太宗因討論問題發(fā)生了爭執(zhí),魏征毫不客氣地頂撞了唐太宗,唐太宗氣得當(dāng)場退朝。回宮后,唐太宗余怒未消地對皇后說:“遲早我要殺掉這個鄉(xiāng)下佬!”皇后問:“要殺誰?”唐太宗說:“魏征竟敢當(dāng)眾說我的不是,使我下不了臺,有損帝王的尊嚴(yán)!被屎舐牶髤s向唐太宗表示祝賀。唐太宗問皇后祝賀什么?皇后說:“君明則臣直。魏征那么直率,敢于犯顏直諫,

共47頁第24頁

這正說明你的圣明呀!所以我向你祝賀。”貞觀初年,唐太宗的老部下,汴州刺吏龐相壽因貪污被人告發(fā),唐太宗極力袒護(hù)他,并派人告訴他說:“我送你一百匹絹,以后不要再貪污了,你還是做你的刺史好了。”魏征知道此事后,當(dāng)面責(zé)問唐太宗說:“龐相壽因為是你的老部下就可以不追究他的貪污罪,而且還要厚賞他。你做親王時有那么多的部下,如果他們都像他那樣貪贓枉法,你又將如何懲治他們呢?”在魏征的諫諍下,唐太宗不得不改變了原來的做法。

安然無恙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F(xiàn)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與舍本逐末在一故事!稇(zhàn)國策齊策》

志在四方“志在四方”由“四方之志”衍變而來。“四方之志”出自秦朝孔鮒編

撰的《孔叢子》(記述孔子及其后代言行的一部書)!犊讌沧尤宸酚涊d著這樣一個故事:

孔子第五代孫孔穿,字子高,出游趙國(今河北省南部一帶)。在趙國,他和趙勝(即平原君)門下的賓客鄒文、季節(jié)兩人交了朋友。后來孔穿要回魯國了、鄒、季兩人上路相送,一直送了三天,陪著走了不少路,總是戀戀不舍。臨別的時候,鄒文、季節(jié)竟難過得流下眼淚,而孔穿只躬身向他倆輕輕一揖,就轉(zhuǎn)身而去。與孔穿同行的人不理解他為什么如此不近人情。孔穿說:起初我以為他們都是大丈夫,想不到這兩個人卻如此婆婆媽媽,“人生則有四方之志”,怎么能兒女情長、長期聚在一起呢?

左提右挈

【釋義】挈:提,帶領(lǐng),舉起。左手提右手舉。形容相互扶持或從各方面幫助。也形容父母對子女的照顧。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張耳陳余列傳》:“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zé)殺王之罪,滅燕易矣!北饼R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兄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彼翁K軾《東坡續(xù)集擬孫權(quán)答曹操書》:“仆之有張昭,正如備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泵髦於Α队耒R臺記石勒報敗》:“將勇兵強,華夷懾服;左提右提,東征西伐!

秦朝末年,各地農(nóng)民紛紛起義,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lǐng)武臣率兵攻克邯鄲后,自立為趙王。武臣派部將韓廣北上奪取燕地。

共47頁第25頁

韓廣占領(lǐng)燕地后,自立為燕王。

武臣聞報大怒,立即帶領(lǐng)左、右校尉張耳、陳馀前去伐燕。

武臣帶少數(shù)將校深入燕地了解敵情,被燕軍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一場激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被燕軍俘獲。張耳、陳余設(shè)法營救未果。為救武臣,張耳、陳馀派人前去游說韓廣。

趙使面見韓廣后,欺騙說:“張耳、陳馀愿意讓您把武臣?xì)⒌,這樣他倆便可平分趙國,自立為王。如果兩個趙王左提右挈(互相提攜、扶持),要消滅燕國就太容易了!

韓廣一聽,趕緊放武臣回去了。

武臣(?-前208)秦末農(nóng)民起義軍將領(lǐng)。陳縣人。秦末,陳勝吳廣所率農(nóng)民起義軍建立張楚政權(quán)之后,部將張耳、陳余向陳勝請兵攻奪趙地。陳勝應(yīng)允,遂命武臣為將軍,張耳、陳余為左右校尉,率軍3000攻奪趙地。武臣率軍出發(fā),由白馬津(今滑縣東北)渡過黃河北上,沿途農(nóng)民紛紛響應(yīng),隊伍很快發(fā)展到數(shù)萬人,連續(xù)攻下趙地10余城。趙地秦朝官員見武臣農(nóng)民軍聲勢浩大,遂又望風(fēng)而降30余城。武臣即引軍占有邯鄲(今河北邯鄲西南)。武臣占有邯鄲之后,經(jīng)張耳、陳余勸說,于前209年8月立為趙王。自立為王后,他不受陳勝節(jié)制,拒絕出兵西上援助周文部農(nóng)民軍,致使周文農(nóng)民軍挫敗,引起了其部下的不滿。前208年,被其部將李良?xì)⒑Α?/p>

無出其右沒有能超過他的。

《史記田叔列傳》:“上盡召見,與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東漢班固《漢書高帝紀(jì)下》:“賢趙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見與語,漢廷臣無能出其右者!

成語典故:

漢高祖劉邦剛建立漢朝的時候,還有許多異姓的諸侯王。有一次,劉邦帶兵前往代地鎮(zhèn)壓陳稀的反叛。

途經(jīng)趙國,趙王張敖深恐劉邦怪罪于他,便下令做了許多美味佳肴,親自端著盤子,送給劉邦吃。

誰知劉邦故意大擺皇帝的威風(fēng),岔開兩腿,大模大樣地坐著。不但不回禮,而且開口就罵張敖招待不周。趙國的宰相趙午等見劉邦如此尋釁,羞辱趙王,氣憤異常;貙m后,他們竭力勸說趙王反叛劉邦,趙王執(zhí)意不允,并把手指咬出血來,要大臣們

共47頁第26頁

不要再提。

大臣們見趙王不答應(yīng),便決定瞞著趙王去暗殺劉邦。誰知事情泄露,劉邦大怒,下令逮捕趙王及其近臣。

趙午等都自殺了,只有趙王和大臣貫高被捉去,并要把他倆解押到都城長安。許多忠于趙王的舊臣都想護(hù)送趙玉去長安。劉邦知道了,立即下令,如有人膽敢跟隨就滅他三族。

田叔、孟舒等十幾個臣子就剃掉頭發(fā),身穿紅色衣服,用鐵圈柬住頭頸,偽裝成趙王家奴,一起去了長安。

到了長安,劉邦親自審訊貫高,要他說出趙王謀反經(jīng)過。貫高把趙王如何不肯謀反,還阻止臣子們謀反的經(jīng)過詳細(xì)他說了一遍。劉邦這才相信趙王確實沒有謀反,但仍借口說趙王沒有教育好臣子,把他降做宜平侯。

趙王向劉邦謝恩,并請劉邦寬恕隨他而宋的田叔、孟舒等大臣。劉邦一聽有如此忠心的大臣,便召見了他們。通過談話,劉邦對他們的才學(xué)過人,有勇有謀,忠心耿耿,品德高尚有了真正的了解,他感慨地說:“哨:現(xiàn)在漢朝的臣子沒有一個能超過他們的!

心里一高興,有意重用他們。于是有的做了郡的長官,有的作了諸侯的相國,田叔被委以重任,做了漢中守。

身無可擊意思是說被酷刑折磨得體無完膚,以致再沒有可以責(zé)受刑罰的地

方了。后用作比喻身受極其殘酷的刑罰。

漢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劉邦立即下令將張敖及貫高等人全部逮捕,押送長安。

趙王張敖的丞相貫高謀殺劉邦一事,被貫高的冤家探知了。冤家就上書朝廷告發(fā)了他們。消息傳來,曾參與謀事件的十幾個人,都爭著要刎頸自盡。貫高惱怒地責(zé)罵他們說:“誰讓你們干的這事?是我而不是趙王。現(xiàn)在朝廷要逮捕趙王,如果你們都死了,誰上朝廷為趙王辯白呢?”貫高等人被押送到長安后,貫高對負(fù)責(zé)審理此案的官員說:“謀害皇帝的事是我們干的,趙王根本不知道!狈ü倥屫灨叱姓J(rèn)趙王也參與了此事,就對他施以酷刑,但直到將他打到“身無可擊”的地步時,他還是不改口。法官把這一情況匯報給劉邦。劉邦說:“真是一位壯士。】磥碛眯趟遣粫淮,應(yīng)請

共47頁第27頁

一個和他熟悉的人私下與他交談,說不準(zhǔn)還有可能讓他說出來。”經(jīng)打聽,中大夫泄公是趙國人,與貫高很熟悉。因此,他便被召來承擔(dān)了這個使命。泄公來到貫高的囚室,貫高抬頭一望,說:“你是泄公吧?”泄公趕緊上去寒暄慰問。二人開始回憶往事,敘談舊誼。談了一會兒,泄公把話題引入正題。他問貫高:“趙王是否參與謀反之事?”貫高回答說:“是人,誰不愛他的父母妻子?如今我的三族都被判了死刑,我難道能因為趙王而去禍害我的親人嗎?只是趙王確實沒有謀反。那事完全是我和一些人干的!苯又,貫高便把事情的起因、過程及趙王如何不知情等情況,告訴了泄公。泄公把和貫高的談話情況向劉幫作了匯報。劉邦根據(jù)匯報,免了趙王。劉邦很佩服貫高的為人,所以在免趙王時,把貫高也免了。劉邦派泄公把這個消息告訴貫高。然而,貫高聽了這個消息,說:“我之所以茍延性命活到現(xiàn)在,是為了證明我的趙王不曾謀反。如今趙王已經(jīng)被釋放,我已完成使命也就死無所恨了。再說,人臣有了篡殺皇帝之名,哪里還有臉面再去侍奉皇帝呢?縱使皇帝不殺我,我難道心中無愧嗎?”貫高說完便撞墻自殺了。劉邦聽后,非常敬佩,命人厚葬之。

袖藏金椎用來比喻貴族子弟強梁不法,肆意殺人。

淮南王劉長的母親原來是張敖的美人。漢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劉邦路過趙國,趙王派這位美人伺候劉邦。后來美人懷孕,趙王專建宮室,讓她獨居。當(dāng)貫高等人謀殺劉邦一事被發(fā)覺后,美人也同張敖一道被逮入京師。審問時,美人對朝廷和官吏說:“我曾為皇帝所幸,現(xiàn)在已有身孕!惫倮魧⒋耸路A報劉邦。當(dāng)時,劉邦正在氣頭上,因而沒有去理會身陷囹圄的美人。美人的弟弟為救出姐姐,去找深受呂后寵幸的辟陽侯審食其,請他通過呂后幫忙活動,審食其找到呂后陳述此情,呂后聽后爐火中燒,根本不肯去找劉邦求情。審食其見狀,只好作罷。后來,美人生下劉長后,因悲憤不已,遂刎頸自殺。劉邦得知美人自殺的消息,非常后悔,就讓呂后把劉長養(yǎng)育起來。劉長長大后被封為淮南王,他對審食其怨恨不已。漢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他從封國來長安朝見皇帝。他打算利用這一機會報復(fù)審食其。一天,他來到審食其的宅第,請審食其出來相見。當(dāng)審食其出來與劉長相見時,劉長突然甩出藏在袖子中的金椎,金椎擊在審食頭上,審食其當(dāng)即倒地身亡。劉長乘車急馳來到宮門前,向漢文帝謝罪說:“我母親與趙王張敖謀反案本無關(guān)系,但被牽進(jìn)入獄。辟陽侯審食其本來有能力使呂后救出我母親,但他不努力爭取,以致使我母親死去,為了給母親報

共47頁第28頁

仇,我就去殺了他,現(xiàn)在向皇帝請罪!睗h文帝一方面哀憐他的苦心孤憤,另一方面又考慮到手足之誼,便免了他。“袖藏金椎”這個成語,用來比喻貴族子弟強梁不法,肆意殺人。

巧奪天工專指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制成,形容技藝十分高超。人工勝于天

然。

甄氏是中山郡無極縣人。其祖父甄邯曾任漢太保,世襲頒布俸祿二千石。他的父親甄逸,曾任上蔡縣(今河南上蔡縣)令。甄氏三歲時,父親病故。甄氏天資聰明,九歲時經(jīng)常到書房外偷聽哥哥們讀書,常用諸兄筆硯寫字,在此執(zhí)教的老師,為甄氏的好學(xué)精神所感動,便破例收下了這個女學(xué)生。長大后,甄氏才學(xué)見識名冠當(dāng)時,尤以詩作見長;而其貌之美,可以傾國。當(dāng)?shù)赜幸凰忝壬,頗有些名氣,據(jù)說能算出一個人的未來吉兇。甄夫人請算命先生為女兒看相算命,算命先生一見甄氏姑娘,大吃一驚說:“此女將來貴不可言!”

當(dāng)時,出身于四世三公大官僚家庭的袁紹,擔(dān)任冀州(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鄴城)牧,他的第二個兒子袁熙尚未成親。袁熙聽說甄氏才學(xué)出眾,貌若天仙,而且是官宦人家出身,門當(dāng)戶對,請求父親派人去提親,這樣,甄氏便嫁到了袁家。后來,袁紹在與各地方勢力的混戰(zhàn)中取勝,他的三個兒子也各領(lǐng)一州。但好景不長,公元200年袁紹在官渡之戰(zhàn)中被曹操打敗,不久吐血而亡。他的次子袁熙不久也被公孫康殺死。

此時,袁紹的夫人劉氏和甄氏一起住在鄴城(漢獻(xiàn)帝被曹操迎接遷都至許昌,任命袁紹為太尉、封鄴侯,故家眷居鄴)。曹操的次子曹丕破鄴城后進(jìn)入袁府,見到甄氏即被她的美貌所驚呆,他當(dāng)即要她理一下披散的頭發(fā),見甄氏臉上有淚痕,并遞過去手帕讓她擦臉。臨走時,留下一隊衛(wèi)兵保護(hù)袁府,不許外人闖入。不久,曹丕稟明曹操,派人把甄氏接到自己府里,與她喜結(jié)良緣。

自此曹丕對甄氏寵愛無比,百依百順,曹操死后,曹丕代漢稱帝,建立了魏國,甄氏被立皇后。當(dāng)時甄氏已年過四十歲,容顏衰敗。為了能使曹丕長久寵幸自己,她每天早晨都要花很長時間梳洗打扮。

據(jù)說在她宮室前的庭院中,有一條長得非常美麗的綠色的蛇,它嘴里時常含一顆紅珠。每當(dāng)甄皇后晨起梳妝打扮的時候,它就在她面前簽署成奇巧的形狀。甄皇后后來注意到,這條蛇每天筋同的形狀,從來不重復(fù)。于是,她就模仿它的形狀梳頭。

共47頁第29頁

時間久了,甄皇后的頭發(fā)雖然是用人工梳成的,但它的精致巧妙可稱得上“巧奪天工”。當(dāng)然,她每天頭發(fā)的形狀也是變化不同的,后宮的人都稱它為“靈蛇髻”。曹丕見了后,覺得她仍然非常年輕漂亮,還是對她十分寵愛。

但是,隨著年華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妝,也無法改變甄皇后失寵的命運。年輕美貌的郭皇后終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對此不滿,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下詔賜死。曹丕死后,甄皇后所生長子明帝即位,追謚其母為文昭皇后,另建寢廟,曰“文昭廟”,世世享祀,與祖廟相同。此成語源于甄皇后為永葆青春秀美,精心梳理“靈蛇髻”,以取悅皇上的故事。

山雞舞鏡比喻自我欣賞。語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

其毛羽,映水則舞。很武時,南方獻(xiàn)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大鏡其前,雞鑒形而舞,不知止。”

未可厚非意為不應(yīng)過分責(zé)難。

東漢班固《漢書王莽傳中》:“莽怒,免英官。后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復(fù)以英為長沙連率。”

王莽(邯鄲大名縣人)篡漢后建立了新朝,也因此激化了與蓋州句町(地名)少數(shù)民族的矛盾。句町人反抗新莽的斗爭如火如荼。王莽先后派將軍馮茂、廉丹和史熊等人率大軍前去攻打,并向當(dāng)?shù)貜娬髦囟悾鳛檐婈牭募Z餉。幾年征戰(zhàn),部隊傷亡好幾萬人,當(dāng)?shù)匕傩找脖徽鞯秘敿Z一空,而句町人的反抗還是平息不了。新都(古地名)地方官馮英為此上書王莽,勸他休兵罷戰(zhàn),致力于發(fā)展生產(chǎn)。王莽大怒,罷免了馮英的官,后來又有所醒悟,認(rèn)為馮英的意見也“未可厚非”,于是又派他到長沙去做官。

典故:

漢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用陰謀手段篡奪皇位,建立了新朝;王莽稱帝后,任意改變西漢王朝的邊境政策,將句叮王亡邯誘騙到郡城處死。益州郡許多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紛紛起兵反對朝廷。王莽得知益州地區(qū)發(fā)生動亂,派一名將軍去招募士兵,并向百姓征收重稅充作軍費,用來進(jìn)攻句叮。戰(zhàn)爭持續(xù)了將近三年,消耗了不知多少錢財,動亂還是沒有平息下來。玉莽見那名將軍無法收拾局面,便將他召回京都處死,同時另派一名將軍,征調(diào)二十萬大軍進(jìn)攻句叮。大批糧餉只能依靠沿路州縣提供。當(dāng)?shù)赜袀名叫馮英的大守認(rèn)為,這將給本來已被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百姓加上新的災(zāi)難。為此他拒

共47頁第30頁

絕提供,并且向王莽上書,請求停止派兵,結(jié)束征戰(zhàn)。王莽大怒,立即下詔撤去馮英的官職。但過后又想,這樣做會引起當(dāng)?shù)匕傩詹粷M,于是又假惺惺地對身旁的人說:"馮英如此做,其實也是不可過分責(zé)難他的。"就這樣,馮英的官職總算保留下來,只是被改調(diào)到別處去當(dāng)太守。

疾風(fēng)勁草比喻只有經(jīng)過嚴(yán)峻的考驗,才知道誰真正堅強

王霸字符伯,潁川潁陽人也。漢兵起,光武過潁陽,遂從擊破王尋、王邑于昆陽,及光武為大司馬,以霸為功曹令史,從度河北。賓客從霸者數(shù)十人,稍稍引去。光武謂霸曰:“潁川從我者皆逝,而子獨留。努力!疾風(fēng)知勁草!奔巴趵善穑馕湓谒E,郎移檄購光武。光武即南馳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后,從者皆恐。既至信都,發(fā)兵攻拔邯鄲。霸追斬王郎,得其璽綬,封王鄉(xiāng)侯。從平河北,常與臧宮、傅俊共營,霸獨善撫士卒,死者脫衣以斂之,傷者躬親以養(yǎng)之。光武即位,以霸曉兵愛士,可獨任,拜為偏將軍。

四年秋,帝幸譙,使霸與捕虜將軍馬武東討周建于垂惠。蘇茂將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戰(zhàn)不甚力,為茂、建所敗。武軍奔過霸營,大呼求救。霸曰:“賊兵盛,出必兩敗,努力而已!蹦碎]營堅壁。軍吏皆爭之。霸曰:“茂兵精銳,其眾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今閉營固守,示不相援,賊必乘勝輕進(jìn);捕虜無救,其戰(zhàn)自倍。如此,茂眾疲勞,吾承其弊,乃可克也!泵、建果悉出攻武。合戰(zhàn)良久,霸軍中壯士路潤等數(shù)十人斷發(fā)請戰(zhàn)。霸知士心銳,乃開營后,出精騎襲其背。茂、建前后受敵,驚亂敗走,霸、武各歸營。賊復(fù)聚眾挑戰(zhàn),霸堅臥不出,方饗士作倡樂。茂雨射營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動。軍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擊也!卑栽唬骸安蝗弧LK茂客兵遠(yuǎn)來,糧食不足,故數(shù)挑戰(zhàn),以僥一切之勝。今閉營休士,所謂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泵、建既不得戰(zhàn),乃引還營。

十三年,增邑戶,更封向侯。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數(shù)月卒。

烏合之眾像暫時聚合的一群烏鴉。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jì)律的一群

人。

《后漢書耿傳》:“歸發(fā)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

西漢末年,王莽(邯鄲市大名縣人)被打敗后,劉玄稱帝。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

共47頁第31頁

人耿龠隨其父耿況投奔了劉玄。沒過多久,邯鄲人王郎自稱漢成帝之子劉子,在西漢宗室劉休和大富豪李育等的支持下,自立為帝,建都邯鄲。這時,耿龠手下的孫倉、衛(wèi)包便勸耿龠投歸劉子(王郎)。耿龠聞聽大怒,按劍說道:“劉子這個反賊,我和他勢不兩立!等我到長安請皇上調(diào)動漁陽、上谷的兵馬,從太原、代郡出擊,來回幾十天,便能以輕騎兵襲擊那些烏合之眾,勢如摧枯拉朽,定能獲勝。誰不識大局,去投奔那些反賊,定遭滅族殺身之禍!”“烏合之眾”為貶意成語。

推心腹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心待人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引起天下大亂,各地農(nóng)民紛紛起義,群雄討莽。公元23年初,劉玄被立為天子,劉秀任偏將軍。王莽多次派兵攻打劉玄。在這些戰(zhàn)斗中,劉秀屢立戰(zhàn)功,被劉玄封為“蕭王”。同時,劉秀與另一草莽英雄王郎也曾在今河北省中南部的滹沱河、滏陽河流城征戰(zhàn)多年。打了不少勝仗。公元24年秋,劉秀率兵攻打民起義軍于鄔(今河北束鹿縣東南),大破之,封降兵渠帥為列侯。但降者并不很放心,擔(dān)心劉秀是否出于真意。劉秀獲悉這一情況后,為使其放心,便采用安撫之計,下令降者各歸其本部統(tǒng)領(lǐng)其原來的兵馬,劉秀本人則輕騎巡行各部,無絲毫戒備之意。這樣一來,降者都信以為真了,只聽他們經(jīng)常三三兩兩地在一起低語:“蕭王推已之紅心,他人之腹中,我們還擔(dān)心什么?還不為他打天下,出力嗎!薄逗鬂h書光武皇帝本紀(jì)》里的原話是:“蕭王推赤心人腹中,安得不報死乎!”

后人根據(jù)這段歷史,將“推赤心人腹中”句概括為“推心腹”成語,以喻真心待人之意。

狗尾續(xù)貂續(xù):連接。貂:晉代皇帝的侍從官員用作帽子的裝飾。貂不夠用

了拿狗尾巴來頂替,指封官太濫。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多指文學(xué)作品)。當(dāng)對自己使用時也帶有自謙的含義,表謙虛(多用于日常生活)。

《晉書趙王倫傳》:“奴卒廝役亦加以爵位。每朝會,貂蟬盈坐,時人為之諺曰:貂不足,狗尾續(xù)!

晉武帝司馬炎死后,兒子司馬衷繼位,他對朝政一竅不通,大權(quán)落到賈后手里,賈后生性兇狠狡詐,趙王司馬倫以此為借口帶兵沖入宮廷,殺死了賈后,自封為相國。司馬倫為了籠絡(luò)朝臣,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于是大封文武百官。等到一切就緒后,

共47頁第32頁

又廢掉晉惠帝,自稱皇帝。當(dāng)時規(guī)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裝飾的帽子,由于司馬倫大肆封官晉爵,所以一時貂尾都不夠用,所以只好用狗尾來代替,人們就據(jù)此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xù)!庇脕碇S刺朝廷。后來,人們用“狗尾續(xù)貂”表示續(xù)作不佳。清代蒲松齡的《代王次公與顏山趙啟》里也有這個典故:“庇輿蓋中,仍添晝行之錦;從縉紳后,張慚尾續(xù)之貂!

怙惡不悛怙:依靠,堅持。悛:悔改,改過。堅持作惡,不肯悔改。亦作

“諱惡不悛”、“怙惡不改”。

西晉末年,中原再次出現(xiàn)混亂,一些少數(shù)民族在北方建立起獨立的政權(quán),史稱16國時期。前趙的國君劉濯,本為匈奴族,他依仗武力奪取了漢劉淵建立的政權(quán),建都長安,威震一時。和劉濯同時的另一位武將石勒原是羯族人,從小做商販。后來,石勒投奔劉淵從軍,立下戰(zhàn)功,被封為大將。

石勒對劉濯的篡權(quán)很不滿,伺機滅掉劉濯取而代之。石勒經(jīng)過多次與劉濯交戰(zhàn),使劉濯的軍事實力日漸削弱。

于是,劉濯對石勒改換收買拉擾的策略,派心腹郭汜為使者,前去封石勒為太宰,領(lǐng)大將軍銜,進(jìn)爵趙王,領(lǐng)二十部,出入乘金銀車,駕云馬,冕帶十二旒,夫人封王后。

石勒答應(yīng)下來,為了表示謝意,他特派王修等人為大使前往劉濯處拜謝。劉濯手下有個叫曹平的謀士,原是石勒的舍人。他告誡劉濯說:“石勒派王修等人前來,外表上是來答謝,實際上是要觀察各郡的虛實,以便伺機發(fā)起攻戰(zhàn)。”

劉濯聽后大怒,待郭汜等回來,立即將來使王修斬首,并下令撤銷了對石勒的封授。

石勒聽后怒不遏,下令滅了曹平的三族,以后召集大臣說:“我們派出使者本是為了修好如初,并無他意,但劉濯卻長惡不悛,反而殺害了表示誠意的使者。這實在是作惡多端,不可饒!所以,我決定自取趙地自立為王!庇谑,石勒設(shè)了太醫(yī)、尚方、御府諸令,并專門修了正陽門,正式稱起王來。

公元318年,石勒殺了劉濯,建立起后趙政權(quán)!伴L惡不悛”,后引申為“怙惡不悛”,用以比喻作惡多端而不可悔改的人。

拒諫飾非形容拒絕接受別人的規(guī)勸,掩飾自己的錯誤。

共47頁第33頁

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荀子(邯鄲籍學(xué)都)經(jīng)常探討國家政體與管理的問題,他在《荀子.成相》這篇著作中寫道:人世間的災(zāi)禍,往往就是愚昧無知而陷害忠良;而對于君主來說,沒有賢臣輔佐,就像瞎子無人領(lǐng)路,不知走向何方。

荀子接著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茍子接著寫道:君主愚昧無知,卻又要獨斷專行,茍且勝過他人,如果群臣又不予以諫諍,這就必然要遭到不幸。如果說臣下的過失,那就是“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奔词钦f,拒絕諫諍,掩飾過失,這就是作為臣下的愚昧和過失,而這樣的臣下和主上茍同,國家必然會引起災(zāi)禍。

荀子說,什么是無能?那就是國家多弊,君主疏遠(yuǎn)賢能,接近邪僻,忠臣沒有出路,君主的地位也就要轉(zhuǎn)移

荀子又寫道,什么是賢能?那就是通達(dá)于君臣之禮,對上能尊敬君主,對下能順從民意,君主真正能聽賢臣之言,這樣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荀子又說,君主的罪孽往往是由于讒臣當(dāng)?shù),賢臣隱居,愚昧加愚昧,昏庸加昏庸。這樣,國家就必然要覆滅,君主必然要成為夏桀一類的賊子。

荀子這里所說的“拒諫飾非,愚而上同”,為后世許多政治家引為借鑒,漢唐時期還將此作為法律規(guī)范而列入法典之中。

罰不當(dāng)罪處罰和罪行不相當(dāng)。

《荀子正論》:“夫德不稱位;能不稱官;賞不當(dāng)功;罰不當(dāng)罪;不祥莫大焉!薄盾髯印愤@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論》,是專門議論政治的。文中提出一個看法:國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樣。殘暴的國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湯打倒,商紂被周武王消滅等,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荀況主張刑罰要嚴(yán)明,犯罪的應(yīng)根據(jù)罪行的大小,給予相應(yīng)的處罰。如果殺人的不償命,傷人的不判刑,那就會縱容犯罪,擾亂社會。有人說:“古代沒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畫臉來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來替代,這種辦法在昏亂的現(xiàn)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繼續(xù)這樣做,犯罪的人得不到應(yīng)有的懲罰,犯罪行為將越來越多!

在闡述了上面這些情況后,荀況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稱,官職要和才能相稱,賞賜要和功勞相稱。如果不是這樣,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稱,官

共47頁第34頁

職和才能不相稱,賞賜和功勞不相稱,處罰和罪行不相稱,那就會帶來極大的不幸和嚴(yán)重的后果。

葉公好龍(葉公復(fù)姓葉陽,即葉陽子,讀she)比喻表面上或口頭

上愛好、贊賞某事物,實際上并不愛好,或者實際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觸,不但并不愛好或贊賞,甚至還懼怕它,反對它。

葉公最著名的功勞是他不以怨報德,果斷率兵平定了白公勝的叛亂,從而穩(wěn)定了楚國政權(quán)。之后,為了楚國的長治久安,把職位讓給別人,這一讓賢之舉,被專家們評為不迷權(quán)貴、深明大義。

葉公:沈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為葉邑尹而始姓葉。葉公生于楚國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秦國出兵擊退吳軍后,楚昭王把沈諸梁封到楚國北疆重鎮(zhèn)“方城之外”的葉邑為尹。沈諸梁受到了楚國朝野及四境諸侯的敬重,時年24歲。

經(jīng)考古發(fā)掘證實,他主持葉政期間,采取養(yǎng)兵息民、發(fā)展農(nóng)業(yè)、增強國力的策略,組織民眾修筑了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水利工程,使當(dāng)?shù)財?shù)十萬畝農(nóng)田得以灌溉,這比著名的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早200多年,比鄭國渠早300多年。至今,葉公修筑的東陂、西陂遺址保存尚好,是葉公治水的歷史見證。

史學(xué)專家安國樓博士稱,葉公確實有畫龍的愛好,但龍是神化了的動物,不可能下降葉宅,“葉公好龍”折射出葉公所在地和所處時代龍文化的豐厚內(nèi)涵。專家們還指出,漢代劉向描寫的這一寓言故事,反映出漢代儒家思想走向獨尊的地位后,對楚道之風(fēng)等其他學(xué)派的貶斥。

根據(jù)《周禮》規(guī)制,葉公去世后,即被立祠享祭。葉公的后裔為紀(jì)念祖上之德與祖居之地,部分改沈為葉,是為葉姓之源。因此,葉公沈諸梁又是世界葉姓華人公認(rèn)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濱的葉公墓前,來自海內(nèi)外的葉姓子孫紛紛回鄉(xiāng)祭祖,已成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觀。

白公勝:(前526-前479年,又一說生于公元前533年)春秋末期楚國大夫,楚太子建之子,楚平王嫡孫。楚太子建攜家出逃至鄭國。不久,其父為鄭人所殺,又由鄭國逃奔到吳國。楚惠王二年(前487年),楚令尹子西召勝回國。封在白地(今河南息縣東),號白公。欲伐鄭報仇而未能,遂恨楚之君臣,暗中積極爭取民眾,準(zhǔn)備奪權(quán)。

共47頁第35頁

前479年六月,吳國攻打楚慎邑(今安徽穎上北),白公勝率軍在慎邑?fù)魯矸傅膮擒姡U獲大批軍械輜重。同年7月,以獻(xiàn)戰(zhàn)利品為名,帶兵入郢,殺楚國大臣子西、子期,劫走楚惠王,史稱“白公之亂”,欲立子閭為楚王,子閭不肯接受王位,被殺。隨后,楚國大臣公子高(沈諸梁,又稱葉公)聞白公勝作亂,率方城外之軍前來鎮(zhèn)。由都城北門而入,率軍打敗白公勝,白公勝逃到山中,自縊而死。石乞被俘,拒絕告知白公勝尸體所在,被烹死。白公勝弟王孫燕也逃奔至吳國。

傷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經(jīng)過春秋時期長期的爭霸戰(zhàn)爭,有些小的諸侯國被大國吞并了,到了戰(zhàn)國時期,逐漸形成了七個大的諸侯國,稱為戰(zhàn)國七雄,即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國之中,秦國最為強大,并不斷擴張勢力,伺機吞并其他六國,這便引起了六國的恐懼。于是有人主張六國結(jié)成聯(lián)盟,聯(lián)合抗秦,這種政策叫做“合縱”。趙國派使節(jié)魏加到楚國去,與楚國的丞相春申君商討聯(lián)盟抗秦的事,魏加問春申君擬派何人為將,春申君說準(zhǔn)備派臨武君,魏加認(rèn)為不妥,就向春申君講了一個射雁的故事:更贏是魏國著名的射箭高手,有一天,他和魏王一起站在高臺下面,看天上飛過的大雁。更贏對魏王說:“我只拉一下空弦而不放箭,即可使天上的雁掉下來!蔽和跽f:“你射箭的技、術(shù)能達(dá)到這個程度嗎?”更贏說:“能!边^了一會,有只雁從東方飛過來,更贏只拉了一下弦雁便掉了下來。魏王說:“你射鳥的技術(shù)果然很高明啊!”更贏說:“這是一只受過傷的雁!蔽和鯁枺骸跋壬窃趺粗赖哪兀俊备A回答說:“它飛得很慢,而且叫聲很悲傷。飛得慢,是因為舊傷口還在疼痛;叫聲悲,是因為離開雁群很久了。舊傷未曾痊愈而驚心尚未消失,所以聽到弓弦的聲響,便拼命地高飛逃走,結(jié)果舊傷進(jìn)發(fā),就掉下來了!蔽杭幼詈笳f:“臨武君曾被秦軍打得大敗,至今余悸未消,所以不宜當(dāng)抗秦的主將!

步履蹣跚形容腿腳不方便,行路艱難。它的產(chǎn)生年代雖是宋朝,而雛形“磐

散行汲”一語,早在《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已有了。

平原君家臨街的樓房很高,在樓上可以俯瞰附近居民的房屋,平原君的美人待妾,就住在樓上。有一天,眾美人在樓上閑望,看到一個瘸腿的人到井臺打水。美人們見到他行路緩慢,東搖西晃的樣子,忍不住哄笑起來,有的還學(xué)仿他走路的姿態(tài)來取樂。這個瘸腿的人,受到這番侮弄很是惱怒。第二天清早,這個人就來登門拜訪

共47頁第36頁

平原君,要求說:“我聽說你喜歡接納賢士,而賢士所以會不遠(yuǎn)千里來投奔你,是因為你能看重賢士,輕賤美女的緣故。我不幸有了腰彎曲,背隆高的病,你的房里人在高處看到了,肆意笑弄我,這是不合禮的。我要得到笑我的人的頭!”平原君假笑著答應(yīng)說:“好啦!钡饶莻人走了后,平原君冷笑了一聲,對左右的人說:“瞧那個小子,倒想以一笑的原故讓我殺美人,不也太過份了嗎!”到底沒有殺。過了一年多,往在平原君家里的賓客,一個接著一個的走了有一多半。平原君很奇怪,對留下未走的門客說:“我對待各位,可以說是誠心誠意的,沒有敢失過禮,為什么走了那么多的人呢?”有一個門客上前直率地說:“就因為你不殺那笑瘸腿的人,這說明你喜歡女色而看不起士人,所以賓客就走了”。平原群聽了大為后悔,立刻叫人殺了那些嘲笑過瘸腿士人的美人,拿著頭親自到瘸腿人的家去謝罪。不久,離開平原君家的賓客,才又一個接著一個的回來了。

宋代無名氏在《釋常談》一書中,轉(zhuǎn)述這個故事時,把《史記》原文“磐散行汲”說成是“步履蹣跚”。據(jù)近人楊天戈在《漢語成語溯源》中解釋:磐散即蹣跚,行汲是步行提水。可見“步履蹣跚”一語,是“磐散行汲”一語的衍化,它的源頭遠(yuǎn)在兩千多年前呢。

管窺錐指形容見識狹小、片面,知識和經(jīng)驗有限。

[典源]《莊子〃秋水》:公孫龍問于魏牢曰:‘龍少學(xué)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間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dá)已。今吾聞莊子之言,茫然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佛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幽搽[機大息,仰天而笑曰:‘……且彼方(音此)黃泉而登大皇,無南無北,(音式)然四解,倫于不測;無東無西,始于玄冥(音名),反于大通。于乃規(guī)規(guī)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

[釋義]戰(zhàn)國時期哲學(xué)家、名家代表人物公孫龍,趙國人。他向魏牟問道,我少年學(xué)習(xí)古代圣王主張,成年懂得仁義行為,能夠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使眾多善辯之口理屈辭窮,我自以為是最通達(dá)的了。聽了莊子的言談,我卻沒法再張口了,敢問什么原因。魏牢說,莊子的思想主張俯極黃泉而登臨蒼天,無論南北,釋然四散通達(dá)無阻,深幽沉寂不可探測;不論東西,起于纓深玄妙之境,返歸廣闊通達(dá)之域。你竟拘泥淺陋地用察視的辦法探求它的奧妙,用論辯的言辭去探求它的真諦,這只不過是用竹管

共47頁第37頁

去窺測高遠(yuǎn)的蒼天,用錐子去測量深厚的大地,不是太渺小了嗎?

[謂喻]管窺錐指,亦作管窺蠡測、管窺一見。梁啟超《西學(xué)書目表序》:管窺蠡測,知其孤陋。亦作自謙之詞,說自己意見不全面謂管見。

一狐之腋形容十分貴重的東西,狐貍腋下的皮毛是最珍貴的.保暖作用十

分好,像集腋成裘,也是說的這個意思。

春秋時,晉卿趙簡子(也是后來趙國君王的先祖之一),有一個

臣子名叫周舍。周舍,喜歡直諫。據(jù)說,有一次他曾立于簡子門下三天三夜不去。簡子使人問他何故如此,他說道:"愿為諤諤之臣,墨筆操牘,從君之過,而日有所記,月有所成,歲有所效也。"諤諤,直言也。周舍這話的意思是,他愿意做一個傳直話和說直話的臣子,并使其改正,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趙簡子為人也耿直。周舍的這幾句話,他很欣賞,也使得他很感動。后來,周舍死了。周舍之死,叫趙簡子很傷心。他經(jīng)常是愁眉苦臉的樣子。尤其是當(dāng)朝時,他更是滿臉的不歡快。他這樣,有些臣子大夫以為是自己有過錯,他更是滿臉的不歡快。他這樣,有些臣子大夫以為是自己有過錯,便請求簡子治他們的罪。簡子說:"你們無罪。我聽說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諸大夫來朝見,我只能聽到唯唯諾諾之聲,聽不到像周舍那樣的諤諤直言。我是為此而懊惱!"簡子的話,使在場的臣子大夫們都非常震驚……而簡子也正是靠了他有這樣樂以聽"諤諤直言"的美德,才使他的事業(yè)順利而昌達(dá)。

原文:

昔者,周舍事趙簡子,立趙簡子之門三日三夜。簡子使人出,問之曰:“夫子將何以令我?”周舍曰:“愿為諤諤之臣,墨筆操牘,隨君之后,司君之過而書之。日有記也,月有效也,歲有得也。”簡子悅之,與處。居無幾何而周舍死,簡子厚葬之。

三年之后,與大夫飲,酒酣,簡子泣,諸大夫起而出曰:“臣有死罪而不自知也!焙喿釉唬骸按蠓蚍礋o罪。昔者,吾友周舍有言曰:“百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北娙酥ㄎ,不如周舍之諤諤。昔紂昏昏而亡,武王諤諤而昌。自周舍之死后,吾未嘗聞吾過也,故人君不聞其非,及聞而不改者亡,吾國其幾于亡矣,是以泣也!

利令智昏一個人如果唯利是圖,利欲熏心,往往會喪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來.而古人說“淡泊明志”“無欲則剛”才是正確的處世態(tài)度。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鄙諺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負(fù)馮亭邪說,使趙陷長

共47頁第38頁

平四十余萬眾,邯鄲幾亡!

平原君:名趙勝(?-前253年),是中國東周戰(zhàn)國時期趙國宗室大臣,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漢族,封于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任相,是當(dāng)時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于養(yǎng)士而聞名,門下食客曾多達(dá)數(shù)千人。和齊國孟嘗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合稱戰(zhàn)國四公子。司馬遷著《史記》,將平原君與虞卿合立《平原君虞卿列傳》,此外,《趙世家》、《魏公子列傳》、《范睢蔡澤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等亦散記有其事跡。趙惠文王元年(前298),平原君被拜相,其后“三去相、三復(fù)位”,前后相趙48年,歷經(jīng)惠文王、孝成王二朝。

解圍邯鄲:

趙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韓割上黨地與秦,守將馮亭不愿降秦,獻(xiàn)上黨十七邑與趙國,欲引趙國抗秦。孝成王大喜,但平陽君趙豹認(rèn)為不可接受。孝成王召平原君與趙禹商議此事,兩人皆認(rèn)為可以接受。于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去受地,令廉頗領(lǐng)軍駐于長平,引發(fā)了長平之戰(zhàn)。趙孝成王六年(前260),趙王以趙奢之子趙括替代廉頗為將,秦軍包圍趙軍,趙括投降,秦軍坑殺趙軍四十萬。趙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

秦軍圍邯鄲后,魏安王曾令晉鄙前往救援,但后來在秦國威脅之下,令晉鄙在蕩陰按兵不動。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進(jìn)入邯鄲,向平原君說秦國發(fā)兵攻趙,只是為求為帝,勸平原君尊秦昭王為帝,即可罷兵。平原君對此建議猶豫不決時,魯仲連正好游歷至趙國,入見平原君,請求與新垣衍相辯,最后魯仲連說服新垣衍不再提帝秦之議,平原君于是轉(zhuǎn)而向他國求援救趙。

平原君出使楚國,在門下食客毛遂的協(xié)助下,說服楚國諦結(jié)盟約;同時,平原君夫人為魏國信陵君之姊,平原君遂多次派人前往魏國促其出兵救趙。在平原君動之以情下,信陵君多次請求魏王下令發(fā)兵,魏王畏秦,不聽其議,信陵君便依食客侯嬴之議,殺晉鄙奪其兵符,發(fā)兵救趙。

平原君回國時,楚國和魏國援軍未到,秦國加緊攻擊邯鄲,邯鄲告急。邯鄲傳舍吏之子李同提議說:“現(xiàn)在形勢十分危急,但你的姬妾數(shù)百人仍穿好吃好,如果趙國被攻破,你還能這樣嗎,不如讓夫人以下的人都幫助守城,把家里的東西都拿來犒勞士兵,如果守得住,還愁沒有這些東西嗎。”平原君于是將家財散盡犒賞軍隊,募得敢死

共47頁第39頁

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領(lǐng)攻擊秦軍,秦軍退卻三十里,李同在此役中戰(zhàn)死。楚、魏的援軍隨后趕來,解了邯鄲之圍。

平原君為翩翩公子,天下奇器。他殺嘲笑士人的姬妾,散家財讓李同領(lǐng)兵退秦,用毛遂與楚國定盟是其功績。平原君在亂世之中雖為翩翩公子,但是不識大體,利令智昏。貪圖上黨之地而使趙國四十萬軍隊敗與長平,邯鄲幾乎覆亡。

馮亭(?前260年),戰(zhàn)國時期韓國人。繼靳之后擔(dān)任韓國的上黨郡守。公元前262年,秦國武安君白起伐韓,取野王邑。上黨與韓國本土的道路被斷絕。韓國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割上黨之地請和。另一方面,派遣韓陽,通知上黨靳撤離上黨,靳不肯,韓桓惠王派馮亭接替他的位。

對抗秦國:

馮亭到達(dá)上黨一個月后,與其官吏們說:“上黨與韓國聯(lián)絡(luò)的道路已經(jīng)中斷了,秦國的軍隊每天的逼進(jìn),我國不能應(yīng)付,不如將上黨送給趙國。趙國接受了我們,秦國一定會進(jìn)攻趙國的;趙國被秦國攻擊,必定會與韓國親近的。韓、趙兩國聯(lián)手,一定可以對抗秦國的!庇谑桥蛇z使者到趙國,對趙孝成王請求說:“我韓國不能守上黨,而且已經(jīng)決定割給秦國,但是當(dāng)?shù)匕傩战圆辉附邮芮貒y(tǒng)治,而是甘愿作趙國子民,F(xiàn)在上黨有城池十七座,臣愿意全意奉獻(xiàn)給大王,但愿大王能酌量處!壁w王相當(dāng)高興,將此事告訴給趙豹,趙豹說:“臣聽說,圣人認(rèn)為,無緣而受祿,必定會招來禍害!壁w王說:“他們仰慕寡人的千秋大義,怎能算是無緣而受祿呢?”趙豹回答:“秦國為了蠶食韓國的土地,故意切斷上黨和韓國的聯(lián)絡(luò),認(rèn)為如此就能輕取上黨。韓國之所以把上黨獻(xiàn)會我國,是企圖把戰(zhàn)禍轉(zhuǎn)嫁給我們。秦國蒙受疲勞,而我國坐享其利。強秦不能從弱韓的手上得到上黨,那弱小的我國又怎能從強秦得到上黨,怎么能說是意外之獲呢?不如不要接受。”趙王將此事告訴給平原君趙勝,趙勝請求接受。趙王就派遺趙勝前往接收上黨。

趙國封馮亭為華陽君,給予民戶三萬,封其縣令為侯,給予各民戶一千,官吏都加爵三級。馮亭一聽非常傷心,不見趙國使者,說:“我不忍心出賣國家的土地而作為自己的俸祿啊!”。后來與趙國大將趙括對抗秦國軍隊,戰(zhàn)死在長平。

馮亭戰(zhàn)死后,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有的留在趙(今河北境),并發(fā)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許多為將相,如秦丞相馮去疾、御史大夫馮劫等。

共47頁第40頁

紙上談兵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長平之戰(zhàn)。鷸蚌相爭通常與漁翁得利連用。

原文:趙且伐燕,蘇代為燕謂惠王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愿王之熟計之也!”惠王曰:“善!蹦酥。(《戰(zhàn)國策》)

釋文:趙國將要出戰(zhàn)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不取出來,明天你的嘴不取出來,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jié)果一個漁夫把它們倆一起捉走了,F(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dān)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rèn)真考慮出兵之事!壁w惠文王說:“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國。

蘇代:戰(zhàn)國時縱橫家。東周洛陽人。蘇秦族弟。初事燕王噲,又事齊愍王。還燕,遇子之之亂,復(fù)至齊、至宋,燕昭王召為上卿;蛟魄匦值芪迦,兄代、厲、辟、鵠,并游說。秦最少,故字季子。

曠日持久荒廢時間長,拖得很久。曠:荒廢,耽誤。

《戰(zhàn)國策趙策四》:“今得強趙之兵,以杜燕將,曠日持久數(shù)歲,令士大夫余子之力,盡于溝壘!睉(zhàn)國時期,有個名叫榮的人,被燕國封為高陽君,并派他為統(tǒng)帥,帶領(lǐng)軍隊攻打趙國(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一帶)。榮很會打仗,趙王得到消息后,非常害怕,立即召集大臣商議對策。國相趙勝想出一個辦法,說道:“齊國的名將田單,善勇多謀。我國割三座城池送給齊國,以此作條件,請?zhí)飭蝸韼椭覀儙ьI(lǐng)趙軍作戰(zhàn),一定可以取得勝利。”

但大將趙奢不同意這么做,他說:“難道我們趙國就沒有大將領(lǐng)兵了嗎?仗還沒有打,就先要割三座城池給齊國,那怎么行!我對燕軍的情況很熟悉,為什么不派我領(lǐng)兵抵抗呢?”

趙奢還進(jìn)一步分析道:“第一,即使田單肯來指揮趙軍,我國也不可能一定取勝,

共47頁第41頁

也可能敵不過榮,那就是白請他來了;第二,如果田單確實有本領(lǐng),但他未必肯為我國出力,因為我國強大起來,對他們齊國稱霸不是很不利嗎?因此,他不可能會為我國的利益而認(rèn)真地對付燕軍。”

接著,趙奢又說:“田單要是來了他一定會把我們趙國的軍隊拖在戰(zhàn)場上,曠日持久,荒廢時間。這樣長久地拖下去,幾年之后,會把我國的人力、財力、物力消耗掉。后果不堪設(shè)想!”但是,趙孝成王和國相趙勝還是沒有聽趙奢的意見,仍然割讓三城,聘請齊國的田單來當(dāng)趙軍的統(tǒng)帥。結(jié)果,不出所料,趙國投入了一場得不償失的消耗戰(zhàn),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只奪取了燕國一個小城,卻沒有獲得理想的勝利。

破釜沉舟不留退路,非勝不可。項羽。負(fù)荊請罪(將相和)認(rèn)錯賠罪。完璧歸趙原物完好無損歸還給本人。智者千慮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派韓信帶領(lǐng)一部分人馬向東進(jìn)攻趙國。趙王聽說后,與成安軍陳余把軍隊聚在井陘山口,準(zhǔn)備迎敵。趙王的參謀李左車獻(xiàn)計道:“井陘這地方,不能容兩車并行,也容不下列隊的騎兵。漢軍的后勤部隊一定發(fā)跟在后面。如果讓我?guī)П÷方財嗨麄兊妮w重,不出十天,他們必然敗走!边@本是很好的計策,但是趙王和陳余沒有采納。韓信探聽到這個消息,心中大喜,同時暗暗佩服李左車的才華。于是他懸賞千金,要求活捉李左車。不久,韓信大敗趙軍。趙王被俘,陳余陣亡,李左車被漢軍生擒。他被押至韓信帳內(nèi),韓信連忙為他松綁,十分客氣地向他請教:“我打算向北攻打燕國,向東討伐齊國,用什么辦法才能成功呢?”李左軍起先不愿意多談,說:“我只是一個吃了敗仗的俘虜,哪有資格論及這樣的事情!表n信急忙說:“趙軍失敗,是因為趙王沒有聽取你的計謀。如果他按照你的話做,恐怕我就要成為你們的俘虜了。今天我是誠心誠意地想聽聽你的高見,請你不要推辭了。”李左軍這才直言道:“你從關(guān)中出兵,渡過黃河向東,先滅魏,再滅趙,名聞海內(nèi)。威震天下----這是你目前的優(yōu)勢。然而你現(xiàn)在的兵士已相當(dāng)疲乏,如果急于攻燕,萬一不能很快取勝,時間拖久了,齊國必定做好了充分準(zhǔn)備,那時,你的弱點就不免要暴露出來。善于用兵的將軍,總是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而利用對方的弱點,你不如先在這里休整軍隊,一面大造

共47頁第42頁

攻燕的聲勢,一面派一個極有口才的人,帶著你的信去見燕王,故意顯示漢軍的強大,逼燕王投降,這樣,齊王也就容易對付了!表n信一聽,連聲稱妙,李左車謙虛的說:“我聽人說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我的建議未必全部可取,供您參考吧!表n信按李左軍的建議行事,果然獲得成功。

李左車(ju):(生卒年不詳),西漢柏人(邢臺隆堯)人。趙國名將李牧之孫,秦漢之際謀士。秦末,六國并起,李左車輔佐趙王歇,為趙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被封為廣武君。趙亡以后,韓信曾向他求計,李左車提出:“百戰(zhàn)奇勝”的良策,才使韓信收復(fù)燕、齊之地。李左車給后世留下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之名言,他還著有《廣武君略》兵書一部。

胡服騎射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固步自封,應(yīng)學(xué)習(xí)別人的長處,勇于改革。

相傳,邯鄲市西的插箭嶺就是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訓(xùn)練士卒的場所。趙國在地理位上,東北同東胡相接,北邊與匈奴為鄰,西北與林胡、樓煩為界。這些部落都是以游牧為生,長于騎馬射箭,他們常以騎兵進(jìn)犯趙國邊境。胸有大志使趙國強盛的武靈王,對胡人騎兵的優(yōu)越性,認(rèn)識真切。他認(rèn)為以騎射改裝軍隊是強兵的道路,就對將軍樓緩說:我國處在強敵包圍之中,怎么辦?"吾欲胡服"。實行胡服,便于騎射。近代史學(xué)家梁啟超曾評價說:“七雄中實行軍國主義者,惟秦與趙!眺闭撸刂滤果;而武靈王者,趙之大彼得也。”他甚至把這位堪比俄國彼得大帝的趙武靈王盛贊為“黃帝之后第一偉人”。

趙國遷都邯鄲后的第四代國君,是我國封建社會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為了拓展疆土、富國強兵,他不為舊制和保守勢力所束縛,力排眾議,勇于革新,于公元前307年推行以“胡服騎射”為中心的軍事改革,獲得了巨大成功,使趙國的軍力顯著增強,成為戰(zhàn)國后期東方六國中唯一能與強秦抗衡的國家。趙武靈王(?前295):名雍,趙肅侯之子,周顯王四十四年(前325)即位。為加強邊防,于趙武靈王十九年(前307)下令“胡服騎射”。

前倨后卑蘇秦。

難至節(jié)見是指只有大難當(dāng)頭時,才能顯出人的節(jié)操,常比喻人們對國家對

民族的忠貞。出自《藏書名臣傳肥義》“且夫貞臣也難至而節(jié)見,忠臣也累至而行明”之語。

共47頁第43頁

趙武靈王倡導(dǎo)胡服騎射……為扶舉國家新的年輕的君主,立次子何為惠文王,而依然能夠從容地料理國事的自己,退下來,號稱“主父”……只帶著幾個隨員,便身入虎狼之地的秦國,去搞政治與軍事的實地考察……從這些事件中,趙國的臣民們不僅清楚地看到了武靈王的長遠(yuǎn)韜略,而且,還具體地感受到了武靈王的過人膽氣。全力支持武靈王推選胡服騎射而后被封為相國的老臣肥義,更是感到了這些。因而,他對“主父”、對新君惠文王便更是忠心不二了。

這一天,好友李大夫來到家中,對肥義十分誠懇地說:“主父封次子何為王,而封長子章為安陽君。這樣做,那安陽君是一定不會服氣的。安陽君,身壯志驕,對其弟早有怨恨之心了。他的黨羽又多。而且,新近主父又派田不禮去輔佐他。那田不禮,剛愎自用,知進(jìn)不知退,他與安陽君在一起,過不了多久,必然要生事。說不定哪一天,他倆就會起來謀害惠文王與主父。你是主父的舊臣,現(xiàn)在又是輔佐惠文王的相國,位高,權(quán)勢重。安陽君與田不禮一旦起事,會首先把仇恨的刀矛對準(zhǔn)你的胸膛。受害的,也必然首先是你。有道是:智者防患于未然。為了逃避他們君臣父子爭權(quán)奪勢的這場災(zāi)禍,依我看,你不如從現(xiàn)在起就稱病在家,閉門不出,而把所擔(dān)承的國事都推給他人去辦理。只有這樣,你才能安然無恙。請你接受我做為老朋友的這一片由衷之言吧!”

肥義搖搖頭,說:“昔日,主父曾囑咐過我,要我對他與惠文王永遠(yuǎn)不要改變忠心,直到老死。主父的話,我一字句地記在了心里,并曾當(dāng)面表示,一定要那樣去做。今日,我怎能因為害怕安陽君與田不禮的謀害而好改變對主父和惠文王的忠心呢?我絕不能這樣做。俗言說得好:如果是貞臣,難至而節(jié)見,只有國難當(dāng)頭時,才能顯出他的貞操;如果是忠臣,累至而行明,只有擔(dān)承重任時,才能表明他的品行。你適才的一席話,自然是為我好,我謝謝你的好意?晌覍嵲谑遣荒苷罩愕脑捜プ。我……”說著說著,肥義激動起來。而且,他的一片貞臣之言,還使李兌很感動。李兌說:“好了,我是勸不了你的。今后,你自己就多加保重吧!”

說罷,李兌臉上流著兩行敬佩與惋惜的熱淚,告辭而去。果然,公子章與田不禮起事了。

這一日,主父與惠文王同游于邯鄲城北約百里之外的沙邱地帶。公子章與田不禮也隨行。那沙邱之上,有商紂王所筑起的離宮兩所。兩宮之間有一段距離。主父與惠文王各居一宮。安陽君住在一家旅舍里。而這旅舍,又恰好在兩宮的中間。

共47頁第44頁

當(dāng)天夜里,田不禮向安陽君獻(xiàn)計道:

“惠文王只帶著十?dāng)?shù)個隨從。這時候,我等若假借主父之名去召惠文王,那惠文王必然要離其居宮而赴主父居宮。我伏兵于途中,待惠文王到來時,我再佯稱主父侍士而刺殺于他;菸耐跻凰,你自然就是趙國的君主。此計如何?”

公子章:“甚妙!甚妙!”隨后,裝扮成主父使者模樣的安陽君與田不禮的心腹內(nèi)侍,便來到了惠文王所住的離宮門口。肥義隨惠文王而來,也住在這里。那主父的“使者”稟報說:主父突然病發(fā),想見惠文王。但肥義不信。他想:主父素?zé)o恙,此事恐有不測。為防不測,肥義沒讓惠文王動身,而他要代惠文王先去見主父。

一切安排好之后,肥義跟著主父的“使者”去了。很快,他走進(jìn)了田不禮伏兵的地段。只聽大喝一聲,田不禮與他的伏兵從四面殺來。正應(yīng)了“難至而節(jié)見”這句話,貞臣肥義死在了田不禮等人的亂槍之下……

肥義死后,恰適公子成與李兌帶著一隊人馬自邯鄲趕來;菸耐豕麛嗟孛麄z帶人殺死了公子章與田不禮,并滅其黨羽而定王室。因事有牽連,主父被圍困三個多月而死。這便是戰(zhàn)國歷史上有名的“趙主父餓死沙邱宮”。

邯鄲學(xué)步別人的長處固然要學(xué),但不應(yīng)盲目模仿,否則別人的長處沒學(xué)到,

反而喪失了原本的自我。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他叫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jīng)常無緣無

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么學(xué)什么,學(xué)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么模樣。

家里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jìn)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后揚長而去。

共47頁第45頁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于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yuǎn)的邯鄲學(xué)走路去了。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吹叫『⒆呗罚X得活潑、美,學(xué);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wěn)重,學(xué);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xué)。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刎頸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出自《史記廉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典故:負(fù)荊請罪之后成為刎頸之交。

一言九鼎比喻量大,能說話力起很大作用。形容人說話信譽極高,一言半

語就起決定作用。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列傳》:“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fù)相士!

戰(zhàn)國時,秦國的軍隊團(tuán)團(tuán)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形勢十分危急,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打算帶領(lǐng)20名門客前去完成這項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強帶著他一起前往楚國。

平原君到了楚國后,立即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毫無結(jié)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我們今天來請您派援兵,你一言不發(fā),可您別忘了,楚國雖然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要聯(lián)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應(yīng)出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后感慨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九鼎大呂:鐘名,與鼎同為古代國家的寶器。)

“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薦”出自同一個典故。平原君夸獎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出他的口才好,演變到現(xiàn)在就成了信守諾言了!

“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此話的出處就在《戰(zhàn)國策》開首的此篇。

共47頁第46頁

張學(xué)良詠邯鄲:軍次游故城邯鄲感懷(1928年4月18日)

沽酒邯鄲大道旁,村人都說武靈王。英雄應(yīng)有笙歌地,不比吳宮響廊。光武艱難定洛中,滹沱一飯困英雄。當(dāng)年天下歸心日,都在邯鄲古趙宮。叢臺懷古(1928年4月21日)武靈按劍卻強胡,朝罷諸侯且自娛。當(dāng)日將才皆頗收,軍王歌舞有功夫。

共47頁第47頁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guān)于《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wǎng)絡(luò)整理 免責(zé)聲明:本文僅限學(xué)習(xí)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邯鄲市“兩個排查”工作要情日報表》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整理提供,轉(zhuǎn)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鏈接地址:http://m.7334dd.com/gongwen/680549.html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