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關(guān)于金山寺的作文:細細品出金山寺的味的作文 本文簡介:
細細品出金山寺的味文/譚淳尹一段千年的故事藏在了它的亭臺樓閣里,因過年,我有幸觸摸到了它的痕跡,更有幸感受它那遺世獨立、經(jīng)歷沉浮的滄桑味。江南的冬天雖不似北方那般寒的料峭,卻極喜歡下雨,是種濕濕的冷,像一滴三九天的水猝不及防的跌落進手心。大年三十,小城的人們喜歡聚集在金山寺門前,不一定要進寺,或許是
關(guān)于關(guān)于金山寺的作文:細細品出金山寺的味的作文 本文內(nèi)容:
細細品出金山寺的味
文/譚淳尹
一段千年的故事藏在了它的亭臺樓閣里,因過年,我有幸觸摸到了它的痕跡,更有幸感受它那遺世獨立、經(jīng)歷沉浮的滄桑味。
江南的冬天雖不似北方那般寒的料峭,卻極喜歡下雨,是種濕濕的冷,像一滴三九天的水猝不及防的跌落進手心。大年三十,小城的人們喜歡聚集在金山寺門前,不一定要進寺,或許是湊在人群中圖個熱鬧,亦或是給破損的心尋一個修復的理由。到底是大年,人聲鼎沸,熙熙攘攘。我裹緊大衣,跟著家人在一片嘈雜聲中排隊進金山。月色微涼,隱隱綽綽,只看見絲乳白,但“金山”二字的牌匾卻在霓虹閃爍下顯得異常耀眼。我揉揉眼,無聲。金山是江南佛教圣地,清朝時期與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為中國四大名寺,就算不信佛,但秉著心中那尚未成熟的虔誠,沒有粗魯不守規(guī)章制度的游客,至少在檢票時。
順利進入金山,雖還不是在廟中,喧鬧的聲音已明顯減小了很多,耳畔已不再是夾著各地方言,卻還要硬擠出普通話來對金山大肆贊美的話語。我隨著人潮走動,好奇地看向兩旁,記憶中熟悉的場景在夜色下多了份沉靜,看不真切的樣子。人依舊多,大部分是本地人帶著一家老小來上香。也有外地人,穿著運動裝,脖子上掛著單反,嘴唇張合時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我所熟悉的鎮(zhèn)江話,大家互不推擠,像編排好似得井然有序,明明彼此間素不相識。周圍有過往的和尚,燈光下的一襲明黃袈裟立即吸引了我的眼。他們捻著一串佛珠,口中念念有詞,鎮(zhèn)定而淡然的在像我一樣注視他們的游客面前走過。去向下一座廟,化另一段劫。金山內(nèi)的路燈不像外面那般亮的張揚,而是斂了光芒,只有淡淡的昏黃,像個隱居山林的智者抑或是波瀾不驚的老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卻心懷悲憫,愿意由內(nèi)而外的去擁抱這光怪陸離的世界。我緩步走著,思索著,看著身邊過往的游人,以及遠處煙火中的塵埃,心情也從剛剛家庭聚會的激動興奮中平靜了下來。
遠遠地,望見寺廟前香火陣陣,好一番燈影迷離,樹影婆娑,人影幢幢,實為江南名勝之最。金山寺是禪宗之正宗,中國所有的寺廟山門都是坐南朝北,唯有鎮(zhèn)江的金山寺朝西,朝向西方極樂世界。一路走來,殿宇櫛比,建筑布滿金碧輝煌。那是小時熟悉的場景,但因一段簡介,印象中的建筑變得高大了些。剛想拿出手機拍照,母親一下阻止了我,面容微怒,卻用極輕極低的聲音緩緩說“不要拍照”,我下意識抬起了頭,望見周圍的過客全都雙手合十,用一種緩慢卻堅定的步伐繞著寺廟拜一圈,最后用渾濁的雙眼對上佛慈悲的眼。投一枚硬幣,拜三下,心里默默許無數(shù)個愿。我亦隨家人低頭在寺廟里走過,但因孩子天性,總喜歡時不時瞥一眼四大金剛,十八羅漢。在我看來,這拜佛的形式不僅僅是對來年的期望,更是一種自我的,內(nèi)在的靈魂救贖。我亦反思自己,是否懂事了?是否在學業(yè)上有精進了?是否提升自身修養(yǎng)了?若沒有,不要來年了,從現(xiàn)在開始就改變吧。倏地,我感受到了佛給予的力量。
以后,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即刻出發(fā)吧。
總評:這篇文章是以游記的形式來寫的,我覺得十分厲害,從金山寺的不同角度,不同景象,不同時間來傳達自己的心意。只是這點還不夠突出,因為文中大部分都在寫金山寺,其他人,而真正寫“我”的只要寥寥幾筆,我覺得可以將“我”對金山寺,對佛的情感表現(xiàn)的再突出一點。文章是有一定結(jié)構(gòu)順序的,但還不能一眼就發(fā)現(xiàn),如在門前 金山內(nèi) 廟前這樣,將文章結(jié)構(gòu)以“我”的行蹤變化作為一個線索或許更好些。
關(guān)于關(guān)于金山寺的作文:細細品出金山寺的味的作文 本文關(guān)鍵詞:金山寺,作文,細細
來源:網(wǎng)絡整理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chǎn)生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