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工作計劃
中班安全工作計劃
中班幼兒是小班幼兒和大班幼兒的過渡時期,自我保護能
力逐漸形成,安全意識逐漸建立,但還需要教師的引導和提醒,雖然經過一年的集體生活,但還需進行培養(yǎng)訓練。因此,根據(jù)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現(xiàn)有水平,本學期將以獨立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為基礎,以加強常規(guī)訓練為措施,逐漸提高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安全防范意識,并開展了一些相應的安全教育活動。
這學期,我擔任幼兒園中班的教育工作。在幼兒園中班工作計劃中安全工作計劃仍為首位。為貫徹落實幼兒園《綱要》精神,將幼兒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的指導思想,現(xiàn)將本學期的幼兒園中班安全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教師應做到:
1.堅持每天晨檢。保證幼兒不帶危險物品入園,如有要收回,嚴格幼兒的安全制度。
2.保證教室的通風、干凈,保證區(qū)域角材料的安全、衛(wèi)生,定期消毒玩具。及時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保證一人一巾一杯。
3.嚴格書寫交接班記錄,及時清點人數(shù)和物品與接班教師交代清楚。
4.戶外活動時,教師認真檢查活動場地的安全性,及時排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幼兒安全,活動后不遺忘幼兒物品。
(二)教育幼兒方面:
1.教育幼兒在家或在其他地方能不爬陽臺。
2.幼兒知道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東西。懂得不能隨便離開大人或集體。
3.幼兒知道不將手放在門縫間、桌子間、椅子間、以免受傷。
4.戶外活動玩玩具或玩游戲的時候,能互相謙讓,不擁擠,幼兒互相監(jiān)督。拿器械時互相幫助,保證幼兒安全。
5.知道不能碰電插座等電器,對于不安全的電器不玩。玩剪刀時注意安全,知道正確的使用剪刀。
6.通過認知活動,知道不把紙團、扣子等塞到耳、鼻里,也不能把異物放到嘴里,午睡時不玩衣物等危險物品。
7.認識常見的交通標志,目的是當幼兒外出時,學會看清交通標志,學習按標志來調節(jié)自己的社會行為。
8.教育幼兒危險的事情不做,同時加深幼兒對危險物品的認識。
9.分辨對與錯。讓幼兒通過分辨安全知識的對與錯,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10.熟記家庭地址、電話號碼、父母姓名等,《認識特殊的電話號碼110、119、120》。具體的各種活動將在幼兒園一日生活、教育教學活動、游戲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自然地進行,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幫助幼兒懂得自我保護的簡單知識和方法,才能真正保證幼兒的安全。
**實驗幼兒園
二0一三年九月
擴展閱讀:中班安全工作計劃
中班第一學期安全工作計劃
一、現(xiàn)狀分析
升入中班之后,孩子越來越愛玩了,尤其是比較愛跑來跑去的孩子的多了很多,好多孩子的自控能力不怎么好,需要老師和一些比較文靜的孩子提醒,好多孩子很喜歡玩大型玩具,但是在玩的過程中,總是比較瘋,會喜歡在大型玩具高高的滑滑梯的把手處蕩秋千一樣地蕩幾下突然滑下來,有的則不管前面有沒有小朋友在滑,直接跟著,就會導致前面孩子被推等等問題。加上中班的樓層高了,時常有孩子喜歡跑著上下樓,太激動的時候或者是不小心就會撞到身邊的其他孩子。有些孩子則是不敢參加比較外向的活動,比如爬高梯子,或者是競賽型的活動,一旦過度保護自己或者是不知道怎么保護的孩子往往更加容易出現(xiàn)安全問題,加上大部分孩子的自我意識比較強,因此會出現(xiàn)一些推擠、搶先的現(xiàn)象,中班的孩子越長越大了,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的路上都能夠自己走了,但是有些孩子在過馬路的時候存在著很大的安全問題。這些顯性或者是隱性的安全問題,需要我們時刻警惕著,時刻注意著。盡全力不出現(xiàn)安全問題。二、本學期工作重點
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能根據(jù)成人的提醒注意安全;戶外活動時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知道過馬路時走人行道,紅燈停,綠燈行。
外出時知道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跟陌生人走。三、措施
1、在執(zhí)行幼兒園安全工作制度方面:
1)帶班時間不與人聊天,不擅自離開幼兒;不允許幼兒離開老師的視野。一般情況下,不接電話和會見客人。
2)藥品和洗滌水(粉)的保管:①寫好名,(幼兒的藥品要寫好藥名和人名,洗衣粉和洗廁精要寫好品名放置在幼兒拿不到的地方);②大人的無論什么藥都不能放在外面。
3)幼兒離園后,教師要再次檢查活動室、寢室、盥洗室是否有遺留的孩子,要拔掉電器插頭,關掉電源,關閉鎖好門窗后才能離開。
4)幼兒受傷后,當班老師要冷靜沉著,耐心詢問、仔細查看傷口。如果是燙傷要迅速離開熱源,是骨折要固定好傷口位置,再迅速護送到醫(yī)務室處理。5)發(fā)生事故后,要立即報告醫(yī)生和園長。6)嚴格執(zhí)行接送卡制度。2、在班級設施設備方面:
1)教師:不讓幼兒接觸電源開關、刀器、滾水和火;注意小朋友是否帶有危險物品,如:別針、紐扣、小刀、硬幣、鐵絲、玻璃器皿等到幼兒園;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搬椅子等;及時排除班內不安全隱患:要檢查教室每一個角落,將危險物品放到幼兒觸摸不到的地方,(如熱水瓶不能隨意放置、插座要放到幼兒夠不著的地方、藥品要放進藥箱里并鎖好等)。2)生活老師:拿飯、拿水時要打招呼,要躲開幼兒走。剛煮沸的湯和水要加蓋放在幼兒碰不著的地方。開飯時,飯菜、湯不燙手才能讓幼兒端,飯、菜、湯不能從幼兒頭上過。不隨便倒開水;幼兒喝的開水溫度控制適宜;幼兒生活活動時,一定要有保育老師跟著,以免幼兒在上廁所時滑倒摔傷;洗手時注意幼兒不要把水龍頭開的太大,以免弄濕衣服
喝水時要注意開水的冷熱,避免燙傷;及時巡查班級內各項設施,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聯(lián)系、處理、解決問題。
3、活動組織方面:經常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1)晨間接待時,帶班老師要注意幼兒的健康狀況,穩(wěn)定幼兒情緒,特別是個別要往外跑的小朋友,要注意不讓他們往門外跑,不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
2)晨間談話或教育活動時,教師要教育幼兒不動與電、水、火有關的物品及消毒物品,不將手指放在門、窗處,以防夾傷;入廁時不推不擠;來園要與教師相互問好,不在園內其他地方逗留;離園時必須與教師道別,并說明來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離開或擅自離園;識別特殊號碼的用途(如110、119、120);遇到危險時,教育幼兒學會躲避;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自理;在帶班時,每天都要注意是否有小朋友遺留在廁所、教室、午睡室;教育活動時避免幼兒在教室亂跑亂撞。
3)教學活動時,活動前做“三檢查”(即檢查場地、設備、幼兒情緒、衣著);“一交待”(向幼兒交代紀律與玩法);活動時注意觀察幼兒活動內容和方式;活動后清點幼兒人數(shù)并講評。4)幼兒進餐、午睡時,教師要注意帶刺帶骨食物安全;教育幼兒不要邊吃邊說話,或邊吃邊笑,以防食物嗆入氣管。午睡時要巡視幼兒是否蒙頭睡覺,有否在玩衣物(如:扣子、珠子、發(fā)夾、拉鏈等物品),要注意有嗜好的幼兒吮吸手指、被角或飾物。
5)戶外活動時,教師要事先檢查幼兒衣著是否整齊,衣服要束在褲子里并系緊鞋帶,以防摔跤;教育幼兒遵守活動規(guī)則,不攜帶危險物品進行游戲(如:剪刀、玩具等尖銳物件),游戲中不做危險動作(如:頭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擅自離開集體,同伴間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擠不撞,不(打、推、咬、抓)人;穩(wěn)定幼兒情緒,不讓幼兒太激動,以免亂奔亂跑,發(fā)生意外;注意大型器械玩具的轉彎拐角處,以免幼兒碰撞;活動時教師一定要在旁邊看著,不讓一個幼兒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排隊集合時,不讓幼兒擁擠,在轉彎抹角的地方不能跑,防止碰撞。
6)離園接送時,兩位老師都要盡量在場,一個老師一定要把孩子親手交給家長,一個老師管好其他小朋友;如有陌生人來接,要問清是幼兒的什么人?防止陌生人接走幼兒。7)結合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對幼兒進行教育。如乘坐自行車、食物中毒、摔傷碰傷、魚刺卡喉等方面安全。4、家長工作方面:
1)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活動,請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與家居活動環(huán)境安全(如:燒傷、燙傷、觸電、中毒、摔傷等預防教育工作、接送卡制度等),積極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2)讓家長配合班級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告訴幼兒一些安全知識以及一些防范措施。如熟記自家住址、電話號碼、父母姓名等,訓練引導幼兒識別方向,告誡幼兒不要輕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隨意開門等。5、安全過馬路(見具體活動)四、活動安排
1、向家長宣傳接送卡使用制度,并提醒家長嚴格使用接送卡。
目標:讓家長了解使用接送卡制度對幼兒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在接送孩子的過程中堅持使用。2、教學活動:不跟陌生人走。
目標: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3、家長會: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安全意識。
目標:與家長交流培養(yǎng)孩子安全意識的經驗或困惑,引起家長培養(yǎng)幼兒安全意識的共鳴4、教學活動:喊媽媽。
目標:教育幼兒在遇到危險或緊急情況時,知道用“喊叫”(如喊叫親人、其他成年人、同伴等)的方式來求助
5、安全活動:我是防火小能手。
目標:練習遇到火險時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6、安全活動:安安全全過馬路
目標:知道過馬路要走人行道,紅燈停綠燈行。6、教學活動:安安全全玩滑梯。
目標:幫助幼兒懂得用不正確方法玩滑梯易造成傷害,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教學活動:玩得健康好成長。
7、目標:初步懂得要注意安全,保護自己,知道不做危險動作,學習履行一些簡單的安全行為。
友情提示:本文中關于《中班安全工作計劃》給出的范例僅供您參考拓展思維使用,中班安全工作計劃:該篇文章建議您自主創(chuàng)作。
來源:網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